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0354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docx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离线申报指南

版本号

修订人

时间

1.0

袁丁、叶军

2012/05/18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月度申报增值税时使用。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纳税人原使用客户端软件申报的,可以继续使用,也可使用网上办税服务厅的增值税申报功能。

一、申报方式

由于增值税报表较多,为方便填写,采用离线申报方式。

相关准备工作如下:

1、申报前请确认已安装离线申报工具(点击下载)。

安装使用请参见文档“操作手册-网上办税服务厅-离线申报工具使用指南”(点击下载)。

2、对于已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一般纳税人,请先抄报税。

3、需先在网上办税服务厅报送财务报表,报送说明请参见文档“操作手册-网上办税服务厅-财务报表报送”(点击下载)。

二、离线申报

2.1报表下载

点击左边导航树上的“一般纳税人申报”(如图2-1),进入申报方式选择页面(如图2-2)。

图2-1

图2-2

点击“下载离线表单”下载报表文件(后缀名为idf),如图2-3,点击“保存”,保存至本地计算机,如图2-4。

图2-3

图2-4

2.2报表填写

双击报表文件即可打开,如图2-5。

报表自动获取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税款所属期间、填表日期以及本年累计、税额计算等。

“纳税人识别号”:

自动显示税务登记证号码,一般为15位、18位或20位。

“纳税人名称”:

自动显示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名称全称。

“税款所属期间”:

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确定信息无误后可以填写当期的报表。

填写必要的选项后,报表会自动计算相关数据项,并根据相关业务规则校验当前填写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

图中灰色背景色的填报项为系统自动计算带出,无需也不能填写。

白色背景色的栏目需要纳税人填写。

具体表单填报说明,请参看第四节。

图2-5

点击工具栏中的下拉框,可切换报表,如图2-6中红框所示。

工具栏中的“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也可以切换报表。

图2-6

对于税务登记的经营范围包含“成品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填写“成品油购销存情况明细表”,在表中选中一行,再点击工具栏中的“增加行”、“删除行”,则纳税人可自行增删行次,如图2-7。

图2-7

点击工具栏中的“保存”,在本机保存已填写内容,下次可继续填写,不会进行申报;所有报表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则会将报表申报至税局,如图2-8。

申报成功则系统根据填写的内容给纳税人返回网上办税回执单,其间显示当前申报的报表缴款凭证序号、申报报表和金额等,如图2-9。

图2-8

图2-9

三、申报缴款查询

纳税人申报之后,可以在登录后的界面查询申报情况、是否已经扣款等。

在界面左边选择点击“申报缴款查询”,如图3-1。

图3-1

查询申报信息:

选择征收项目为“增值税”,在所属时期起、所属时期止中输入相应日期,点击“查询”,如图3-2,系统将会显示申报情况列表。

如图3-3。

图3-2

图3-3

点击“打印申报表”,则会弹出报表文件下载对话框,如图3-4。

图3-4

将上图报表文件保存至本机后,双击打开,其与申报时填写的报表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不可修改,在工具栏点击“打印”即可打印报表,如图3-5。

图3-5

查询缴款信息:

在所属时期起、所属时期止中输入相应日期,点击“查询”,如图3-2,系统将会显示缴款情况列表。

如图3-6。

图3-6

四、表单填报说明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

1、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2、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3、本表第1项“

(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

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售额”的合计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5、本表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6、本表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7、本表第5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

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8、本表第6项“其中:

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9、本表第7项“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0、本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1、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2、本表第10项“免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3、本表第11项“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4、本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2栏中的“税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5、本表第13项“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16、本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3栏中的“税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7、本表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8、本表第16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19、本表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20、本表第18项“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1、本表第19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2、本表第20项“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23、本表第21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4、本表第22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5、本表第23项“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6、本表第24项“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7、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28、本表第26项“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不填写。

29、本表第27项“本期已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

“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0、本表第28项“①分次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

31、本表第29项“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不填写。

32、本表第30项“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3、本表第31项“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4、本表第32项“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

“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35、本表第33项“其中:

欠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36、本表第34项“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

37、本表第35项“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

“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8、本表第36项“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

该数据与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

“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年度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

39、本表第37项“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

1、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2、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

“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0、本表第38项“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该数据与本表第32项“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

“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填表说明

1、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2、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3、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4、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均应包括销货退回或折让、视同销售货物、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适用零税率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出口执行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以及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调整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a.第1、8、15栏包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b.第2、9栏不填写。

5、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纳税检查调整”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6、本表“三、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数据,填写本期因销售免税货物而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份数、销售额和税额,包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的免税粮食,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等。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

1、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2、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3、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4、本表“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1栏“

(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栏应等于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与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

(2).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栏应与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减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的数据相等。

(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由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专用发票、核查结果中允许抵扣的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份数、金额、税额。

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4).第4栏“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具体包括: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栏应等于第5至8栏之和。

(5).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份数、金额、税额。

(6).第7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7).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7.1)“金额”栏:

填写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金额”栏数据、《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

(7.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

①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②《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第8栏填写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份数、金额、税额。

(8).第9栏“6%征收率”和第10栏“4%征收率”,不填写。

(9).第11栏“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10).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应等于第1栏、第4栏、第11栏之和。

5、本表“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部分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明细情况。

(1).第13栏“本期进项税转出额”,填写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

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该栏等于第14栏至第21栏之和。

(2).第14栏“免税货物用”,填写免征增值税项目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3).第15栏“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接受试点纳税人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进项税额,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4).第16栏“非正常损失”,填写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

与非正常损失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5).第17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填写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6).第21栏“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中“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

6、本表“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22至26栏数据包括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

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结存至本期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初余额数。

该项应与上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数据相等。

(3).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但因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企业购进供出口的货物。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4).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末余额数。

(5).第26栏“其中:

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填写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只能作为出口退税凭证或应列入成本、资产等项目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包括外贸出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6).第28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7).第30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8).第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