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初期雨水污染防治.docx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污染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初期雨水污染防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污染防治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污染防治
【篇一:
化工企业生产污水治理案例】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原化工有限公司循环水分布情况、运行情况、数量及性质,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以彻底解决化工企业资源、能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循环水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中原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及国家政策、法律要求不高,公司循环水直接排放,不但浪费了资源、能源,也增加了排污,污染了环境。
为改变这种局面,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对合成车间、反应车间、锅炉车间等有循环水的所有车间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彻底、科学、合理的改造。
实践证明技改方案具有效果显著、投资省、可延长循环水循环周期2到3倍。
通过技术改造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一、循环水运行现状情况
中原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化工企业,主要由尿素、甲醇等生产合成车间组成,配套一台70吨燃煤锅炉,锅炉采用湿法除尘。
本次改造研究把合成氨车间冷却用水、氮肥车间冷却用水、造粒车间冷却用水、锅炉车间脱硫除尘废水、合成醛类冷却用水、原料脱氮脱硫冷却循环水、产品精馏车间冷却循环水等循环用水分别采取各自闭路循环。
把各路循环后外排的污水进行研究分析,按含有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类收集,设定统一处理目标,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收集处理方式。
水质具有独立特性的单独收集单独处理,水质具有相近、相似或相同特性在处理方式上又具有相同要求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处理合格后再循环利用。
对锅炉车间脱硫、除尘冷却水、造粒车间冷却用水、原料脱氮、脱硫车间冷却循环水等相对纯度较高,含各种杂质及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较少的循环水可将其直接通入3#尿素循环水。
根据不同性质的冷却水确定不同的去向,分类施策,分别利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效果。
(一)循环水补充水水源
中原化工有限公司将循环水作为补水水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经过反渗透法处理后水的特点。
经反渗透处理过的水,其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含量都较低,养分较少,不利于微生物、细菌、藻类的生长繁殖,长期使用反渗透法处理后的水,可有效降低设备的结垢率及污泥产生率。
目前中原化工有限公司有四套反渗透装置,充分发挥四套反渗透装置的处理能力,可有效减轻脱盐装置的负荷,交换树脂的使用量及树脂复活剂的使用量都大幅度减少,反渗透法水的使用不但节约了成本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用一次性水作为补充水水源。
一次性水也可作为补充水,但是一次性水的缺点是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微生物都较高,如果作为补充水使用它的优点是水源充足、费用低,缺点是水的质量较差,若长期使用会使循环水中的无机离子含量增加较快,循环水质变化快,对设备影响大。
因此该水不能作为长期大量补水的水源,所以只有当一次性水中各项有机、无机指标含量低时,才益补充一次性水。
将循环排放水终端排放水作为补充水水源。
终端水是各套循环水的排放水,若不利用将排入外环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被视为污水,因此水的质量较差,浊度、无机盐分、其他有机污染物物及微生物都较多,是必需经过二次处理方可使用的水。
该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化学法,沉淀环节等进行处理,经分析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循环水系统,参与再循环,如果将处理不达标的终端水补入循环水系统,将使循环水受到污染,恶化循环水水质,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
(二)设备表面结垢、腐蚀、微生物藻类生长问题
各系统循环水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设备的温度,使其保持恒定,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
态。
而循环水散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循环水与空气接触传导散热;二是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散热。
其散热过程循环水与大气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工业区与受污染的空气接触,使大气中的污染成分溶解在循环水中,使循环水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浓度升高,水质发生变化。
另外水分蒸发散热使循环水中的水变为水蒸气散发,进一步使水中的污染物浓缩、浓度升高。
这样产生的后果是设备表面容易结垢,同时对设备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
微生物及藻类大量繁殖,使循环水中的粘泥量增加,粘泥沉淀设备表面,影响设备散热,长时间沉积会导致管道堵塞,最终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功率下降,效率降低,甚者会影响生产。
同时循环水的循环周期明显缩短,也增加对设备的清洗次数,导致成本增加,清洗产生的污染物污染环境。
二、处理方案
(一)补充水的预处理
一次水通过反渗透装置降低水中盐分、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其他物质的含量,采用反渗透装置处理的水,补入循环水后可保持循环水水质不会短时间恶化,使循环冷却水的使用周期明显延长。
减少循环水的补充,降低了用水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但反渗透水处理费用相对较高。
各循环环系的排放水叫终端水,其特点是其中含有污染成分复杂浓度较高,必须经过有效处理达标后方可使用。
具体措施是用泵把污水打入加药池加药混合,使终端水与药剂密切接触、充分反应,停留一定时间后循环水中的颗粒物充分凝结,然后流入沉降池,把大颗粒固体沉降下来后流入清水池备用。
稳定后的循环水浊度基本保持在30-40ntu,进口出口浊度最少能降50ntu,可以充分满足再循环的要求。
(二)循环水处理
随着循环水冷却水循环次数的增加,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微生物、藻类等杂质增加,浓度也会相应升高,极易沉积、结垢、堵塞,必须进行相应处理,否则不宜使用。
中原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来控制设备的结垢、腐蚀以及菌藻繁殖,解决了浮着结垢及沉积堵塞问题。
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设备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有效阻止电子学腐蚀的进行,延缓腐蚀进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三)增加旁滤设备
