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docx
《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图目录
表目录
一、乘用车周期性回落,紧抓结构性机会
消费升级规律延续,持续推动乘用车发展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呈现两大趋势:
1)整体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
2)中低端收入人群的消费增长速度明显更快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带动消费不断增强,由2010年12520元至2016年23821元,年均复合增速约11%,收入不断提升使得购车门槛逐渐降低。
结构上看,自2010年起,以农村为例的中低端收入人群收入增速整体高于城镇,逐步成为汽车重要消费群体
图1: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
CEIC,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2:
近年农村人均年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消费意愿增强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不仅源于消费能力的提升,也源于消费意愿的增强。
我国经济逐步结束高速增长期,进入稳健发展状态,现阶段经济压力与未来就业预期下行背景
下,居民消费意愿逆势提升,成为消费信心重要支撑
图3:
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高于全球水平
资料来源:
尼尔森,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4:
消费意愿逆势提升,反映刚性增强
资料来源:
尼尔森,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消费升级在价格上体现:
乘用车消费价格中枢逐步上移至10-15万区间
对过去乘用车各价格销量份额追踪发现,居民逐步由从买车升级至买好车,5万以下乘用车份额消退明显,10-15万渐成主力消费区间,乘用车消费价格中枢持续上移
图5:
过去5年5万以下乘用车份额下降迅速,10-15万提升明显
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信息网,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短中期看,17-18年乘用车需求迎来周期回落
购置税退坡与退出将使未来两年车市销量增长放缓
过去十年乘用车销量增速大致呈现三年小周期,分别为09-11与13-15年,特征为首年车市高增长后一二年增速回落。
16年车市同比增速达15%,相比前两年有大幅提高,我们认为16年起车市迎来新一轮周期,而17-18年销量增速也将迎来周期性回落
图6:
乘用车呈现三年小周期,首年高增速,后两年增速回落
资料来源:
中汽协,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长期看,我国乘用车需求空间仍然较大
我国乘用车保有量整体相比发达地区仍有差距,内部来看中西部有较大空间
从整体乘用车保有量看,我国千人保有量仅100左右,而日本已达到480,韩国已达330,我国乘用车保有量整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内部结构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千人保有量分布不均,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国内地区间不均衡发展将得到逐步修复,中西部保有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7:
我国千人保有量与日韩有一定差距(2014)
资料来源:
Wind,CEIC,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8:
我国中西部千人保有量有较大提升空间(2015)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对标日韩,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增速仍将稳健
对标日韩,长期来看,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增速将与人均GDP增速共区间。
基于我国稳健经济增长预期,未来我国乘用车市场预期维持稳健增长
图9:
我国千人保有增速仍显著高于GDP增速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0:
日韩千人保有增速逐渐与GDP增速同区间
资料来源:
CEIC,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自主品牌崛起:
依托SUV的“守正出奇”
自主品牌崛起逻辑:
依托SUV的“守正出奇”
图11:
自主品牌崛起逻辑:
依托SUV的“守正出奇”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自主品牌乘用车近年份额增长迅速
自主品牌在经历过去蛰伏期之后,近年开始蓬勃发展,从过去5年销量看,自主品牌零售销量已由11年的367万增长至16年942万,CAGR达21%,大幅超过乘用车整体15%增速,份额上看,自主品牌份额节节攀升,11年仅31%,至16年已达41%
我们认为自主品牌当前与今后的逐步崛起取决于需求跟供给的演变
图12:
自主品牌销量增速高于乘用车整体增速
资料来源:
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3:
自主品牌份额逐步攀升
资料来源:
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需求端看,短期5-15万SUV市场持续增长
中西部首次购车需求逐步释放
中西部首次购车潮刺激高销量增速,并且收入限制带来的高性价比追求,令SUV热潮下中西部对SUV偏好超过东部地区
图14:
中西部过去3年销量增速多高于全国平均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5:
中西部SUV渗透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资料来源:
安路勤,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中西部首次购车需求逐步释放
目前中西部多数地区千人保有量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0辆/千人),且近年销量增速较高,根据东部地区保有量增长经验,我们预计中西部落后地区将在未来2-3年追上目前全国平均水平,保守估计仅该部分地区乘用车保有量贡献即可达到近2000万辆
