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00655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docx

世界近代史第二讲

第二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经济前提

1、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路线

这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讲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这个规律是列宁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内容是说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跳跃式地发展,赶上并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起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于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以武力争夺殖民地和市场,按实力重新分割世界,这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在帝国主义战争削弱之后,帝国主义的链条上会出现薄弱环节,在薄弱环节上,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

2、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俄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才进入资本主义。

到19世纪80年代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90年代出现了工业的空前繁荣。

俄国的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俄国帝国主义除了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⑴在政治上,俄国仍保留着沙皇制度。

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⑵在经济上,俄国仍保留着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⑶外交上,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依赖。

在俄国,垄断资本、沙皇专制以及封建农奴制残余相结合,列宁把它的特点总结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沙皇俄国一方面是西方帝国主义瓜分势力范围,发动世界大战的同盟者;另一方面又是他们掠夺的对象。

这样,在俄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沙俄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沙俄同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且表现得非常集中,非常尖锐,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斗争的焦点。

3、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⑴发展快⑵觉悟高⑶最革命

4、沙皇政府的腐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务大臣与皇后勾结起来出卖军事情报。

前线士兵得不到必要的武器。

沙皇军队屡战屡败,不断向后退却。

为应付战时开支,沙皇大借外债。

在军需订货方面,向英、法、美3国欠债77.69亿卢布。

出身流氓和盗马贼的拉斯普金操纵着国家大权。

沙皇企图用“倒阁、组阁”的手法挽救帝国的命运。

从1915年6月到1917年3月,沙皇政府换了4位首相,5位内务大臣,3名外交大臣,3名国防大臣。

当时有两个阴谋在酝酿之中:

(1)当沙皇政府的组阁花招失败后,沙皇政府密谋与德国单独媾和,解散杜马,以便把军队从前线调回来对付人民革命

(2)资产阶级阴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这两个阴谋由于二月革命都没有成功。

二、二月革命的爆发

1917年2月14日国家杜马开会的当天,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运动,高喊:

“打倒专制政治!

”“打倒战争!

”。

2月18日,彼得格勒的普梯洛夫(普提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

接着其他大企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

2月23日(公历3月8日),彼得格勒的妇女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在三八节举行示威运动,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反对沙皇制度。

2月27日,彼得格勒驻军开始起义。

工人士兵联合起来,迅速摧毁了沙皇的统治机器,他们袭击军警,打开监狱释放革命者,并拘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

当晚召开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大会。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成为全国反对沙皇制度起义的信号,各地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奋勇前进,摧毁沙皇各级专制统治。

罗曼诺夫王朝长达300年的统治崩溃了。

意义:

二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第一场胜利的革命。

二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二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

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立宪民主党:

1905年革命中成立。

资产阶级政党,领袖为米留可夫。

主张君主立宪,支持沙皇。

十月党:

代表大工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成立于1917年2月革命前。

拥护沙皇1905年10月17日宣言,支持沙皇,领袖为古契可夫。

1917年2月27日革命爆发时,这些人成立了国家杜马(沙皇的议会)临时委员会,由罗将科任主席。

罗将科是大地主,曾任第三、四届杜马主席。

3月2日,成立临时政府。

2、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月革命中,人民根据1905年革命的经验,不但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而且还建立了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

2月27日,当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进行战斗的时候,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领导人聚集在原国家杜马所在地塔夫利达宫,拟定了有利于自己的苏维埃选举章程。

在第一次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布尔什维克只占10%左右。

在这次选举中对布尔什维克极为不利。

选举结果:

主席为齐赫泽,孟什维克领导人。

副主席:

克伦斯基,劳工党人。

二月革命后,加入社会革命党。

选出的11名执行委员中,布尔什维克仅占了3名。

3、二月革命后工农群众信任临时政府原因

⑴选举不公。

上面讲过,每1000名工人中选举1名苏维埃代表;少于1000人的工厂也可以同样选1名代表。

⑵俄国是欧洲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

他们大部分是小私有者和农民。

⑶在沙皇的高压下,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党的大多数领袖当时都不在首都。

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公开活动,他们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蒙骗了许多觉悟不高的群众。

