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6096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docx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11

(总分:

241.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1,分数:

21.00)

1.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比Y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分数:

1.00)

 A.已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

 B.消极的定势 √

 C.已有知识不稳定

 D.智力水平低

解析:

2.在学习与原有知识十分相似而又不同的新知识时,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一些可以区分的变式帮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是(  )。

(分数:

1.00)

 A.增强已有知识的概括化程度

 B.增强已有知识的可辨性 √

 C.增强已有知识的稳定性

 D.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解析:

3.问题解决的试误说是由(  )提出的。

(分数:

1.00)

 A.杜威

 B.苛勒

 C.桑代克 √

 D.纽厄尔

解析:

4.把人脑比拟为计算机,又根据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的问题解决的理论是(  )。

(分数:

1.00)

 A.试误说

 B.联结说

 C.顿悟说

 D.信息加工论 √

解析:

5.信息加工论者把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作(  )。

(分数:

1.00)

 A.算法式

 B.问题空间

 C.算子 √

 D.手段一目的分析

解析:

6.把大的目标状态分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然后进行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的策略是(  )。

(分数:

1.00)

 A.系列搜索策略

 B.手段—目的分析 √

 C.启发式

 D.算法式

解析:

7.(   )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

(分数:

1.00)

 A.杜威 √

 B.纽厄尔

 C.华莱士

 D.邓克尔

解析:

8.认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组织所构成,每一个心理组织都把问题汇综成更狭小、更明朗的陈述,逐渐接近问题解决的理论是(  )。

(分数:

1.00)

 A.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

 B.杜威的五步模式

 C.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

 D.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 √

解析:

9.根据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原型启发”一般出现在(  )。

(分数:

1.00)

 A.准备阶段

 B.孕育阶段

 C.明朗阶段 √

 D.验证阶段

解析:

10.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是(  )。

(分数:

1.00)

 A.分析思维

 B.发散思维 √

 C.聚合思维

 D.求同思维

解析:

11.(   )编制了创造性人格自称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用以初步了解儿童的创造性。

(分数:

1.00)

 A.托兰斯 √

 B.劳德塞

 C.吉尔福特

 D.阿瑞提

解析:

12.通过对被试所做的反应的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进行评价来测查其创造性水平的测验是(  )。

(分数:

1.00)

 A.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

 B.创造性人格自称量表

 C.托兰斯的《你属于哪一类人》

 D.创造才能“简易测试”量表

解析:

13.人脑的右半球是进行(  )的中枢。

(分数:

1.00)

 A.分析思维

 B.发散思维 √

 C.辐合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解析:

14.在社会环境因素中,(  )是影响儿童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分数:

1.00)

 A.社会文化

 B.社会管理体制

 C.学校教育 √

 D.家庭气氛和教育方式

解析:

15.在集体之中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分数:

1.00)

 A.脑力激荡法 √

 B.隐喻训练法

 C.多重策略法

 D.局部改变法

解析:

16.多重形式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是由(  )提出的。

(分数:

1.00)

 A.奥斯本

 B.威廉•戈登

 C.吉尔福特 √

 D.戴维斯与豪特曼

解析:

17.通过改变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并加以组合,从而得到一个创造性的新产品,这种创造力训练方法是(  )。

(分数:

1.00)

 A.棋盘法

 B.两部改变法 √

 C.比拟法

 D.清单法

解析:

18.—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惯常用途后,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称为(  )。

(分数:

1.00)

 A.功能固着 √

 B.心理定势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解析:

19.一个人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  )。

(分数:

1.00)

 A.流畅性

 B.变通性 √

 C.独创性

 D.新异性

解析:

20.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即(  )。

(分数:

1.00)

 A.定势 √

 B.顺应

 C.变式

 D.同化

解析:

21.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

这种现象被称为(  )。

(分数:

1.00)

 A.学习准备

 B.思维定势 √

 C.功能固着

 D.思维阻抑

解析:

二、辨析题

(总题数:

1,分数:

5.00)

22.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来看,高智力者,创造力可能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

反过来来看:

高创造力者,智力较高;低创造力者,智力可高可低。

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三、名词解释

(总题数:

2,分数:

10.00)

23.创造力(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解析:

24.功能固着(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解析:

四、简答题

(总题数:

5,分数:

25.00)

25.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按照问题的组织程度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学习者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结构良好问题。

例如,“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到香港,最好的路线应该怎么走”?

其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都是具体明确的。

结构不良问题并不是指这个问题本身有什么错误或是不恰当,而是指它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

例如,“修电脑”,其初始状态不明确,要先检査电脑的故障出在哪儿。

按照问题的领域范围也可以把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合称为常规问题,也就是学生在学校中大量遇到的问题。

例如:

“有人买来5根2米长的木头,他能锯出几个1米长的木头?