图16:
中西部多数地区千人保有仍落后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1:
中西部落后地区将贡献近2000万保有量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主要购买力仍集中于5-15万价格区间
最近5年SUV主要购买力主要集中于5-15万价格区间,我们认为该价格区间即中西部地区的主力区间,未来随着中西部地区需求持续释放,我们认为短期来看SUV的主要购买力仍将集中于5-15万区间
图17:
近5年SUV主要购买力集中于5-15万价格区间
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信息网,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SUV渗透具结构差异,15万以下SUV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美国人青睐大排量车,我国青睐大型车,消费习惯接近,我国SUV渗透可参照美国美国广义SUV(城市型SUV、越野车、跨界车等)、狭义SUV(城市型SUV)较为普及,若加上功能属性相近的皮卡(在我国不属于私人用车)则渗透率更高
我国16年SUV渗透率达37.8%,与美国有差距,但上升明显,我们认为趋势未来仍将延续
图18:
我国SUV份额对标美国仍有差距
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信息网,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SUV渗透具结构差异,15万以下SUV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目前来看,15万以上SUV在狭义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50%,而15万以下渗透率仍然较低基于低收入人群对车性价比要求相对其他人群更高,SUV在此方面优于轿车,我们认为低价SUV渗透仍有提升空间,可向50%看齐
图19:
15万以下SUV渗透率仍然较低
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信息网,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增换购比例提高将推动消费价格中枢上移
汽车的不断普及将使首次购车群体逐渐减少,而增换购需求逐渐提升,增换购时伴随预算提升与车辆品质升级,消费价格中枢将逐步上移
目前5-15万为主力区间,则长期看15-25万区间市场规模将伴随价格中枢上移而有所扩大
图20:
我国汽车增换购比例已逐步提升
资料来源:
易车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21:
增换购预算相比首购更高
资料来源:
新华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需求端看,5-25万的SUV市场红利持续
不同驱动力下,低价与高价SUV均将保持较快增长
1)5-15万SUV受益SUV自身渗透率提升和中西部地区首购,增长强于SUV整体增速,预计未来两年增速超过25%
2)15-25万SUV在东部地区增换购下仍将稳健增长,并且在经济复苏下更具弹性,预计增长将接近20%
图22:
5-15万SUV未来2年增速将超过25%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23:
15-25万SUV增速将接近20%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供给端看,目前5-15万区间SUV是自主品牌重点市场
自主品牌在SUV市场份额处绝对领先地位
自主品牌紧跟SUV需求热潮,加大SUV产品投放,丰富的产品给予了消费者多元化选择。
从份额来看,自主品牌的份额已由11年的34%大幅提升至16年的58%,在SUV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图24:
自主品牌在SUV领域份额不断提升
资料来源:
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2:
自主品牌在SUV产品布局逐渐丰富
资料来源:
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自主品牌SUV主要集中于5-15万价格区间
自主品牌由于技术、品牌影响上与合资品牌仍有一定差距,故推出SUV车型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对应价格主要集中于5-15万区间,该区间自主品牌车型相对合资品牌整体具更高性价比,自主品牌在该区间SUV市场内享有过半份额
图25:
SUV内部自主品牌在5-15万享有过半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信息网,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购置税减半优惠加速自主品牌在5-15万份额的提升
15年4季度开始的购置税优惠刺激消费者对小排量SUV偏好提升,1.6L及以下销量占比由15年的38%大幅提升至54%
排量与价格基本正相关,小排量SUV价格也主要集中在5-15万区间
图26:
小排量SUV份额提升受益购置税优惠
资料来源:
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3:
自主品牌小排量爆款车型价格均在5-15万
资料来源:
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提升主要源于5-15万SUV综合实力提升,购置税优惠退坡冲击不大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自14年6月至17年1月实现连续31个月同比上涨,而购置税减半优惠仅在15年10月至16年12月实施,证实份额上涨根本原因是自主品牌在5-15万SUV市场上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并受到市场认可,而非购置税减半阶段性推动,我们认为购置税优惠的褪去不会对自主品牌份额造成巨大冲击
图27: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连续31月同比上涨
资料来源:
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供给端看,自主品牌开始在15-25万区间打破合资垄断
优质自主品牌15万以上SUV车型受市场追捧
自主品牌随着SUV口碑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产品力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其中优质企业推出或拟推出的中高端15万以上SUV已开始成为消费或关注热点,显示出自主品牌开始突破15万售价的天花板,打破合资品牌在15万以上区间的垄断地位
