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766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docx

台南县立新市国民中学

臺南縣立新市國民中學

新建教室工程需求計畫書

 

94年10月製作

目錄

1、學校內涵

1、立校簡介………………………………………………..P.2

2、地域特性………………………………………………..P.2

3、學校現況………………………………………………..P.4

4、建物現況………………………………………………..P.5

5、校園開放空間的質與量………………………………..P.6

6、空間特色………………………………………………..P.7

7、植栽現況………………………………………………..P.8

8、水電使用情況…………………………………………..P.9

2、學校發展

1、未來規模預估…………………………………………..P.9

2、學校發展願景…………………………………………..P.9

3、校園規劃

1、校園規劃目標…………………………………………..P.10

2、校園空間規劃…………………………………………..P.11

3、學生安置………………………………………………..P.12

4、空間需求

1、理想規模………………………………………………..P.13

2、規劃原則………………………………………………..P.13

3、各類空間需求…………………………………………..P.13

5、經費需求

1、提報標準………………………………………………..P.19

2、本工程款………………….……………………….…..P.19

陸、  附錄

  ㄧ、新市國中基地建築圖………………………………….P.20

 二、新市國中教室使用日期……………………………….P.20

三、新市國中教室位置圖…………………………………..P.20

第一章、規劃緣起

1—1學校內涵

1、立校簡介

新市國中建於民國57年8月1日,經黃銀德等7任校長勵精

圖治,教育有成,使本校成為新市鄉之學術藝文中心,校風淳樸、師生融洽。

現由陳校長仲卿接任,持續致力於提昇教學品質,然因校舍多老舊,已逾或將屆使用年限,未能有效滿足教學需求。

2、地域特性

1、地理位置

新市鄉位於台南縣南方,東經120.7度,北緯23.05度,與善化、安定、台南市、永康、新化、山上等市鄉鎮為鄰(附圖),總面積四十八點零一平方公里,人口三萬五千人,若含工廠流動人口合計約四萬人,居民以務農居多。

全鄉分十一村,一百六十五鄰。

全鄉地勢平坦,南界有鹽水溪及其支流「潭頂溪」。

  

 

2、科技重鎮

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共開發有一、二期基地,位於本鄉、善化鎮及安定鄉交界,面積逾一千公頃,預計九十九年全部開發完成。

園區引進產業類型主要分半導體、精密機械、光電、電腦及周邊設備、通訊及生技六大產業。

為提供優質投資環境,及減輕入區廠商營運成本,除土地只租不售租金便宜外,也建設標準廠房供研發型或小規模企業進駐使用,至九十一年五月,廠房進駐已有73家,以半導體、光電居多,如台積電、聯電、奇美、南茂等。

園區內最特殊的是設有四座調洪功用的滯洪地,採用生態工法構築,池岸及淺水邊長滿了自然地被及挺水植物,提供鳥類戲水,昆蟲繁衍的棲地,已成一特殊的自然生態景觀區。

新市鄉十一村簡圖

 

3、交通概況:

新市鄉位居台南縣中心區,交通便利,東有國3道,西有國1道,南有台1線與國8道,又有台鐵靠站,未來又有高架鐵路,真是得天獨厚。

本校正面鄰接12m民族路,其餘三側為農田之鄉間小道。

往西延伸連結鬧區,及國1道、國8道,往東可連接台一線,往北可間接連結台南科學園區,周邊交通便利,有利發展與繁榮。

又因西北方有台鐵通過,相對的交通安全及噪音問題也是本校急需改善的課題。

 

三、學校現況

(一)學校區位:

新市國中位於台南縣新市鄉港墘村民族路76號,土地坐落在新市鄉港子墘段80號等18筆地號。

校地北側鄰接農業用地,其餘各鄰接住宅區用地。

(二)學區範圍:

新市鄉由新市村、新和村、港墘村、社內村、豐華村、大洲村、大社村、大營村、潭頂村、三舍村、永就村等十一個村組成,學區內計有新市國小、大社國小等二所小學,全鄉尚有非學區內的南科國中與南科國小。

(三)週邊土地使用:

目前校區之東北西三邊係農田土地,腹地廣大,可發展成完全中學。

(四)學校規模:

新市國中屬中型學校,依93學年度資料為參考點,學校班級數及師生人數如下:

1.班級數:

28班(普通班24班、美術班3班、資源班1班)。

2.人數:

〈1〉學生數:

998人

〈2〉教職員工數:

99人(含約聘僱人員、廚工、役男)。

3.校舍面積:

〈1〉地總面積:

34261平方公尺。

〈2〉現有校舍總面積:

10775平方公尺。

〈3〉運動場面積:

8318平方公尺。

四、建物現況

建築體

年限與結構

空間使用

A棟西面教室

57年建,加強磚造,3樓

4間教室及校長室、行政辦公室(訓導處、主計室、人事室、健康中心、檔案室)3間廁所

A棟東面教室

58年建,加強磚造,3樓

8間教室及總務處、教務處、家長會辦公室、合作社3間廁所

B棟

59年建,加強磚造,3樓

一樓川堂,大導師辦公室,美術班學科教室3間、術科教室3間、10間教室

C棟教室

69年建起,RC建,3樓

1間教室,民俗藝術器材室、重量訓練室、瑜珈教室、美容教室、教師休息室

3間廁所。

D棟教室

69年建起,RC建,3樓

輔導室、輔導教室、美髮教室、電腦教室2間、視聽中心、圖書館。

E棟教室

69年建起,RC建,3樓

3間教室、生物實驗室、理化實驗室、地科實驗室、2間資源班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補校辦公室、體育室、桌球室、3間廁所

F棟教室

91年建起,RC建,3樓

4間教室、小導師室、專任教師室

綜合大樓

85年建,RC建,4樓

一樓工藝教室(2間教室)

二樓家政教室(2間教室)

三樓美術教室(2間教室)

四樓音樂教室(2間教室)

廚房

一樓:

廚房(86年建,RC建)。

二樓:

教師餐廳、小型文康活動室

育樂堂

84年建起,RC建

活動中心(內設羽球場)

〈相關位置參照學校配置圖〉

5、校園開放空間的質與量

(一)校園開放空間的量:

從實際測量圖上之計算目前校園總面積為34261平方公尺,所有建築面積(包括車棚)約有10775平方公尺左右,因此計算學校之總建蔽率約為31%左右,也就是說校園仍有70%的開放空間面積,若扣掉運動場8318平方公尺之開放空間,但是教學區零散,雖有相當高的戶外空間比率,外部開放空間被碎切成較零亂之部份,實際上並無法感受到該有的開放性。

(二)校園開放空間的質:

早期,因校地狹窄不規則,新市國中過去的校園建設,與多數的學校一樣,在興建校舍時多未考量實質所要塑造的戶外空間,哪邊空地蓋哪邊,遑論空間的整體規劃。

57年所興建的前排門面校舍,成兩段是不直線的線形教室,部分已成危險教室。

加上前庭校園缺景觀設計

,及上下學交通動線缺有效設計,常險象環生。

因此改建前棟大樓及前庭整建有其迫切性與需求性。

再則,拆除中棟大樓,打通中庭,重新造景,以提昇整體校園開放空間之品質。

 

南棟東面二樓教室中棟三樓教室

 

中棟三樓川堂南棟東面三樓教室

 

南棟東面教室後管線凌亂南棟西面教室訓導處後管線凌亂

 

南棟西面教室訓導處後管線凌亂學校前庭總務處旁管線凌亂

六、空間特色

一新市國中從民國57年建校至今,除了校園往北、往東擴張變動及操場區域之大改善之外,並無大的變動,因此有部份空間的保留尤其具歷史傳承之意義。

校園內比較具有特色空間多集中於操場周圍之區域,教學區群教室及外部空間皆缺乏空間及時間感之累積.主要幾個特色空間皆以植栽為主體,包括:

1.校園東北角景緻自然,綠蔭扶疏,深具傳統的鄉村學校風貌。

2.西北側為球場,是假日年輕人運動的天堂。

3.環操場四周及操場與教學區之間老樹的數量種類多,樹型狀態良好,形成林蔭帶狀空間。

4.東北側聚落形式的社區與校區間有整齊的行道樹,未來配合綠色圍牆的設計,應可強化其邊界特色。

 

