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3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docx

矿井防灭火设计大纲

XXXXX公司XXXX煤业

矿井防灭火

专项设计

(编制大纲)

 

XX煤业

XXXX年X月XX日

 

XXX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XX煤业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会审单位及人员

XX煤业

通风区:

年月日

安监处:

年月日

调度室:

年月日

生产技术部:

年月日

机运部:

年月日

机电矿长:

年月日

安全矿长:

年月日

生产矿长:

年月日

瓦斯矿长: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总经理:

年月日

XX公司

通风部:

年月日

安监部:

年月日

总工程师: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矿井防灭火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一、矿井防灭火设计的目的

二、设计编制依据

(1)《XX煤业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2)《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4)《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20104-2006;

(5)《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757-1997;

(6)《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AQ/T1019-2006;

(7)《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2-1997;

(8)《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97;

(9)《矿井均压防灭火技术规范》MT/T627-1996;

(10)《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1044-2007;

(11)《矿井防灭火规范》煤安字(1988)第237号。

(12)《矿井初步设计》

(13)《矿井安全专篇》

2矿井概况

2.1矿井基本概况

矿井基本概况(地理位置、井田面积、四邻关系等)附:

四邻关系图。

2.2生产开拓及通风方式

2.2.1开拓方式及井筒现状

2.2.2通风系统

2.2.3巷道布置、回采工艺

2.2.4采煤方法

2.3瓦斯、煤尘、自然发火倾向性情况2.4目前生产情况

3矿井防灭火系统

3.1矿井消防材料布置情况

3.1.1地面消防材料布置情况

3.1.2井下消防材料布置情况

3.1.3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3.2矿井束管监测系统情况

3.3矿井注浆泵站情况

3.4矿井注氮泵站情况

3.5矿井束管监测设备情况

3.6矿井监测监控设备情况

3.7其他

4煤层自燃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

4.1煤自然发火监测预报技术及指标气体优选

4.2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4.2.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4.2.2通风方面措施

4.2.3监测方面的措施

4.2.4预防采空区瓦斯抽采引起自然发火的措施

4.3回采工作面主要防灭火措施

5注氮惰化采空区防灭火设计

5.1注氮防灭火工艺系统

5.2注氮流量与注氮量的计算

5.2.1采空区防火惰性指标

5.2.2火区惰化指标

5.2.3采空区防火注氮流量的理论计算(结果论证)

5.2.4工作面采区注氮设计

6采空区灌注黄泥浆预防遗煤自燃设计

6.1设计依据及主要内容

6.1.1防火灌浆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6.1.1.1煤层的赋存条件;

6.1.1.2煤的炭化程度、水分、煤岩成分、含硫量、自然发火倾向及发火期;

6.1.1.3灌浆材料的质量、数量、开采条件及采土场与井口位置关系;

6.1.1.4矿井开拓方式和采区布置图;

6.1.1.5灌浆站工作制度。

6.2灌浆方法(灌浆方法及灌浆材料)

6.4灌浆站制浆系统与工艺流程

6.3灌浆参数计算及选择(结果论证)

6.5灌浆系统管理

7阻化剂防灭火设计(辅助方法)

7.1阻化剂选择

7.2喷洒压注工艺系统

7.3参数计算(结果论证)

7.3.1阻化剂溶液浓度和密度

7.3.2回采工作面一次喷洒量

7.3.3巷道煤壁的喷洒量与钻孔压注量

7.4喷洒压注设备

7.4.1喷洒压注设备

7.4.2主要配套器材

8煤炭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8.1束管检测系统布点及维护

8.2监测预报技术措施

9工作面安全回采最低推进速度确定

9.1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理论及划分依据

9.2工作面采空区“三带”的现场测定方案

9.3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

10特殊地点和特殊时期防灭火设计

10.1掘进施工防灭火

10.2开切眼防火

10.3工作面停采时期的防火

10.4支架上部自燃火灾防治

10.5收面拆除期间防灭火

10.6采面封闭之后防灭火

10.7高冒区防灭火

10.8井下防火门

10.9均压防灭火

10.10隔绝小煤窑漏风通道

11井下外因火灾的防治

11.1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

11.2胶带输送机着火的防止措施

11.3其它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11.3.1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的防治措施

11.3.2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

11.3.3防止井下爆破引发火灾的措施

12火灾应急处理

12.1电气火灾现场应急处理

12.2油气火灾现场应急处理

12.3其他火灾现场应急处理

13火区治理

13.1火区管理

12.1.1火区密闭

12.1.2火区日常管理

12.1.3火区启封

13.2火区信息采集与分析

12.2.1气体信息

12.2.2温度信息

14防灭火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

14.1机构设置

14.2劳动定员

14.3安全资格

15避灾和救护

15.1避灾

15.1.1主要通风机反风时的避灾措施

15.1.2采掘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避灾措施

15.1.3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事故避灾路线

15.1.4安全出口

15.2矿山救护

16各类图纸

16.1防灭火系统图

16.2避灾路线图

16.3注浆系统图

16.4注氮系统图

16.5监测监控系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