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081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docx

专题0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热点备战高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复习

周年热点:

1818年-1883年,马克思出生.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93年,毛泽东诞辰

1913年,列宁主义,二次革命。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3年,长城抗战

1938年,徐州会战

1948年,三大战役

1919年,五四运动

涉及考点: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条件: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条件:

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实践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

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1、成立:

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②民主选举和监督;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3、性质:

无产阶级政权。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5、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3)作用:

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影响: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国共十年对峙: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1)合作条件:

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

(2)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

党内合作,国共合作的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北伐战争

(1)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勇敢,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意义:

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

扩大中共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

教训: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3、南昌起义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2)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3)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建立: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

(3)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5、红军的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

①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根本:

“左”倾错误

(2)过程:

①开始:

1934年10月

②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影响:

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事实上形成了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方法准备——将马克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抗战,取得了近代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

、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根本原因);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国际因素:

欧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侵华日军的罪行:

①、发动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标志着日本大举侵华的开始。

2)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3)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被害。

②日军侵华罪行(分类):

A、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

C、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

七七事变,日

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

②形成过程: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秋,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E、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意义:

有效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

③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3)共产党敌后抗日斗争

①1937年8月洛川会议:

中共中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成立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④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

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

的主要战场

⑤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政治上:

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⑥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①抗争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伟大胜利。

②历史地位:

A、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B、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C、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E、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祖国统一。

(4)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和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召开:

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展开(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

(3)内容:

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4)意义: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⑶、思想: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高考演练:

一、单选题

1.(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2.(201

4年上海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

A.《政府论》B.《共产党宣言》C.《乌托邦》D.《共同纲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由题干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形态:

阶级和阶级斗争已经消亡,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A项,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了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政治分权学说,与题干不符。

故A项错误。

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这与题干中的思想相符。

故B项正确。

C项,《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作品,莫尔描绘了一个幸福、理想的国家,但他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