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6451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doc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主要修订内容

  1.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2.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3.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

  9.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10.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13.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14.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15.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16.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18.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宽度大于0.2mm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

  23.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

  24.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25.提出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考虑厚保护层、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26.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

  27.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降低。

  28.增加了板柱结构及现浇空心楼板的构造要求。

  29.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30.补充了多层房屋结构墙体配筋构造的基本要求。

  31.补充了二阶段成形的竖向叠合式受压构件(柱、墙)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32.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板、粱、柱、墙的构造要求。

  33.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

  34.补充、完善了各种预应力锚固端的配筋构造要求。

  35.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

  36.调整先张法布筋及端部构造,后张法布筋及孔道布置的构造要求。

  37.调整、完善后张法锚固区局部受压设计及间接钢筋、防裂钢筋的配置要求。

  38.增加曲线预应力筋弯弧曲率限制及凹面防崩配筋计算及有关的构造要求。

  39.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协调,取消房屋高度表、内力调整等的具体规定。

  40.加严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类框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延性性能要求。

  4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的上限不再做强制性规定。

  42.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

  43.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的其轴压比限值。

  44.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

  45.补充了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规定。

  46.补充了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47.补充了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48.增加了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规定。

  49.增加了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俗话说:

没规矩,难成圆!

设计行,路漫漫,是求索!

一辈子,学不完!

总是在,源实践!

教授们,试验台;

学先进,拿进来;几番论,写出来;白皮书,照着办;凡规范,是底线!

要学精,好奇心;不缺乏,能动性;

遇问题,勤钻研。

共同来,促发展;千万别,瞎胡整!

建模型,强竖向;柱墙强,梁宽矮。

清荷载,要小心;

遇洞口,要折减;荷输入,要仔细。

动特性,两方向;计算后,勤分析;重概念,力直接;不必要,值精确;

重点查,周位比。

体规则,要方正;但最好,是圆形;各方向,惯矩等。

体系明,看传力;要防止,局破坏;

更注意,耗散力;调模型,一般地;先整体,后局部;抗侧力,均匀布;扭转强,设外围;理简单,空心轴;

要做到,多道防;应避免,大变形;过程中,最痛心;几昼夜,熬出来。

几个比,要牢记:

位移比,看扭转;

周期比,判振型;剪重比,看脚下;轴压比,竖向硬;剪跨比,判截面;跨高比,判连梁;高宽比,抗倾覆;

长宽比,控制扭;这里面,有玄机;弄不好,要绊倒;千万别,上超限;因为啥?

请专家;又劳神,费马达;

实在做,也可能;到头来,你莫怪,是烧钱!

平不规,扭凸洞;竖不规,侧断剪;非规则,要加强;啥部位?

薄弱点。

墙周洞,没楼板;力不通,定不行。

工字型,Y字形;十字形,井字型;慢点布,谨慎调;核心筒,

最重要!

连接体,只能强;要负责,起协调;楼面板,要加厚;还而且,并弹膜;独立块,分块算;横隔板,

计变形。

飘逸的,两种算;多模型,接力赛;要对比,找缺陷;看结果,不盲目;合理后,方才配。

高精尖,

性能化;算推覆,又时程;地震波,有很多;怎输入?

三七组;输三组,包络值;若七组,值平均,啥子值?

较大值。

地震动,估不准;应至少,主方向;质刚偏,双向震;设防建,均罕遇;八九度,计竖震。

弹塑形,

是本性;主要控,大指标;具体说,位移角;塑性铰,哪里找?

全柱端,要不得;个把个,说得过;动时程,

数据多;理不顺,道不明;弄不好,要出错;错在哪?

鬼晓得!

最好是,析损伤;说不清,加钢筋。

出屋面,

看重量;主要是,防鞭梢。

大跨度,十八米。

少量墙,按框架;目的是,控侧移。

嵌固位,看侧刚。

剪力墙,

约束端;注意看,一二三;相当于,紧箍咒;是重点,要配强。

判短柱,慢分析:

窗台墙,要小心;平台梁,

不忽视;简单说,两高比;小于四,肯定是。

说连梁,按框梁;梁侧筋,要设置;界限值,要记倒:

七百高,

二点五;分措施,理不同。

弱连梁,耗能杆。

剪切梁,不麻痹;先破坏,就是它。

连梁强,破坏墙;简直是,

要命梁!

框支梁,纯连梁;底框梁,请注意:

侧向筋,沿梁高;并且要,受拉锚。

转换层,慢分析;框支层,

强楼板;框支柱,配芯柱;最紧要,加密箍。

对框柱,要强弯;最重要,是强剪。

防震缝,不鼓励;要设置,

应变点;顶板面,要相连;其余处,全脱开;缝两侧,抗闯墙。

砖砌体,没得搞;主要是,脆性料;五一二,

倒霉星;更不好,是底框;头脑重,脚下轻;好像是,醉神仙!

