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465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 答卷 答案DOC.docx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问卷答卷答案DOC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本试卷共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6小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缔造(dì)根深蒂固(dì)痴想(chī)吹毛求疵(cī)

B.大脑(nǎo)恼羞成怒(nǎo)蕴含(yùn)润如油膏(rùn)

C.奖杯(bēi)一抔黄土(póu)汗水(hàn)成吉思汗(hán)

D.粗犷(guǎng)恃才放旷(guǎng)烙印(lào)恪尽职守(g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重蹈覆辙咬文嚼字一代天骄味同嚼腊

B.开卷有益持之以恒对答如流怒不可遏

C.断章取义自知之名无与伦比豁然贯通

D.唯唯连声精血诚聚寻章摘句格物至知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民间传说也有很强的生命力,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_______到今天。

②无论环境多么嘈杂,他总能静下心来_______,全神贯注地读书。

③现在提倡终身学习,达到了大学毕业文凭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

④到西藏旅游,虽只是_______,但那里的变化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A.留传目不斜视中止走马观花

B.流传目不斜视中止浮光掠影

C.流传目不转睛终止走马观花

D.留传目不转睛终止浮光掠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A.切实加强全体公民、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吉梗、贝母、氯化氨等配制而成的。

C.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埃博拉病人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能力和设施的医院就医。

D.2014年APEC会议在京召开,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领导人和代表及各国元首欢聚北京。

5.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

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

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

①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②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乙:

①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②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①D.甲②乙②

6.根据示例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3分)

示例: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

(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

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擎苍,右牵黄。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名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E.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F.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

(晏殊《破阵子》)

⑤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4分)

(说明:

本题有2分附加题,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思念是王湾笔下“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的浓浓乡情,是温庭筠笔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江南》)的绵绵牵挂,是苏轼笔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殷殷祝福。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惠子相梁》)

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③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④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⑤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7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B.

A.

以光先帝遗德愚以为营中之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今或无罪,二世杀之

C.

C.

苟全性命于乱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将军宜枉驾顾之

10.把“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分析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不利因素和侍卫之臣忠志之士等有利因素,提醒后主刘禅居安思危,珍惜志士贤臣。

B.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开张圣听”,是为了提醒后主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那些忠心为国的文武官员的士气。

C.诸葛亮自述身世,无意功名,但感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在兵败时接受任命,危难时奉命出使。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严明赏罚是最主要的一条。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人不寐”分别是什么意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10小题,4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小题。

(10分)

说“窗”

1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中说:

“囱,在墙日牖(音

yǒu,窗子),在屋日囱。

象形。

”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

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

“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

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

窗也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

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

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

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

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

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

“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

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

”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3.下面的内容,不属于窗的“功能”的一项是()(3分)

A.窗,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和视眼。

B.窗,透视自然景物这个永恒的画面。

C.窗,用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D.窗,设计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

14.下列对第④段中说明方法的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漏窗和空窗进行介绍说明。

B.“窗的后面多置石峰……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D.文段最后引用李渔的话,突出了空窗的妙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15.文中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以“漏窗”或“空窗”为例简要说明。

(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7题。

(10分)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

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

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

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

“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

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④孔子曾告诫我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

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

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16.下列的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B.“俯而学”与“仰而思”的结合,是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C.“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周围的事物,站在高处不拘泥于小的事物,学习不求甚解。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俯而学”与“仰而思”,都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7分)

(1)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解。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

(22分)

永不道别

〔美〕博伊尔斯

我那年才十岁,却陡然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因为我即将远离熟悉的家乡。

尽管我还年幼,但这短暂的时光中的每时每刻都是在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家族中度过的,这里凝聚着四代人的欢乐与苦楚。

最后的一天终于来临了。

我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我的避难所——那个带顶棚的游廊,独自悄悄地坐着,身子不断地抽动,伤心的泪水如泉水一般直往外流。

突然间,我感到一只大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爷爷,“不好受吧?

比利。

”他问道,随后坐在我旁边的石级上。

“爷爷,”我擦着泪汪汪的眼睛问道:

“这可让我怎么向您和我的小伙伴们道别呀?

