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5029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叶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竹叶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竹叶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竹叶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竹叶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叶青.docx

《竹叶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叶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叶青.docx

竹叶青

竹叶青

(背景音乐:

霜天晓角)

旁白:

静静流淌的淮河,无数村庄依靠着这条横贯东西的大河生活,日子安谧而祥和。

巷陌相连,鸡犬相闻,绿油油的田垄点缀着

宁乡:

那年遇到师父的时候,不过十岁。

那时我刚刚从村旁的苇塘子里面爬出来,一身的泥水,望着村子的方向发呆。

不过一夜光景,记忆中的村子已经不复原状,被烧掉的屋子仍在冒烟,焦黑的土壁三三两两的立着,地面上散乱地扔着箩筐,犁头这些杂物,还有还有许多死人和血迹。

在冰凉的水里面泡了一夜的双腿忽然冷得打颤,再也站不住,一下坐倒地上,想要哭却哭不出来。

(轻功,袖袍飘动的声音)

衡山剑派掌门:

(语气沉痛)孩子,莫要再哭了。

皇上南逃,宋兵无能,这长江以北的百姓,便白白送给金兵糟蹋了!

乡无宁日啊!

从今以后,你就叫宁乡,是衡山剑派第八代弟子。

你要永远记着今日的仇,金人一日不驱除,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宁。

(小清新式的背景音乐:

古剑)

宁乡:

衡山在长江以南,宋帝南避,倚着长江天险,保住了半壁江山,过江之后便是天下太平。

这里很多跟我一样的孩子,有大有小,有男有女。

记得刚来的时候,他们正在练剑,穿着粗布白衣,剑光在阳光下亮闪闪的,他们脸上也有汗珠亮闪闪的。

(舞剑的声效)

衡山剑派弟子:

“梦绕神州路!

   “风怅连营角!

  “昆仑倾砥柱!

(背景音乐:

剑魄琴心)

(特殊舞剑声效)

宁乡:

“斗垂天沧波万顷!

“一剑星河破楚天”  

掌门:

不错。

入门不过五年,这孩子就已练完入门剑法,修习了本门剑法的精华,可以说是我派十年来长进最快的弟子之一。

莫非……这是天意。

(脚步声3)

仆人:

启禀掌门,衡阳丐帮史长老前来拜访。

掌门:

快快有请。

宁乡,去后山去一坛竹叶青,要二十年的那种。

宁乡:

是。

(小清新式的背景音乐:

清馨戏蝶)

宁乡:

后山是我最喜欢闲逛的地方,那里有大片的竹林,沿着山坡密密的排开,有风吹过时,竹叶便发出沙沙的声音,从山谷中由远及近,有如波浪。

有时候练功累了,我就喜欢在这里走动,顺着小路能走上一处小山峰,衡山的秀色便尽现眼前。

我喜欢在峰顶那块石头上看书,可惜闲暇的时候不多。

掌门说的后山就是这片竹林,在竹林深处有几间竹屋,远离衡山派的楼阁,十分僻静,一个老人便终日在那里酿酒,我们都叫他九伯,也不知是美酒的酒,还是九五之九

(扣响竹屋的门,叩门声)

(开门声)

宁乡:

九伯!

咦?

你不是九伯啊。

(小声说:

这人可比九伯年轻多了,只是面色怎么这么苍白?

神秘年轻人:

可是掌门叫你来取酒的?

宁乡:

是。

要二十年的竹叶青。

神秘年轻人:

二十年的?

莫非丐帮的史长老来了?

宁乡:

你,你怎么知道?

神秘年轻人:

每次史长老来,必要喝这里窖藏二十年的竹叶青。

也就他消受的了那个冲劲。

你等着。

(脚步声2)

宁乡:

你不去拿酒,怎么提个小铲出来?

神秘年轻人:

我自有用处,且随我来。

(脚步声1)

神秘年轻人:

到地方了。

(用小铲掘地的声音)  

宁乡:

真是奇了,怎么把酒埋在林子里?

