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1761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 综合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必修2综合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

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答案 D

解析 精耕细作与材料中“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项错误;C项忽视了材料中“赋役”,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

2.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表明经商并非是这些人原本的动机,而是之后转向科举、农业的手段,故A项正确。

3.明代《西园闻见录》记载: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明朝时期(  )

A.土地交易频繁B.土地私有制确立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政府不抑土地兼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说明田主更换比较频繁,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就从法律层面承认土地私有,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脆弱性指在遭受自然灾害,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租赋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以及封建地主的兼并等条件下小农经济往往陷于贫困和破产,故C项错误;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故D项错误。

4.隆庆年间(1567~1572),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由此可以看出(  )

A.明廷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B.明廷一度实行开禁政策

C.明朝商业繁荣

D.明朝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 B

解析 对外贸易一度繁荣、移民东南亚说明明廷海禁政策一度松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较为频繁的对外贸易和移民说明明廷一度实行开禁,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明廷对外政策的变化,不能得出商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故C项错误;隆庆开关不能说明整个明朝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5.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

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

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

”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

A.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答案 C

解析 手工业与材料中“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不符,故A项错误;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与材料中“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1882年”“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表明无锡地区的蚕丝出售数量日益增多,价格日益上涨,不再是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传统小农经济已经解体与材料中“1882年”不符,故D项错误。

6.1874年李鸿章指出:

“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

商困民穷,势已岌岌。

”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征收厘金

C.兴办民用企业

D.向外国银行借款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项错误;征收厘金,与材料“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74年”“李鸿章”“军兴以来”可知是洋务运动,为了解决财政紧缺问题,清政府开始创办民用工业,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始大举外债,故D项错误。

7.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进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B.股份制是当时办厂的主要形式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轮船招商局刺激近代企业发展新模式

答案 D

解析 股份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股份制企业受到轮船招商局的推动而增多,不能说明当时主要办厂形式,故B项错误;无从判断材料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为民族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实行股份制推动其他企业实行股份制,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新模式,故D项正确。

8.解读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1750~189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890

欧洲

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时间早速度发展慢

B.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与西方的差距

C.中国制造业一直落后于西方

D.西方的殖民掠夺导致中国制造业落后

答案 D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于西方,故A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后由于其力量薄弱,并未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故B项错误;在18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一度领先西方,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源于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故D项正确。

9.《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

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

A.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

C.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

答案 C

解析 中外贸易与材料中“沪上求时新”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沪上求时新”,但未提及是否受西方影响,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沪上求时新”“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交通,故D项错误。

10.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

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A

解析 A项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化”相符,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不符,故B项错误;工商业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不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与材料中“1958年”不符,故D项错误。

11.下表是中国农村家庭年平均收入(元)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2001

总收入

152

216.2

547.3

990

2366

纯收入

133.6

191.3

397.6

686.3

1856.7

农业家庭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基层民主不断加强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78~2001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故B项正确;基层民主主要涉及农村选举等政治相关内容,与收入增加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图表中前半段有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的影响,后期主要受农村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影响,故D项错误。

12.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作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影响这些地区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重点的共同因素在于(  )

A.都是著名的侨乡

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C.都容易获取技术支持

D.都有重工业基础

答案 C

解析 在“一五”计划中,把东北作为建设重点,可以很好地得到苏联的技术支持,广东开放时间较长,在对外开放中,把它作为前沿阵地,容易获得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故C项正确。

13.1958年到1961年,国家财政连年出现大量赤字。

与之相伴随,出现了货币发行过多,市场不稳定的现象。

为了消灭财政赤字,并稳定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的有:

一是努力增产日用工业品,扭转企业亏损,以增加商品供应,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其他各项事业费和国防费用,以减少财政支出。

三是在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类及某些糖果、糕点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以回笼货币。

这种做法(  )

A.实质是中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B.说明中共停止了“大跃进”运动

C.表明政府利用市场调节作用恢复经济

D.中共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主要论述为消灭1958~1961年的财政赤字现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这是与1960年冬的“八字方针”相联系的,其实质就是中央对“左”倾错误的及时纠正,故A项正确。

14.英国利物浦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聚集地,是一个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

18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

在此期间,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有(  )

①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商路中心 ②“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 ③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 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商路中心,故①正确;英国受益于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商业革命”,故②正确;英国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展“三角贸易”,利物浦是英国的港口,故③正确;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5.在整个17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成为海上霸主。

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荷兰(  )

A.受到了各国的联合打压

B.深受广大殖民地的抗争

C.致力于与各国的争霸战

D.忽视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没有体现“联合打压”的特点,故A项错误;“成为海上霸主”没有体现殖民地的作用,也无法体现殖民地的反抗对其的冲击,故B项错误;“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没有体现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在整个17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这些方面没有工业方面的基础,所以在以后的竞争中受制于人,故D项正确。

16.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德两国经济持续发展,英、法两国实力相对下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四大发达国家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无从得知欧美列强的发展态势,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设备陈旧阻碍了自身发展,故C项错误;欧美四大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故D项正确。