他盯着远处的苹果树,静静地望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再见这个字眼太令人伤感了,好像是永别一般,而且还过于冷漠。

看起来似乎我们有许许多多道别的方式,但都离不开‘悲伤’这两个字。

我依然直直地盯着他的脸,他却慢慢地把我的小手放到他那双大手之中,轻声说道:

“跟我来,小家伙。

我们手牵着手,来到前院,这是他最为珍爱的地方,那里长着一株巨大的红色蔷薇花树。

“比利,你看到什么了?

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开得正旺的玫瑰花,心里却不知说些什么,就冒失地回答:

“爷爷,我见到的是又轻柔又漂亮的花呀!

真是美极了!

他屈膝跪了下来,把我拉到他身边,说:

“的确美极了。

但这不仅仅是玫瑰本身美,比利,更重要的是你心目中那块特殊领地才使得它们这样美。

他与我的视线相遇了。

“比利,这些玫瑰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种下的,那时你妈甚至还不知在哪儿呢。

我的大孩子出生那天,我栽下了这些玫瑰,这是我对上帝感恩的一种特殊方式。

那孩子和你一样,也叫比利,过去我常常看着他摘那些花,献给他妈妈……”

爷爷已是老泪纵横了(在这以前,我还未见他流过泪呢),声音也随之哽咽了。

“一天,可怕的战争终于爆发了,我儿子和其它许许多多的孩子一道远离家乡去前线。

我和他一道步行,到了火车站……十个月过去了,我收到了一封电报,原来比利已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牺牲了。

我所能记起的一切就是他一生中与我最后说的话就是‘再见’。

爷爷缓缓地站起来,“比利,今后永远不要说再见。

千万不要被世上的悲哀与孤独缠绕。

相反,我倒希望你能记住第一次对朋友问候时那种幸福愉快之情。

把这个不同寻常的问好牢牢铭刻在心中,就如同太阳常在一起,暖烘烘的。

当你和朋友们分离时,想远一些,特别是记住第一次问好。

一年半过去了,爷爷重病缠身,生命垂危。

几个星期从医院回来后,他又选择了靠窗那张床,以便能看到他所珍爱的玫瑰树。

一天,家里人都被召集到一块来了,我又回到了这幢旧房子里。

按常规,长孙也有与祖父告别的机会。

轮到我了,我注意到爷爷已是疲倦不堪,眼睛紧闭,呼吸缓慢而且沉重。

我轻松地握着他的手,正如当初他拉着我的手一样。

“您好,爷爷。

”我轻轻地向他问候,他的眼睛缓缓地睁开了。

“你好,我的朋友。

”他说道,脸上掠过一丝微笑,眼睛又闭上了。

我赶紧离开了。

我静静地伫立在玫瑰树旁边,这时,我叔叔走过来告诉我爷爷过世了。

我不由得又想起爷爷的话和形成我们友谊的那种特殊感情。

突然间,我真正领悟出他说永不道别和不必悲哀的真正涵义。

18.全文写了三次道别,请把表格中①②处的道别情节补充出来。

(4分)

次数

道别

第一次

我十岁时,要远离家乡,要跟亲人和小伙伴们道别

第二次

第三次

 

19.结合上下文,理解“他却慢慢的把我的小手放到他那双大手之中”和“我轻轻地握着他的手,正如当初他拉着我的手一样。

”两次拉手有什么不同?

(6分)

20.文中说“我赶紧离开了”,请展开想象,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4分)

21.谈谈你对“我真正领悟出他说永不道别而不必悲哀的真正涵义”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2.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待道别有不同的表现:

①有“执手相看泪眼”的依依惜别;②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淡定,如文章中的“我”与“爷爷”不说再见,你认同哪种道别态度?

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则文坛轶闻说,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

他很想有所施予,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那乞丐的手举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

“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

”乞丐笑了,含着泪说:

“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简单。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答卷

学校:

_______班级:

_______姓名:

_______成绩:

_______

1._____2._____3._____

4._____5._____

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______

(2)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9.______

1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

12.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14._____

1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

17.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