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97900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docx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

经管学院《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

论文名称:

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华为企业现状分析

团队成员:

XXX、XXX、XXX

年月日

 

《管理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

一、题目自拟,但必须围绕管理经济学课程所学内容,应用1-2种分析方法,完整地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二、内容范围

1.结合“滴滴打车收购优步中国”案例,搜集网约车市场企业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在此基础上,提炼主题撰写论文。

2.收集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资料或者数据,提炼主题撰写论文。

3.结合课程所讲定价策略内容及案例,请收集身边不同的定价方式方法,并提炼主题撰写论文。

4.其它和《管理经济学》课程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提炼一个主题撰写论文。

三、写作要求

1.字数5000字左右,要求语言通顺,精炼,主题明确,分析方法应用得当,层次清楚,格式正确,结构完整;

2.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杜绝抄袭,所有资料、数据一律标明出处;

3.由于是小组作业,请各成员在论文末尾注明各自的贡献;

4.如有抄袭或者雷同,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四、格式要求

1.课程论文包含:

封面,标题,摘要(有中英文更好),关键词(有中英文更好),正文,参考文献。

2.请按此格式打印出来。

3.要求注释

4.请将课程论文要求附在课程报告前面。

五、评判等级

优秀:

90以上;良好:

85以上;中等:

75以上;及格:

60以上;不及格:

60以下

六、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7日,课程代表收齐后交到办公室:

北三楼103

致谢

感谢吕老师和邵老师在《管理经济学》的课程里给予我们指导、和我们分享见解。

让我们能对这门课程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分析中去,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感谢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理解与配合、积极沟通与分享自己的想法、主动包揽任务与承担责任、认真查阅资料、热心分享资料,在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既学到了知识、也加深了友谊。

感谢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新的思路,也砥砺我们努力前行。

感谢图书馆和各统计网站提供的数据,为我们的理论分析提供依据、奠定基石。

最后感谢努力的自己,通过积极思考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认真撰写论文锻炼自己求真务实的态度,拒绝抄袭,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保护。

摘要

随着现代生活中通讯技术和行业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电子产品,担负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这些移动终端中又以智能手机所占的比例最大,功能最齐全,可以集通信和娱乐功能为一体,又可以通过数据网络和无线网络上网获取更多咨询和动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而在中国市场内部,除三星及苹果以外,就属华为手机在性能、功能和性价比等方面更受国人欢迎。

因此,我们小组就以华为公司作为本次结课论文报告的研究对象,从整体到局部,先分析整个市场,从而切入到华为企业,对它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华为;市场结构;环境分析;供求分析;市场定位;技术创新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inmodernlifeandindustry,mobileterminalhasbecomeanecessaryelectronicproducts,everyoneisladenwithallsortsoffunction.Againinthemobileterminaltosmartphonesproportionisthelargest,themostcompletefunction,communicationandentertainmentisabodycanbeset,andcangetmoreconsultationtotheInternetviaadatanetworkandwirelessnetworkanddynamic,isnecessaryinPeople'sDailylife.AndwithintheChinesemarket,inadditiontothesamsungandapple,belongstothehuaweimobilephonesinsuchaspectsasperformance,functionandcostperformanceismorepopularwithamericans.Therefore,ourteamistothecompanyastheresearchobjectofthisknotclasspaper,fromtheoveralltolocal,analysisthemarketfirst,tocuttothehuaweicompany,itsin-depthanalysis.

KeyWord:

Huawei;Marketstructure;Analysisoftheenvironment;Analysisofthesupplyanddemand;Marketpositioning;Technologyinnovation.

目录

致谢2

摘要3

第一章市场结构与环境分析1

一、手机市场结构分析1

二、对华为企业的环境分析2

2.1宏观环境分析2

2.1微观环境分析3

第二章需求——供给分析5

一、华为手机的市场供求情况(以2015/2016为例)5

二、影响华为手机供求量的因素7

2.1产品的价格7

2.2消费者的收入7

2.3相关产品的价格7

2.4消费者的偏好7

三、需求曲线与价格弹性8

3.1需求曲线8

3.2需求的价格弹性9

第三章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10

一、华为的几大产品线简介10

二、低端机的市场定位与定价11

2.1畅玩系列:

低端入门机11

2.2华为荣耀:

极致性价比11

2.3G系列:

青春版的代名词11

三、中端机的市场定位与定价11

3.1麦芒系列:

年轻人特供11

3.2Nova系列:

面向女性的年轻旗舰级11

3.2P系列:

时尚旗舰机11

四、高端机的市场定位与定价12

五、定价策略浅析12

5.1成本加成定价法12

5.2多产品定价法13

5.3撇脂定价法13

第四章华为的技术创新13

一、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13

二、华为的研发历程14

三、研发投入数据与成果15

参考文献16

小组成员分工17

第一章市场结构与环境分析

一、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手机市场结构可以由由行业集中度判断手机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

行业集中度指数又称“行业集中率”是指该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一般情况下N=4或8,CR4越大,说明这一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趋向于垄断;反之,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趋向于竞争。

集中度是衡量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以全球手机市场2016年第一、第二及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前四位的企业来计算它的集中度,由于只知道其市场份额,因此用公式计算,其中:

是第i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n是这个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数。

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占比排名表

季度

品牌

Q1

Q2

Q3

三星

23.2%

22.8%

20.0%

苹果

14.8%

11.9%

12.5%

华为

8.3%

9.4%

9.3%

OPPO

4.6%

5.3%

7.0%

计算可得,Q1的为50.9%,Q2的为49.4%,Q3的为48.8%。

由贝恩划分的集中度标准,可知中国的手机市场的市场类型为低集中寡占型即垄断竞争市场。

由上表也可以得知,在中国手机行业中,华为虽然暂时还竞争不过两大外国手机销售商,但是就国内2016年三个季度手机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说,华为也以Q115.8%、Q217.5%、Q314.9%的销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内的销售品牌,可以称得上是领军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实属难得。

二、对华为企业的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2.1.1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与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积极的政策将会引导整个行业蓬勃发展,反之则会削弱整个行业的潜能。

近年来移动终端发展迅速,行业内部的技术改革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扶持行业的发展。

其中《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详细提出下一阶段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及战略,将加大财政资金补贴收入,同时完善技术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工信部也表示将通过产业政策推动Android平台发展。

2.1.2经济环境

宏观方面:

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CPI上涨2%,经济发展稳重有进,好于预期;2016年5月以后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可以减少重复收税现象的发生,可以扩大企业投资,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和结构的优化。

微观方面:

中国人口的消费能力增长速度较快,而且对智能机的需求也很大。

现如今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快导致了个人换手机的速度相对加快,这也促进了手机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2.1.3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对移动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智能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由早期的简单而单一的通讯功能增加到如今的集通讯、娱乐和网络功能为一体的便捷而智能的终端。

而且不同人群对手机的要求不同,对手机的品牌和价格有不同的需求,这在一方面也加速了手机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2.1.4技术环境

智能手机具有体积小、网络接入速度快、各种通讯功能和娱乐功能齐全等优点,而且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特别是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价位、功能的品牌任其挑选,相对于其他移动终端竞争能力更强。

中国现如今自主研发能力大为提高,智能手机的配件都有相应的成果,摆脱了购买各种专利的困境。

而且国家现今也有许多的政策扶持行业的发展,相对而言,较之前几年要好许多。

2.1微观环境分析

2.2.1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以目前市场来看,华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三星、苹果这两个国际大品牌以及今年崛起速度迅速的OPPO。

下面会对这些竞争者一一分析。

三星:

三星的目标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一带,低端产品则不比华为走心。

中国市场一直为三星的销量数据做出很大贡献,可以说中国是三星仅次于美国的销售市场。

三星的优势在于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对高端市场的重视;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营销策略做得相当成功。

但从去年开始,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一直在走低,再加上不久之前Note7频繁出现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三星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三星在中国市场销售份额的削减,除了国内竞争者力量的加强以外,也与三星没有在中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产品之间差异化不明显,导致用户粘性太低。

苹果:

苹果手机全线生产高端产品,且推出的手机基本属于一个系列。

苹果的优势在于封闭而健全的系统生态,以及相对于Android系统更为稳定的操作系统。

但是对于苹果来说,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劣势。

苹果手机的机型太过于单一,相较于华为手机一年推出不同机型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而言导致用户群过窄;生态封闭意味着在以程序功能为主的智能手机行业中略显单薄。

苹果公司在乔布斯手中缔造了辉煌,但是,在乔布斯逝世后,苹果的发展就滞缓了下来。

OPPO:

OPPO的优势在于外形设计更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品味需求,外观时尚,而华为的外观相对而言更为沉稳;产品系列组合比较全面,性价比较高。

而且OPPO的广告营销力度十分的强大,在重要机型售卖前总会选择明星代言,更是增加了它的受众。

它的机型更换速度很快,这既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机型更换过快可能会引导消费者换机,却也会让消费者觉得不够可靠。