中原化工有限公司在系统中增加旁滤设备,辅助解决循环水浊度问题,通过旁滤设备的进一步调节与处理,使循环水系统长时间运行下的浊度变化不大,进出口浊度差在20-50ntu,保证循环水水质控制在指标内,确保系统运行正常、稳定。
(四)水的分类、分级使用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对水的分类、分级使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油水分离,可防止含油废水再次污染不含油的废水。
集中回收废水中的油,通过油回收装置进行氧化(酸化)沉淀、过滤,达到润滑油标准重新使用,变废为宝,既降低成本,又减少污染。
二是污水雨水分离,特别是初期雨水,落到地面冲洗地面,将地面的泥沙、杂质冲入雨水中,增加水的浑浊度,同时还将一些有机污染物如cod、bod、石油类、ss物、生活垃圾中的微生物等溶入雨水中,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对其单独收集,做到雨水分离。
另外雨水数量不易控制,若不单独收集,当雨量大时会出现较大的设备冲击力,增加水负荷。
三是水分级使用,尿素车间、脱碳车间设备标准高,对循环水影响较小,循环水质较好,当需补充循环水时,主要补充水质稳定、质量较好的反渗透水。
甲醇车间、合成车间对循环水要求不高,对循环系统主要补充经处理过的终端水。
(五)加装过滤装置
该公司采用化学办法,用絮凝剂快速中和、处理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又能在粒子间起吸附作用,从而产生大颗粒絮凝物析出,再用助凝剂加大絮凝物颗粒直径,使其便于沉淀,减低水的浊度。
该方法受水流速度的影响较大,当水流速度较慢时颗粒物易于沉降浊
度降低,当水流速度较快时效果较差,为了解决速度快时的沉降问题,还需加装过滤装置,彻底解决沉降问题。
(六)去除水中盐分
如何去除水中盐分,应用较广的方法有三种。
即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
一是离子交换法的特点。
离子交换法系统相对复杂,需要建立相应的软件设施,并且需要定期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消耗大量的酸、碱,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都较高,产污量较大。
二是反渗透法处理循环水的特点。
利用反渗透法处理循环水,解决水中的盐分问题,特点是投资费用高但运行费用低。
三是电渗析法处理循环水的特点。
电渗析法对原水的水质要求不高,设施简单,投资费用较低。
电渗析的耗电量与原水含盐量密切相关,当原水中盐量高时用电量就高,成正比关系,含盐量在400-3500mg/l。
采用电渗法,必须配以精密过滤系统去除悬浮物然后经电渗析除盐,只有密切配合才能较好地降低水中的含盐量,使之达到循环水补水水质的要求。
(七)沉淀污泥定期清掘
一般小型污水处理都设置重力浓缩池,经浓缩后的污泥集中到附近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污泥塘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污泥干化床,这种方式用于气候适宜,冬季不结冰的地区(冬季不适宜我公司使用),干化后的污泥用作农肥或填埋;也可以把污泥汇于污泥塘内,经长时间静置沉淀后,上清液回流至水处理系统,沉淀污泥定期清掘后造肥或填埋。
三、污水零排放
随着经济的壮大与发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理念正深入人心,环境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项目会越来越多地在氮肥企业中推广,而如何治理好循环水,把握好循环水利用、处理的每个环节,达到使产污最小化,再利用最大化的效果,是做到零排放的重要因素。
是循环水持续有效的再循环,不排向外环境,就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公司就有可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我公司通过对循环水再利用的调查、分析及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公司的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等实际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为零排放奠定了基础,为同行提供了借鉴。
【篇二:
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1、手续合法性核查
手续合法性核查是企业对污染防治法遵循情况的自我评价。
1.1环保审批常见问题
2)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单位是否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文件是否经过批准同意;
4)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后,在开工建设前是否重新审核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5)建设单位对已经进行过环评的建设项目满5年后才开始建设,是否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进行了审核。
1.2“三同时”验收常见问题
1)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是否:
①环保设施已同时建成;②环保设施是否经过验收;③环保设施验收是否合格。
2)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在进行试生产前是否:
①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前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并经同意后才开始试生产;②试生产的建设项目是否主体工程与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一起投入试生产;③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环保设施验收的申请;④试生产需超过3个月时,是否提前提出延期申请。
1.3排污收费常见问题
1)企业向大气或者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时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排污费;
2)企业在直接向水体和海洋排污时是否按照国家的要求缴纳了排污费;
3)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
4)企业是否不具备减免条件而申请了减免,是否不具备缓缴条件而申请了缓缴。
1.4手续合法性核查对策措施
要对全省化工园区生产企业现状进行全面摸底,逐个排查,重点从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质量、人员资质以及土地、能耗、项目审核程序和工商登记等方面查清现有化工生产企业的现状和问题。
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
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的第一责任主体,是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提高企业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是检验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标度尺和风向标,是建立社会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石。
2.1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常见问题
1)部分单位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在人力、应急装备、资金等方面。