⑷俄国资产阶级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有斗争经验和广泛的国际援助。

临时政府利用群众陶醉在二月革命胜利中的激情,以及欧美资产阶级的承认和国内苏维埃的支持,轻而易举地博得了群众对它的信任。

四、四月提纲和四月代表会议

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状况

在组织上,布尔什维克党由秘密转向公开。

其次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太清楚。

在当时存在着3种认识,集中体现在对战争和临时政府的看法上:

⑴以俄罗斯局为代表,坚决反对战争,不信任临时政府。

⑵以彼得格勒委员会为代表。

基本态度是动摇。

对临时政府抱有幻想。

列宁一行32人冒着被捕危险,取道德国、瑞典和芬兰于4月3日回到彼得格勒,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4月4日,列宁在塔夫利达宫举行的党代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演说。

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现收入《列宁选集》第3卷)

2、“四月提纲”的内容及意义

总的来讲,阐述了一个理论和一个中心。

理论: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

中心内容: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民主革命。

具体内容:

⑴关于政权问题,规定了俄国革命发展的总方向和性质。

⑵关于革命的策略。

列宁提出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

⑶关于国家形式。

列宁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不要议会共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由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⑷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交给当地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银行国有化,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为统一的国家银行等

⑸关于战争问题。

指出正在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应坚决反对战争。

⑹在党的工作方面,列宁主张修改党章,更改党的名称,用共产党取代社会民主党。

⑺在国际共运方面,列宁提出建立新的国际,即共产国际的任务。

意义:

“四月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路线和具体计划,从而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革命方向。

3、四月代表会议

1917年4月14-22日,召开了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全市代表会议。

列宁的路线得到了多数代表的拥护。

4月24-29日,在首都彼得格勒召开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即四月代表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列宁路线在全党的胜利。

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四月代表会议结束了党内的混乱局面,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统一起来,对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有重大意义。

五、两个政权局面的结束和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1、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和统治危机

⑴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对外政策:

临时政府要继续进行战争

同时发行了60亿卢布的“自由公债”,大量向美英法借款。

外债总额达160亿卢布。

对内政策:

保全旧秩序。

①强化国家机构。

②拒绝没收地主土地,并对遭到农民夺取土地的地主给以补偿。

③承认沙皇政府的一切内外债务。

④继续推行沙皇的殖民政策。

⑤留任沙皇时的旧官员。

⑵四月危机

1917年4月18日(公历5月1日),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可夫照会英法政府,临时政府将遵守沙皇时的条约,把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4月20日,照会公布,引起彼得格勒人民的无比愤怒,10万工人和士兵自发走上街头,高举“打倒战争”,“打倒米留可夫”,“打倒古契可夫”的标语和旗帜举行抗议示威。

彼得格勒军区司令科尔尼洛夫下令士兵向群众开枪,但士兵拒绝执行命令。

临时政府被迫解除了米留可夫和古契可夫的职务。

⑶六月危机

1917年6月3日-24日,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操纵会议,布尔什维克党只占少数。

会上还是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进行战争的决议。

6月18日的示威却成了一次革命的示威。

彼得格勒40万示威群众高呼“打倒战争”、“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

几个零星的信任临时政府的口号被淹没在人山人海之中。

2、七月事变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6月18日示威的同一天,临时政府在西南战线发动进攻。

在短短10天内,俄军伤亡6万人。

前线的失利导致7月示威的爆发。

7月4日,彼得格勒50多万人游行示威,喀琅施塔德的几千名水兵也参加了游行。

他们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立即夺取政权。

临时政府指使反动军官、士官生(多为贵族、地主、官僚子弟)和哥萨克(中亚的少数民族,以野蛮著称)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400多人,血腥镇压了这次和平示威游行。