表4:
优质自主品牌15万以上车型开始受市场追捧
资料来源:
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自主品牌崛起路径:
短期“守正”,长期“出奇”
短期“守正”:
进一步巩固5-15万SUV市场
基于之前需求与供给分析,我们认为自主品牌的崛起在短期内仍需依靠5-15万SUV市场的巩固与持续渗透
在此基础上建议关注在5-15万中低端SUV市场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SUV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的自主品牌。
长期“出奇”:
首要进军15-20万市场
自主品牌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化将带来对合资品牌的中高端替代,而车型越高端通常对应
消费者更高品牌与品质要求,要实现逐步替代须首先发力15-25万市场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关注在15-25万SUV市场布局,具备充分品牌影响力与产品力的优质自主品牌车企。
重点推荐优秀自主品牌整车及核心供应商
表5:
重点优秀自主品牌逻辑整理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三、高景气豪华车:
宝马/奔驰“新品周期”
高景气度豪华车主线逻辑图
图28:
高景气度豪华车主线投资逻辑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豪华车市场维持高景气
豪华车市场高增速
豪华车一般即豪华品牌生产的车,主流品牌主要包括奥迪、宝马、奔驰、捷豹路虎、保时捷等,售价一般在30万元以上
近年来,我国豪华车市场快速增长,豪华车销量从2006年的18万辆增加至2016年的216万辆,年复合增速达到28%,远超同期乘用车销量17%的复合增速
图29:
过去十年我国豪华车市场增速超越乘用车市场增速
资料来源:
中汽协,罗兰贝格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三大因素驱动需求膨胀
收入催动高净值人群基数增长
城镇化不断推进带来收入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1759元增加至2015年的31790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1.7%
过去十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持金融资产及投资物业至少一千万人民币的个人)按24.1%的年复合增速迅速增长,至2015年已达到126万人。
中国高收入人群数量的增长加上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刺激了豪华车的市场需求
图30: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31:
高净值人群至15年已达126万人
资料来源:
Wind,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存量市场背景下增换购成消费主流
车市经历2002-2011黄金十年后,2016年中国汽车消费者中增换购车用户近5成,市场已从增量市场逐渐进入存量市场
2009-10年左右受购置税政策促进集中购车的人群,开始进入换车高峰期,加之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尤其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未来置换购车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九成以上增换购用户的购车预算都会高于首购,从有购车意向的车主再购车时所选择的车型级别来看,再购车辆高端化趋势明显,且总体选择SUV的比例最高
图32:
九成以上增换购用户的购车预算高于首购
资料来源:
易车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33:
2016年增换购车用户近5成
资料来源:
新华信,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汽车金融日益普及,购车门槛降低
德勤《2015中国汽车金融白皮书》显示,2014年美国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为84%,而同期中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仅为20%。
受益于年轻人对汽车金融接受度的逐步提高,以及更多汽车金融产品的选择,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豪华车售价较高,消费者全款购买负担较大,使用汽车金融产品便能大幅降低购买门槛,对销量提升作用很明显
表6:
宝马提供了丰富的汽车金融产品
资料来源:
宝马官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我国豪华车市场仍处成长早期,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11%
豪华车市场未来预计保持高增速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豪华车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
据罗兰贝格统计,中国豪华车的普及率为每千人10辆,而德国为每千人140辆、英国为每千人77辆、美国为每千人64辆。
由此可见,我国豪华车市场仍处于成长早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三年我国豪华车市场复合增速11%。
通过借鉴法测算,预计2019年我国豪华车销量295万辆,3年CAGR为11%。
假设:
豪华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比例由2016年的8.9%提升至2019年的10.7%(美国成熟为24%);2019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760万辆。
结论:
预计2019年我国豪华车销量为295万辆,未来三年复合增速11%
图34:
对比英美德,我国豪华车普及率仍然较低
资料来源:
罗兰贝格,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35:
2019年我国豪华车销量有望达到295万辆
资料来源:
罗兰贝格,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ABB三家相互追逐,稳居一线
