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
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栗,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
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
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
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
其术不过发常平(宋粮仓名)、敛富民,为鱣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
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
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而水旱不至。
然而无冻之民者,何哉?
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
今宋光百有馀年,四境之透者至万馀里,其同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渭至大至庶矣。
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内之时也。
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肘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来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史而后救。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巳疏矣。
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
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
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木オ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
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
阁下共亮之。
某再拜。
(逃自《王文公文集》,有刪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所以存活之 所以:
……的原因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
本来,原本
C. 孟子论而非之 非:
错误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
干谒,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焉用亡邦以陪邻
C. 见患而后患,见灾而后救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D. 某固非荀有觊于阁下者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3)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B.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C.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D. 此传/所谓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4)以下句子全都属于王安石认为的“非治国养民之木”的一组是( )
①发常平、敛富民,为饐粥之养
②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巳被野矣
③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④移粟以救饥馑
⑤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
⑥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
A. ③④⑥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龚舍人曾给王安石写信陈述他的救灾方略,王安石认为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法,因此在给龚舍人的回信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B. 作者认为三王五帝之世,也有灾荒饥馑,但却能保证百姓的生存,是因为有完善的政策和充足的储备。
C. 作者在文中明确地指出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远之法,同时强调了自己倡导的新法的积极意义。
D. 作者认为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②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③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答案】
(1)D
(2)C
(3)B
(4)A
(5)C
(6)①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②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
③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己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
【解析】【分析】
(1)A项,“所以”解释错误,应为:
用来……的办法:
B项,“原”解释错误,应为:
推究,考查;C项,“非”解释错误,应为:
反对,认为错;D项解释正确。
故选D。
(2)A项,“为”:
①动词,做,谋划;②介词,被。
B项,“以”:
①介词,用,拿;②介词,来。
C项,“而”都是表承接的连词;D项,“于”:
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
故选C。
(3)画线句子的大意是:
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句中“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是《传》的内容,应加引号,前后断开。
据此分析可排除CD两项。
“既破碎”与“事已败矣”是两个假设条件,前后应断开。
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
B项断句正确。
故选B。
(4)②是“非治国养民之术”造成的结果,不是“术”本身。
⑤是作者推崇的三王五帝的做法。
分析可知,A项全都属于王安石认为的“非治国养民之木”的内容。
故选A。
(5)C项,“强调了自己倡导的新法的积极意义”理解错误,文中没有正面强调自己倡导的新法的积极意义。
故选C。
(6)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①“御”抵御;“济”救助;“术”办法。
②“诚”确实;“有为”有所作为。
③“患”忧虑;“用”被采用。
故答案为:
⑴D;⑵A;⑶B;⑷A;⑸C;
⑹①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②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
③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己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
【点评】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6)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
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
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
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
当今的公卿大夫,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小的功劳的人。
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
用不充足的财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
