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3573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docx

精品舞蹈队第二课堂活动记录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最大程度挖掘和培养学生在舞蹈方面的潜能和表现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响应学校艺术节以及六一儿童节的要求。

从第二周起,开始分低高年级的舞蹈队集训工作。

二、内容安排

巩固基本功,提高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开度和柔韧性。

学习弹跳动作,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

形体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站姿、坐姿、手势等方面的感觉。

观看舞蹈视频,模仿动作,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学习板腰、甩腰动作,增强腰力以及身体的平衡性。

舞蹈《彩虹》。

放松动作组合,从颈部、手腕、腰部、腿部等身体部分进行全面的放松。

学习《洪湖水浪打浪》相关舞蹈,要求突出柔美、委婉。

通过趣味游戏,将舞蹈动作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动作。

继续学习《洪湖水浪打浪》舞蹈动作。

五花步组合学习,培养手眼合一的能力。

学习《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相关舞蹈动作,要求动作的刚强、有力。

继续学习《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相关舞蹈动作。

学习《北风吹》舞蹈动作。

学习《绣红旗》舞蹈动作,强调用自豪、骄傲的情绪和表情学习。

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蹈动作。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周

训练专题

勾绷脚训练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对舞蹈最重要的勾绷脚进行集中、系统练习。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让学生明确勾绷脚的含义,以及要领,清楚勾脚与绷脚的区别。

组织形式:

集中进行,老师分别指导。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强调训练的相关要求;

三、训练内容;

(1)提问:

学过舞蹈基本功的同学说说什么是勾绷脚,并且示范;

(2)老师解释什么是勾绷脚,明确区别勾与绷之间的差别,防止学生混淆;

(3)勾脚训练;

(4)绷脚训练;

(5)勾绷脚结合;

(6)听音乐做勾绷脚组合。

四、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2周

训练专题

古典手位训练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古典手位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舞“圆”的动作特征和审美感觉。

训练过程:

指导思想:

通过手随眼动的手位练习,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组织形式:

分组进行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老师示范完整的手位组合;

(2)左、右手分别从上下左右画弧线;

(3)在准确掌握左、右手画弧线的基础上,加上眼睛的练习;

(4)头、手、眼睛同时配合;

(5)完整的手位组合;

(6)听音乐分组练习。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3周

训练专题

压腿练习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压腿,训练学生的柔韧度。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进行基本压腿练习,使学生掌握压腿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柔韧性。

动作要领:

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腰力的灵活运用。

组织形式:

分组进行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老师整体示范压腿组合;

(2)理解压腿的含义,区别正、旁、后压腿;

(3)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正、旁、后压腿;

(4)看视频,并模仿;

(5)分组进行。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5周

训练专题

下腰练习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加强对腰力的控制,进一步提高身体的柔性度。

动作要领:

腰力、腿力、手力相互配合。

组织形式:

老师一一辅导练习。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了解下腰的基本要领;

(2)在老师的支撑帮忙下,进行一一下腰练习,强调腰力、腿力及手力的相互配合;

(3)学生相互帮忙练习;

(4)利用把杆自己练习。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5周

训练专题

踢腿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提高学生腿以及腰的柔韧性。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通过系统的踢腿组合,整体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动作要领:

头、腰、腿之间的相互配合。

组织形式:

集体练习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讲解踢腿的要领;

(2)双手扶把杆,小八字站立练习;

(3)膝盖绷直,头抬起向前平视,练习正踢腿;

(4)相同的原理,练习后踢腿,强调踢的时候切记身体前倾;

(5)正、后踢腿结合。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6周

训练专题

学习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掌握基本的蒙古舞蹈动作,理解蒙古舞蹈动作的要领。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动作要领:

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基本掌握蒙古舞蹈动作。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个别辅导。

教法:

(1)手腕动作:

手腕上翻、下压练习;

(2)肩部动作:

左右肩分别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推动;

(3)踮脚动作:

左右脚分别向前跨一步并且踮起,踮起时脚步坚定有力;

(4)甩肩动作:

