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7333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docx

高三地理复习33《宇宙与地球》教案新人教选修一

《新课标》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三十三讲宇宙与地球(选修1)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目标:

一、宇宙

1、“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2、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3、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意义

4、主要恒星在天球坐标系简图中的位置

5、星图及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1、太阳的圈层结构

2、太阳系的组成以及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3、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4、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三、地球的演化

1、地质年代的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

四、地表形态的变化

1、河流、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2、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本讲重点:

1.“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利用四季星空图识别星空

2.太阳的圈层结构;太阳系的组成和九大行星特征;月相图分析及月相变化规律

3.地质年代的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

4.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地貌、海岸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

1.“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依据;天球的概念;利用天球坐标确定天体的位置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月相图分析及月相变化规律

3.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

4.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宇宙内容体系和结构

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天球坐标系和恒星的位置

星空的季节变化

 

一、天球坐标系简图——确定主要恒星的位置

1.宇宙间的天体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外貌

组成

发光

质量

体积

密度

主要成分

恒星

球状

气体

自己发光

较大

氢、氦等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

自己不发光

较小

行星:

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九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冥王星最小,密度地球最大、土星最小。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人造天体:

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特点:

①恒星星空图象稳定

②恒星星空每日绕轴旋转一周,带动所有天体每天呈现东升西落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周日运动。

③太阳系天体在跟随星空周日旋转的同时,还缓慢或较缓慢地在星空上移动

3.天球坐标系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都对应一定的经纬度,对于星空中任何一个天体的位置则可借助于天球坐标系来确定。

天球坐标系有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银道坐标系等。

对于一般的星空观察者来说,只要借助赤道坐标系便能确定所要观察天体的位置了。

由于观察者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地点,不同观察者所在的观察地可能相差甚远,那么,在观察时,如果同时借助地平坐标系,就可更方便地找到所要观察的天体。

一般的天球仪,其基本结构是以赤道坐标系为基准,再加上一个地平圈和子午圈构成的,同时,在天球上还加了一条黄道。

二、星空的季节变化

1.星空季节变化的原因:

相同时刻的星空随季节变化,是因为时刻对应于太阳在当地东升西落中的位置,而太阳又相对星空有周年变化。

2.运用星图进行星空观察中所说的"星图",主要是指以天北极为中心的星空图。

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即辨认银河以及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金牛座、猎户座、狮子座等星座和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恒星。

"特别是熟悉各星座主要恒星所构成的图形,如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的主要恒星都构成了勺子形。

3.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银河的走向、大熊星座勺把的指向,以及各星座出没(或升至天顶)的时间差异。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我国古代,自西周至汉代,先后出现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关于宇宙结构的三种学说。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世纪,关于宇宙结构和本原出现过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焰说、赫拉克利德的日心说、柏拉图的正多面体宇宙结构模型。

16世纪,哥白尼建立了日心体系这一新的宇宙体系,17世纪初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17世纪中叶牛顿开创了以力学方法研究宇宙问题,这就从理论体系、工具、方法论方面为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途径。

尽管在古代人类也曾幻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但受技术的限制,只能在地球上通过观察等方法来探索宇宙的奥秘。

一直到1957年,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后,人类开始进入了从太空探究宇宙的时代。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使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站“礼炮1号”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经典例题1](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

国家

成果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

第一艘载人飞船

1969

美国

宇航员第一次登月

1970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1

苏联

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事实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美苏两国在科技处于领先状态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世界大国对宇宙空间探测知识的了解状况,认识到各国竞相发展航天技术,认识到宇宙探测的重要性,认识太空研究的意义。

【答案】B

四、“宇宙大爆炸”

1.关于宇宙起源,"大宇宙爆炸"假说是目前最有影响、能较好地解释天文观测中各种现象的一种学说。

恒星演化是宇宙演进的一个阶段,约在宇宙形成5×109年时,进入了恒星时代;恒星又遵循一定的规律演化。

2.简述"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1)"宇宙大爆炸"假说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

