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92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docx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

世园会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研究

摘要:

随着“西安世园会”的开展,“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概念再一次深入人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长远宏伟目标更依赖于我们新一代的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在此背景下探析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极具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的环境素养现状,运用数据分析法和心理学模型分析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存有那些问题,从而揭示当前高等环境教育中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的缺憾,结合具体存在的问题和高等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材施教”,就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西安世园会;环境素养;大学生环境素养

引言

我国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两次世界园艺博览会,2007年9月,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于2011年4月28日在西安开幕。

“西安世园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将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民参与的基础在教育,大学生作为整个新生社会主要代表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环境素养展开培育将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因此更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为我国永久性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本储备,但我国当代大学在环境素养教育方面仍任重道远。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涌现出一大批的大学生志愿者,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但在环境素养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

因此,以当代大学生为研讨对象,借西安世园会的举办,唤起大学生对环境素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高校的环境教育以提高其环境素养,让大学生以身作则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未来”,对于全面推广和落实低碳环保,形成全社会的绿色生活理念,构建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

一、世园会的绿色环境要素及对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的要求

(1)世园会的绿色环境要素

世园会围绕其主题,在使绿色生活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它自身绿色的标志。

西安世园会园区占地418公顷,水域面积188公顷,共设109个室外展园,预计参观人数将超过1200万人次。

以下是西安世园会的几大绿色看点,它从整体上构成了绿色、环保、节能、生态等基本环境要素,也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环境素养,倡导绿色生活观。

提倡绿色发展。

长安塔位于西安世园会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西安世园会的标志。

99米高的长安塔,没有空调,却能实现“冬暖夏凉”。

据了解,包括标志性建筑长安塔、自然馆、创意馆在内,世园会园区共有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采用了“地源热泵”调温,用电量只有传统中央空调用电量的40%左右,几乎没有废物排放。

这座标志性绿色建筑真正的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开启了低碳生活的环保之路,它为我们提升大学生环境素养以启发及示范性教育。

倡导节能意识。

节能环保馆的建筑主体由最低层向上逐渐收扰,其剖面形式呈等腰梯形;采用中空玻璃,可调控百叶舢板,整个建筑每日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舢板所吸收的能量,是一种完全的自给自足的绿色循环模式。

同时,馆内利用保温、防火、防震材料以及地暖设施节能;采用LED照明充分节电及其他节能新材料、新技术。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学生在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巨大。

重视生态平衡。

绿地生态科技馆,分为绿色生态技术展示区、阳光房、绿地企业展示等。

这座展馆是一座不用空调的建筑,采用全空气系统和毛细血管系统等,通过被动式自然通风、热压式通风、地道风系统、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等技术手段,加上储能蓄热材料,实现场馆热舒适。

其次,展馆常规运行实现了零能耗,建筑物通过玻璃幕墙等多种形式采光,实现建筑日间常规照明零能耗。

因此,展馆在节能产能两方面实现了建筑运行零能耗。

同时,通过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和污水的二次循环利用,如利用处理后的水浇花等实现污水零排放,加上雨水收集处理,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彻底实现了用水平衡;而且这座展馆还有感知自然与环境功能,可以通过各类生态与技术指针系统实时反馈自然环境与建筑系统的变化。

世园会这座生态科技馆实现了自身内部的生态平衡,大学生是把它发扬光大的先驱和后辈们,因此,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生态平衡是否会得以维持和发展。

(2)、世园会对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要求

国外对于环境素养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和环境教育中心主任RosalynMckeown-ice教授在其论文中提出环境素养主要包括:

环境情感、环境认知、环境技能、环境伦理观、环境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涌现出的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借鉴历届世园会对大学生环境素养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世园会对大学生环境素养的要求。

西安世园会以绿色时尚、低碳环保为特色,绿色世园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绿色文明水平,营造绿色文明氛围,提供绿色志愿者和绿色服务。

大学生将是绿色奥运的重要参与者,其绿色文明水平将成为衡量世园会质量的重要人文基础和保证,由此世园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环境情感方面的要求:

体现为个体在心理上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生存的具体环境的敏感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它要求在校大学生对大自然怀有敬意,热爱、欣赏自然美,对世园会的举办怀有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环保主义者的大军,对优雅的环境感到愉悦,对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受损坏感到担忧,为世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损害自然的恶性行为及事件表示愤懑,对保护环境有高度的责任感。

、环境认知方面的要求:

体现为个人对环境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它要求当代大学生对全球自然环境问题的由来和现状有基本的了解,并能随环境问题的发展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关注当前的重大环境事件;对个人所在地区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相关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环境法规、环境认证标准等相关知识有认识和了解;对世园会及环保方面的要求有深刻的认识。

、环境技能方面的要求:

体现为个体具备一定能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当代大学生能自觉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和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肯定和尊重自然环境应有的价值,具有热爱自然与亲近自然的道德态度,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感;

、环境伦理观方面的要求:

体现为个人在人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和发展观。

善待自然,尊重其它生命,全面了解自然生态的价值。

它要求当代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思想,并知道人类如何活动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人类对保护自然环境具有责任和义务的环境道德观以及天、地、人之间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发展观。

环境伦理观是深层次的环境思想境界,它对指导和影响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指导世园会举办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环境行为方面的要求:

体现为把以上对环境的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观和技能等落实在个人的行为中,实现知行合一。

它要求当代大学生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参与世园会志愿者,生态伦理行为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成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形成一个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习惯;对日常生活中违背世园会主题的不良习惯能够自觉改正,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一种有利于环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并能积极影响他人。

只有具备较高环境素养的学生,才会知道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西安世园会的绿色文明,使世园会的举办具有人文教育意义和取得巨大的成功。

二、世园会对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影响途径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感情,不愿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通过环境情感过渡到环境认知,通过环境认知对所得信息加工处理形成一种环境技能,环境技能进一步升华形成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指导环境行为。

如大学生对西安世园会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存在对自然风采的朴素情感,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一饱眼福,亲身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素养作用于环境行为,并通过环境行为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动大部分是由本身的潜意识指导的。

根据其观点,人的行动是由本身的潜意识指导的,社会因素也会对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干扰生态伦理行为,通过模型得出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针对性措施。

下图为环境素养作用图。

三、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的现状及实证分析

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现状

我国高等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且教学投入严重不足,实施环境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

绝大部分高校的环境教育教材陈旧、仪器设备老化、参考资料紧缺,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素养教育体系,环境教育存在较多缺陷。

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然环境具有朴素的情感,都向往优美的自然环境,担忧环境的恶化趋势,但都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

当前大学生的环境素养教育亟待加强,传统发展观根深蒂固,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陋习,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过度消费,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过度消费已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种主导的生活方式,青年大学生甚至成为了过度消费的主力军,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因追求时尚而过早过快地废弃一些尚能使用的物品;因追求便利而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当前大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字面认识的基础上,不能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实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变关注不够。

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的示范,因此,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素养教育很有必要。

(1)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为了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使本次探讨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便于国家政策制定者更好的采取措施在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环境素养教育,我们结合实际通过自行设计能反映大学生环境素养的问卷,特以中国西部的高校为例,分别在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在网上做了一个专门的问卷调查,为了使结果更具代表性,我们还结合本地三所高校,除了对当地大学生进行访谈之外,还分别在怀化学院、怀化医专和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网上调查中共回收312份填答问卷,本地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为96.3%。

我们通过运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对本次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环境素养现状的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环境教育工作进步较为明显,大学生环境意识也大为增强,但目前大学生环境素养的总体水平与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不少大学生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

现在针对样卷中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还利用图表结构使我们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在经济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这一做法是否合理,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0%的大学生认为合理,因为他们认为先生产后处理的做法能够创造客观收入,用取得的利润治理污染还可以再创受益;有86%的大学生认为不合理,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4%的大学生认为为所谓。

然而在此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其中来自城市的学生对环境恶化感受没有农村学生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