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787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docx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报告编写要求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2.报告文字要求

3.报告图件要求

4.报告表格要求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6.公式使用

7.术语使用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Ⅱ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前言

1.技术思路

2.地震活动性

2.1地震资料

2.2区域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2.3现代构造应力场

2.4历史地震影响

2.5近场小震活动

3.地震地质背景

3.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3.2区域地震区、带

3.3近场和场区活动构造

4.地震烈度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4.1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4.2地震动衰减关系

5.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5.1地震构造法

5.2历史地震法

5.3确定性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6.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6.1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6.2潜在震源区划分

6.3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6.4地震危险性的概率计算

6.5概率分析方法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评价结果

7.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7.1场地条件

7.2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7.3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7.4场地地震反应计算与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

7.5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或地震动小区划

8.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或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8.1与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地震条件勘察

8.2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8.3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9.结论和建议

9.1地震环境评价

9.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9.3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9.4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9.5地震小区划

9.6使用建议

报告编写的一般要求

1.总则

1.1为配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实施,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规范化,并且更加符合评审及工程使用的需要,特制定本要求。

1.2本要求适用于对工作规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规定的4个等级工程所进行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包括区域性地震区划)的最终报告的编写。

1.3在编写最终报告时,其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本要求,不应增加或减少陈述的内容,但对于本要求没有包括而实际工作大纲要求进行的有关工作,可以增加相应的陈述内容。

1.4本要求的章节条款顺序,是对最终报告的建议模式。

实际报告章节安评。

应在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实际工作大纲的要求和编写者的论证思路来编排。

2报告文字要求

2.1报告文字安排

2.1.1叙述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章节安排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论证思路。

2.1.2论述理论与方法时,如本次工作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引用其他研究者的已有成果,则论述应从简但必须给出相关的引用参考文献;如采用的理论或方法系本次工作提出的新成果,则应在正文中(或以附件形式)详细给出理论阐述或对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步骤的论述,可能的情况下应与现行方法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的结论。

2.1.3对本次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或资料进行论述时,如系引用现有的数据或资料,本次工作未有任何新的改动和补充,则应直接给出引用内容及其出处;如数据或资料系本次工作新的研究结果,则应加以详述;如数据或资料系对现有数据进行了部分改动而得到的,则也应对改动情况和改动原因加以详述。

2.1.4报告各部分内容应前后衔接,上下文相互引用时(尤其是图件、表格等)须保证查有出处。

2.1.5报告中所用专有名称、地名、人名等,必须保证上下文的一致性。

2.2文字印刷质量以清晰为标准,报告全文排版风格应一致。

2.3报告中不应出现错字。

3报告图件要求

3.1报告中图件只对文字的表述起补充和提示作用,不可替代文字说明;凡文字说明不可取代图件表示的地方,必须给出相关图件。

3.2图件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用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幅面大于报告文本页面数倍的大型图件,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引用(不编排图件引用编号),并可将图件按附件形式置于报告尾部或独立于报告本体。

【说明】这里所谓的“图件”系指图件的本体而非代表图件的符号、文字或框线。

3.3图件要素的基本要求

3.3.1有图形要素、文字和数字注记应清晰可辨。

3.3.2所用图式应符合有关规定或惯例;采用的符号和标记应有图例可查。

3.3.3图件必须有唯一的引用标号,在文字中有相应的引用位置。

3.3.4图件必须有表明图件性质或内容的图名或者图题。

图名应标于图件的下方,文字必须用中文。

【说明】图名是指图件中标示主体内容的图件名称,图名是图面内容的一部分,图题是指对图件的说明性或解释性文字。

3.3.5改制(放大、缩小、旋转等)图件应忠实于原图,以减小图件的变形。

3.3.6图件应突出表现主题内容,背景内容以不影响主题内容表达为取舍标准。

3.3.7图件图幅大小的确定,应以满足图面内容的清晰表达为基本原则,内容不可过于拥挤。

3.4地理图件

3.4.1地理图件是指以地理坐标系表示地面事物或数据指标的图件。

3.4.2地理图件应根据最新出版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地理底图整理、清绘。

3.4.3地理图件必须包含主题要素及其文字标注。

附加的内容见相应的条文规定。

必须以明显的符号标出场址位置,并应尽量保证场址的位置位于图幅的中央。

【说明】主题要素是指图面上用来表达主题内容的图形要素,如,等震线图中表示等震线的线条,震中分布图中表示震中的符号等。

附加内容指为特定的表达目的而对主题内容加以补充的相应内容,如布格重力异常图中的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等。

3.4.4地理图件必须包含的数学要素:

经纬网(或刻度线)及其数字标注、线比例尺及其数字标注、北向箭头及其文字标注。

3.4.5地理图件的自然要素:

地貌和水系是主要的自然要素,应根据图件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自然要素加以图示。

3.4.6地理图件的社会经济要素:

城市、重要建筑、道路网、文化标志、社会政治标志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图面表达,应视编图的需要加以选择。