侧刚比,不好过;过渡层,很严格。

新抗规,

增烈度;限高度,限层数;横较少,大开间;加强些,不减层;横很少,四米八;洞大开,要不得;设圈梁,

构造柱;比以前,严得多;条文有,加强层。

楼梯间,安全岛;不光是,措施强;按规范,纳计算。

钢结构,

有等级;强支撑,耗能梁;不要布,K型撑。

空旷房,台口梁,好生想;大屋盖,啷个算?

多点法。

石土房,

很少用;防震屋,木结构;怕的是:

火苗苗。

要抗震,减隔振。

非结构,构部件;也属于,抗震件;女儿墙,

看简单;要其实,不简单!

措不力,砸死人!

次伤害,最不该!

严格按,规矩来。

地下物,大空间;也讲究,

规平顺;最好是,稳地基。

烈度数,查后表;很明确,加速度;地震组,也清楚。

切不要,高等级,混凝土;

延性差,配筋多,划不来;节点区,保剪切。

过程图,主要看:

强剪切,弱弯曲;强节点,弱杆件;框架柱,

强点好;水平梁,要弱化;为什么?

防不到!

集中力,认真核;楼梯梁,看净高;消防箱,边角墙;不可行,

要移位!

勘察书,点线面;一定要,注意看:

软弱层,灰包蛋。

地下室,抗浮水;车道梁,要看到:

要上翻,

为的是,通净高。

新规范,逐条品;强条文,下细看!

整错了,要不得!

施工图,是法律;不要拍,大脑袋;

到头来,审不过;加夜班,忙慌乱!

兄弟伙,要勤问;说错了,也没啥。

都是些,肺腑言!

望大家,记心间!

结构设计说明中应注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不清,个别设计不能正确地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分类。

严格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的规定执行。

设计人应领会标准的内涵,分析建筑的性质、规模、特点、对社会的影响等因素,合理进行分类。

特别应注意a.广播、电视和邮电通信建筑;b.城市抗震防灾建筑(医院、消防车库、采供血机构的建筑等):

c.博物馆、大型体育馆(6000座位)、大型影剧院(1200座位),大型商场(年营业额1.5亿以上,固定资产0.5亿以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三个条件均满足])等民用建筑。

(大底盘建筑,当其下部属于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2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

确定抗震等级时忽视主体与裙房之间有无设缝,笼统按高层部分来定抗震等级。

当高层部分与裙房之间不设缝时,应按高层部分来定抗震等级;当两者之间设有缝时,高层和裙房应按各自的情况确定抗震等级。

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1.3条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8.5条,既: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4条),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定错。

主要是:

框支剪力墙不区分底部加强区与非加强区的抗震等级。

对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的抗震等级提高重视不够。

(在下面还要具体说明)。

基础的安全等级与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不同,应按各自的规范来确定安全等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施工图矛盾。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一般工程结构标注设计使用年限(定义: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为50年(应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第1.0.5条[强条],见下表),而建筑施工图定为100年(例如:

一般高层,其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4条,为建筑耐久年限),两者矛盾。

若结构使用年限定为100年,则结构要符合另外的要求或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5临时性结构

225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50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100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选择错误。

2.未明确底部加强区的层数或标高。

3.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取错。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4条: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去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4.底部加强区,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2.16条。

(包括箍筋及Lc的长度)

5.板顶负筋为Ф6@200,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7条。

即:

对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体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撑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6.大跨度的梁、板没又进行裂缝的计算。

7.计算时,框-剪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应分别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8.1.4、9.2.3、10.2.7条进行调整。

8.墙体拉接筋的问题:

拉接筋的间距不是分布筋的倍数。

(包括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λ/2区)。

9.‘平法’绘图中,主梁在次梁作用处两边设的附加箍筋不在平面图中绘出,而在总说明中说明,施工单位根据什么确定主梁、次梁?