七月事变是俄国政治形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它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3、布党“六大”与武装起义方针的确立

1917年7月26日-8月3日(公历8月8-16日)在彼得格勒秘密召开了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

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政治形势的报告。

主要内容:

⑴分析了形势,指出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条:

就是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⑵策略上,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⑶经济上,没收地主的土地。

把银行收归国有,并加以集中。

重要意义:

大会通过了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方针。

4、《国家与革命》一书及其历史意义

⑴写作背景:

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

考茨基伯恩斯坦盖德

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就是第二国际政策的追随者。

他们不主张推翻资产阶级政府,鼓吹护国主义,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党内以加米涅夫为首的少数人也主张议会夺权。

⑵主要内容:

①国家的实质: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②暴力革命问题:

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的武装夺取政权。

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问题:

必须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代替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有力量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④防腐败的3个具体措施:

实行选举制,领导人不是终身制,可以随时撤换;

领导人的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的最高工资;

使所有的人都变成监督者,“都成为官僚,因而都不能成为官僚”。

⑶历史意义:

从理论上讲,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在理论上系统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本来面目,批驳了各种对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歪曲。

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统一有重要意义。

六、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

⑴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

1917年8月12-15日在莫斯科召开了有反动将军、立宪民主党人、工商界代表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参加的“国务会议”。

会议上,俄军最高司令科尔尼洛夫竭力鼓吹要在全国实行军事专政,得到了国内银行家、大商人、资本家的赏识和支持。

英、法、美等国也答应给予援助。

1917年8月20日,科尔尼洛夫故意下令放弃波罗的海沿岸的里加,第二天,德军进入里加,威逼首都彼得格勒。

8月25日,科尔尼洛夫借口“保卫首都”,把克雷莫夫军团调往彼得格勒,同时向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提出最后通牒。

9月24-30日叛乱平定,科尔尼洛夫开枪自杀。

⑵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

2、武装起义的准备

⑴在理论上,以列宁的两封信和一篇文章为基础。

两封信:

《布尔什维克党必须夺取政权》和《马克思主义和起义》;

这篇文章是10月7日列宁从芬兰回国后的第二天(10月8日)写的。

题为《局外人的意见》。

(这两封信和文章均收集在《列宁选集》第三卷)

列宁认为时机成熟的三个条件是:

①无产阶级充分的觉悟;

②出现人民革命高潮;

③敌人最动摇的时候

列宁还提出了起义的5条策略原则:

①一战到底;②集中兵力;③出其不意;④坚决进攻,防御是起义的死路;⑤保持精神上的优势。

⑵思想上的准备

统一全党的思想是通过三次会议完成的。

①9月15日,中央会议。

②10月10日,中央特别会议

③10月16日,中央扩大会议

⑶组织上的准备

10月10日,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政治局,负责领导起义。

同时建立了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

10月12日,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

该会主席最初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拉齐米基,不久就换成了波德沃依斯基。

彼得格勒由斯大林、斯维尔德诺夫、捷尔任斯基等5人组成党的总部,领导起义。

到莫斯科去组织的是布哈林、诺根、李可夫

⑷军事准备

①工人赤卫队。

是基本武装力量。

人数达20多万,彼得格勒就有23000人。

②波罗的海舰队。

成立了舰队中央委员会。

③首都卫戍部队。

其中有一些反动军官反对布尔什维克党,但大部分军官和全体士兵拥护布尔什维克党。

④辅助力量。

拉托维亚有4万军队表示起义爆发后可以援助。

3、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看小说《震撼世界的十天》,《列宁在1918》、《列宁在10月》等电影。

参考教材。

⑵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

武装起义从10月24日开始,25日取得胜利,这时仅剩下冬宫未攻克。

26日晨攻克。

25日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强烈地谴责了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然后通过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同时向英、法、德三国无产阶级发出呼吁,号召他们为和平与解放而斗争。

《土地法令》规定:

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永远废除私有制,把没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使用。