17.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已成为普通消费品。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结果

B.国际贸易的发展

C.机器生产使茶叶产量提高

D.咖啡等新饮品的冲击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谈及了一个历史现象,即茶叶在17、18世纪地位的变化(由一种奢侈品转变为普通消费品)。

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6世纪,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机器生产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并且茶叶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故C项错误;咖啡比茶叶更早地进入到英国,故D项错误。

18.下表为“苏联一五计划部分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

关于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产品项目

1928年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实际完成数(1932年)

煤(万吨)

3550

6800

6440

石油(万吨)

1601

1900

2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616

钢(万吨)

1430

830

592

汽车(万辆)

0.07

2.39

拖拉机(万台)

0.13

4.89

A.煤炭和生铁的增长率最高

B.苏联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初显

C.苏联按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D.各项产品均超额完成预定指标

答案 B

解析 A项与材料中表格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各“产品项目”都反映了工业的大幅度增长,故B项正确;实现了工业化与材料中“苏联一五计划”的开始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煤”“生铁”“钢”不符,故D项错误。

19.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

这可以用来说明新经济政策(  )

A.完善了苏俄市场经济体制

B.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

C.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认可

D.助推了苏俄工业化的进程

答案 D

解析 “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可得出工业化得到了发展,故D项正确。

20.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

B.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

D.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答案 D

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在1933年由国会通过,颁行全国,两年之后,即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它违宪,但此时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随着新政的深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此种情况下,最高法院修改了这个司法解释,故D项正确。

21.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扩大财政预算与兴建公共工程

B.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

C.增加工人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D.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答案 A

解析 由“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可以看出需要针对失业的措施,故A项正确;“控制物价和调整产品结构”对稳定市场有作用,但不能直接解决就业,故B项错误;“增加工人工资”能改善有工作工人的待遇,但无法对失业者提供帮助,故C项错误;“实行救济”能缓解失业工人的生活,但不能解决其就业,故D项错误。

22.“决策不是通过谈判完成,而是通过高官会——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逐级协商取得一致……这些成果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但不是协议,也不是条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下列属于该组织“集体意志的体现”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汉城宣言》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罗马条约》

答案 B

解析 《汉城宣言》发表,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成立,该组织是官方论坛性质,不具有强制性执行力,与材料中“这些成果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但不是协议,也不是条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相符,故B项正确。

23.20世纪有一种政治理论认为:

当代政治世界的分裂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要求一致,也与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相符。

与这一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

B.西欧一体化进程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答案 B

解析 北约是“冷战”思维的产物,体现的是对抗,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政治世界的分裂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特征的国家会逐渐地走上合作,成为国际舞台的活跃对象,故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涉及经贸领域,不涉及政治领域,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理念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稳定、发展,故D项错误。

24.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三位一体的设想(  )

A.表明美国在该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B.反映了世贸组织是该经济体系的核心

C.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D.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可得出其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让长期以来国际纷繁的经济秩序体系化、制度化,故C项正确。

25.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图示。

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A.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C.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变迁

D.二战后西欧走向合作的历程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第一个课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到欧共体的成立,体现了经济发展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第二个主题“欧共体成立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串起来体现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

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18世纪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1835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琼首次将中国茶盗取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1872年,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1877年,维尔·大卫发明了焙炒机;19世纪以来,印度实现制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

……另外,美国规定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而进口中国茶需缴纳35%的关税。

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材料三 下表

年份

1953

1976

1985

2002

茶叶产量(吨)

1287

1786

3600

16178

茶叶产值(万元)

123.55

285.76

1029.7

27955

种植面积(万亩)

12.54

14

21.48

40

——摘编自章红《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恩施州茶业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恩施茶叶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产生的背景。

(8分)

答案 

(1)作用:

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成为中西贸易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2)变化:

由中国茶叶独占世界市场到输入英国的印度茶超过中国茶。

原因:

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19世纪英国制茶业中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享受关税优惠;工业革命使交通通讯工具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任答3点即可)

(3)趋势:

总体不断发展(1953~2002年),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均快速增长。

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27.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为解决经济大危机困境,就住房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主要有:

(1)1933年6月13日,通过房主贷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

1933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其中包括授权使用联邦资金解决低费用住房、清理贫民窟和生存房基地。

(2)1934年6月27日,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

(3)1935年4月8日,根据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建设公共工程的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

(4)1937年7月22日,国会通过班克——黑德——琼斯租佃农民法,又称租赁人法,授权农业部为佃农、劳工及分成制农民提供为期40年的年息3%的购房贷款。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

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政期间“住房福利保障”方面政策调整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指出它们“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表现。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推行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作用。

(4分)

答案 

(1)表现:

建立房贷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提供公共资金和低息贷款;加强住房管理。

特点:

政府通过立法形式加强干预;特别关注下层民众。

(2)原因:

战争的破坏;战后初期社会矛盾激化。

条件: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表现:

低息贷款;利息补贴;租金补贴。

(3)作用:

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造成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