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利润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docx
《银行业利润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利润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业利润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
银行业利润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特征
从较为宽敞的视野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长较快,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也是外部良好环境和银行自身努力的体现,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
展望将来,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虽然会承受多方面的压力而明显减速,但依旧会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乐观把握发展机遇,通过一系列内外部的改革措施夯实业务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中实现了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较快增长。
在2011年其他行业不同程度地出现利润增长放缓的状况下,银行业利润较快增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争论。
我们认为,应当客观、全面、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短期波动,又要看长期趋势;既要横向比较,又要纵向比较,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比较贴近实际的结论。
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盈利水平并不高
最近两年,银行业盈利增长的确较快,但从长期来看,银行利润水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过连续亏损。
现阶段的较快增长是在小基数基础上实现的,实际盈利水平并不高。
1.利润短期较快增长并不能替代长期盈利力量较低的事实。
从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的20年时间来看,银行业的利润很不稳定,波幅巨大。
90年月初,我国银行业作为“第二财政”为企业供应了大量低成本资金,全行业因“深度负利差”而大幅亏损。
1996-1999年,虽然利差状况有所改善,但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利差水平较小且不稳定,导致银行业亏损仍较为严峻。
2000年之后,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动,银行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定位逐步明确,利差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如图1所示),且存在较强的亲周期性特征,与名义GDP的走势高度正相关。
除了账面利润波动较大外,不良资产对银行业造成的潜在亏损也数额巨大。
上世纪90年月,银行担负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债务负担,高峰时主要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近45%,甚至有评论说我国银行业已经因不良资产问题而技术性破产。
1999年至2005年,在国有银行改制重组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剥离,剥离总量超过2.6万亿。
然而即使在大规模剥离后,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仍高达8.6%,以当时75%拨备掩盖率计算,拨备缺口超过6000亿。
直至2008年农行再次剥离8100亿不良贷款并成功重组上市,银行业不良资产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才告一段落。
根据25%的行业平均回收率计算,10年间银行业剥离的不良资产造成的实际亏损超过2.6万亿。
据相关测算,在扣除不良贷款剥离这一政策性补贴因素后,银行业在2002-2011年这增长最快的10年间,实际利润总额低于2.5万亿,年均资产回报率仅0.4%。
由上述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上实际付出的风险成本可见,对于这样一个亲周期的行业,仅看其一时的盈利状况是不可取的。
展望将来,银行业预期的风险因素更不容小觑。
中国经济多年来靠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面临挑战,结构转型在短期内难以奏效,经济下行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
尤其是在2008-2010年三年中,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局部风险隐患正在滋生。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金融主体,银行业抗周期性的贷款损失预备将逐步增加,对长期盈利水平构成较大压力。
考虑到风险调整因素,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盈利力量并不乐观。
2.我国银行业长期盈利力量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从长期看,我国银行业的盈利力量与国际活跃银行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受利差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水平均较高的“双重驱动”,美国银行业的创收力量仍旧优于国内银行。
净利差水平落后是国内银行营业收入较低的主因。
虽然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但与市场化已久的美国相比,我国银行业实际净利差并未如市场所认为的大幅领先。
1987年-2006年的20年间,美国银行业实际净利差均值为3.05%。
而2002年-2011年我国银行业实际净利差均值为2.5%,其中最高的2008年也仅2.85%,明显落后于美国银行业,也低于“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3.5%-7%的水平。
同时,市场环境制约了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扩大了中外银行营业收入的差距。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银行业盈利力量有所下降,2011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仍超过1%,略低于中国商业银行1.3%的水平。
但从后期发展演化趋势看,美国银行业的潜在盈利力量依旧较为乐观。
以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贷业务盈利力量看,2004年以来国内银行与美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差距一度缩小,受货币政策调控影响,2008年甚至还略高于美国银行业。
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2010年,随着美国银行对企业风险的谨慎评估和惜贷行为,各主要银行的存贷利差均明显上升(花旗银行2010年存贷利差高达7.9%),国内银行与美国银行业存贷业务盈利力量的差距再度扩大。
除存贷业务外,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投资和交易收入占比仍旧偏低。
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收入拓展力量还相对较弱,虽然在成本上有肯定优势,但实际盈利力量仍与国际同业相距较远。
近年来银行业盈利增速和来源基本合理
2011年,我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约为2003年的39倍,同比增长39.3%。
无论是肯定数还是相对数,这一速度不可谓不高。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利润较高增速的来源是否合理。
通过对2009年-2011年上市银行盈利增长相关驱动因素进行初步分解,依据测算结果,结合国内经济和银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银行业主要利润增长驱动因素与经济周期契合的特征明显,利润增速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匹配
从上市银行近年来利润状况分析,在银行利润增长的各驱动因素中,银行生息资产增长在2009-2011年间分别贡献了26.9%、23.1%和16.1%的利润增幅,是驱动银行利润增长最稳定、最主要的动力。
信用成本稳中有降对利润增长也至关重要,尤其是2009年对利润贡献达到20.3%。