在掌握肩部动作的基础上,左右肩快速的分别向前后甩动。

(5)复习放松组合。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7周

训练专题

地面组合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地面组合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加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要领:

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欣赏地面组合相关视频;

(2)练习“趴青蛙”,身体趴在地面,双手张开贴住地面,模仿青蛙,双脚背紧贴;

(3)“马踏飞燕”练习,身体趴在地面,双手向后抓住双脚,以腰作为支点,尽量“飞”得最高;

(4)跟着视频,整体练习地面组合动作。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8周

训练专题

轻松组合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学生在舞蹈练习中体验放松、愉悦。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通过系统的轻松组合,使学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愉悦、轻松。

动作要领:

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全身心放松。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一、课堂常规

二、训练内容

(1)伸展动作练习;

(2)抖动动作练习;

(3)扭胯动作练习;

(4)跳跃练习;

(5)抬腿练习;

(6)弯腰动作练习;

(7)老师喊拍,学生整体做轻松组合。

三、放松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9周

训练专题

视频欣赏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对舞蹈视频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舞蹈的鉴赏能力。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欣赏不同情绪的舞蹈视频,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鉴赏能力。

组织形式:

集中训练

教法:

(1)欣赏舞蹈《苗家早晨》;

(2)欣赏舞蹈《小松林》;

(3)舞蹈视频欣赏《蹦恰恰》;

(4)欣赏视频《我是小兵》;

(5)视频欣赏《妈妈,你在哪儿》。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0周

训练专题

表现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老师示范,视频模仿,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

动作要领:

针对不同情绪的音乐以相应的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1)请学生分别做出喜、怒、哀、乐、生气的表情;

(2)老师示范用舞蹈的方式,用快乐、悲伤、跳跃等的情绪表现;

(3)听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找相应的感觉,并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来;

(4)欣赏不同情绪的舞蹈视频,学生模仿;

(5)每人准备一个舞蹈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1周

训练专题

初步欣赏蒙古舞蹈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接触、欣赏蒙古舞蹈,感受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注意要点:

蒙古舞蹈经典的动作。

组织形式:

集中欣赏

教法:

(1)欣赏蒙古舞蹈视频《我是蒙古人》;

(2)简单介绍蒙古舞蹈;

(3)学生说说蒙古音乐的感觉;

(4)分段剖析蒙古舞蹈的风格特点,老师示范;

(5)跟着视频,尝试模仿舞蹈动作。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2周

训练专题

课时安排

训练目标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3周

训练专题

蒙古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在基本掌握蒙古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蒙古舞蹈的表现力。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动作要领:

身体协调统一,动作连贯,感受蒙古舞蹈特色并模仿表现。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1)复习上一周所学习的蒙古舞蹈动作:

手腕、肩部、甩肩、踮脚舞蹈动作。

(2)老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注意强调每个动作的要领和表情,刚柔并济;

(3)分别辅导;

(4)分组检查;

(5)放松组合。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4周

训练专题

《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初步感受《梦中的额吉》,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为舞蹈的学习做铺垫。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组织形式:

集体欣赏

教法:

(1)基本功训练:

手位、地面、下腰动作练习。

(2)仔细聆听歌曲《梦中的额吉》;

(3)学生说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为这首歌曲编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老师讲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

(5)再次聆听歌曲,说说这一次的感觉;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5周

训练专题

《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初步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1)基本功训练:

复习勾绷脚、压腿、踢腿

(2)歌曲《梦中的额吉》前三分之一舞蹈动作学习:

<1>围成小圈,头微低,左脚向后踮起,右脚支撑身体,两手轻轻贴在大腿两侧;

<2>两手托起,碎步向后退,变换成大圆形;

<3>左腿向下弯曲,后退向左腿够,同时贴着地面向左张开,右手从眼前位置滑过,同样的动作,相反方向再做一次;

<4>两手交叉,左腿在后,右腿在前,同时向下蹲,然后两手交叉不变,缓缓站起;

<5>左右手背横着面向自己,放于胸前位置,分别一前一后推动。

(3)整体复习。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6周

训练专题

《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

(2)歌曲《梦中的额吉》前三分之二舞蹈动作学习:

