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系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004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给水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锅炉给水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锅炉给水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锅炉给水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锅炉给水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给水系统.docx

《锅炉给水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给水系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给水系统.docx

锅炉给水系统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目录

1概述2

2锅炉给水控制系统3

2.1锅炉控制系统介绍3

2.2锅炉控制系统要求4

3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案5

3.1PID控制5

3.2汽包水位控制方式8

3.2.1单冲量控制方式8

3.2.2双冲量控制方式9

3.2.3三冲量控制方式10

3.2.4系统控制器参数的分析与整定11

4仪表的选用13

4.1检测类仪表14

4.1.1压力仪表的选型14

4.1.2液位仪表的选型14

4.1.3流量仪表的选型14

4.2调节阀的选型15

5.课程设计体会15

参考文献16

 

1概述

工业锅炉是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目前,我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锅炉燃煤,耗煤量占全国原煤消耗量的1/3以上[1],而且锅炉燃用的主要是中低质煤,工业污染十分严重;同时,锅炉形式比较陈旧,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使用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比例是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之一;同时有必要对工业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运行的自动化水平,这样将获得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其节能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给水控制的任务是维持汽包水位在工艺允许范围内。

由于影响汽包水位的几个因素中,燃料量的扰动影响较小,因此,汽包水位的控制中,主要的目的是以汽包水位为被控变量,以调节给水流量为控制手段。

同时,由于汽包水位不仅受锅炉侧的影响,也受到汽轮机侧的影响,当锅炉负荷变化或汽轮机用汽量变化时,给水控制都应该能限制汽包水位只在给定的范围内变化。

目前,对汽包水位的控制大部分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

此方式是根据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建立,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以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保持稳定的给水流量。

汽包水位是一个重要的监控参数,反映了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另外还有汽包水位控制方式(单冲量、双冲量及三冲量控制[2][3]),其中的冲量指的是变量。

 

2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2.1锅炉控制系统介绍

锅炉是一种承受一定工作压力的能量转换设备。

其作用就是有效地把燃烧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或再通过相应设备将热能转化为其它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能量形式,长期以来在生产和居民生活中都起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锅炉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等。

其中电站锅炉主要用于发电,工业锅炉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而生活锅炉主要用于供暖取暖。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不断强化,生活设备不断革新,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方向发展。

为确保生产生活安全,对锅炉设备的自动控制就显得十分明显[4][5]。

锅炉系统主要包括燃烧系统、送引风系统、汽水系统及辅助系统等。

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2.1锅炉主要工艺流程图

由图2.1可知,给水泵、给水调节器、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等构成了蒸汽发生系统。

燃烧和空气按一定比例进入燃烧室燃烧,生成的热量传给蒸汽发生系统,生产饱和蒸汽Ds,然后经过过热器,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D,汇聚至蒸汽母管。

压力为PM的过热蒸汽,经负荷设备调节控制机构,提供给生产负荷设备使用。

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后,再经省煤器预热锅炉给水和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最后由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出。

2.2锅炉控制系统要求

锅炉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其生产任务是根据外界负荷的变化,输送一定质量(汽压、气温)和相应数量的蒸汽给汽轮机,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为了满足负荷设备的要求,保证锅炉本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锅炉的自动化水平,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其主要控制要求如下:

1、保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锅炉汽包水位的高度,关系到汽水分离的速度和生产蒸汽的质量,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如果锅炉汽包水位过高,就会影响汽包水位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水分过多,结果可能会使过热器受热面结垢而导致过热器烧坏,并会引起汽轮机叶片上结垢增加,严重时将损坏汽轮机叶片,同时,还会使过热器气温产生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如果汽包水位过低,就会影响自然循环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使个别上水管形成自由水面,产生停滞,致使水冷壁因供水不足而烧坏,因此,必须对汽包水位进行控制,将其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现在要求将其控制在0±5cm.

2、稳定蒸汽温度:

由于过热器的作用是将从汽包出来的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使过热器长期承受高温高压。

因此,在安全生产和技术经济指标上,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使蒸汽温度保持保持在额定值范围内。

现场要求将其控制在445±50℃。

3、控制蒸汽压力稳定:

蒸汽压力是安全生产的需要,是维持负荷设备正常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证燃烧经济性的需要。

现场要求将其控制在3.9±0.1MPa。

4、控制炉膛负压在规定的范围内:

炉膛负压的变化,反映了引风量与送风量的不相适应。

维持炉膛负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锅炉的安全运行时有利的。

现在要求将其控制在0.1±0.05Pa。

5、保持烟气含氧量在一定范围内:

要使锅炉燃烧过程出现最佳工况,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经济性,必须使空气和燃料维持适当的比例,将过剩空气降低到接近于理想水平而又不出现一氧化碳和冒黑烟,这就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对燃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使空气和煤出现最佳的配比,否则势必增加热量损失,降低经济技术指标,并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现场要求将其控制在:

2.6±0.2(%)。

3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3.1PID控制

3.1.1PID控制原理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6][7].常规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1,系统由PID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

图3.1PID控制系统原理图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他根据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y(t)构成控制偏差e(t)=r(t)-y(t).