来,我来帮你拿吧,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神秘年轻人:

无妨,既然史长老来了,只怕要有事。

喏,酒拿好。

(脚步声3兼风吹树叶声)

宁乡:

哎呀,刚才真是太失礼了,居然忘了问他的称呼。

(背景音乐:

天净沙)

宁乡:

半个月之后。

掌门在史长老来访后,带走了不少师兄师姐,下山去了。

掌门和师父们不在,留在山上的年轻弟子们陡然轻闲了起来,我便有多余的空闲坐在后山小峰的石上看书。

(脚步声1)

(翻书的声音)

神秘年轻人:

此时正值日落,天色渐晚。

在这个时候看书会伤眼的。

宁乡:

原来是你,哦,还未请教尊姓大名呢。

殷师兄:

你可以叫我殷师兄。

宁乡:

我叫宁乡

殷师兄:

学武之人若是眼力不济,功夫便要大打折扣了,你还是把书收起来吧。

宁乡:

(收拾书本的声音)

殷师兄:

(若有所思)原来你看的是《芦川归来集》,没想到你一个女孩子居然喜欢看这种豪放派诗集。

宁乡:

让师兄见笑了。

师兄,看你这一身深蓝色的衣裳,在本派一般只有大弟子才会穿这样的颜色,看来师兄入门多年,剑法想必很好吧?

殷师兄:

只是入门的早罢了。

我身子不好,不能习武。

宁乡:

(尴尬地语气)啊?

这……唔……师兄来此是掘酒吗?

  

殷师兄:

(悠闲的语气)不是。

我喜欢在这里看落日。

每逢此时,山色如黛,西天一片金黄,一轮深红的落日遥挂天际,如此美景,可是不能错过。

(鸟鸣声回荡在静静的山峰间)

(背景音乐:

君临天下)

宁乡:

(沉重的语气)掌门再回来,已经是半年之后。

随着出山的二十多个师兄师姐,只有十来个一起回来,一起上山的还有一些孩子,有大有小,一如我当年。

江北的抗金义军败退太行山,折损了数千义士,却是收服中原无望。

和以前不同,掌门不再督促弟子练功,也不再考教弟子武艺,终日闭门,只爱喝酒,喝二十年的竹叶青。

我便须常常跑到后山竹屋去取酒。

(敲门声)

宁乡:

九伯,掌门让我来取竹叶青,要二十年的。

九伯:

哎,知道了,随我来取酒吧。

殷师兄:

近来你常常来取二十年的竹叶青。

  

宁乡:

啊,师兄,上次你借我的《东坡乐府》,我已读完。

这次来的匆忙,下次一定带来还你。

殷师兄笑了笑:

不忙。

宁乡:

现在不是丐帮史长老来喝酒,却是掌门自己要喝。

殷师兄:

(疑问的语气)掌门自己喝酒?

我记得掌门从来不自己饮酒。

宁乡:

(叹口气)可是师父现在常常自己喝的烂醉,他也不教导弟子武功了。

师弟师妹,竟放给我们去教。

我们这点微末剑术,自己还未出师,去教人不是误人子弟么?

殷师兄:

应该还有师兄师姐吧?

宁乡:

是,可现在门里的规矩变了,不都闷在山上,凡是能练成衡山七诀的,都可以下山去历练。

所以好些师兄师姐下山去了,难得回来一趟。

殷师兄:

原来如此,其实这是以前的老规矩了。

(叹气)现在只不过改回去而已。

宁乡:

以前?

多少年以前?

殷师兄:

金兵南下,中原沦陷之前。

九伯:

宁乡啊,酒来了。

宁乡:

谢九伯,那我就先告辞了。

殷师兄:

等等,你什么时候下山?

宁乡:

快了。

我想早点出去看看。

(背景音乐:

相见欢)

宁乡:

殷师兄,我明天就要下山了,你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

殷师兄:

我记得你上山才六年吧,这样快就出师了,只怕前后数十年,没人比得上。

宁乡:

(嘻嘻一笑)师兄过奖了。

这回出去,遇到好的药店,可给师兄带点药材。

你需要什么?

殷师兄:

呵,不必了。

下山的盘缠不多,你省着吧。

江湖说也险恶,说也简单,自己多长点心眼。

宁乡:

知道知道,我同周师姐刘师兄一起下山呢。

我好心好意的来问你,你当真什么都不要么?