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的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
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己经白骨遍野了。
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
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
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或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做法。
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
然而却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
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
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
而今大宋建国已经—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
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
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好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不亲近。
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
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
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
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生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
只是您没有做而已。
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国为此。
请您明鉴。
王安石再拜。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授宜兴知县,再徙宁津、曲周。
擢户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宁国知府。
广东、江西盗起,擢逢时广东兵备副使,与参将俞大猷镇之。
已而程乡贼平,移巡惠州。
隆庆四年正月,移大同。
俺答犯威远堡,别部千余骑攻靖卤,伏兵却之。
其冬,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逢时告总督王崇古曰:
“机不可失也。
”遣中军康纶率骑五百往受之。
与崇古定计,挟把汉以索叛人赵全等。
遣百户鲍崇德出云石堡语俺答部下五奴柱曰:
“欲还把汉则速纳款,若以兵来,是趣之死矣。
”五奴柱白俺答,邀入营,说以执赵全易把汉。
俺答心动,遣火力赤致书逢时。
而全方从臾用兵,俺答又惑之,令其子辛爱将二万骑入弘赐堡,兄子永邵卜趋威远堡,自率众犯平虏城。
逢时曰:
“此必赵全谋也。
”全尝投书逢时,言悔祸思汉,欲复归中国。
逢时以示俺答,俺答大惊,有执全意。
及战,又不利,乃引退。
辛爱犹未知,奄至大同。
逢时使人持把汉箭示之曰:
“吾已与而父约,以报汝。
”辛爱执箭泣曰:
“此吾弟铁背台吉故物也,我来求把汉,把汉既授官,又有成约,当更计之。
”乃遣部下哑都善入见。
逢时晓以大义,犒而遣之。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辛爱大惭。
逢时以功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甫拜命,以忧归。
后崇古入理京营,神宗问谁可代者,大学士张居正以逢时对。
寻代崇古为尚书,署吏部事。
以平两广功,进少保。
累疏致仕归,御书“尽忠”字赐之。
二十四年卒。
(选自《明史·方逢时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B.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C.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D. 辛爱喜/因使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对通过了州、县一级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的称呼。
B. 知县,文中指一县的长官。
知县官秩一般为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C. 工部,官署名,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事。
D. 忧,父母的丧事。
我国古代,父母去世时,官员通常要停职回家守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逢时擢升军职,平定盗贼。
广东、江西盜贼蜂起,他被朝廷擢升为广东兵备副使,和参将俞大猷镇守在那里;在程乡盜贼平定后,他调任惠州巡抚。
B. 方逢时当机立断,抓住时机。
隆庆四年冬天,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前来投降,方逢时告诉总督王崇古机不可失,派遣中军康纶率领人马前往接受投降。
C. 方逢时利用计谋,巧退敌兵。
叛徒赵全怂思俺答发兵,俺答被迷惑,举兵侵犯,方逢时就把赵全曾经给他的信给俺答,俺答捉住赵全后带兵退回去了。
D. 方逢时尽忠国事,得到褒扬。
因为平定两广的功劳,方逢时升任为少保;他多次上疏,要求退休回去,于是皇帝写下了“尽忠两字赐给他,以示褒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欲还把汉则速纳款,若以兵来,是趣之死矣。
②我来求把汉,把汉既授官,又有成约,当更计之。
【答案】
(1)C
(2)A
(3)C
(4)①想要回把汉那吉就赶快降服,如果发兵来,这是促使他死。
②我来求取把汉,把汉既然封了官,又有已订立的契约,我们的计划应当重新考虑。
【解析】【分析】
(1)本题中,“辛爱喜,因使求币”的主语是“辛爱”,而“笑曰”的主语是“逢时”,所以可以排除A和B项;“区区”是小小东西的意思,作“爱”的宾活,应放在同一句,可以排除D,故选C。
(2)A项,“进士,是对通过了州、县一级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的称呼”错误,这里指“贡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对通过了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应试者的称呼。
故选A。
(3)C项,错在“俺答捉住赵全后带兵退回去了”错,原文是“有执全意”,即“有捉住赵全的意图”另外,淹答是作战不利之后带兵退回去的。
故选C。
(4)本题赋分点,第一句中,“还”,要回;“纳款”,降服,归降;“以兵”,发兵,率兵;“趣”,“促”,促使;“是趣之死矣”,为判断句,这是促使他死。
第二句中,“求”,求取;“授官”,封了官;“成约”,已订立的契约;“更”,重新;“计”,考虑。
故答案为:
⑴C;⑵A;⑶C;⑷①想要回把汉那吉就赶快降服,如果发兵来,这是促使他死。
②我来求取把汉,把汉既然封了官,又有已订立的契约,我们的计划应当重新考虑。
【点评】⑴正确断句,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做断句题,可以借助名词、代词、动词断句;借助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引文断句读;借助虚词断句,虚词是语气转换的标志有些词用在句首,有些词用在句尾;借助句式断句,一些有固定特征的文言句式可以帮助判断;借助修辞断句。
也可以先把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对比来做出判断。
⑵文化常识考察范围并不广,熟加记忆和积累,这样的选择题并不难做出选择。
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⑶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⑷翻译句子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除过要在语境确定意思外,还要注意所有的文言文现象比如句式、固定搭配、词类活用等。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洺水县。
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简,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