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急准备工作不足:
一是部分企业未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二是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三是应急演练效果不佳。
3)突发事件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当:
不少企业由于担心追究责任、事故赔偿等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别是事件发生初期,在完全可控制时不及时报告;一些
企业在应急救援中只保护企业内部的人员和财产,不管公共环境安全。
2.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对策措施
1)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综合考虑企业内环境风险源的种类和数量、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企业周边的环境敏感区,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2)推进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以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为重点,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潜在的环境问题,科学合理地预测环境风险;
3)加强企业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应以满足解决发生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建立顺畅的信息报告机制;
5)积极配合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采取清除和减轻污染危害措施;
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置,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3、管理体系、管理档案、在线监控
建立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使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推行清洁生产,保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环境刑事责任。
3.1企业管理体系常见问题
1)是否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
2)是否获取适合企业的环境法律法规;
3)是否明确环境管理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4)是否有专门的管理者和监管者;
5)是否具备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化学危险品等的运行控制管理;
6)是否定期组织合规性评价。
3.2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常见问题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
包括:
建设项目清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文件、项目试生产批复文件、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等;
2)污染物排放档案。
包括:
最近六个月企业每天人工化验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和自动监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数据;环境风险源单位最近六个月每天对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
3)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档案。
包括:
污染防治设施位置图,目处设置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
4)固体废弃物处置档案。
包括:
最近六个月每天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置量、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和利用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委托处理协议、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化验分析报告;
5)环境应急管理档案。
包括:
环境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设施日常维护运行情况,环境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3.3企业在线监控常见问题
1)自动监控设施是否安装到位;
2)企业在线设施运行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能稳定联网运行;
3)企业是否建立规范的在线监控台账,并及时进行废水、废气排放指标的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主动报告污染源在线运行情况。
4、清洁生产水平审查
清洁生产审查的目的是转变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实行源头、全过程预防污染的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源头控制污染,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将原材料更多地转化为产品的目的。
4.1常见问题
1)使用的原辅料的采购、储存及质量,是否有毒、有害,是否难于转化成产品,产品的废物是否难于回收利用;
2)分析产污环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工艺设备是否陈旧落后;
3)生产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4.2对策措施
1)选择无毒无害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辅料;
2)淘汰落后设备,改造工艺技术水平、提高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针对污染物处理设施和方法,选择先进技术进行有效改造,提高污染物治理能力;
4)强化管理,找出造成物耗高、能耗高、排污多、跑冒滴漏严重的原因,拟定加强管理的措施与制度,提出解决方法。
5、事故池、循环水、消防水池(罐)、初期雨水收集池
5.1事故池常见问题
事故池是在现有事故收集系统设施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时,用来暂时收集储存事故排水的水池。
常见问题如下:
1)缺少事故处理池,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差;
2)事故池挪作它用,如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初期雨水进入事故池;将事故池挪作调节池用;
3)事故收集系统设置不合理,事故处置过程中未受污染的排水进入事故污水收集系统,进入事故应急池;
4)事故池设置不合理,容积过小存在事故污水溢出现象。
事故池设置在地势较高处,发生事故时,事故废水不能重力流入;
5)未考虑当事故池容积不能满足事故污水储存容量要求时,设置加压设施外排到其它储存设施;事故应急池溢流管与雨水系统相连;
6)无事故废水处理方案,直接将事故污水外排。
5.2循环水池常见问题
1)厂区内雨水,工艺废水进入循环水池;
2)循环水池体设计不规范,池体为毛石结构,存在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
3)企业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存在主物料泄漏的现象,循环水水质差,cod值偏高;