3.4.7地理图件比例尺的确定,必须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的有关要求;具体比例尺以能够清晰、明确表达主题内容为标准。

【说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要求的比例尺大小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或一个可选的限定范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比例尺数值。

3.4.8地理图件的图幅大小应依据工作区域大小和图件比例尺大小来确定。

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内容清晰表达的前提下进行改制(缩小、放大、旋转等),改制应不影响图件内容的清晰表达。

3.5数学图件

3.5.1数学图件是指在二维或三维函数坐标系中以点线面等图形要素表达数据的图件。

3.5.2图件各坐标轴必须有名称的文字标注,应尽量标注中文。

3.5.3图件各坐标轴所用计量单位的名称应有文字标注,坐标轴应以一定规则表示单位标度线和相应的数字标示,间隔不宜太大。

3.5.4图面内容应清晰,不同内容之间应易于分辨,当内容不易区分时,应用相应的线段或带箭头线段引出文字注记加以标识。

3.6其它图件应符合相应的图件规范或惯例。

4报告表格要求

4.1表格为文字的补充或所需表达的诸因素的集中表达,所有表格都须在文字中有所说明。

4.2表格必须插放在报告文字引处的下方或紧接一页,但大型表格可放在报告的尾部。

【说明】这里的“表格”是指表格的本体而非代表表格的符号、文字或框线。

4.3表格要素的基本要求:

4.3.1表格必须具有唯一引用编号,文中有相应的引用位置。

4.3.2表格必须具有明确表题,表题及引用编号均应置于表格上方。

4.3.3表头内容应简明准确,物理量应标明单位。

4.3.4表格中各表格单元的划分应能够容纳单元内的所容,内容不应覆盖表格线或跨越表格线。

4.3.5表格单元内文字或数字符号的字号应大小适中,不宜过于拥挤或细小难辨。

4.3.6表格的纵横表格线应清晰且光滑平直。

4.3.7表格中所有专有名词、术语、符号等,都应与文相应部分严格一致。

5符号及单位的使用

5.1报告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应符合国际标准用法和专业习惯用法,不得随意改变和创造。

5.2报告中使用的变量符号,除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规定或符合习惯用法无需文字说明的外,其它所有变量均须有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免误解。

变量的上下标、上帽和下底等符号,必须清晰。

5.3报告中的物理量的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某些仅在本专业内使用的常用单位可按专业习惯使用。

5.4所有物理量、变量的符号和单位,必须保持在报告中前后的一致性。

6公式使用

6.1报告中所有公式应保证引用和推导的正确性。

6.2引用的公式应标明出处。

6.3推导的公式应给出关键的推导过程。

6.4公式中的所有变量和参数,均须给出说明。

7术语使用

7.1使用的专业术语,必须符合《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

作规范(DB001—94)》规定的术语以及有关的专业规范或习惯。

7.2使用的术语,应保持在报告中前后的一致性。

7.3在已有相关术语的情况下,不得任意杜撰术语名词。

7.4报告中使用的新术语或概念,必须在脚注或文字中给予明确的说明。

8参考文献、资料、图件等的引用

8.1凡报告中属于引用的内容,必须标注参考文献和资料引用

标记,并在报告的合适位置(脚注或尾注)给出相应标记所代表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名称。

8.2引用的非正式出版物,须用脚注方式给出,正式出版物以章节尾注或报告尾注的方式给出。

8.3引用的图件、表格等,须在说明文字中给出出处和原作者。

8.4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须至少列出作者、文献或资料名称、文献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物的)印刷日期、参考文献或资料的出版单位。

8.5报告内容属于对参考文献或资料的原文引用,必须给予显著的标识或用“”包含起来。

报告编写内容与格式的要求

【说明】下文中的【文字】为报告中必须陈述的重点内容;

【图件】为必须提交的基本图件,不包括那些辅助论述和说明需要增加的图件;【表格】为报告中必须提供的列表或表格,不包括那些辅助论述和说明需要增加的列表或表格。

A.封面

A.1封面须标有明确的报告名称。

A.2封面须署明提交报告的所有责任单位的全称,不得采用简写或缩写。

A.3封面须署明报告的完成日期。

B.扉页

B.1扉页可以有多页。

B.2扉页中必须提供的内容有: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责任单位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许可证》复印件、责任单位学术委员会或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的评审意见。

B.3扉页中可以提供报告编写者希望标示的其它内容,如单位论著编号等。

C.目录

C.1目录必须为报告扉页后的首页。

C.2目录须详细列出节以上(包括节)各层次的文字标题,并与正文部分的相应标题严格一致,且标注与正文精确对应的页码。

C.3只有独立成本的报告才能具有并且也仅能具有一份目录,其不同部分不能再增加分目录。

D.前言

【文字】

前言须交待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背景情况:

项目名称;项目工程性质简介;工作区域地理范围、场址地理位置经纬度;场址附近区域内已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有关研究工作的简要回顾;本次工作的主要协议工作内容和要求。

(2)项目执行情况:

任务委托与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情况;项目工作进程;任务完成情况;本次工作实际工作量。

(3)本次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