殷师兄:

(沉吟一下)若是去杭州,出城往西三十里有个酒坊,若最好能带点酒曲回来,以后咱们也可以自己做女儿红,不必去买别家的……就只怕人家不给买。

宁乡:

你就只要这个?

 

殷师兄:

嗯,还有若是经过镇江,能带些金山的酱菜,最好是老汤的;如果往四川走,可带腊肉,不多,两斤即可;还有……

宁乡:

(哭笑不得)师兄你让我提着这许多酱菜腊肉,还怎么行走江湖?

老远的扛回来,被人笑也笑死了。

殷师兄:

呵…… 

(背景音乐:

云音泛天)

周师姐:

九伯,我来取酒。

(开门声)

殷师兄:

(惊讶)周师妹,你不是同宁乡下山了么?

这可都半年了、

周师姐:

原来是殷师兄呀,我们今日刚刚回来,师父见我们平安,很高兴,一定要喝酒,要竹叶青,二十年的。

殷师兄:

哦,那宁乡也回来了?

周师姐:

还没,过几天才回来。

说是有些事情要办,也不知是什么事情,自己骑马跑了。

殷师兄:

这丫头。

(背景音乐:

羲和)

(急促的敲门声)

九伯:

来了来了,现在的弟子怎地这般不懂规矩?

(开门声)

九伯:

哎呦,是宁乡啊。

宁乡:

呵呵,九伯!

九伯:

你这一只手提个泥罐的,一手挽个竹篓的,是要去买杂货啊?

等等,你刚才怎么敲的门?

宁乡:

九伯,对不住啦,只有脚是空的。

殷师兄:

嗯?

宁乡,你总算回来了,你这是?

宁乡:

这是杭州女儿红的酒曲。

你真是害我,谁家酿酒会卖酒曲,便是酒糟也是蒸熟了才卖给人家喂猪,我只好半夜去偷出来一点儿。

你可知人家送给我个名头叫做‘竹叶青’,现在可好,侠女竹叶青跑去偷女儿红的酒曲,要是给人知道,当真笑死。

  

(解开袋子的声音)

宁乡:

这个下山不久就弄到了,带着走江湖,怕弄湿了,所以多包几层。

这个是四川的腊肉,我让师姐先回山,快马跑去跑回,只用了六天,快不快?

殷师兄:

很快。

(解绳子的声音)

宁乡:

没错吧。

金山酱园的酱菜,镇江的。

殷师兄:

没错。

(撕去了罐口的封泥)  

宁乡:

(吃了一惊)呀,你打开了,就不能存久了。

殷师兄:

我请你喝酒,吃酱菜腊肉。

(脚步声1)

宁乡:

你不是生病,不能喝酒么?

殷师兄:

只是太冲的酒喝不得。

竹叶青至二十年时,最烈,过了二十年,便转淳厚,五十年的竹叶青,水也似,只是香,入口清淡,后味却是淳厚无比。

宁乡:

原来这样,我只道竹叶青都冲,不好喝,原来是年头不够,怪不得都说酒要陈的好。

殷师兄:

也未必,比如女儿红,三五年温润,十来年厚重,二十年变浓烈,以后年头越久越是浓,所以在苏杭一带喝女儿红,不必花大钱买最陈的。

宁乡: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讲究。

殷师兄:

现在有了女儿红的酒曲,可以自己酿酒,埋在地下,过得三五年,咱们便也喝得了。

宁乡:

(调皮的声音)甚好甚好。

殷师兄:

到了

(掘土声)

宁乡:

这里的竹子长得都一个样,你怎知道哪里有酒?

殷师兄:

我埋的自然自己记得。

宁乡:

(笑)“你就算一出生便来埋酒,也要五十岁啦。

殷师兄:

你若细看,这里有记认,哪年哪月,谁埋的酒,都能分辨。

宁乡:

嗯,果然有些竹叶状的白色痕迹,只是极难发现。

殷师兄:

这一罐,是祖师爷留下的,那时候天下太平,他老人家极爱饮酒酿酒,所以现在陈年的竹叶青,大都是他老人家留下的。

好了,现在好酒齐备,下酒菜也算上佳,不知宁女侠可否赏脸,一同入席可好。

宁乡:

师兄有令,哪敢不从?

