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docx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
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
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
诵读。
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
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
正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
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
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
阅读。
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方法四:
测试。
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经常一些语文教师说:
“这次考试,有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我没有让学生背过,所以没考好。
”这话听起来让人哭笑不得。
但这的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对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做法。
可见,这些老师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通过让学生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关试题的方法来应付考试。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而前面提到的那些教师的做法恰恰属于后者,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同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
靠这种做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文素养肯定不会怎么样,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
诚然,各地条件不同,学生素质也不一样,操作起来的确有一些难度,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贴近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就会爱上语文,语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式一:
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
一、运用“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模式的缘由。
H.泰伦是美国国家劳动训练基地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的团体调查模式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具有合作调查特点的学习情景。
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室里的活动可以采取一系列探究的方法。
每一次的探究都从一种情境开始:
学生可以发现他们在态度、思想和感觉方面的基本冲突并对此做出反应。
在此基础上,他们确定那些需要调查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作用,自己组织起来分担角色,采取行动,报告并评估结果。
这样的活动形式,与“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所倡导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相吻合。
并且,泰伦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除了科学方法的运用之外,使探究还存在着情感的因素——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增强了自我意识,学生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还影响了他们的有意识的反应行为。
这样的作用运用于“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产生自尊、自省等意识及情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在设计“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时,借鉴了泰伦的团队调查模式的精华,并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模式。
二、案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鲁迅小说的专题阅读》
[活动导言]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界不朽的丰碑。
他的作品内蕴深厚,洞彻世态,文字敏锐犀利,发人深省。
他是如此深刻地为中国人画像,他又是如此炽热而深沉地爱着祖国母亲,他借助文字将自己的每一滴希望洒满神州大地。
多少年来,无数的读者用自己的方式与鲁迅相遇,无论从良知出发,或是从审美出发,我们都无法忘怀他的作品。
他身上体现的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人文精神召唤着我们,他启迪我们“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身处21世纪的我们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阅读鲁迅。
让我们结伴走近鲁迅先生!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通过合作探究,激起学生阅读鲁迅作品及对鲁迅本人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怀。
活动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以阅读的方式完成活动。
预计的活动过程:
⑴教师发布阅读任务:
给出《祝福》、《药》、《阿Q正传》、《伤逝》等十部鲁迅先生的小说,供学生阅读。
⑵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兴趣,在老师指定的篇目中选择阅读对象,并与志同道合者结成阅读小组。
⑶学生阅读选定篇目,并形成对小说主题、情节、人物特征、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认识。
⑷初级阶段阅读完成后,课堂交流学生学习成果,讨论、反思后,在新的问题触发下引起第二轮阅读。
⑸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向各组推荐相关的小说作品进行拓展阅读。
以深化学生对小说的认识。
⑹课堂交流拓展阅读之后的学习体会,形成新一轮的反思,继续引发思考,延续学习。
⑺学生自主地寻找与先前阅读经历有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延伸性阅读。
[活动情景再现]
情景一:
上课铃响了,我怀着一丝忐忑走进教室,因为,今天我要与学生谈的是鲁迅?
?
一位伟大的,却不招现代中学生喜爱的文人。
果不其然,当我告知学生要开展“鲁迅小说的专题阅读活动”时,学生中就发出了“啊,鲁迅啊!
”、“哎呀,肯定看不懂的。
”、“没劲儿。
”等等的声音。
对此,我能够理解。
因为我曾听说在初中,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读懂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惜用三、四节课的时间来讲解一篇文章,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抠出所有有关鲁迅先生爱国思想的点滴线索,这样的学习过程必定索然无味。
但是,活动是一定要开始的。
于是,我把萧红先生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发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到一个和蔼的、知识渊博的,更是幽默的、爱笑的鲁迅先生。
学生们的表情开始变化了。
接着,我又给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讲我自己的阅读经历,告诉他们鲁迅先生是怎样用自己的文字留给我一个立体多面的形象……,这时,我觉得下面的抵触和反感渐渐消失了,在一些学生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渴望”。
于是,我开始交代这次阅读活动的要求了。
情景二:
周一下午自习课的时间,我带着学生来到图书馆。
图书馆里已经为学生们备足了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他们一到就立即在书架上找寻自己心仪的阅读对象。
不一会儿,学生们就陆续选定自己要阅读的书籍,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开始阅读了。
这一周中,连续五天,我和学生们都会在下午的自习课时来到图书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很高涨,手中的书籍也不时地互相调换着。
与此同时,经常一起结伴阅读的人员却逐渐固定下来了。
这些阅读伙伴们大多是因为阅读同一篇小说,或同一本小说集而坐到一起的,也有原本就是好朋友的,自然就坐在一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人独坐的,静静地品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
于是,一周以后,学生阅读小组的分组名单如约出现在了我的办公桌上。
情景三:
一天(活动开始后的第二周),学生小李来到我的办公室,寻求帮助。
他说:
“霍老师,我看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基本能看得懂,但是要让我分析作品,我却觉得说不清楚。
老师,这该怎么办呢?
”
小李的这一问,让我意识到我应该给学生们上一节小说鉴赏的指导课了,教给他们一些赏析的技巧,使他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
于是,第二天我选择了鲁迅先生的《祝福》,从小说的叙事特征、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三方面为学生做了一次阅读赏析的示范,并且,结合孙犁先生的《荷花淀》,进行了语言风格的赏析示范。
课后,小李等几位同学对我说:
原来看小说时,只是看个大意,没想到原来在一篇作品中还可以挖掘出这么多值得回味的问题。
现在,会看了,以后,在读小说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细致。
最后,我还教了他们一招:
制作读书卡,随时记录阅读的心得,真实体现阅读的过程。
情景四:
又一周过去了。
自从阅读指导课过去后,学生们纷纷递交了小组或个人的阅读心得,成果很丰富,于是我们组织了第一次课堂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展示了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
其中不仅有文字的作品,更有学生精心制作的课件。
上台交流的同学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之间也展开了交流,互问互答。
于是,一个个新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例如:
鲁迅先生笔下有不少“我”的形象,每个又不尽相同,我们能否给他们归类呢?