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对2011年银行业的利润增长也有不俗表现。
而在三者都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度相关。
首先,生息资产的增长与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较为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增长态势直接相关。
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2%,全年CPI上涨5.4%,PPI上涨6.0%,名义GDP增速达到18.6%,与之相适应,银行业资产增速18.9%,比2010年的水平仅略低,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带动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扩大,成为推动银行利润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信用成本的稳定也与宏观经济状况存在较大的关系,是实体经济企业受益于经济增长、经营实力和盈利力量得到大幅提升的集中体现。
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加快与名义GDP增长较快和信贷供不应求亲密相关。
银行业是最主要的支付结算中介,在社会商品实际交易量平稳增长的状况下,相关中间业务的增速随着实际交易量的扩大和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加快。
而当年信贷供需缺口较大,为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拓展综合经营,从而多方位满意借款者融资需求、相应拓宽收入来源供应了更为宽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2011年银行利润增长较快首先得益于特定的宏观环境。
结合其他数据进一步横向比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长不仅与经济增速基本适应,而且与各行业平均利润增速相差不多,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通常,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银行净利润的增速变化通常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比较企业和银行的长期利润增速可能更加科学。
如图2所示,银行业利润增长率走势与名义GDP增长率高度正相关,不存在脱离实体经济、过快增长的状况,且滞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变化周期。
2007和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超过银行业利润增长率,而在2008和2011年则恰恰相反。
2007-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银行业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6.3%,两者基本持平。
即使从短期看,在2011年经济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银行利润增长也未大幅领先。
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4%,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增长46.0%,而银行业全年净利润增幅为39.3%,其差距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从金融业内部的利润实现状况看,2010年银行业税前利润占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合计数的88%,低于银行资产总额在金融业中的占比(约93%),可见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总之,近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相对合理,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变化基本适应。
2.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的特定组合是推动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驱动因素的表现看,息差因素对2009年银行业利润增长是负向影响,但在2010年和2011年由负转正,并成为推动2011年银行业利润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影响程度上看,仅次于生息资产规模增长的贡献。
究其缘由,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两因素的特定组合对银行业净息差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
2011年,在存款预备金率进一步上调六次,大行达到21.5%的历史新高、市场流淌性持续偏紧的状况下,由于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但信贷供给掌握较严,加上基准利率的三次上调对银行业的影响略偏正面,导致银行贷款的议价力量随行就市、水涨船高,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一度创历史新高,银行业的净息差也由2011年初的2.5%扩大到年底的2.7%。
在经济稳步增长态势下,稳健偏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银行信贷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加大,而直接融资又难以担当重任,银行定价力量的提升也就很自然了。
3.利润较快增长与银行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拓宽服务领域亲密相关
从驱动因素的分解结果看,成本收入比在2009年对银行业利润的增长贡献为负,而在2010年和2011年由负转正,对当年利润增长分别贡献了5.1和2.5个百分点,反映银行成本管理对银行业利润的贡献。
近年来,银行业成本收入比并未随收益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反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
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由2002年的48%大幅下降至2010年的35%,而我国银行业整体的成本收入比则从2008年的40%下降到2011年的28%左右,而同期国际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却从54%上升到近60%。
从成本支出的构成来看,随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改革不断深化,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逐步确立,银行员工成本的掌握不断增加,人工成本增长明显低于其他成本,也低于利润的增长速度。
在掌握成本支出的同时,我国银行业全面提升管理力量,推动了经营效率和盈利效率的提高。
例如,努力压缩现金和超额预备金等非生息资产和低收益资产,提高生息资产和高收益资产的比重;大力发展电子渠道和电子产品,电子分流率大幅提高,在“降本”的同时实现“增效”;优化营运流程,打造集约后台,引入管理睬计工具,严格掌握各项费用支出;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并使用内部评级系统,乐观提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水平。
在各种努力下,有力推动了银行业利润的增长。
同时,手续费收入对2011年银行业利润的贡献达到3.3个百分点,表明银行业在拓宽服务领域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经营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锐意开展产品创新,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推动经营模式转型,从传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供应者”的角色转变,在向客户供应服务明显增多的同时,其价值制造力量也得到同步发挥。
例如,在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的同时,乐观稳妥地开展综合经营试点,通过为目标客户供应一揽子金融服务实现“双赢”;协作中资企业“走出去”战略,在巩固本土业务的同时增加海外收入来源;顺应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在连续发展传统存贷汇和批发业务的同时,努力拓呈现金管理、财宝管理、零售业务、资金运作等业务,提高了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发表于2012年5月5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