将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故称PID控制器。

其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

u(t)——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e(t)——调节器的偏差信号,等于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KP——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T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

TD——调节器的微分时间;

上述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进行离散化,将其进行离散化的位置型控制算式:

式中:

u(k)---k采样周期时的输出

e(k)---k采样周期时的偏差

Ts-----采样周期

即有

其中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3.1.2PID对控制的影响

3.1.2.1比例P调节器

比例P调节器是一种简单的调节器,其控制规律为:

u=KPe+u0

KP:

比例系数,

u0:

控制常量,即误差为零时的控制变量;

如图所示,比例调节器对误差e是即时响应的,误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使被控制的过程变量图3.2P调节器的阶跃响应

Y向误差减小的方向变化。

3.1.2.2比例积分(PI)调节器

其控制规律是:

Ti:

积分常数,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

图3.3PI调节器的阶跃响应

积分器的输出值大小取决于对误差的累积结果,虽然误差不变,但积分器的输出还在增加,直至使误差e=0。

积分器的加入相当于能自动调节控制常量u0,消除静差,使系统趋于稳定。

3.1.2.3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

其控制规律是:

Td:

微分常数,T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积分器虽然能够消除静差,但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进一步改进是通过检测误差的变化率来预报误差,并对误差的变化作出响应。

图3.4理想PID调节器的阶跃响应

3.1.3PID参数整定

方法有:

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

小结:

PID控制是迄今为止最通用的控制方法。

大多数反馈控制用该方法或其较小的变形来控制。

PID调节器及其改形型是再工业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控制器。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PID控制器产生并发展于1915~1940年期间,尽管自1940年以来,许多先进控制方法不断推出,但是PID控制器以其结构简单,及易于操作等特点,仍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轻工和机械等工业过程控制中。

3.2汽包水位控制方式

给水控制的任务是维持汽包水位在工艺允许范围内。

由于影响汽包水位的几个原因中,燃料量的扰动影响较小,因此,汽包水位的控制中,主要的目的是以汽包水位为被控变量,以调节给水流量为控制手段。

同时,由于汽包水位不仅受锅炉侧的影响,也受到汽轮机侧的影响,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或是汽轮机用汽量变化时,给水控制都应该能限制汽包水位只在给定的范围内变化。

常用的汽包水位控制方式有单冲量、双冲量及三冲量控制。

3.2.1单冲量控制方式

此方式是汽包水位自动调节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引入汽包水位作为反馈量,是典型的单回路定植控制系统,此方式将水位测量信号经变送器送到水位调节器,水位调节器根据水位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去控制给水阀门,改变给水量来保持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

图3.5汽包水位单冲量控制原理图

这种方式用在停留时间较长,负荷较稳定的场合,再配上一些连锁报警装置,可以保证安全操作。

但停留时间较短,负荷变化较大时,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原因如下:

(1)当负荷变化产生虚假水位时,将使控制器反向错误动作;

(2)对蒸汽流量扰动不灵敏;

(3)对给水自发性干扰不能有效及时克服。

3.2.2双冲量控制方式

这种方式克服了单冲量的不足。

原理图如下:

该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前馈(蒸汽流量)加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系统。

图3.6汽包水位双冲量控制原理图

其特点有:

可消除“虚假现象”对调节系统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善调节特性,提高调节质量,且投资增加不多。

但是该控制方案依旧存在不能及时反映给水流量对水位调节的干扰,因此双冲量水位控制适用于负荷变化较频繁的小型低压锅炉,而不适用于给水母管压力经常有波动的锅炉系统。

3.2.3三冲量控制方式

一般情况下锅炉容量越大,气包的相对水位容量就越小,允许的水位波动就越小,如果给水中断,就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危险水位,这就要求水位的控制必须能够及时反映给水流量对水位的干扰。

为此,在双水位控制的基础上再引进一个给水流量变化的信号进行控制,就构成所谓的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其控制方案如图3.7所示。

图3.7三冲量控制方式原理图

该系统中,汽包水位是被控量,是主冲量信号,而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是2个辅助冲量信号,通过2个辅助冲量的引人,既克服了“虚假液位”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又能及时反映出给水量对水位的干扰,克服了控制过程中的滞后现象。

因此,对于大中型高中压锅炉采用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较为适宜。

综上所述,应采用三冲量控制方式。

三冲量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

三冲量汽包给水控制系统,采用蒸汽流量对信号进行前馈控制,当蒸汽负荷突然发生变化,蒸汽信号使给水调节阀一开始就向正确方向移动,即蒸汽流量增加,给水调节阀开大,抵消了由于“虚假水位”引起的反向作用,因而减小了水位和给水流量的波动幅度。

当由于水压干扰使给水流量改变时,调节器能迅速消除干扰。

如给水流量减少,调节器立即根据给水流量减少的信号,开大给水阀门,使给水量保持不变。

另外,给水流量信号也是调节器动作后的反馈信号,能使调节器及知道控制的效果,所以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调节器动作快,还可以避免调节过大,减少波动和失控。

这样,汽包水位就很少受到影响。

3.2.4系统控制器参数的分析与整定

三冲量汽包水位单级控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