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786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9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

第4章;考试时间:

4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

3.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

B.

C.

D.

4.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5.图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大于30cmB.小于15cm

C.等于30cmD.大于15cm,小于30cm

7.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B.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C.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D.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9.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8cm

B.15cm

C.20cm

D.40cm

二、多选题

10.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下图所示表示的是小敏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敏是正常眼B.小敏是远视眼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三、实验题

11.(8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__________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

(前两空选填“放大”、“缩小”,“倒立”、“正立”。

后一空选填“同侧”、“两侧”)。

1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移动,直到屏上的像为止.

(2)在完成

(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移动.

(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四、综合题

13.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① 、②  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空格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①_____、②_______.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如果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___镜来矫正.

(4)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10cm~25cmB.10cm~极远处C.0~25cmD.0~10cm.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

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图甲)(图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2(如空气)时,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但当介质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

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

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选填“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内芯介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同上)紫光。

15.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

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此时像会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

A、5mB、0.5mC、0.05mD、0.005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

是因为手机镜头____-较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______(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调焦”。

(4)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请你劝劝他____。

五、作图题

16.如图所示,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点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17.

(1)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如图所示,P为人眼位置,请在图中用作图方法,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墙壁的范围。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4)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六、填空题

1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60°角从A介质射入B介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_。

若A、B介质中,一个是空气,一个是水,则______介质是空气。

19.小唐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唐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一种即可)。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而言的.

2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

的像是、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2.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23.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

(填“深”或“浅”)

24.如图所示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A活动中,透过盛水玻璃杯看书本上字,发现_____.

(2)B活动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_____的关系

(3)C活动中,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关系的;

25.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2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

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

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位置.

27.如图所示的茶杯在底部装有可拆卸的网盒,将茶叶放在网盒中,可以防止沏茶时茶叶由于受到的作用漂在水面上,省去了吹拂茶叶带来的不便。

倒入开水后茶香四溢,这是现象。

此时可以看到茶杯中网盒变大的(填“实像”或“虚像”)。

 

七、计算题

28.爱好摄影的小权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对如图所示的两张同一个场景的两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结合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小权同学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

参考答案

1.AD

【解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

被观察的微小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A和D正确。

2.A

【解析】选A.此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电珠作为研究对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选A.

3.B

【解析】试题分析:

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B,故应选B。

【考点定位】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C

【解析】解答:

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B.看见水中的桥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

C.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看到缸中的鱼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5.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故选B

考点:

光的折射

6.D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为15厘米到30厘米之间。

故D符合题意。

选D。

7.A

【解析】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几何三角形几何知识可得,屏幕上的画面减小,则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减小,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减小时物距增大,故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答案选A。

8.A

【解析】试题分析:

近视眼: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眼:

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故选C。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9.A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

解:

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即30cm>2f,则f<15cm.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

10.D

【解析】如图,由远处过来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

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即使光线进入眼睛前使光线发散一些,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故D正确。

11.缩小、倒立,放大、倒立,两侧

【解析】分析:

(1)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是平行光线,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成实像时,像物异侧,成虚像时,像物同侧.

解答:

解:

(1)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2)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所以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虚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两侧.

故答案为:

缩小;放大;倒立;两侧.

12.

(1)右最清晰

(2)倒立缩小(3)上(4)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解析】试题分析:

(1)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到透镜距离为15cm,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应该把光屏向右移动使得像距增大到二倍焦距以外,直到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

(2)在完成

(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即物距变成了二倍焦距以外,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由于蜡烛成倒立的像,蜡烛越短,烛焰向下移动,像应向上移动,因此光屏向上移动。

(4)由于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说明蜡烛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有可能是没成像,也就是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或者等于一倍焦距。

考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3.倒立缩小焦距像距前凹透B

【解析】

(1)人眼成像与照相机的成像过程类似,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根据短文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即改变晶状体的折射能力从而获得清晰的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近视眼的晶状体更厚,对光线折射能力强,焦距短,所以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这就是近视眼;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制作的眼镜使光线进入眼睛前发散一些,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近视眼。

(4)根据上文可知,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10cm到极远处。

点睛:

注意到本题中提到的明视距离,如果长时间看书学习,且距离小于明视距离,就会长时间的压迫晶状体,最终使晶状体的弹性变差,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所以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4.

(1)不会、会

(2)光疏介质、小于、大于

【解析】试题分析: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90°,折射角仍小于90°,不会发生全反射的;又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也就是当在水中的入射角为48.5°时,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90°,当再增大水中的入射光为60°时>临界角,则会在空气中发生全反射现象;

(2)因为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光疏介质;外套的折射率小于内芯介质;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大于紫光。

考点:

光的全反射

15.实变大远离D焦距小示例:

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

(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

【解析】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时,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表中数据知道,当物距u>0.50m时,像距v保持在0.5cm=0.005m左右,由凸透镜成像特点知道,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选D;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4)示例:

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

(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

点睛:

本题以照相机和手机为例,考查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需要熟练掌握

16.

【解析】解答:

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当物体成实像时,发光点发出的所有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过像点,如图所示:

点睛: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延长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17.

【解析】

试题分析:

(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由此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且光是射入人眼的,由此可以作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墙壁的范围。

(3)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以做出折射光线及其折射角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则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如图。

考点:

光现象及光路图

18.30°;60°;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60°角从A介质射入B介质,则入射角为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30°,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折射角是90°-30°=60°,光是从A介质射入B介质,一个是空气,一个是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B介质是空气。

考点: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

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19.虚,实,远离,投影仪

【解析】甲和乙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

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

20.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光屏中央物体

【解析】

试题分析:

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21.倒立放大左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体放在1-2倍焦距之间时,像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像距大于物距。

由图可知,此时符合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的成像规律,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所成的像则会靠近凸透镜,所以光屏应向左移动。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22.凸倒立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

眼睛

23.凹深

【解析】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说明近视的程度越严重,则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深(或大)。

点睛: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要戴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像离视网膜越远,矫正时眼镜的“度数”应该越大。

24.

(1)书本上的字变大了;

(2)音调与频率;(3)电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同学透过盛水的玻璃杯,此时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放大镜,所以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看到:

字变大或字横向被拉长了(或字变扁了);

(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知这是为

了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