(背景音乐:

杏花天)

殷师兄:

那一日,宁乡说起在山下见闻,如何初次行走江湖,闹了笑话,如何差点闯祸幸亏师姐提点。

如何第一次助人,竟然兴奋的彻夜难免。

说至开怀处,我们大笑对饮。

说至无奈处,也是一起黯然。

可惜,这样的日子恐怕没有多少了,白云苍狗,都做了浮云。

(背景音乐:

再续未了缘)

九伯:

宁乡这丫头在山上呆了不到一个月,便又下山了。

这次出门更久,八个月才回来。

从云南转回来,人黑了一层,笑容却是不改。

这回提着云南的普洱茶和黑干巴回到竹屋。

再往后,每次出去,都是带回某地土产,钱塘的醉蟹,福建的干龙眼,抚州的藕丝糖。

能足不出户吃到各地土产,真是逍遥。

宁乡知道各地出产远不止这些,只是路途遥远,未必都能带得。

她略过不提,只是一边饮酒一边谈起各处见闻,如何追踪大盗,险山恶水连续十日不眠不休,又如何见到官兵欺压百姓,忿忿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下山这些年,宁乡已在江南闯下名头,衡山派新秀,首推宁乡,说起江南女侠竹叶青,无人不知,和江北义军中的名士酒痴书生,渐有齐名之势。

一日,宁乡带回一只京华火腿,那东西老大一只,提着像个板斧,可把那小子给吓得!

殷师兄:

你,竟然去了江北。

江北早已是金人的地方,只有北人往南边跑,却少有人敢往北边去。

没有掌门的允可,你怎可擅自过江。

宁乡:

其实,早就去过了。

不过那边百姓生活苦,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带回来。

殷师兄:

(叹气)既然如此,就陪我一起去竹林走走吧

(脚步声1兼风吹竹林声)

殷师兄:

想那北方早已是铁蹄之下乡无宁日,这江南的山水,却仍旧平静如昔。

宁乡:

殷师兄,我这回杀了扬州的□太守吴有成。

殷师兄:

(吃了一惊)“你……孤身深入江北,太冒险了。

宁乡:

我并不是孤身,那边有人相助,江北义军化整为零,在各处都有分舵,师兄不需担心。

”(忽而叹口气)我本便是江北的人,若不是金兵来了……对了,这回见到了酒痴书生,当真大开眼界,他才是饮酒的行家。

殷师兄:

酒痴书生?

那不是义军在江苏的军师么?

宁乡:

原来你知道,那我就不必罗嗦了。

殷师兄:

你说,你说。

宁乡:

“我们杀了那太守,众人饮酒庆功,酒痴书生带来十七八种酒,连咱们这里的竹叶青都有,偏要我品尝。

殷师兄:

那你岂不要醉了?

宁乡:

我又跟他不熟,干嘛喝那许多?

殷师兄:

(忽而笑了)时间长了也就熟了。

宁乡:

不过酒痴这称号想来不假,对酒品头论足,我倒是大长了见识。

别的不知道,他说到竹叶青,和你说的没两样。

殷师兄:

呵,这个爱酒之人不难知道的。

宁乡:

不过凭他说得天花乱坠,喝酒本来就是个人口味不同,我不喜欢,也没办法。

殷师兄:

女儿红我已造好了。

宁乡:

我们去挖来喝吧。

殷师兄:

我才刚刚埋下去,你便要挖出来么?

宁乡:

(一愣,笑)那等三五年吧。

不急。

(背景音乐:

笑隐江湖)

九伯:

宁乡这回在山上呆了半年之久。

自从她回来,掌门也渐渐不再饮酒,因此不常往后山来,加之宁乡是成名女侠,派中事物繁忙,不得空闲。

她再次来到后山,已是春暖花开,竹子抽发新杆。

宁乡:

九伯,还是二十年的竹叶青。

九伯:

照这么个喝法,天大的酒窖也不够用啊!

罢罢罢,反正喝完了算他的

殷师兄:

掌门不是不再饮酒了么?

宁乡:

来是殷师兄,回又是丐帮的史长老来啦。

殷师兄:

史长老一来,必有大事。

宁乡:

是有大事。

这回也不是咱们私底下忙啦。

你知道么,朝廷重用岳元帅,终于决定出兵北伐。

这趟下山,就是要联络江北义军,接应岳元帅,一举收服中原!