施工时很容易设错或漏设。

还有个别工程在主、次梁(或井字梁)交接处,两梁均设吊筋,设计人本身不能判断谁的集中力传给谁。

10.以集中荷载为主时,框架梁设加密区、非加密区,往往导致非加密区箍筋不足。

11.框架梁梁跨相差较大(大、小跨)时,应根据弯距包络图设计,有时小跨的负钢筋要通长设,这一点有的设计人重视不够。

12.很多工程的楼梯绘图深度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有的缺平面图,有的缺剖面图。

个别楼梯净高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13.钢筋的搭接长度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搭接长度的要求。

1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强条的要求。

15.框架梁均未设箍筋加密区,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

3。

2。

5条。

16.框支梁未设箍筋加密区,箍筋设置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

2。

8。

3条。

17.钢筋的锚固长度未区分钢筋的种类,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3.1条。

18.宽大于300mm(小于350mm)的框架梁在加密区往往不能满足箍筋肢距的要求。

箍筋肢距的要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3.8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5条;《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3.4.3条。

即:

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

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当抗震等级为一~三级时,不满足抗震规范箍筋肢距的要求,可再加一根拉筋,变成3肢箍。

19.抗震等级为特一、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20.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21.个别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的提高设计人重视不够,主要有:

A.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4.8.2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B.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4.8.2和表4.8.3的规定提高一级。

C.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和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D.错层高层建筑,错层处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E.联体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连接体与连接体相邻的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以上提高原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则不再提高。

22.基础梁采用平法标注时,没有基础梁的构造要求。

23.井字梁布置过密,现浇板由于穿管、防火等原因无法减小板厚,造成板大部分配筋为构造配筋,不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

(例:

2.6m双向井字梁,板厚为120mm)。

24.个别工程的构件承载力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25.现浇板配筋的伸入板内长度不够。

26.楼层的最大位移于平均位移的比值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3.5条的规定。

27.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附录E的要求。

28.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5。

1。

13条及第10。

2。

10条进行计算。

即:

1)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里位移计算;

2)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3)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4)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

5)(10.2。

10)转换层上部的竖向抗侧力构件(墙、柱)宜直接落在转换层的主结构上。

当结构竖向布置复杂,框支主梁承托剪力墙并承托转换次梁及其上剪力墙时,应进行应力分析,按应力校核配筋,并加强配筋构造措施。

B级高度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不宜采用框支主、次梁方案。

29.框支梁压减力墙时的锚固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9.5条。

(此处的局压要计算)。

30.连梁的宽度与墙厚不同,连梁的箍筋异常。

(Ф40@150、Ф28@50等)

31.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1.1条附注设置伸缩缝,即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32.顶层楼板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5.5条进行设计。

即:

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

33.内折角梁,纵筋宜在受压区锚固,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4条。

34.采用过期作废图集。

砌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砌体结构应注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2.多层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楼板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房屋的总层数中。

当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错层交界的墙体,除两侧楼盖处圈梁照常设置外,还应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墙中构造柱。

3.在抗震设防区,多层砌体房屋墙上不应设转角窗。

(对于剪力墙结构,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不应在角部剪力墙上开设转角窗。

抗震设计时,8度及8度以上设防区的高层建筑不宜在角部剪力墙上开设转角窗;必须设置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并采取措施。

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P220)

4.底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

a.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b.底框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5.托墙梁侧向腰筋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5.4(3)条。

即:

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Ф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6.对小墙垛的强度和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压的计算重视不够。

7.阳台挑梁有时与墙中的烟道矛盾。

8.顶层挑梁有时为两层板荷载,不能选用标准层的挑梁。

9.挑梁外露部分与墙内部分标高不同时应注意梁在折角处的宽度及钢筋的锚固。

10.构造柱设计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较大洞口(内纵墙、横墙>=2m,外纵墙>=2.4m)两侧应设构造柱,特别要注意: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第7.3.2.5条)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B.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规范地7.3.2.5的“接近”是指达到《抗规》第7.1.2条表中限制的层数或差一层。

11.砌体房屋伸缩缝的间距超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的规定要求(特别还应注意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且未采取有效措施。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3.1-6.3.9条有许多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

12.多层砌体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承重纵墙,每道纵墙还应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

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等宽,且房屋的局部尺寸宜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1.6条的要求。

13.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如采用时,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

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混凝土灌实。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6.2.2条强条)。

14.砌体结构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既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L之比宜大于2。

15.圈梁兼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7.1.5.4条。

16.采用已禁用的实心粘土砖。

17.楼板计算时,砖混结构房间外墙(包括楼梯间墙)按固接计算不对,此处楼板边支座应按铰接计算。

18.砌体结构的大梁,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6.2.5条设计。

既: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用其他加强措施。

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19.外凸窗台板抗倾覆不够问题:

20.突出屋面的屋顶房间何时可按突出屋面的屋顶计算而不算做一层。

一般认为当出屋面的屋顶房间面积小于楼层总面积的30%时,该部分可按突出屋面的屋顶间计算而不算做一层。

21.多层砌体房屋不应采用砌体墙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如采用这种做法,属于超规。

22.若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7.3.1的最低层数,如6度区层数为三层及以下的房屋,对于构造柱的设置规范不做要求。

此时是否设置构造柱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23.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有何要求?

高度、层数也应从低处算起。

地下室与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