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56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docx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目的意义

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面对不可调控的因素,面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通过本人深入的思考,决定从改革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入手,使作业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使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作到“减负提质”。

2、核心概念我所倡导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主要是进行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与研究。

所谓实践性作业是与传统的小语作业相对而言,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书房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其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重点放在改革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达到减负提质。

3、解决问题

(1)、解决传统的“单一化”的“题海式”的作业。

(2)、通过调查讨论、实践体验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观,以至于作业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3)、解决阻碍学生的个人心理环境和家庭学习环境。

(4)、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作到“减负提质”。

二、本课题在国内同领域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分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

”目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性很强的语文课程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广阔的思路,作业设计的“单一化”的“题海式”的“老面孔”面临着改变的必然形势。

从当前形势看,“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减负的关键,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师要深刻领会“减负”精神,立足于素质教育的高度,将学生从繁重的机械作业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三、课题的目标

1、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本班的作业现状,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作业意识,进一步端正了对作业的态度,有便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2、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走自主学习之路。

3、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

4.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

5.提高学生家长的支持率

6、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7、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得到滚动性发展、整体性发展和渗透性发展,促进习惯性发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认识和运作策略。

四、遵循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本研究直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

2、整体性原则。

作业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自主能力、语文素养与人的综合素质和谐发展。

在研究中要处理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生活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以求通过整体的合理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3、心理学原则: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为辅。

1、行动研究法:

根据学生的语文作业情况,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采取多元化的形式,以验证假证,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

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纲要》、《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

3、个案分析法:

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分析、反思。

4、经验总结法:

注意收集和总结课题研究众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过程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围绕课题的开展积极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纲要》、《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实践性作业设计相关的的书籍,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深入思考,撰写心得体会,并坚持“每天写一点”。

在系统地阅读相关理论书籍的同时,还要积极地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徐州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撰写经验论文。

在大量阅读有关理论的同时,我认真分析当前小学小学语文作业情况,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改变观念,不将作业化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是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与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承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有差异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切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是作业活动的引导者,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八、对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理性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落实到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上来。

实践性作业是与传统的小语作业相对而言,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书房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其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语实践性作业的特征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趣味性。

实践性作业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

在愉悦合理的情景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2.动态性。

小语实践性作业多是动态作业,可以称之为行为作业或活动作业,让学生动起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这既符合学生的好动爱玩的天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3.自主性。

实践性作业的动态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自己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完成时间、方法、作业呈现形式和合作者,自己去动脑筋动手独立完成任务。

学生摆脱了课堂教学中容易滋长的依赖心理,自己独立阅读书刊,寻找资料,编写出版刊物,排练、演出戏剧,从而实现了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4.探究性。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是小语实践性作业最显著的特征。

它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发问,获得自己的体验,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

5.综合性。

实践性作业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和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

6.开放性。

实践性作业内容上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书房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可以说小语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

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是小语作业与常规作业相比的显著不同点。

九、实践探索的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扎实地丰富了我的教育教学理论,感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了方向性和针对性,减少了过去存在的盲目性。

我的学生又变得生动活泼了,我自己显得精神抖擞了,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切实减轻了师生由作业带来的过重的负担经过一年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成效。

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我对本班的学生家长做了“作业形式和内容改革前后的对比问卷调查”。

选取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学生家长对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态度及自由时间的支配情况了如指掌,家长对学校所留作业的合理程度也有实际的体会,而教师了解更多的只是作业结果的质量。

调查问卷共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近100%。

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了。

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

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9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教师摆正了作业的位置,作业已不再扮演提质工具的角色,学生完全有了充裕的时间完成作业、设计作业。

恰到好处的作业已没有过重的负担。

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2.师生因作业而来的心理负担得到了缓解。

以往作业多、难,缺少变化,使得许多学生烦作业、厌作业,心理上早形成了一种恐慌;同样教师也是如此,每天批改着大量自己布置的作业,缺少休息,况且这种作业质量也不高,心情长期忧虑、紧张。

而今,作业不多,且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布置、批改也成了与学生共同享受作业成功的机会。

教师从作业中得到解放,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的生命质量也得到提升,如此就产生了一种可喜的良性循环。

3.家长的支持率明显提高。

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

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

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小升初考试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为了给自己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家庭学习环境,大部分家长给孩子腾出一间固定的书房。

不在家打扑克、搓麻将,在孩子做作业时不看电视、和朋友谈笑风声了,让孩子安心学习。

(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没有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因而就有了比较宽裕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譬如大量的课外阅读,参加社会活动、游戏等。

在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我班的每位学生都有平均一本厚厚的摘记本,他们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了新课标给每个年段确定的阅读数量。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利用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

我们在布置课外阅读时,能抓住时机,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线,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线,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由此构建了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创设活动情境,提高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