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02216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那里的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

完成下列问题。

1.那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变质岩B.岩浆岩

C.沉积岩D.喷出岩

2.那里的地貌属于()

A.丹霞地貌B.海蚀地貌

C.喀斯特地貌D.冰蚀地貌

3.形成张掖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

C.风力侵蚀D.岩浆活动

〖答案〗1.C2.A3.A

〖解析〗

〖1题详析〗

根据材料“那里的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根据所学知识砾石、砂岩和泥岩都为沉积岩,故C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析〗

据材料“那里的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

”结合所学,符合丹霞地貌的特征即“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A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题详析〗

张掖丹霞地貌四壁陡峭的形成过程:

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A正确;冰川堆积和岩浆活动与张掖地貌四壁陡峭无关,B、D错误;风力侵蚀不是形成张掖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C错误。

本题选A。

冰岛地处大西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

完成下列问题。

4.经过该岛国的板块边界类型及其东、西两侧的板块名称分别是()

A.生长边界,大西洋板块、欧亚板块B.生长边界,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C.消亡边界,欧亚板块、美洲板块D.消亡边界,大西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5.甲城市有“无烟城市”之称,其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极地气候

〖答案〗4.B5.C

〖解析〗

〖4题详析〗

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在北美洲和欧洲之间。

从板块位置来看,大西洋是由板块分离而形成,故此处应为生长边界,排除C、D选项。

欧洲大部分属亚欧板块,北美洲大部分属美洲板块,冰岛应在亚欧与美洲板块之间,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故选B。

〖5题详析〗

冰岛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A选项错误。

冰岛四面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带的影响,虽纬度较高,但岛上气候温暖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B、D选项,C选项正确。

故选C。

读某地等高线及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6.若A地看不见B地,则K点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260米B.360米

C.460米D.560米

7.图中河流①②③④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①B.②

C.③D.④

8.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地岩石顶部因受挤压,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C.乙地岩层比甲地岩层早生成

D.乙地地下水一定很丰富

〖答案〗6.C7.B8.A

〖解析〗

〖6题详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A、B海拔在300-400米之间。

若A看不到B地,则K地海拔较高。

K周围的等高线可能是300米或400米,若是300米,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则K地海拔小于300米,不能阻挡视线。

若是400米,则K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能阻挡住视线,所以C对。

A、B、D错。

故选C。

〖7题详析〗

在各河段中,等高线越密集部分,表示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

读图可以看到,四段中②河段最密集,应是流速最快,B对。

A、C、D错。

故选B。

〖8题详析〗

根据图中的地质构造,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对。

甲地岩石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不是挤压,B错。

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面,乙地岩层比甲地岩层晚生成,C错。

乙地是储水构造,但地下水不一定丰富,D错。

故选A。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

hPa),图中虚线为锋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四地,多阴雨天气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10.此时M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11.此时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冷锋D.暖锋

〖答案〗9.B10.D11.B

〖解析〗

〖9题详析〗

依据图中等压线的特点及相关气压数据可知,甲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A错;乙为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B正确;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槽线处为冷锋,冷锋锋后降水概率较大,丙位于低压中心以西的槽线南侧,所以丙属于冷锋锋前,降水尚未开始,C错;槽线在低压中心的东侧,槽线处为暖锋,暖锋锋前降水概率较大,丁位于低压中心以东的槽线南侧,所以丁属于暖锋锋后位置,降水已经结束,D错。

所以本题选B。

〖10题详析〗

此地为北半球,依据图中等压线的特点及相关气压数据,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地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其指向为东,近地面风向在地面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45度左右,偏转成西北风,故D正确,ABC错误。

所以本题选D。

〖11题详析〗

依据图中等压线的特点及相关气压数据可知,甲地四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内向外渐大,故甲为高压中心,此地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中心大气顺时针辐散,属于反气旋,B正确,ACD错误。

所以本题选B。

《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

据记载,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海南渔民在往返航行过程中依次主要利用()

A.东南信风、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东南信风D.东南信风、西南季风

13.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南海多台风,容易发生海难B.夏季盛行风减弱,不利于返航

C.夏季气温高,容易中暑D.夏季捕获的海货易腐烂,不易长时间保存

〖答案〗12.B13.A

〖解析〗

〖12题详析〗

14.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

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海南渔民冬季出海主要借助东北季风。

清明至谷雨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渔民返回主要借助西南季风,B对。

A、C、D错。

故选B。

〖13题详析〗

.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南海多台风,容易发生海难,A项正确。

夏季盛行风增强,有利于返航,B项错误。

我国南海诸岛岛礁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渔民已适应当地气候,C项错误。

在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距陆地不太远,保存时间长短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故选A。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界线,O点为极点,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读图,完成问题。