大会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主席。

人民委员会下设13个部:

外交部长:

托洛茨基;民族事务部长:

斯大林

陆海军部长:

安东诺夫财政部长:

斯克洛尔佐夫

司法部长:

里波科夫教育部长:

卢那察尔斯基

农业部长:

米留金劳动部长:

什里雅善普尼科夫

工商部长:

诺根粮食部长:

特奥托洛雷奇

邮电部长:

阿雅诺夫

这次代表大会把苏维埃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形式,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⑶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进军

从1917年10月——1918年3月,全国基本上统一。

在此把握住俄国革命的两个特点:

①俄国革命在中心城市发生,然后发展到一般城市,然后再到农村,是一条先城市后农村,由城市→农村的道路。

②从革命的成分来看,以工人为主,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

农民是以士兵的身份参加的,士兵也多是穿军装的农民。

这两个特点是由俄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但它对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它的基本经验

⑴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革命,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创举。

②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胜利。

⑵基本经验

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但它的经验有普遍意义:

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要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

②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联合农民和其它劳动阶级。

③无产阶级要重视和平斗争,更要重视武装斗争。

必须灵活改变斗争的策略,如二月革命后,经历了和平→斗争→胜利的过程。

5、以十月革命为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贫穷落后国家?

总的来讲,在世界整体形成的条件下,哪个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不仅取决于该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国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总体联系中所处的地位。

在金融资本统治已成为世界体系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已不仅是个别国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整个链条在其最薄弱环节的突破。

这个薄弱环节可以是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甚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未占主导地位的落后国家。

具体来讲,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地区爆发,其历史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世界整体形成后,社会主义革命在哪里爆发和胜利,不取决于那些国家经济水平最高,无产阶级占人口多数,而是看哪里是世界各种矛盾的集中地,哪里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

⑵世界大战造成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使落后的俄国内部各种矛盾激化,因而,可以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途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⑶俄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造就了一支能够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大军。

十月革命表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走在社会主义革命前列的,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贫穷落后国家。

七、苏俄人民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斗争

1、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⑴建立建全苏维埃国家机关

①首先废除了临时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工人、士兵、农民代表苏维埃和人民委员会。

②建立无产阶级军队。

2月23日,红军一建立就开赴前线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后来苏联把这天定为建军节。

③解散立宪会议,制订苏俄宪法。

⑵实行国有化与工人监督

从1917年11月-1918年6月,人民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国有化法令。

把银行、铁路、大型企业收归国有。

⑶实施《土地法令》。

把没收地主、教会、皇族的1亿5千俄亩的土地分给了农民。

免除了农民每年缴纳的地租和购买土地的费用,这些费用达7亿卢布,也免去了革命以前农民的债务14亿卢布。

⑷肃清反革命

1917年12月3日,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肃反委员会。

12月20日,这个组织正式成立。

全名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者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是克格勃的前身)。

由捷尔任斯基担任主席。

⑴苏俄的和平努力与帝国主义的企图

10月26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发表了《和平法令》,向所有交战国提出了和平、停战谈判的建议。

11月21日,苏俄外交部向协约国(英、法、美、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发出照会,要求立即停战谈判。

11月28日、12月6日、1918年1月3日,外交人民委员3次向英法美3国发出照会,要求立即停战谈判。

但帝国主义列强对苏俄的和平照会置之不理。

企图在国际上孤立俄国,借德国的刺刀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便毅然决定同德国单独进行和平谈判。

德国谈判的目的:

①德国想通过对苏和约摆脱两线作战,然后把东线的兵力调回西线,集中打击英法;

②由于连年战争,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想通过与苏俄签订和约得到赔款,改变困境;

③德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想利用和约对人民进行欺骗,缓和国内形势。

⑵布列斯特谈判与和约的签订过程

从1917年12月13日开始谈判到1918年3月3日签订和约,共用了3个月时间。

这3个月的谈判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7年12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这个地方原为俄国,此时被德军占领)举行谈判。

