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76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推断题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经典100实验题

 

一、实验题

1.生铁中含碳和硫等元素。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

I.生铁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检验

(1)将以下装置进行连接以完成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填接口字母代号)

a→()→()→()→()→()→()→()

(2)将样品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3)确认样品中含有碳元素的现象是。

II.生铁中碳、硫质量分数的测定

(4)甲同学认为,以上装置可以粗略测定样品中碳的含量。

称取样品m1g进行实验,

充分反应后,测得C中生成的沉淀为m2g,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不小于(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5)乙同学认为,待一定量样品充分反应后,向E装置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根据沉淀质量可以计算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此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说明理由。

(6)丙同学提议:

为测定样品中硫的含量,可将c装置中试剂改为足量的30%双氧水,并按A→C→B→C装置连接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请你简述后续的实验方案。

2.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

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提取活性Al2O3,其流程如图:

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

NaA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

(1)写出烧结过程中铝元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

(3)浸出过程中,NaFeO2可完全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操作b的名称是,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和烧杯。

(5)“碳化”时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3.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要求填空:

(1)B装置有三种功能:

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干燥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_____。

(2)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____________。

(3)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

该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丁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C4H8Cl2,其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4.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

(一)碘含量的测定

实验

(二)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

3I2+6NaOH===5NaI+NaIO3+3H2O。

(1)实验

(一)中的仪器名称:

仪器A________,仪器B________。

(2)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

(二)中操作Z的名称是________。

(3)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铜和稀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NO与Na2O2反应制备NaNO2。

(夹持装置已略)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3)为防止生成其他杂质,B、C装置间还应接入装有_____(填试剂名称)的_____(填仪器名称)。

(4)测定C装置中NaNO2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准确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0.600g于锥形瓶中,先加水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

计算装置C中所得固体中Na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nO4-+NO2-+H+—Mn2++NO3-+H2O(未配平)

6.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某学生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________滴定管(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0

1.02

21.03

2

20

2.00

25.00

3

20

0.60

20.6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5)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6)如果准确移取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__(填“是”或“否”)。

8.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另含少量杂质FeC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酸溶时,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流程中“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pH时,使用pH试纸的具体操作是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2中除了过量的MgO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高温煅烧过程中,同时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

2MgO+2SO2↑+CO2↑;MgSO4+C

MgO+SO2↑+CO↑;MgSO4+3C高温MgO+S↑+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连续分别吸收或收集(其中S蒸气在A管中沉积)。

①D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编号)。

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稀硝酸d.酸性KMnO4溶液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D装置中:

溶液变红

E装置中:

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

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

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3SCN-

Fe(SCN)3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

氧化性:

Cl2>(SCN)2。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I.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

生成5.4gH2O和8.8gCO2,消耗氧气6.72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

II.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