4)浓缩倍数不合理,出现水质浑浊、微生物数量超标等现象。
5.3消防水池(罐)常见问题
企业水源直接供给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水压和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要求时,应建消防水池(罐)。
消防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含有毒物质的企业,这个问题更应重视。
常见问题如下:
1)水池(罐)容量设置不合理,不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
2)消防水池(罐)未设液位检测、高低液位报警及自动补水设施,不能保证消
防水池(罐)储存满足需求的水量,不便于人员操作;
3)消防时产生消防污水无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消防污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5.4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
常见问题如下:
1)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刷的区域未考虑;
4)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雨水;
5)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流外排;
6)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6、管网规划建设
6.1常见问题
1)在对企业管网规划设计时,各种管道未全面规划,生产废水和雨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雨天污水与雨水混合外排,造成排污口超标;
2)仅粗略雨污分流,未根据废水特性分类收集,未根据水质特征将重污染废水、一般性废水、生活污水分开,清污分流不彻底;
3)企业生产用水、污废水管、用排气管等是否设置相应的计量装置;
4)企业排放的废水是否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及自控阀门。
6.2对策措施:
1)科学合理的规划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规范污水管道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和项目移交的管理;
2)重视园区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合理实施污水的截流改造与分流改造,结合排水许可制度逐步建立重点排污企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
3)全面调查管网现状,明确产权管理,落实责任与目标,有效发挥现有管网的效能;
4)重视污水管道养护,加大污水管网养护的投入,切实加强现有设施的维护管理。
7、污水分类收集、水质预处理、特征污染物处理
企业内部污废水应分类收集,未受污染或轻微污染的清净废水和受污染的污水分开收集,清净废水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根据污废水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高浓度污水首先进行物理化学等预处理措施,然后再同其他低浓度废水混合后一起进行生化处理。
7.1污水分类收集常见问题
1)车间污水收集不彻底,如物料堆放处渗漏液无地沟收集;车间内未设地沟及围堰;地面防腐层破坏,造成废水渗漏;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车间地面积水严重;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相连通;
2)分类收集不合理,仅将雨水和污水分流,未根据废水特性分类收集,不利于后续处理。
分类收集后的污水进入一个调节池,混合处理,造成分类收集形同虚设。
7.2污水分类收集对策措施
1)车间生产的废水要进行分类收集,要对物料堆放处渗漏液等进行收集;车间内要设地沟及围堰;
2)污水收集要有针对性,实行污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分流、清污分流;
3)加强对企业分类收集监管,污水分类收集后进入不同的调节池,逐个进行处理;
4)分类收集是应综合考虑,不应仅将雨水和污水分流,还要根据废水特性分类收集,方便后续处理。
7.3水质预处理常见问题
1)未对直接进入集中污水处理单元的会影响其运行的污水应进行预处理,包括:
含有较高浓度不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污水;含有较高浓度生物毒性物质的污水;高温污水;酸、碱污水;含有易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影响管道输送的污水等;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浓度超标的污水未在装置内进行达标处理,直接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3)缺乏有效而经济的预处理技术,处理工艺落后、难以达标,总量难以控制;
4)预处理工艺不完善、效果差,无法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对后续生化系统冲击大,造成生化系统运行效果差甚至瘫痪。
5)预处理工艺简单、技术落后,能耗高、成本高。
例如,高含盐废水未除盐,兑水稀释甚至直接排放,或采用普通蒸发除盐技术,装置能耗高费用大、易腐蚀易堵、盐纯度低。
7.4水质预处理对策措施
1)对直接进入集中污水处理单元的污水应进行预处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浓度超标的污水需在装置内进行达标处理后再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3)引进有效而经济的预处理技术,控制排放总量;
4)采用新型处理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使出水水质达到园区污水排放标准。
7.5特征污染物处理常见问题
特征污染物指的是能够反映某种行业所排放污染物中有代表的部分,能够显示此行业的污染程度,如化工企业废水特征污染物包括苯系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
因为行业不同,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会不同;即使相同的行业,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等的不同,产生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也可能不同。
1)部分企业在制定废水处理方案时未充分考虑特征污染物的处理,采用的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削减特征污染物
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或排放时仅关注cod、bod5、氨氮等常规指
标,未考虑特征污染物的指标。
7.6特征污染物处理对策措施
1)企业在制定废水处理方案时应综合考虑特征污染物的复杂性,采用高效降解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及对废水生化设施进行改造,有效地削减特征污染物;
2)根据企业特征污染物的特点采用适合本企业的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或排放时不仅要关注cod、bod5、氨氮等常规指标,还应综合考虑其
他特征污染物的指标,强化对特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8、污水集中处理工艺及运行管理
企业污水集中处理工艺应体现节水减排、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运行
【篇三:
初期雨水、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图初期雨水、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