”生活实际问题,也被研究者称为真实性问题。

解析:

26.影响创造性学习的因素。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创造性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潜移默化地增长创造的才能。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

所以受到学习者、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的影响。

解析:

27.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分为四个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解析:

28.简述问题解决的含义和心理过程。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其心理过程划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解析:

2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它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种思维的综合,有如下四个特点: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多有直觉思维出现、创造想象参与、多有灵感出现。

解析:

五、论述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0)

30.结合实例论述思维的过程。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断地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思维发展的需要。

能否提出问题与人对活动的态度、兴趣以及现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

人对活动的态度越积极,越是有兴趣,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提出问题,反之就不易发现和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明确问题亦即分析问题。

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开始往往是混乱、不系统、不明确的。

有时只知道有问题,而问题发生在什么地方却弄不清楚。

明确问题就是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出关键所在,使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方向性,并有选择地再现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3)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以假设的方式出现。

假设就是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结论和解决方式的推测、假定以及设想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假设的提出依赖于许多条件,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的感性形象、尝试性的实际操作、言语表达和重述、创造性的构想等,都对假设的提出有重要影响。

(4)检验假设。

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类:

一是实际操作,即用实验和实践的方法,按假设去具体解决问题;另一类是通过思维去检验。

如果假设是错误的,则要重新审査材料,提出新的假设。

解析:

31.论述创造性的培养。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创造性想象是学生目前和将来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条件。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需要做到五个方面。

(1)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手段和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除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外,还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绘画、手工、雕刻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都是培养和提髙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想象活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解析:

32.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心理过程影响,有些因素对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有些则阻碍作用。

(1)问题情景:

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解决问题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求通过搜索最后达到目标既解决问题。

问题的最初情景称为初始状态,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叫中间状态,目标就是目的状态。

所谓问题空间,就包括上述三种状态以及有关三种状态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还进一步分析被试解题的策略,循环子目标的策略。

问题情景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一般地说,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2)定势:

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定势有时候有助于问题解决,有时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积极影响表现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倾向采取习惯的方式解决,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消极的影响表现为它限制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问题解决方法固定化。

(3)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赐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称为功能固着,如盒子是装东西的,毛笔是写字的等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即灵活运用功能变通,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背景知识:

解决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越容易,但知识经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

(5)个性特征:

气质、性格等差异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率。

富有理想、意志坚强、情绪稳定、刻苦勤奋等优良品质都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保持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也有利于问题解决。

此外,智力水平、动机强度、认知策略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解析:

33.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

“创造性可意会不可言传,创造性有哪些特征,我还不是特清楚。

”李老师说:

“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

”张老师说:

“考试是个指挥棒,如果为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

”请根据创造力及其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一种智力品质。

简言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

①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也是一个人能举一反三,不受功能固着,定势作用的影响的能力;②独特性,即个人提出超乎寻常、独特、新异的见解,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方式对所见所闻组织的能力;③流畅性,即个体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多寡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考虑如下方面的措施: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一些奇特甚至荒诞的想法也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有一种安全感。

其次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学习。

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要让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比如在考试内容上增加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为此,我们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做进一步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

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可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其中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重要途径。

发散思维训练包括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特征扩散等多种形式。

以材料扩散为例,就是以某个物品作为材料当作扩散点,训练学生尽可能的说出这种材料的用途。

而功能扩散是以某种事物的功能作为扩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此外,头脑风暴训练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头脑风暴训练是由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他将头脑风暴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其具体做法为: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解析:

3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知识的深化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大量关于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表明,专家之所以能更成功、更迅速、更灵活地解决问题,不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能量,而是因为他们的知识。

以下知识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来说是很重要的。

①丰富的、组织完好的陈述性知识。

专家一般拥有大量的关于该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如事实、概念和原理等。

另外,专家的这些陈述性知识往往是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组织的,在各种概念、原理、情境、事件等信息之间建立了丰富的联系,特别是与核心概念和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②活跃的、熟练的程序性知识。

专家的知识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程序化”,形成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条件一行动”组合)形式存在,这种产生式形式的知识常常与各种问题情境有更密切的联系,一旦相关的条件出现,这些程序性知识就会被激活和执行,几乎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不需要太大的意识努力。

此外,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需进行不断的元认知监控,因此,认知策略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问题的表征、解答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结果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调节作用。

(2)—般性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训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教会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或原则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原理、原则来自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对比观察。

(3)具体领域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问题解决有一些共同的思路和策略,但各种具体领域中的问题解决也需要某些特定的策略和方法,所以,一些研究者主张结合各门学科来培养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思路,让学生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原理和原则。

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该领域中典型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及注意事项,二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在训练这些解题策略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解释和示范,同时又要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灵活的、有效的知识,从而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35.华莱士的“创造四阶段”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G•华莱士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思想活跃的人的经验谈,发表了如下的形成思想概念的四阶段论:

第一阶段——准备期。

掌握问题、搜集各种材料、动脑筋的过程,即自觉的努力时期;第二阶段——酝酿期。

虽然开动脑筋也想不出来主意,因而感到憋闷、想半途而废,停止自觉努力的时期。

然而,在此阶段中,潜意识在本人也不曾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着有力的活动;第三阶段——启发期。

解决问题的启示突然出现,这种“突然出现”是指人处于不工作情况下所得到的答案,并且“突然出现”的倾向是视觉形象多于语言形象;第四阶段——验证期。

推敲突然出现的启示,并且予以具体化的过程。

其主要意义在于明确了创造性观点产生的过程,并提醒研究者不要浮躁和急功近利。

解析:

36.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开发培养策略设计。

(分数:

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遗传对创造力的影响。

人的先天遗传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

遗传是指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

(2)成熟对创造力的影响。

由于人的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都是随着年龄而发展的,因此人的素质和能力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的。

人的神经器官的成熟程度制约着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程度,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成熟对运动的决定作用。

同样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成熟程度对创新能力也有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能力都有最佳培养期,所谓最佳期是指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3)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①环境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如果把创新比作种子,那么环境就是土壤。

研究表明,环境不仅能够为个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髙提供条件,也能够影响个体的创新意识。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即使先天遗传相同的人,如果生活在不同的后天环境中,能力会千差万别。

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早期环境和小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4)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因此教育在影响人的创新能力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首先教育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而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对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是分不开的;其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传授给学生创新方法。

(5)实践对创造力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