1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35°WB.20°N,0°

C.20°S,135°WD.20°S,180°

15.当图中24小时等时长线()

A.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B.扩大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缩小期间,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D.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

〖答案〗14.A15.B

〖解析〗

〖14题详析〗

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O为极点,P点看北极星的高度为70度,P点的纬度为70°N。

从等白昼时长线可以看出P点以内,白昼时长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北纬70°N到北极点发生极昼,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度互余,故太阳直射点纬度应为20°N。

OA、OB为日界线,根据已知知识点,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180度经线,一条为0时经线,从图中可以知道,OA经度为45°E,可判断OB为180度经线。

故45°E经线为另一条日界限,即0时经线。

太阳直射点的时间应为12:

00,由于45°E为0时,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应为135°W。

综合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应为(20°N,135°W),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

故选A。

〖15题详析〗

24小时等时长线即极昼范围线,当24小时等时长线扩大时,也就是北极极昼范围扩大时,即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在此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影长由长变短,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各区域影长变化不一致,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当24小时等时长线缩小时,也就是北极极昼范围缩小时。

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在此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长。

南京昼长夜短的变化幅度变小,逐渐向昼夜等长靠近。

A、C选项错误。

故选B。

广泛流传的“九九歌”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在图中哪个区域()

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

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

17.据材料推测,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候应该是()

A.一九B.四九

C.七九D.九九

18.下列城市中,“沿河看柳”最晚的应该是()

A.广州B.成都

C.北京D.哈尔滨

〖答案〗16.D17.B18.D

〖解析〗

〖16题详析〗

12345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由此可知,从冬至过后大概两个半月就是数九的时间,这段时间,大概是从冬至到春分之间。

故选D。

〖17题详析〗

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候应该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候,故选B。

〖18题详析〗

沿河看柳最晚的地方应该就是纬度最高(升温最晚)的地方,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哈尔滨。

故选D。

重庆万盛石灰岩石林和内蒙古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都是我国AAAA级景区。

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9.关于两个石林景观的正确说法是()

A.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B.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C.都可能找到生物化石D.都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0.关于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正确说法是()

A.都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积岩B.都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

C.都可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D.都能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

〖答案〗19.B20.C

〖解析〗

〖19题详析〗

重庆万盛石灰岩石林是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被外力侵蚀形成的;内蒙古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地壳抬升接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因此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错误,B正确。

生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花岗岩没有化石,C错误。

沉积岩有处理明显的层理结构,花岗岩没有明显的层理结构,D错误。

故选B。

〖20题详析〗

石灰岩是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AB错误。

石灰岩和花岗岩都可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C正确。

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花岗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

百帕)。

完成下列各题。

2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D.地面反射减弱

2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21.B22.B

〖解析〗

〖21题详析〗

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

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

首先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

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

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

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故选B项。

〖22题详析〗

乙处等压线比较密集,丙处等压线稀疏,因此丙处风力较小,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故选B项。

23.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答案〗B

〖解析〗从左到右依次编号①②③④,①全年各月均温大于15℃,全年各月降水量大,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排除CD。

②全年各月均温大于15℃。

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排除A。

③最冷月均温大于0℃,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最冷月均温大于0℃,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

故选B。

24.下图为某时刻谷地附近大气的等压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谷地等压面向下凹陷,表明此时谷地近地面气压较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近地面气压低一般是气流受热上升所致,即此时谷地气温较高,谷地夜晚散热不畅,往往气温较高,而因受热较少气温较低,因此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①正确,②错误;谷地此时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山坡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则近地面风从山坡吹向山谷,此时吹山风,③正确,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25.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下图示意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A.a、b、c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

B.c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

C.b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

D.a曲线表示2000m以内有逆温现象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正常情况下,对流层气温向上气温降低,图中a曲线在1000~2000米高度间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不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逆温是指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图中a曲线在1000~2000米高度间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而b、c曲线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a曲线表示2000m以内有逆温现象,b、c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没有逆温层存在,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外力塑造地表形态始于风化作用。

该地受到的风化作用有____风化、____风化和____风化。

(2)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____,其构造与地形不相吻合时,称为地形倒置,如____成为山岭。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____。

