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223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十九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

第十九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故选C项;材料“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说明主张联合资产阶级,批判左倾不是右倾,排除D项。

2.(2019·天津高考·1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

“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说明土地改革已经开始,但并没有全部完成。

根据题干中“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说明三大改造还尚未开始,据此可以推知,该会议是召开于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故选B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当时土地改革尚未开始,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45年9月,当时已经开始了三大改造,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9月,当时三大改造已经基本结束,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15)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

C.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结合所学,该会议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夕,这段讲话意在解放思想、推动社会改革,故选C项;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排除A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排除D项。

4.(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1923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D项错误。

5.(2018·海南高考·10)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些主张(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答案】B

【解析】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D项错误。

6.(2017年天津卷9).毛泽东说: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

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

”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D

【解析】《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材料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而没有实现,不符合材料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与材料中社会主义胜利不符,故C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其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一定成就,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7.(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

【答案】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

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解析】

(2)第一小问相同,据材料一“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和材料二“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分析得出,二者都是追求民主与平等;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得出,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据材料一“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得出,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使得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分析得出,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召开的,故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拓展训练

1.(2019·吉林长春模拟)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

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主张带有“空想”色彩。

“空想”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制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答案】 A

【解析】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平均地权”并未涉及到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被剥削的地位,也无法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因此具有“空想”色彩,故A项正确。

2.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

“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

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A项正确。

据材料“1924年8月”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据材料“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可知没有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故C项错误;据材料“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可以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主张,表明孙中山勇于革新观念,故D项错误。

3.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

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

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

孙中山的“新主义”(  )

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源自西方的三权分立,而考试权和监察权则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所以五权分立是中西融合的成果,故C项正确。

4.关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

“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

“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

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以得出两种评论都旨在强调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5.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

“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由此可见,他(  )

A.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

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

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产阶级剥削

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