除了这些竞争对手以外,华为的竞争对手还有小米等国产品牌,国产手机品牌方兴未艾,未来的竞争应该会更激烈。

2.2.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华为的潜在竞争对手是准备进入手机市场或暂时不对华为构成威胁的企业。

在国产手机中,它的潜在竞争者很多,以中兴和努比亚为代表。

中兴和努比亚注重中低端市场,努比亚以强大的拍照功能作为侧重点,也拥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手机的弊端也比华为的多。

诺基亚也宣布明年回归智能手机市场,如果符合市场现今需求的话,以诺基亚的品牌效应,会是个很强势的竞争者。

2.2.3潜在替代品威胁

目前手机的替代品主要有两种,即拥有通讯功能的平板和智能式可穿戴设备。

平板和智能手机在功能上有一定重合,且更有娱乐性。

不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威胁不大。

智能平板和手机以前是以5寸屏幕为分界,但是现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也更加齐全,加上手机比平板更加的便于携带,反而是对平板的一大威胁。

对于可穿戴设备,谷歌等公司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虽然现在并不大完善,投入市场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且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手机的使用具有惯性,但不能排除它带来威胁的可能性。

2.2.4供应商议价能力

智能手机部件的分为非核心部件和核心部件两类。

前者供应商数量较多,议价能力较差。

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是芯片、触摸屏和LCD,目前这三大核心部件的供应商所在行业都是典型的垄断寡头市场,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公司手中。

以其中垄断情况最为严重的芯片为例,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手机芯片供应商为美国的高通公司。

2016年上半年,高通仍是垄断了中国手机仅50%的芯片量。

垄断巨头一方面掌握着大量的专利技术,坐拥巨额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还要对下游手机厂商的销售额进行利润分成,极大程度地压低了手机厂商的利润。

华为公司巨大的销售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供应商的垄断优势,部分地增强议价能力。

触摸屏和LCD部件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2.2.5购买者议价能力

华为智能手机的直接购买者粗略地可以分为两类:

电信运营商和单个消费者。

目前华为的主要客户仍然是电信运营商。

运行商不是最终的消费者,他们会利用话费补贴等营销方式将手机推送给其客户。

电信运营商市场也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其订货量巨大,具有极强的议价能力。

目前智能手机有大量走运营商渠道的趋势,因此运营商在与华为的业务中显然处于强势地位,经常在价格、付款方式以及货期等方面施加压力。

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华为尚未在其心目中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形象,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华为仍然是低端的品牌。

很多消费者购买华为产品的原因是价格便宜。

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其他品牌很多,而且有消费升级需求的消费者往往会在再次购买时选择国外品牌,因此华为智能手机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并不高。

第二章需求——供给分析

一、华为手机的市场供求情况(以2015/2016为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面向市场,华为也不例外,而需求和供给是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

对华为公司来说,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买得起的某款华为手机的数量;供给量则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华为公司愿意且有能力提供某款手机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由于目前华为手机总体是供大于求的现状(除少数刚上市的款式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不过这一现象总是能在短期内通过加大产出而得以解决),因此手机界通常用“出货量(Shipment)”来衡量其市场供求情况。

根据《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和Gartner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可以整理得到2016年三个季度的全球手机销售量及市场份额排行榜如下:

1)2016/2015年第一季度排行榜

表格12016/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单位:

千台)

公司

2016年第一季度

2015年第一季度

出货量

市场份额

出货量

市场份额

三星

81900

24.5%

82400

24.6%

苹果

51200

15.3%

61200

18.3%

华为

27500

8.2%

17400

5.2%

OPPO

18500

5.5%

7300

2.2%

VIVO

14300

4.3%

6400

1.9%

其他

141500

42.3%

159800

47.8%

总计

334900

100%

334400

100%

(数据来源:

《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16年4月27日)

2)2016/2015年第二季度排行榜

表格22016/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单位:

千台)

公司

2016年第二季度

2015年第二季度

出货量

市场份额

出货量

市场份额

三星

76743.5

22.3%

72072.5

21.8%

苹果

44395.0

12.9%

48085.5

14.6%

华为

30670.7

8.9%

26454.4

8.0%

OPPO

18489.6

5.4%

8073.8

2.4%

小米

15530.7

4.5%

15464.5

4.7%

其他

158530.3

46.0%

160162.1

48.5%

总计

344359.7

100%

330312.9

100%

(数据来源:

Gartner2016年8月)

3)2016/2015第三季度排行榜

表格32016/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单位:

千台)

