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7805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7、用彩墨画鸟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中国画的绘画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内容分析重点:

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

难点:

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

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7、用彩墨画鸟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赏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用版示或挂图或标本分析麻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

2、教师用简练、概括的饿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

3、起稿领临两个动态,突出蘸色、用笔和结构的关系

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1、讲评展示作业。

2、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8、用彩墨画鱼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情感目标:

喜爱中国绘画。

内容分析2.重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2.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8、用彩墨画鱼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教学后记:

9、刻印的乐趣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刻、印花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尝试刻、印的方法,认识造型艺术手段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按程序进行工作的习惯。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重复排列的秩序美。

内容分析

重点:

制作程序,刻、印方法,欣赏重复排列的美。

难点:

刻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9、刻印的乐趣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范样和教具范样,指出这些作品是通过设计、刻、刷色、印等程序制作出来的。

2、设计:

在印体的平面上,设计便于刻制的花纹。

要简单、概括。

3、刻:

用刀把花纹以外的部分刻下去,使花纹鼓出来叫做阳刻。

4、印:

在印体的花纹上涂上喜爱的颜色,将花纹有秩序地、排列整齐地印在作业纸上。

为了使花纹一致,可将“印体”无花纹的一面削平,划上一个箭头,作为调整花纹的依据。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a)作业要求:

每人刻、印一件作品,要求纹样边缘清楚,印纹实在,排列整齐,干净细致,连续印九个排列的图形。

b)教师辅导:

检查印面是否平正:

指导刻花运刀方法。

三、小结。

教学后记:

10、学画农民画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

重点:

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

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0、学画农民画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

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

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

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

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

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

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

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

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

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要求:

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教学后记:

11、提袋的设计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陶冶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手提袋设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分析

重点:

学习提袋的设计,初步认识设计与应用这一艺术形式。

难点:

能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形式或根据表现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1、提袋的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分配位置。

二、导入新知:

1、谈话: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绍给大家你的提袋的特点!

2、欣赏:

展示提袋成品。

三、探究提袋设计。

提示:

你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手提袋,它们既方便了我们的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

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1、说说平时见过的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手提袋。

2、探究教材及教具实物的手提袋,选择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形式制作的。

3、讲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过程:

设计——材料——剪裁——折叠——装饰

四、学生进行包装设计尝试。

1、让部分学生说说他所带的材料,适合以何种方式进行设计,说说大致的作法。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制作出实用美观的手提袋?

3、用所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五、展示作品,交流互动。

1、组内选评平优秀学生作品并展示。

2、谈谈你设计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

教学后记:

12、降落伞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

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

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2、降落伞

一、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

(为什么?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新知探究

1、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2、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

3、教师讲解:

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

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氣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探究实践: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

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2、降落伞的制作: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

3、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五、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

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六、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七、教学小结:

教学后记:

13、别致的花瓶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

内容分析

重点:

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难点:

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3、别致的花瓶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

问:

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

(通过老师的课件,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被调动从而导入到新课中来。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课件出示)问:

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打开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

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

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前面的实物投影上来。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

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四、学生创作

1、要求:

根据学过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花瓶。

小组合作,组内研究吉祥图案的制作步骤,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2、教师参与,给予指导。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组的作品高举,进行互相欣赏。

六、总结

教学后记:

14、艳丽的大公鸡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能力目标:

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

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内容分析

重点:

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

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4、艳丽的大公鸡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今年是什么年呀?

请看这幅画,问:

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

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

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

问:

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四、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五、小结

教学后记: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重点:

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

难点: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

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六、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16、画家凡高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简单了解画家凡?

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凡?

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

内容分析

重点:

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

难点:

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6、画家凡高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

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

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

高及他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

文森特?

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

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

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

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

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

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

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

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

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欣赏凡?

高的作品

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3、学生谈感受

通过听凡高的故事,欣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

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

5、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

教学后记:

17、大师画我也画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

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7、大师画我也画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

凡?

高。

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

出示课题:

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

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

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

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18、精彩的戏曲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教学难点:

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8、精彩的戏曲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

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

演的是哪段戏曲?

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

出示课题:

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

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

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

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

《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

《《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

故事:

《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七)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