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627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国学题目.docx

小学生国学题目

小学国学题目

(一)

11.《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

(蒙古族)

.《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长篇叙事诗?

(藏族)

13.《镜花缘》的作者是?

(李汝珍)

14.《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

(顾恺之)

15《霓裳羽衣》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宫廷乐舞?

(唐)

16.《千家诗》收录的是?

(唐宋诗歌)

17.《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社会风俗画)

18.《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

(4万8千多首诗)

19.《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庞统)

20.《清明上河图》作于?

(宋代)

21.《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西汉)

2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诸侯王)

23.《十面埋伏》是?

(琵琶曲)

24.《史记》是?

(纪传史通体)

25.《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

(笔记小说集)

26.《水经注》的作者是?

(郦道元)

27.《水浒传》中貌似关羽,胡子长一尺五,人称“美髯公”的是?

(朱仝)

28.《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中绰号“立地天岁”的是(阮小二)

29.《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

(卢俊义)

30.《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

(张顺)

31.《四季歌》起源于?

(魏.晋时期)

32.《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

(13篇)

33.《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

(纪晓岚)

3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孙武)

35.《藤王阁序》的作者是?

(王勃)

36.《西厢记》的作者是?

(王实莆)

3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新疆)

38.《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

(隋唐)

39.《周易》是哪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

40.《窦娥冤》的作者是:

(关汉卿)

41.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

(彝族)

42.“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最早见于谁的文章?

(鲁迅)

43.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哪一天喝?

(12月初八)

44.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

(马)

45.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

(《四书》)

46.巴金的作品有?

(家)

47.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译著是?

(《天演论》)

4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

(《史记》)

4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

(赵晋)

50.帮助商鞅在秦国人民中树立威信的是?

(一根木秆)

高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

(2)

5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我国古代落第著书终成大器的是:

(蒲松龄)

52.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

(六月)

53.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

(苏洵)

54.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九月)

55.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

(甘肃敦煌莫高窟)

56.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为(王羲之)

57.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

(景德镇)

58.被称为杏月的月份是?

(二月)

59.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是谁创作的?

(宋应星)

60.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是?

(苏州)

61.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

(京剧、国画、中医)

6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王维)

63."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

(《西厢记》)

64.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多少年?

(400)

65.鞭炮和爆竹哪一个历史比较悠久?

(爆竹)

66."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川剧)

67.九宫格”的创始人是:

(欧阳洵)

68.旧时我国的老百姓称什么动物为“仓神”:

(鼠)

69.就体裁而言,正史都是:

(纪传体史书)

70.康熙皇帝的庙号是:

(圣祖)

71.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武则天)

72.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

(乡试、会试、殿试)

73.“孔”姓的来源是:

(祖先的字)

74.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隋朝)

75.孔子曾说过:

“微管仲,吾被发左衽”,这的“左衽”是指:

(少数民族)

76.昆剧因何地而得名?

(江苏昆山)

77.腊八粥”最早起源于:

(佛教)

78.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风水勘探)

79.“兰桂齐芳”的“兰桂”指:

(子孙)

80.狼毫”的原料取自:

(黄鼠狼)

一:

必答题

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3: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油房小学国学知识竞赛试题

4: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5: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二组

1: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4: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论。

5: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三组

1: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2: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3:

我周公,做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4: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5: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四组

1: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2: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3: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4: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5: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五组

1: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2: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3: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4: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5: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有易详。

六组

1:

曰国风,曰雅頌。

号四诗,当讽咏。

2: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荣紊。

3: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4: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5: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6:

辽与金,帝号纷。

迨灭辽,宋犹存。

第二部分抢答题

一:

填空

1:

子不学,非所宜。

2:

香九龄,能温席。

3:

首孝悌,次见闻。

4:

三纲者,君臣义。

5:

凡训蒙,须讲究。

6:

有典谟,有训诰。

7:

周辙东,王纲坠。

8:

北元魏,分东西。

9:

莅中国,兼戎狄。

九十年,国祚废。

10: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二:

选择题

1:

炎宋兴,受周禅。

中‘炎宋’指的是谁?

:

赵匡胤

2:

赢秦氏,始兼并。

中的赢秦氏指的是谁?