ABB领先地位稳固
我国豪华车市场由德系ABB主导,三个品牌销量之和占豪华车销量70%以上。
2016年,奥迪、宝马、奔驰占豪华车销量份额分别为27.5%、24%和22%
在中国市场,除ABB之外的豪华汽车品牌主要包括捷豹路虎、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保时捷、英菲尼迪等,以上统称为其他豪华品牌
图36:
ABB常年占据豪华车70%以上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
ABB官网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ABB内部竞争日趋激烈
奥迪、宝马、奔驰占豪华车销量份额分别从2006年的45%、20%和12%到2016年的27.5%、24%和22%。
ABB霸主地位稳固,但三者市场份额差距显著缩小
由于ABB的新车周期不完全一致,导致新车较强的企业能在一段时间取得相对领先,2014年以后奔驰销量表现便胜过奥迪和宝马。
奔驰在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主要是持续引进国产车型和经销网络的快速扩张
目前ABB渠道建设基本成熟,三者在全国均有接近500家经销店,且未来仍然会通过不断引进新的国产车型去抢占市场份额
图37:
ABB内部市场份额差距不断缩小
资料来源:
ABB官网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38:
奔驰2014年在华增加了100家经销店
资料来源:
凤凰汽车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其他豪华品牌进入战国时代
国内销量较大的其他豪华品牌主要包括捷豹路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保时捷、英菲尼迪等。
捷豹路虎从2012年开始领跑其他豪华品牌,但2015年、2016年差逐渐缩小,2016年排名前三的捷豹路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销量差距不足万辆
有了ABB成功的国产化经验,其他豪华品牌也在加快国产化步伐,以抢占市场份额。
2016年销量排名前六的其他豪华品牌中除了雷克萨斯和林肯以外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其中国产车型丰富的凯迪拉克和沃尔沃都出现了较快增长
图39:
捷豹路虎2012年开始持续领跑其他豪华品牌
资料来源:
ABB官网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40:
其他豪华品牌国产进展
资料来源:
新浪汽车等,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豪华车整体价格下探趋势不断增强,购车门槛降低
国产化率提升+竞争趋于激烈,豪华车价格下探趋势加强
豪华车不断提升国产化率,而国产车相对同车型进口车价格通常有20%左右降幅,整体来看购车价格有较大下行
同时近年来ABB与其他豪华车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终端为争销量而使折扣率随之提升,豪华车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
图41:
近年豪华车竞争激烈使折扣率有所提升
资料来源:
威尔森,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7:
ABB国产车入门价比进口入门价大幅降低
资料来源:
汽车之家,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奔驰新产品周期启动
奔驰销量高速增长得益于新产品周期+经销商关系改善
奔驰于15-16年对核心车型进行换代,且推出全新车型,主要包括C\E级全新长轴距版轿车、全新国产GLA/GLC。
新产品周期全面启动,各车型均贡献巨大销量
同时奔驰相较宝马、奥迪先发改善与经销商紧张关系,从统一渠道、加强与经销商沟通合作、优化管理机制三方面推进与经销商合作升级,降低经营压力、促进管理科学精进化
图42:
奔驰不断改善与经销商关系
资料来源:
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8:
奔驰新产品周期集中于15-16年启动
资料来源:
中汽协,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宝马17-19年迎来强势新车周期
宝马近年销量欠佳主要由于自身产品周期末期+SUV国产化进程落后+奔驰新产品周期竞争
宝马近两年销量增速萎靡,16年销量约51.7万,相比14年仅增13%,反观奔驰同年销量47.3万,比14年大增68%,与宝马差距迅速缩小
原因在于1)宝马核心车型第六代5系已上市逾六年,市场竞争力缺失;2)国内正值SUV热潮,而宝马SUV中仅X1国产化,相比奔驰国产GLC、GLA销量大幅落后;3)奔驰14-16年迎来C/E级换代、GLC/GLA国产等核心车型新周期,相对宝马对标车型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图43:
宝马奔驰销量差距迅速缩小(万辆)
资料来源:
中汽协,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9:
此代宝马5系上市已逾六年
资料来源:
中汽协,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宝马17-19年将迎来新车周期,并与经销商关系上新平台,销量有望加速提升
宝马集团已公布了中国市场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将拓展国产产品的产品线,从3个系列增加到6个系列。
2017年将推出多款新车,其中包括全新一代宝马5系与中国独家三厢运动1系;2018年,X3有望换代并国产;2019年,换代3系有望上市,宝马未来迎新产品周期,销量有望加速提升同时,宝马在15年帮经销商去库存等措施反映与经销商关系逐步改善,而16年宝马经销商联会成立标志双方关系进入新平台,未来宝马与经销商间将不断谋求“双赢”,利好宝马长远发展
图44:
全新宝马5系2017年7月有望上市
资料来源:
宝马官网,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10:
宝马未来在华产品将迎来新周期
资料来源:
中汽协,搜狐汽车,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重点推荐宝马/奔驰产业链核心标的
表11:
宝马未来在华产品将迎来新周期
资料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风险提示
1、SUV产品投放不及预期;
2、限购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