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
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
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言:
“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
”朝廷是之。
迁南台御史。
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
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
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
及王入见,帝谓曰:
“八番之行,非秦元卿,几为失计。
”朝议以起宗治蜀,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曰起宗,其眷注如此。
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
“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
”和尚服辜。
帝曰:
“为御史,当如是矣。
”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其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
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
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
“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
”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
“借办于民。
”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
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
因谕众曰:
“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
”居一岁,以老去官。
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B.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C.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D. 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古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称为“策”。
B.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后也可指皇太后,如清朝有东、西宫皇太后之分。
C. 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世称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D. 漕运,古代中央政府将各地所征收的粮食等经水路运往首都或指定地点的运输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起宗勤于学习,富有学识才华。
他生长兵间,缺纸少书,依靠父亲削柳为简进行学习;十七岁时,创立蒙古学并取得成功,被委以重任,连连升迁。
B. 秦起宗虑事周密,善于审时度势。
元文宗即位,准备征讨八番,秦起宗认为蜀省尚未平定,会对武昌形成威胁,极力劝阻威顺王远行征讨,避免了祸患。
C. 秦起宗忠于职守,劾奏直言无讳。
任中台御史,坚持弹劾和尚不法行为,使其被定罪;又弹劾卜咱耳不伦之事,使其被流放岭南,皇上嘉其行,纳其言。
D. 秦起宗体恤百姓,为政廉俭务实。
到任抚州路总管时,要求下属官员降低接待宴席的规格,并将费用归还百姓,从此革除了当地官员铺张宴集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
②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
【答案】
(1)D
(2)B
(3)A
(4)①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
②我本是农家子弟,安于俭省节约,追求安宁平静,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
【解析】【分析】
(1)本题中,“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
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这段话是说“弹劾中丞和尚接纳妇女、贱买县官房屋,(却)没有批复。
秦起宗跟从台官入宫进见,长跪争辩了很久,皇帝命令他起来,他不肯起来,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出来了”,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中丞和尚”“妇人”“县官屋”“起宗”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买”是动词,宾语是“县官屋”,“不报”是说前面“弹劾的内容”没有得到批复,故应在“县官屋”和“不报”之间断开,这就排除AB两项;“久之”意思是“很久”,是说“跽辩”很久,二者不能断开,且“敕令起”的主语应是“皇帝”,而“起宗”应是“不起”的主语,“敕令起”和“起宗不起”是两个各自完整的句子,应该分开,这就排除C项,故选D项。
(2)B项,“东宫……后也可指皇太后,如清朝有东、西宫皇太后之分”错误,选项举例错误,因为只在汉代有这种说法,且“东宫太后”也不是“东宫”可以指代。
故选B项。
(3)A项,“秦起宗……创立蒙古学……”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年十七,会立蒙古学”,“蒙古学”是蒙古语学校,而且也不是秦起宗创立。
故选A项。
(4)本题中,第一句中,“或”,有时;“有司”,有关官员;“抑”,压制;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微行”,微服私访;“得实”中“实”活用为名词,实情;“以为”,认为。
第二句中,“素”,本来;“我素农家”是判断句;“安”,安于;“务”,追求;“庶”,希望;“使”,让;“化”,改变,“之”,代词,代这种风气。
故答案为:
⑴D;⑵B;⑶A;
⑷①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
②我本是农家子弟,安于俭省节约,追求安宁平静,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能力,注意文句的句首发语词。
文言断句时,要在句首发语词后断句,然后根据其他语法成分进行断句。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积累这些知识。
文化常识丰富多彩,要多积累多背诵,积累时要注意分类进行。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注意疏通文本大意。
通过翻译疏通文本大意,然后阅读选项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文段进行辨析。
⑷本题考查的是文言翻译的能力,注意把重点词翻译出来。
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在重点词上,所以一定要把重点词翻译出来。
【参考译文】
秦起宗字元卿,祖籍上党,后迁居广平洺水县。
秦起宗生长在军队中,读书无法得到纸,其父削柳木为片,写好后教他;能背诵后,削去再写新的内容。
十七岁时,适逢设立蒙古学,他一学就会,被征召为武卫译史。
御史中丞塔察儿爱惜他的才能,升任他为尚书省译史。
元仁宗即位,他又转迁任中书省译史,屡次升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奏说:
“东宫的属吏,辅佐引导道德信义(是职责),财物不是(应该)管理的。
”朝廷认为他是正确的。
又升任南台御史。
建康(南京)是多水的地方,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
元文宗即位,命令威顺王征讨贵州苗族八番。
这个时候,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宣政院使囊加台造反没有平息,秦起宗竭力陈说武昌是重镇,应防备上游的军队,亲王不能离开湖广远去,极力阻止了这件事。
等到威顺王入朝谒见,文宗对他说:
“征讨八番的行动,要不是秦元卿,几乎失策。
”朝廷议论让秦起宗治理蜀地,幕府忘了他的名字,说秦元卿,文宗提笔改正“起宗”,皇帝对他的关注达到如此程度。
授上书省御史,弹劾中丞和尚接纳妇女、贱买县官房屋,(却)没有批复。
秦起宗跟从台官入宫进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