公司

2016年第三季度

2015年第三季度

出货量

市场份额

出货量

市场份额

三星

71733.5

19.2%

83586.7

23.6%

苹果

43000.7

11.5%

46062.0

13.0%

华为

32489.5

8.7%

27412.7

7.7%

OPPO

24936.6

6.7%

11868.6

3.4%

步步高

19878.9

5.3%

10437.4

2.9%

其他

181253.3

48.6%

174812.8

49.4%

总计

373292.5

100%

354180.2

100%

(数据来源:

Gartner2016年11月)

4)分析:

由以上的整理数据可以看出:

1.华为手机市场供求量从2015年Q1到2016年Q3一直保持上升状态。

2.2016年全球手机各个季度总体销售量较之2015年有少量提升,但是苹果和三星这样的高端手机品牌的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却发生了相对下滑,说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手机需求量处于上升状态。

3.华为和OPPO一直稳坐国产手机的前两把交椅,但第三名却变动较为频繁,说明国产手机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华为和OPPO的竞争力远超其他国产手机品牌。

4.国产手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都在逐步提升,这说明国产手机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占领了手机市场的大片江山。

总的来说,随着华为和中国其他品牌的崛起,三星和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42.9%下滑至2016第三季度的30.7%,而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却都在不断扩张。

国产手机品牌走出去的战略效应正在凸现出来,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一众国产品牌均已走出国门,加紧布局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及印度等新兴市场,国产手机的呼声甚至已经高过苹果三星等巨头厂商。

二、影响华为手机供求量的因素

2.1产品的价格

这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某款手机的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呈反向变化,供给量却随价格的上升呈正向变化。

因此手机产商最着重考虑的就是在利润与销量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使总体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也需要根据自己对手机的功能、外观等各方面的要求,选择能使自己效益最大化的手机。

2.2消费者的收入

一般而言,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对某款手机的需求量就增加;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需求量也就减少,供给量也会随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

从以上的销售数据可知,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华为手机的销售量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2.3相关产品的价格

相关产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就华为手机具体而言,其竞争对手的手机产品、自身的同系列手机产品、平板和智能手表等替代品的价格都会影响其某款手机的需求量。

所以华为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需要参考其他同水平手机的售价和本公司已有手机的售价,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当某系列推出新款的时候,对同系列的手机进行降价处理,用来清理库存和完成更新换代。

例如华为荣耀7刚发布时的价格为1999元,后随着荣耀8的上市逐渐降价到1389元。

2.4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主要是指人们对产品的爱好和选择。

从上海速动咨询公司2014年发布的数据可知,华为手机的消费者中,新潮自我型和传统理性型的中年男性居多(至2016年,华为男女用户比例已经提升至6:

4)。

1)各品牌的用户性别比例

2)手机需求的年龄化差异

3)手机品牌与消费者个性

三、需求曲线与价格弹性

3.1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关系式。

(数据来源:

腾讯问卷《2016年手机市场分析报告》)

由腾讯问卷()在2016年5月5日——5月11日投放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手机价格低于2000元时,随着价格的上升手机需求量呈正向上升,当价格在2000~4000元变化时,需求量随价格上升呈反向下降,而当手机价格高于4000元时,需求量又进一步上升。

因此可以推测手机的需求曲线大致呈S状。

2016年10月,华为宣布今年的第一亿台手机正式下线,较之2015年提前2个月,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表示,这要归功于华为终端全系列增长,其中三千元以上的档位,比去年基本上翻了一番,2000—3000元大概增长了30%,增长最慢的反而是低端系列。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华为手机的需求曲线同样大致呈S分布,根据数据绘得需求曲线大致如下图所示:

华为手机的需求曲线

3.2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1%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1.由需求曲线可知看出,低端手机和高端手机的价格弹性小。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低端机持续失宠,千元以下的低端机已经是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机型,而普通消费者对高端手机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其价格弹性也较小。

2.就中端手机而言,其价格弹性却较大。

数据显示,1000-2999的中端机最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占比达59.4%,超过低端机与高端机的总和。

而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和技术不断进步,手机的性价比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智能手机的同质化加重,差异化不明显。

当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手机品牌和手机型号,它们的各方面功能和性能都趋于一致,这使得价格成为衡量一款手机值不值得掏腰包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

一、华为的几大产品线简介

根据市场售价,可以将华为的几大产品线大致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类,用思维导图表示其主要特点如下:

可以看出,华为手机涵盖了几乎整个智能手机的跨度,从699元到8999元,华为的手机产品没有出现断层现象,因此可以用“全面撒网”来概括其市场定位与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