殷师兄:

(笑)甚好甚好。

宁乡:

你不开心么?

殷师兄:

我当然开心。

只可惜不能亲自下山相助。

宁乡:

那便酿好酒,等捷报吧。

天下好酒虽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师兄酿的竹叶青。

(背景音乐:

血戮)

九伯:

掌门又下山了,这次下山的还有宁乡,以及衡山派所有可以下山的弟子。

自从他们走了,山上顿时冷清了下来。

殷小子酿了许多竹叶青,埋在竹林。

他还酿了许多女儿红,只是女儿红不宜埋在竹林,他就埋在山头时常喝酒的石头旁边。

那地方不大,很快就占满了。

女儿红只好一罐罐放在竹屋里,堆满了墙角,然后再沿着墙壁高高的垒起来。

而江北的战况一开始势如破竹,义军和江湖好汉们在北方里应外合,岳元帅兵法了得,岳家军军纪严明,作战英勇,很快便到了黄河边。

人人都道中原收服在望。

可惜朝廷却出了问题。

宋帝身边的亲信被金人买通,秦桧等人担心岳飞功高镇主,中原未定,便要临阵易帅。

宋帝连发金牌,命岳飞搬师回朝。

一夜之间一十三道金牌,宋军终于功败垂成,搬师南归。

几月之后,岳飞命丧风波亭,收服中原,便成遗恨。

一时天下皆尽捶胸顿足,有人叹息中原再不可复矣!

宋兵一撤,北方义军顿时独立难撑,武林豪杰都是散兵游勇,救援亦是有限,撑不过个把月,便也溃退回山中,元气难复。

江南武林人士此番大为折损,从北地归来者只有十之二三。

(背景音乐:

望舒)

宁乡:

回到衡山,只带回了师父的剑,以及一群同我一样身世的孩子。

时隔四年,历经战乱沙场,血染青锋,如今回到故地,只见山门景物依旧,似乎未曾变过。

抬头,正瞧见孤雁南飞,原来已是秋天了。

即便是秋天,竹叶仍是青的,竹林仍是风潇潇一片清爽。

九伯(开门的音效)又惊又喜:

宁乡?

你这一身黑衫的……哦,原来是掌门已传位与你。

宁乡:

不知殷师兄身子怎样了?

九伯:

你殷师兄,在你们下山后的那个冬天便走了。

宁乡:

(凄凉)走了?

九伯:

是啊,他身子不好,一到冬季便分外难熬,能熬过这十来年,已经着实不易了。

宁乡:

十多年?

九伯:

掌门不知道么?

殷竹青是前掌门的大弟子,十几年前便名震江南,绰号竹叶青,后来金兵南下,他随着掌门去了江北,听说那一战很惨。

回来之后,身子就不成了,住在这里养病。

宁乡:

原来他也曾行走江湖,是名震江南的高手,自己却从来不知道。

从认识他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是这样消瘦苍白的样子。

他原来叫做殷竹青,他的绰号原来也是竹叶青。

殷师兄的坟在什么地方?

九伯:

没有坟。

宁乡:

没有?

九伯:

是,他说不要坟,死了就烧了,骨灰撒在山谷里,可以被风带着到处走。

宁乡:

那样也好。

我……要去竹林看看。

(脚步声1兼风吹竹林声)

(回忆中)

殷师兄:

我已造好了女儿红。

宁乡:

我们去挖来喝吧。

殷师兄:

刚刚埋下去,就要挖出来么?

宁乡:

那便等个三五年,不急。

殷师兄:

三五年的女儿红最是清淡香甜,若等上二三十年,就变浓烈了。

所以买女儿红,不必买最陈的。

宁乡:

殷师兄,我这趟走得远,一直到了黄河边,见到了黄河,黄河鲤鱼果然很好吃,只是带不来。

(背景音乐:

渔樵唱晚)

宁乡:

日暮西斜,群山染黛,西方色彩变幻,衬着一轮深红的落日,渐渐沉入山中。

小时候,不觉得落日有什么特别,长大了,却越来越喜欢看落日。

天空又有雁南飞,穿过深红的落日,传来几声鸣叫。

看来,秋天真的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