好美的牆壁磁磚圖騰漂亮的球場

 

雙層學生車棚很棒的運動場

七、植栽現況

過去新市國中並無整體之景觀植栽計畫,導致植栽之選種及種植並無明顯的特色,庭園之植栽規劃亦只能稱為是花圃.較具特色的是種植相當多數量的黑板樹、樟樹與榕樹。

另外建校之初,所流行種植的大王椰子樹,多數得以保留下來,其他如操場周邊的榕樹林蔭區域皆是校園景觀植栽的特色,應儘量加以保留。

校內樹木分布情形簡述如下:

1.大王椰子—分布於校門入口兩側圍牆內側。

2.龍柏—聳立於前庭。

3.榕樹—散布於操場四周。

4.小葉欖仁—散布於東側圍牆邊。

5.桃花心木—種植在前庭圍牆邊與操場北側。

6.鳳凰木—分布於操場東側圍牆旁。

7.菩提—散布於操場西北側。

8.黑板樹—散布於校園內。

9.南洋杉—散布於東側中庭。

10.尤佳力樹-種植於前庭。

11.樟樹-散布於校園內

12.福木-種植於東邊花園

13.七里香-當綠色小圍籬

八、水電使用情況

新市國中因校舍老舊,管線雜亂,常常發生漏水現象或跳電情況;又因教室走向日照西曬嚴重,用電量大。

統計94年度水電使用情形,電費預算540000元;水費預算72000元。

然而電費暴增至828307元,水電支出是學校一大負擔。

本表統計94年度水電使用情形

月份

水費

電費

1月

5792

61753

2月

4252

55058

3月

3356

43903

4月

3511

64061

5月

5202

66786

6月

5345

100304

7月

7943

98622

8月

5114

60766

9月

2517

64915

10月

3886

93年度

96504

93年度

11月

4972

65501

12月

4378

50134

第二章、校園規劃理念

2—1發展課題分析

學校發展願景

本校致力於九年一貫教育均衡發展,加上重視學生之藝文活動及體育運動,又鄰近台南科學園區,盼能創建一所融合科技與人文、現代與傳統的學習環境,塑造一所迎向新世紀的快樂學園。

祈能達成

(一)學生第一、教師至上、教學為重、家長為先。

(二)行政支援教學、教學創造知識、知識產生力量。

(三)落實生活教育、重視品德涵養、提倡終身學習。

(四)尊重專業自主、擴大全員參與、提升學校效能。

(五)培養能「欣賞包容」、「感恩惜福」、「積極創新」、「關懷合作」、

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國民。

一、校園規劃目標

(一)整體校園:

校園整體規劃,逐年分期改善。

本校除主要教學建築體是已逾或即將屆使用年限的老舊校舍外,尙有逐年新建的F棟建築。

校園規劃要兼顧新舊校舍共存的課題及本校未來發展的需求,透過整體景觀之設計,重新型塑兼具傳承與嶄新之校園風貌。

(二)安全校園:

佈置校園安全措施,建置安全地圖,規劃逃生路線。

建材、建物注意防火、防盜、防竊、防風與防震等原則。

提供安全的環境,兼顧一般學生和特殊學生之使用,依相關法規之規定設置無障礙設施,規劃無障礙之校園。

(三)多元學園:

行政區、教學區、活動區與體能運動區等動、靜態空間妥善分隔,校園學習空間除了教室以外,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是師生互動、學習的空間。

(四)資訊校園:

線路舖設管道化,預留管道間,規劃資訊空間(建置資管室),資訊媒體空間一體成形,以期建立資訊化校園,讓行政、教學發揮極大效能。

(五)鄉土校園:

在景觀設計上,引進原生樹種,如白蓮霧樹等,再配合當地文史特色,營造悠閒自然鄉土氣息,且具新市鄉特色的校園景觀。

(六)生態校園:

建築硬體設施應符合綠建築觀念,建立太陽能節能系統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節能規劃,將自然生態教育觀念融入開放空間,創造符合生態環境的校園。

(七)社區學園:

學校環境景觀之互動與塑造應考量建物風格及社區環境之呼應。

校園空間的開放及動線的規劃,讓社區人士能更方便的參與使用,使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更形密切。

校園須符合綠化、美化與教育化之原則,以發揮境教效果,運動場規劃健康步道、體能設施與休閒空間,並結合社區資源共同經營,俾創造雙贏局面。

二、校園空間規劃

(一)空間組織的規劃:

依學校功能性的需求,並考量實質環境(自然、人文、社會條件)的影響,將學校空間的屬性加以區分為活動區、教學區、行政區、及休閒區等四區。

1.活動區:

以體育或其他綜合性活動為主,如操場、球場、育樂堂、游泳池(建構中)等等。

2.敎學區:

以教學、實驗、閱覽等性質的空間為主,如一般教室、專科教室、領域教室。

一般教室採南北向配置,室內設置學習角及教具儲藏空間,讓走廊加寬或設計雙走廊,以做為師生下課時休憩、談天的場所、洗手台、掃具櫃、置物櫃、鞋櫃及飲水機空間。

3.行政區:

以行政空間、保健室、教師辦公室為主。

行政空間應設於較明顯區位,並考慮與教學區活動區在管理動線上之便利性,來校洽公的人員可以輕易找到各個行政單位。

而整體規劃時,提昇本校原有建築體的使用效能及新舊校舍並存也是重要的課題。

4.休閒區:

中庭等為主,作為動、靜態空間的緩衝。

(二)安全防災的規劃:

配合校區未來校舍整體發展妥善規劃

一完整的緊急防災避難系統:

1.設置緊急發電機房及消防泵浦室,以利斷電時緊急救災需求。

2.規劃完整的救災路線,以利消防車或救護車通行。

3.保持校舍間良好的棟距,避免事故發生時災情蔓延。

4.操場與入口廣場的留設,讓師生得以在災害發生時,快速移動到空地上避難。

5.整體考量配電、給排水、消防、污水、電話、避雷系統、共同電視天線、安全監控及防盜系統。

傳達室、值勤室與各主要行政辦公室發揮管理聯繫之功能,並注意廁所、樓梯間所在位置之安全性。

(三)綠建築的規劃:

因應綠校園計劃的執行,可針對綠建築評估指標及污水垃圾處理改善指標,配合校園現況的需求,加以擬定實質計劃,以改善校園整體環境,作為校園未來綠建築發展的規範。

(四)校園景觀的規劃:

景觀規劃需配合校園整體計劃加以執行,以符合綠建築的新觀念,並重新檢討校園內低度使用的庭園,加以規劃以符合空間的經濟性與使用率。

規劃時也要考量下列幾個現況:

1.目前校區正門入口兩側的庭園,因其動線安排與停車棚配置間距小,較不流暢,未來應配合調整。

2.目前校區內老樹生長狀況及樹型良好,但都侷限在操場東北側,未來應配合校區發展加以規劃,保存老樹的記憶空間。

規劃時若部分樹木需移植,需要加以留意移植時的保護及養護等相關作業。

3.本校因有部分新建或狀況良好的校舍需加以保留,規劃時需注意校區整體景觀的協調性。

4.建構中的游泳池的前庭廣場及週邊環境應納入校園景觀整體考量,強化使用效益,達到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目標。

5.妥善規劃上下學交通動線,因應家長接送區與人行步道之設置,除都市計畫相關法規規定應退縮尺度外,家長接送與等待區應規劃入校園內。

(五)校園管理的規劃:

在兼顧學校的安全與管理下,校區內的部分設施和空間與社區分享時,完善的安全管制措施是關鍵,對此本校提出下列幾點需求:

1.釐清校園的失落空間及安全死角,設置監控與防盜保全系統,提昇校園資產的管理與保全效能。

2.檢討學校現有出入口〈包括游泳池〉,規劃完善的停車動線;統整人車進出動線,解決原有出入口過多、人車動線複雜,控管不易等問題。

3.目前學校約有三成學生由家長接送或搭乘交通車,校門主要廣場及週邊應考量車輛等待、迴轉的安全空間。

4.重新建構校園大門及圍牆型式,讓校園與社區結合。

而在開放分享的同時,針對校園設施與空間開放的程度做適度的區隔規劃,兼顧社區活動的需求與校園安全的管制。

三、學校發展目標與需求

目前的老舊教室所在,正是主要教學活動區,校園改造的同時,也應思考對原有教學活動空間及學生活動安全的確保,將規劃做分期的安排,務使將對教學品質的影響減至最低。

南科園區造鎮計劃快速展開,南科國中即將改制。

未來學生成長可期,本次預計拆除36間教室,原有78間教室,新建12間拆建後總教室共54間。

未來規模預估

新市國中的學區含新市鄉8個村(扣除三舍、大洲、豐華三村),受南科國中成立至今三年,本校ㄧ直減班,由38班降至目前28班,預計至94學年度,將變成24班。

預計至96學年度,可能回升至30班以上。

目前全校師生總人數約在1000人左右。

學校整建完成,設施水準提升後,預計會吸引部份跨區至台南市或南科國中或私立學校就讀的學子回流,再加上班級人數降至35人,班級數必定會再增加至30班左右。

新市國中八十九學年至九十九學年人數預估表

學年

89學年

90學年

91學年

92學年

93學年

94學年

95學年

96學年

97學年

98學年

99學年

一年級

451

477

391

343

248

301

378

346

309

325

270

二年級

410

445

468

394

338

253

301

378

346

309

325

三年級

271

409

449

401

391

340

253

301

378

346

309

合計

1132

1331

1308

1138

977

894

932

1025

1033

980

904

 

第三章、空間需求計劃

一、部板規模:

本案預計與建教室12間,設備總樓地板面積上限2295平方公尺。

工程經費預估規模約3443萬。

二、規劃原則:

(一)基於安全需求及景觀設計考量,且依耐震調查結果,衡量建築物的使用安全性及校園規劃整體性,優先拆除南棟東、西兩面教室及中棟教室,其餘依建築法規,俟使用年限或安全標準堪虞,再予以拆除改善。

又考量學生學習活動品質的需求與安全的顧慮,應妥善規劃施工期程,與工地安全措施。

(二)校舍規劃採普通教室多元化使用為原則。

教室以朝向班群方式配置,輔以平台等開放空間,提供二、三樓學生活動需求,並利實施協同教學為原則。

但需考量在教室進行一般教學活動,不能彼此干擾。

(三)建立中心建築物作為學校及社區之標誌性建築,可以是活動中心、鐘塔、戶外廣場或其他建築。

另應考慮緊急救災時可以收容人或可以運用之各項資源與安置方式。

(四)校舍建築及校園中所有環境,應提供各種不同素材,讓各種學習活動可以隨時展開,充分體現「處處充滿學習材料,讓處處皆可學習」的理想。

(五)現有運動場一座(300m),考量校園規劃整體性,及增加外部空間的多功能使用效益,可將運動場的週邊規劃做校園戶外教學區或休憩空間。

三、各類空間需求:

以多用途為原則,兼具科技資訊功能

(一)普通教室:

1.室內每生享有約2㎡面積,並得依實際情況及需要增減;室外宜採雙面走廊設計,走廊寬度宜在2.5m以上,並有廊柱設計。

2.開窗面積以使有效採光面積大於室內面積1/5以上為原則,並避免反光、眩晃、刺眼。

3.電扇應依適當間距設置四至六座,採頂置式為宜,其位置之設定應配合照明器具之位置,避免相互干擾及產生噪音。

頂樓教室電扇開啟時,應同步開啟高窗,增加熱對流置換。

4.為配合多媒體教學需要,宜設置校內有線電視、廣播及電腦網路資訊系統之管線。

5.教室內配備黑板或白板一塊,其規格、形式視教學需要而定。

6.配備揭示板,可為平面式或立體式或兩者兼具。

7.教室內每生應擁有一置物櫃。

8.配置學生每人一套課桌椅(含桌及椅),採單人座為宜。

9.配置照明器具,確保桌面照度不低於350米燭光(Lux),黑板面照度不低於500米燭光(Lux),並應同步考量「健康照明」之照明品質與效果(如照明演色性、書面反射溫等)。