项羽

3:

小学终,至四书。

中的小学指的是宋朝的谁编写的书——《小学》

朱熹

4“四书”指的是哪四部书?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5:

“五霸强,七雄出”中“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齐、楚、燕、韩、赵、魏、秦。

6:

“号三国,迄两晋”中“三国”是指哪三个国家?

魏、蜀、吴。

7:

“高祖兴,汉业建”中“高祖”指的是谁?

刘邦

8:

“昔仲尼,师项橐”中“仲尼”指的是孔子,简单介绍一下孔子。

9:

宋朝有一位82岁高龄的考生,在朝廷进行的进士考试中,夺取了状元,这个人是谁?

梁灏

10:

“六经”指的是哪六部书?

《诗》《书》《易》《周礼》《戴礼》《春秋》

11:

家有五子,各个成名。

这位父亲教子有方,这位伟大的父亲是?

窦燕山

12:

谦让是中华美德,四岁的孔融就懂得礼让,旁人问他为何取小梨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原句回答)

弟于长,宜先知。

13:

只有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进步,古时孟母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用的什么样的方法?

择邻处,断机杼。

14:

金木水火土是五行,是万物的根本,做人也要遵守准则,不容许疏忽紊乱,请你说出做人的五条原则即五常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

15:

唐高祖推翻隋唐帝杨广的统治建立唐王朝的基业,高祖指的是谁?

李渊

16:

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自觉的勤学苦练,这个伟大的先辈是谁?

孙敬苏秦

17:

孝敬父母是中华美德古训有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里面的香指的是谁?

当时他多大?

黄香,九岁

18:

首孝悌,次见闻。

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多见天下之事。

19:

《论语》是孔子的传道之书共有多少篇?

(20)

20:

孟子名柯字子舆,著有名书《孟子》请问《孟子》一书共有多少篇?

(7))其核心内容宣扬的是什么?

(道德和仁义)

21:

唐有虞,号二帝中二帝指的是谁?

唐尧和虞舜

22: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到了第三世成祖时,把国都迁到了哪里?

(北京)

23:

囊萤、映雪的故事千古流传,激励我们珍惜美好生活,刻苦学习,你知道他们讲的是谁的故事吗?

晋朝车胤和孙康

24:

何时发奋读书都不晚,历史上有名的三苏之一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成为文学家,其他二苏指的是谁?

苏辙和苏轼

 

 

选做题(一、二年级组)

1:

如何理解“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答: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

如何理解“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答:

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读书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3:

如何理解“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答:

美玉如果不经过玉工的打磨雕刻,就不可能变成精美的玉器。

一个人如果不努力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选做题(三,四年级组)

1:

如何理解“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答:

从前圣人孔子曾经七岁项橐当作老师来请教。

这些圣人尚且如此勤学好问,那么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学习。

2:

请简单理解“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的意思。

答:

晋代的孙敬刻苦学习为了防止晚上读书打瞌睡而将头发用绳子吊在屋梁上,战国人苏秦读书困倦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他们读没有老师来督促,却能自觉的勤学可练。

3:

如何理解“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答:

仁、义、智、信时做人的五条准则,这五条准则要遵守,不容许疏忽紊乱。

选做题(5、6年级组)

1:

如何理解“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答:

像晋朝的车胤没有灯就捉萤火虫装在沙袋里照明读书;像晋朝的孙康没有灯就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

他们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们从不停止学习。

2:

如何理解“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答:

蚕能够吐丝供人纺织丝绸,蜂能够酿蜜供人食用。

人如果不学习,就连这些小动物都不如了。

3:

如何理解“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答:

勤奋努力学习一定会获得功效,游戏懒惰绝对没有益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应当不断勉励自己努力.

 

 

一、选一选(3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A诗经B唐诗三百首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

(B)

  A郭沫若B艾青C郁达夫D朱自清 

 3、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

(B)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李白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B豪迈、奔放C通俗、易懂D狂傲,不训 

 5、下列哪些是李白所作(ABCD)

  A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B群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D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闻  

6、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

  A苏轼B王安石C范中淹D欧阳修E晏殊F黄庭坚  

7、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  

8、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战国策》  

9、《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