俄国代表:

越飞;德国代表:

霍夫曼。

第二阶段:

1917年12月22日,双方又恢复了谈判。

这次谈判苏方代表:

托洛茨基,顾问:

彼德罗夫斯基;德国代表:

库尔曼。

德方提出要苏俄将西部地区的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德国。

第三阶段:

1918年2月23日,德国提出同意谈判,条件比以前更加苛刻。

条约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要苏俄在48小时内全部接受。

(1)俄国要给德国60万卢布的赔款;

(2)苏俄必须向德国割让大片领土,把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托维亚等地划归德国。

(3)要求乌克兰独立,成为德国的附属国;

(4)把俄土交界的地区(卡尔斯、巴统和阿尔达甘)割让给土耳其。

1918年3月3日,苏俄代表齐契林、彼德罗夫斯基与德方代表库尔曼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正式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

3月14日,又在新首都莫斯科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

大会批准了《布列斯特和约》

⑶《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意义

《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来说,是一个“不幸的和约”。

但这个和约的签定,使苏俄摆脱了战争,赢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喘息之机。

苏维埃政府利用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立和扩大红军队伍,为后来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白匪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宁说,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它是必要的。

应当注意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了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与把武器和金钱交给强盗为的是以后分赃区分开来。

3、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的斗争

⑴国内战争第一时期(1918年夏-1919年初)

1918年3月9日,干涉军开始在俄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首先登陆的是英军,其次是法军和美军。

4月5日,日军开始在东部的海参威(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接着英美军队也从这里登陆。

捷克军团:

是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俘和自愿从奥军投诚过来的捷克斯洛伐克人,约5万。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准许他们经由西伯利亚和远东返回。

途中受英法美干涉者的怂恿,掀起了叛乱,曾一度占领了西伯利亚、萨马拉及伏尔加河沿岸许多城市。

1918年10月被红军击溃。

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也猖狂地活动起来。

1918年7月6日,他们刺杀了德国大使米尔巴赫,阴谋挑起德国对苏俄的战争。

同时他们还在莫斯科的三仙巷,发动了反革命叛乱,虽然叛乱很快被平息,但局势依然十分紧张。

1918年8月30日,社会革命党指使其党徒卡普兰刺杀列宁。

列宁中了两颗毒头子弹,身受重伤。

1918年夏,把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

10月,红军发展到80多万人,年底已近100万。

⑵国内战争的第二时期(1919年3月-1920年底)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后,协约国支持苏俄国内的白匪军,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干涉。

第一次:

发生在1919年3月-8月间,由盘踞在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充当了进攻的主力。

在北高加索的邓尼金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配合进攻。

第二次:

时间发生在1919年夏到1920年初,协约国对苏俄发动了14国的武装干涉。

参加这次进攻的,除英法美外,还有波兰、芬兰、立陶宛、拉托维亚和爱沙尼亚等。

充当这次进攻主力的是邓尼金。

美国向邓尼金提供了10万人的武器装备,英国派去了2000多名军事顾问。

6月,邓尼金兵分三路,向北进犯。

很快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和察里津,直逼首都莫斯科。

同时,波兰军队也侵入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继续向苏俄境内推进。

第三次:

1920年春,协约国决定利用波兰地主和盘踞在克里米亚的弗兰格尔白卫军,再次向苏维埃共和国发起进攻。

协约国帮助波兰装备了74万军队。

寇松线与里加线:

1920年7月底,红军逼近华沙。

在波兰处境危机之际,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急忙向苏维埃政府发出照会,要求红军停止进攻,双方举行和谈,并提出所谓的“寇松线”,划定苏波边界。

1920年10月,苏俄与波兰在里加签定了和约,根据《里加和约》,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入波兰版图。

远东共和国:

在远东地区,党和政府为了避免与日军直接发生冲突,于1920年4月6日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了一个缓冲国,即“远东共和国”。

它形式上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受布尔什维克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