宇宙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可观测时空范围的宇宙。

目前,已探测到的最大距离为150亿光年,最长的时间尺度是100亿年,其间约包含有l亿个星系。

因此,在"宇宙大爆炸"学说中所说的"宇宙",相当于总星系,而并不是整个宇宙(因为,截至目前,总星系外的"宇宙",由于受目前的科技水平的限制,还不能观测到)。

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假说中的"宇宙"与通常所说的"宇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

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的膨胀,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有如一次大爆炸。

我们可将大爆炸过程简化为如下几个时期:

宇宙创生时期、时空形成和化学元素形成时期、星系时代、恒星时代

(3)“宇宙大爆炸”假说能较好地解释下列一些观测事实:

①大爆炸理论认为所有恒星度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的200亿年时间短,而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②河外天体的红移现象。

所谓“红移”,是指天体光谱相对于实验室光源的光谱中同一谱线项红端位移。

1929年,哈勃(著名的美国天文学家、星系天文学奠基人、观测宇宙学的开创者)发现了星系的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的规律(即哈勃定律)。

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幺红移正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③在各种不同的天体上,氦丰度都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

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幺有如此多的氦。

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证实这点。

④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

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

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这一结果无论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同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相符。

“宇宙大爆炸”假说能的解释上述的观测事实涉及到红移、多普勒效应等物理学知识。

(4)目前,大爆炸宇宙学还未能解释诸如星系的起源等一些问题。

宇宙大爆炸只是众多宇宙模型中的一种。

目前能较好地解释一系列观测事实的宇宙模型,大多是建立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享有国际盛誉的史蒂芬·霍金对宇宙的解释,也是建立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后来,他又转向研究量子引力论,并以量子物理来描述宇宙)。

五、恒星的形成与演化

1.行星和行星系统是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例如地球,远在46亿年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而太阳系的年龄,约为46~50亿年)。

2.恒星的演化包括恒星的形成一直到恒星的末态,一般经历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星阶段(爆发阶段)和高密度阶段(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如右图所示。

 

第二课时

太阳系与地月系内容体系和结构

 

一、太阳及其天体系统——太阳系

1.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3.太阳因其质量巨大(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他天体都绕着太阳公转。

4.九大行星比较:

距太阳的远近顺序、公转方向(逆时钟);

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小行星的位置(火、木星之间),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公转方向(顺时钟)以及慧尾的朝向。

九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二、太阳的圈层结构:

1.太阳内部圈层结构:

太阳内部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层三个圈层。

注意:

地球上的光热虽然来自于太阳光球层的辐射,但太阳表层的能量是由其内部核反应区的热核反应通过辐射区、对流层而传递到表层。

2.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右图):

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11年

光球层:

黑子

色球层:

耀斑

日冕层:

日珥、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①黑子:

发生在光球层中,是指其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左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

②耀斑:

发生在色球层中,是指某区域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增亮的班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吸收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3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经典例题6]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解析: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在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电磁波对人造卫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形成极光,但耀斑爆发几分钟后不一定极光就变得格外绚丽。

答案:

A

三、月球和地月系

1.月球概况:

月球的大小、质量、表面重力加速度、月地距离,以及月球表面的基本状况等。

及其运动特征

2.月球运动特征:

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公转周期有恰好吻合的特点,使月球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永远背向地球的特点。

3.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原因:

一、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月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向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二、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面对地球的半个月球,而被太阳光照亮的半个月球和面对地球的半个月并不总是一致,受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如弦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成一直角,如图所示:

在阳光照射下,图中月球左半球是明亮的,右半球则是黑暗的,朝向地球的是图中虚线以上的半个月球面,此时在地球上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一半亮一半暗,中间分界线十分明显(见图二),正因为明暗对比较大,所以用肉眼只能看到明亮的半个球面。

(2)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

夜晚所见形状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海洋潮汐

新月或朔

初一,不可见

不可见

三者在同一直线,月球居中

大潮

上弦月

初七、初八、上半夜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小潮

满月

十五、十六,通宵可见

一轮明月,东升西落

三者在同一直线,地球居中

大潮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小潮

由此可见,上半月(从朔到望),月亮的亮面朝向观测者的右边,即在夜晚观测时,亮面朝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朔到望,亮面越来越大。