<1>头部向后仰,左右手一前一后推动,放于胸前,同时下腰至三分之一的位置;

<2>变换队形,成半个椭圆;

<3>领舞学生快速转圈,其他学生按顺序抬手,同时碎步走,变换两个数列队形,然后坐在地面,双脚在前,缓慢抱住双脚;

<4>缓缓起立,两手手背朝上,平行抬起,左右脚分别挪动;

<5>两手位置保持不变,大幅度由上向下甩动;

<6>两手四指并拢,垂直向下,同时向前推动,两脚分别向前跨一步;

<7>甩肩部动作;

<8>左右分别开胯部,坚定有力,两手并拢,手心由朝上转而朝下;

<9>按顺序分别踮起,继而走位;

(3)整体复习。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7周

训练专题

《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学习《梦中的额吉》舞蹈动作。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组织形式:

集中练习

教法:

(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

(2)歌曲《梦中的额吉》剩余舞蹈动作学习:

<1>分成两组,分别从左、右进入舞台中心,以左右腿交叉向左、右方向走位;

<2>左脚向左后方向贴着地面滑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分别画圈抱住自己,相同的动作,相反的方向再做一次;

<3>两手四指并拢,垂直向下,同时向前推动,两脚分别向前跨一步;

<4>肩部动作,左右肩分别向前、后推动,手指四指并拢,利用手腕的力度向上翻,向下压,压的同时右脚向前踮起,随后滑向左腿后面;

<5>右手手心贴住左手手背,放在额头前,缓缓蹲下,直至手贴住地面;

(3)整体复习。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第18周

训练专题

复习《梦中的额吉》

课时安排

5

训练目标

通过整体复习,强化学生对舞蹈《梦中的额吉》的掌握。

训练过程:

(或简单教案)

组织形式:

集体复习分别检查细节辅导

教法:

(1)基本功训练:

勾绷脚、古典手位、压腿、踢腿、地面组合整体复习。

(2)整体复习舞蹈《梦中的额吉》;

(3)分别检查;

(4)针对每一个舞蹈动作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

(5)老师整体示范,学生模仿,注意带上感情模仿;

(6)听音乐《梦中的额吉》,整体复习一遍。

(7)轻松组合

第二课堂成果登记

1、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2、能较快速的领会舞蹈动作的要领

3、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4、学会用较为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同的音乐

5、确定了舞蹈队的主力人员,排练了一首成品舞蹈《梦中的额吉》

说明:

第二课堂活动总结(舞蹈队)

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参加舞蹈训练队的学生有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这是我刚毕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带舞蹈队,经验方面几乎为零。

刚开始接到带队任务的时候,确实也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着手,担心无法胜任。

但是,舞蹈队的学生对舞蹈兴趣的浓厚与喜爱,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愿意在舞蹈上用功。

是她们,让我对带队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

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她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她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我在训练活动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培养她们对音乐的表现力,让她们在舞蹈中体验快乐,而不是过多的强调舞蹈技能。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利用这一特点,我会通过在平时多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作品的方式培养、提高她们对音乐的敏感度。

同时,我会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多种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为音乐创编舞蹈动作,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在表现力方面的潜能。

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尤为重要。

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示范,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

整个学期的带队过程中,虽然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稚气的小学生,但是我以亦师亦友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常常与她们聊天,了解她们的心理和各方面的需求,使我们的整个舞蹈团队在和谐的氛围中度过了看似漫长却又很短暂的一个学期。

带队工作虽然有些辛苦,但是看着学生一双双渴望学习新舞蹈动作的眼神,看着她们训练时满脸汗水却又坚定的表情,我的心里,没有一丝丝的苦涩。

在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舞蹈水平,还是训练计划,我自身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会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抽丝般的发现问题,继而改进,完善自己。

第二课堂活动出勤记录表(舞蹈组)

序号

姓名

出勤情况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二课堂成果登记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的舞蹈动作。

基本功进一步得到扎实,身体柔韧性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对歌曲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能用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对舞蹈动作更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演绎舞蹈动作时,能结合眼神、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

增强了对舞蹈的兴趣和认识。

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