10.為利於實施各種形式之教學,可將相鄰教室以吸音隔板區隔,依教學需要,移動隔板,彈性規劃使用空間。

(二)圖書室:

1.圖書館(室)之建築設計,應考量建築結構之承載力,各樓版載重量不低於600kg/m2,密集式書庫之樓板載重量不低於950kg/m2,並注意通風、防火、防潮、防水、採光、隔音措施。

2.圖書館(室)宜設於學校中心區域,房舍高敞,光線充足,環境安靜。

3.空間配置:

約三間普通教室大小。

室內應規劃有工作區、書庫、閱覽區、參考研究區、資訊網站(或資訊檢索區)、活動平台等。

〈1〉工作區:

為圖書工作人員辦公場所,以能綜覽閱覽室為宜。

〈2〉書庫:

供典藏圖書存放處所。

〈3〉閱覽區:

以規劃同時容納二個班級學生使用之閱讀座位為原則,且規劃每生約1.2m2之空間。

〈4〉參考研究區:

規劃為獨立研究、主題探索、小組討論場所。

〈5〉資訊網站(或資訊檢索區):

可規劃圖書自動化管理,提供

館際資訊查詢及線上隨選視訊等相關服務。

(6)活動平台:

可辦理演講、心得發表會、或其他小型藝文活

動。

4.器具設備:

〈1〉書架:

設置單面或雙面開放式書架。

〈2〉閱覽桌椅:

桌椅設計應符合人體工學,擺設以動線流暢為原則。

〈3〉出納臺:

配置圖書電腦管理系統及借還圖書作業所需之檯面。

〈4〉雜誌架:

全架可分多層,供陳列不同類別雜誌。

〈5〉報架:

提供多種報紙陳列。

〈6〉展示架:

提供新書介紹與展示。

〈7〉揭示板(或公布欄):

提供資訊傳達、海報張貼之用。

〈8〉辦公桌椅:

應足夠圖書館(室)工作人員使用。

〈9〉電化、資訊及視聽器材:

配置擴音設備、資訊設備及多媒體播放設備等。

〈10〉其他設備:

運書車、影印機及吸塵器等。

5.圖書資料:

圖書、雜誌、報紙、有聲圖書等,數量應逐年補充。

所購圖書除應適合國中、小學生閱讀外,另應購置教學參考圖書供教師自編教材及教學參考之用。

 (三)行政空間

1.校長室

〈1〉室內面積:

以一間普通教室大小為原則。

內部得設會客空間、研究區、茶水供應區等。

〈2〉室內設備:

包括辦公桌椅、接待來賓用桌椅、文書櫃、置物櫥、辦公事務機器、行事曆白板等。

2.教務處、訓導處、總務處

〈1〉室內面積:

各為一間普通教室大小為原則。

〈2〉室內設備:

依需要購置辦公桌椅、行政用電腦及周邊設備(含桌椅)、業務資料櫃、書櫥、辦公事務機器、行事曆板、飲水設備等。

3.輔導室

〈1〉室內面積:

以二間普通教室大小為原則。

〈2〉內部空間之規劃應具備辦公室(含會客空間)、心理測驗室、諮商室、團體輔導室、會議室、資料及視聽器材陳列等功能,若條件允許,並增加討論區、觀察室、輔導活動專科教室等空間。

其位置與訓導處(學生事務處)毗鄰為佳。

〈3〉內部設備:

以購置下列設備為優先:

a.辦公室—輔導教師辦公桌椅、沙發、辦公事務機器等。

b.心理測驗室—測驗工具櫥、碼表、計算機、測驗長桌、

測驗椅等。

c.個別諮商室—個別談話用桌椅。

d.團體輔導室—宜施設木質或塑膠地板,並備有靠墊及座

椅等。

e.會議室—研討用長桌椅。

f.資料陳列室—資料櫥櫃、書櫥。

g.輔導專欄—揭示(公布)板、輔導信箱。

h.視聽器材室—購置多媒體視聽器材設備。

4.人事室、會計室

〈1〉室內面積:

各為1/3間普通教室大小為原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