(3)图中A、B、C、D四地,从地质构造来看,属于向斜的是_____,属于背斜的是_____,属于地堑的是____,属于地垒的是____。

〖答案〗

(1)物理化学生物

(2)褶皱向斜断层

(3)CDBA

〖解析〗本题以岩层垂直地貌景观为材料,涉及风化、褶皱、断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风化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作用的营力有太阳辐射、水、气体和生物。

(2)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水平运动形式,即地壳发生波状弯曲运动称为褶皱。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

地形倒置,则是背斜成谷,向斜成岭。

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垂直运动,即地壳中的岩层发生垂直性运动,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

(3)从岩层来看,A、B两地发生地壳垂直运动,此处为断层地带,A属于断层抬升的部分称为地垒,B属于断层下陷的部分称为地堑。

C、D两地岩层发生水平弯曲运动,此处为褶皱地带,C为岩层向下弯曲称为向斜,D为岩层向上弯曲称为背斜。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季,北半球的____气压带被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2)此季节,A处刮____季风(风向),性质是____。

此季节,B处刮____季风(风向),是由南半球的____信风越过赤道向____偏转而形成的。

(3)C处一月时刮____季风(风向)。

形成季风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答案〗

(1)夏副热带高

(2)东南温暖湿润西南东南右

(3)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回归线以南的亚洲部分盛行西南风,回归线以北的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

根据季风季节变化规律,可知此时应处于北半球的夏季。

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气温高,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0度之间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原本在此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2)从图中和上题我们可以获知,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A处盛行东南季风。

东南季风,从温暖的海洋吹向陆地,其性质为温暖湿润。

 B处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果,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3)C处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至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季风。

形成季风的两大要素,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为北半球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此时,A处的地方时是____时,B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2)图甲A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根据图甲,地球应位于图乙中的____位置。

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

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A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3)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吻合,北温带国家是如何划分四季的?

〖答案〗

(1)夏至12昼长夜短

(2)45°W23.5°N①慢66.5°

(3)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月和次年1、2月为冬季

〖解析〗

(1)从图甲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阴影部分为黑夜,我们可以看到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判断此时应是夏至节气。

A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即地方时应为12:

00。

由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应为昼长夜短,故B地昼长夜短。

(2)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A点位于0度经线以西,二者之间经度差为45度,故A的经度为45°W。

从纬度来看,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其纬度应为23.5°N。

从图乙中我们可以根据公转轨道示意图判断,①为夏至前后,④为秋分前后,③为冬至前后,②为春分前后。

夏至节气应位于图乙中的①位置。

此时的时间靠近7月初,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②为春分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0)=66.5度。

(3)温带四季分明。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为6月22前后。

此时北半球温带到达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而此时也是北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7月份往往是一年中北温带气温最高的月份,为使夏季与气候变化吻合,故在夏季的月份选取中选择6、7、8月为夏季。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温带到达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而此时也是北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的最小值,1月份往往是一年中北温带气温最低的月份,为使冬季与气候变化吻合,故在冬季的月份选取中选择12、1、2月为冬季。

故而9、10、11月为秋季,3、4、5月为春季。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南省气象台2021年10月15日9时00分发布气象消息:

预计未来48小时内,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平顶山、漯河、许昌、郑州、开封、周口、商丘九地区及驻马店地区西部、南阳地区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8到10度。

17日早晨,上述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2到4度,高海拔山区可达0度左右。

(1)判断此次河南天气变化过程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说明判断的依据。

列举黄河以北地区可能有的天气现象。

(2)简要说明这种天气现象给当地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好处及不良影响。

(3)这种天气现象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说明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

〖答案〗

(1)冷锋;受冷空气侵袭,强烈降温。

短期内气温急降、气压骤升,并伴有大风,常有雨或雪等

(2)可能带来降水缓解旱情;低温是天然杀虫剂,对减少病虫害有利;可能给农作物带来冻害,可能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交通运输危害,摧毁建筑物等。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则酌情给分。

(3)水的比热容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幅度;浇水增加了空气湿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烟雾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和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少冻害。

〖解析〗本题以河南某次天气系统过境为材料,涉及冷锋天气变化、冷锋的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绝大部分地区在未来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8~10℃,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范围降温的天气,应是冷锋。

判断依据是短时间内产生大范围降温。

冷锋过境时及过境后对天气的影响变化有,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天气,气温骤降,气压升高。

(2)冷锋过境可能带来降水,缓解旱情;冷锋过境带来强降温,低温是天然杀虫剂,对减少病虫害有利;同时强降温可能给农作物带来冻害,给农业带来损失;冷锋还能带来大风天气,可能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交通运输危害,摧毁建筑物等。

(3)冷锋过境时能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