下半月(从望到朔),月亮的亮面朝向观测者的左边,即在夜晚观测时,亮面朝东,且随时间的推移,亮面越来越小。

(3)对月相的利用:

一方面可利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时:

阴历或农历月即以月相变化为基础,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相隔7日,星期由此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利用月相可辩别方向,如前所述,上弦月西边亮,下弦月东边亮,由此可根据月面亮面的朝向来确定地面上的方向。

例:

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

B.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满月)

4.潮汐及其变化: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小潮大潮

由月球的引力而引起的潮汐,称为太阴潮;由太阳的引力而引起的潮汐,称为太阳潮。

在朔日;或望日,因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太阴潮与太阳潮彼此相加,以致涨潮特别的高,而落潮特别的低形成大潮(如果恰遇月球经过近日点附近,那么涨、落潮的落差就更大了);在上弦日或下弦日,因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正好成为直角(即太阳和月球的黄经相距90°),太阴潮被太阳潮抵消了一部分,以致涨、落潮的潮差就很小,形成了小潮。

第三课时

地球的演化内容体系和结构

 

一、原始自然环境的形成

地球大约于46亿年前形成,初期曾经历了一个增温、熔融,内部物质分异的过程,形成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生命大约在35亿年前出现于原始海洋中,生物进化改造了地球的大气,并在地层(主要是沉积岩)中留下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形成化石。

二、地质年代划分

1.冥古宙与太古宙——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

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2.元古宙——出现陆地。

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3.显生宙:

①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

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

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②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③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壳运动、海陆状况、成矿情况与生物演化

海陆状况

地壳运动

成矿情况

生物进化

新生代

海陆、山脉与现代相似,第四纪冰川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石油

被子植物,哺乳动物和灵长类

中生代

我国大陆基本形成

环太平洋造山运动

石油、煤、金属矿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和始祖鸟

古生代

亚欧、北美大陆

我国华北、东北成陆

地壳运动强烈,反复上升、下降

蕨类植物、无脊椎、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

三、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

1.大陆漂移学说

(1)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论点是:

规在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在古生代是一个单一的大陆——泛大陆。

花岗岩质大陆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漂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

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

泛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大块,最先是美洲和欧洲、非洲分离,中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南极和亚洲分离,中间形成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便成了岛屿。

这个漂移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规今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轮廓。

(2)大陆漂移说较好地解释了今未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及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成层的分布等一系列问题,并可解释许多地质学上的以前无法解释的难题,如过去人们对南极发现煤层迷惑不解,其实,在石炭纪时,南极正好位于南纬25度附近,是热带雨林地带。

2.海底扩张学说

1961年由美国赫斯和迪茨提出,该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底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海岭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并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底。

这个过程持续进行,海岭处的大洋底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向两侧不断扩张。

当扩张中的大洋底遇到大陆边缘时,便俯冲到地幔中,形成了海沟。

如下图:

注意: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证据

运动方式

力的来源

大陆漂移说

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地质构造、岩性和古生物的相似性

较轻的硅铝层漂移在硅镁层之上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

板块构造说

岩石年龄很青,而且以海岭为中心由近及远年龄变大并成对称分布

岩石圈的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地幔物质热对流,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导致板块相对运动

四、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概念:

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2.全球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

3.运动规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

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

运动结果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

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冰岛:

生长边界。

安地斯山脉:

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概念:

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褶皱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背斜:

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2)向斜:

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3)断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第四课时

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容体系和结构

 

一、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岩石在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侵蚀:

黄土高原由于岩性疏松、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坏,侵蚀严重,形成

流水作用

沟万壑

沉积:

在流出山口时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冲积扇三角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冲积扇边缘形成绿洲。

风力作用

侵蚀: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

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移动沙丘构造静止沙丘构造戈壁沙漠黄土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破坏交通.

二、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冰川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