作品中的“我”与现实中的作者有没有联系呢?
《故乡》与《伤逝》同是悲剧,有何异同呢?
……各种问题再次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于是,课后我根据学生的问题,又选择了一些相关的国内外小说作品给学生做比较阅读。
并且,学生们也凭者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己找寻新的阅读对象。
这一次虽然阅读量增加了,可是学生的阅读速度却很快,不久,一篇篇颇有见地的文章相继出炉。
于是,一周后我们又组织了一次课堂交流。
可喜的是,在这次交流,学生们自发地提出了许多深入探究的途径,比如,把由鲁迅先生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影视艺术加工的合理性,又如阅读他人对鲁迅小说的解读与评价,完善和修正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甚至还有几个学生在进一步阅读了鲁迅的散文和有关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录之后,特地到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身临其境地感受更加真实的鲁迅先生。
活动进入了高潮。
情景五:
我与学生们再次来到图书馆——这个可以让人安静思考的地方。
这一次,我们不再随意地阅读,也不再激烈地讨论,我们要做的是回顾与总结。
只见每一个小组都拿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仔细地审阅,梳理着这一个月来自己经历的阅读过程,回味着独特的阅读感受。
每个小组都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报告(或小结),有的小组又开始规划自己新的阅读航程了……
三、案例分析
(一)教学模式
[流程]
在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流程是:
任务发布(推荐阅读)——确认小组——课堂交流
(1)——教师指导下的拓展性阅读——课堂交流
(2)——学生自主地延伸性阅读。
学生的活动流程是:
接受任务——寻找学习伙伴——指定性阅读——展示、交流、反思
(1)——在教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展示、交流、反思
(2)——自主地延伸性阅读——针对性的社会考察。
将师生的教学活动综合来看,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的流程如下(图1):
任务 分组 指导性阅读 交流反思 自主性阅读
单篇阅读 多篇比较阅读
(图1)
[教师的作用]
在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判者。
教师要全程参与活动,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活动开始时期,教师要明确地提出任务是什么,组织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帮助与指导;在交流讨论和评价阶段中,独立评价或引导学生互评他人的学习成果,并最终给出每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支持系统]
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的支持系统,应该是可以广泛满足学生的需求的。
就学校而言,需要有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以及多种媒体的支持,以便于学生快速、广泛地获取信息。
就教师而言,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地洞察学生在接受任务以及交流反思时所体现出的反应差异,由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指导,促使学生们进行地分工,引发自主学习。
[适用范围]
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是以阅读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
因此,在确定这类活动的适用对象时,对阅读对象的选择要特别慎重,这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
探究式的合作阅读活动的适用对象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⑴阅读的对象必须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或是知名的作家,这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多层次、多侧面地挖掘作品或作家的价值,从而使探究不断深入。
⑵所选作品需有较多的辅助信息和学习资源,使学生在陷入困境时,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现有的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练习部分(试验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昆虫的史诗——推荐名著〈昆虫记〉》、《古典而浪漫的巴黎圣母院——推荐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均适用于这种模式。
(二)教学的效果
这是一种多纬度的综合性活动模式。
它将语文的学科学术探究、学生情感熏陶和社会过程学习的目标综合在一起。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溶入学习的情境中,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
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方式,并在自主学习阶段中体现独立学习的能力。
而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同时,学生也获得情感的感染,并在合作中感受自尊、自省等意识。
II.模式二:
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活动
一、提出“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活动”模式的理由。
“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强调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课本(试验本)中出现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中,其课题研究的内容,直接将人们生活的某些组成部分作为学生考察的对象,并从中探讨社会文化现象。
针对这些活动的特点,我在研究中考虑突破学校这一教学空间的束缚,引领学生投入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观察、记录、思考、研读、分析等活动,来完成这类“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
二、案例:
《上海建筑与城市文化》
[活动导言]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她带着历史的沧桑吟唱着城市斑驳的记忆,她也会迎着朝阳吹响时代前行的号角。
建筑就是城市发展的忠实见证者。
在上海,从江南民居、石库门、老洋房,到工人新村、公寓、别墅、摩天大楼,她们共同记载着这座城市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变化历程,也记录了上海人的生活、精神、气质与城市文化。
请你推开一扇门,走进这写满故事的上海建筑,体会其中别有韵味的上海文化。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学生通过考察及文献查阅,了解上海建筑的丰富种类及鲜明的特色,并且激励学生探询着泥瓦砖墙背后的市民生活画卷,感受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活动形式: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考察、探访调查、文献研读,及交流展示等方式完成活动。
活动中运用的主要学习方法:
观察记录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预计的活动过程:
⑴活动实施前的准备。
包括教师进行说明和动员,使学生明确活动的总目标与任务,并且可以展示上届学生做的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因为课题涉及“建筑”、“城市文化”等概念,这些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因此,要适当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补充。
⑵考察准备:
组成活动小组;学生在课题范围内,根据前一阶段的学习,确定小组的考察项目;学生需制定活动计划,以保证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学习;并且根据研究计划,收集与考察对象相关的文字信息,使自己在考察之前做到心中有底。
⑶以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
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在上海的街头巷尾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上海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收集整理有关上海文化的文献资料,以形成对上海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步认识。
⑷交流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在讨论中形成反思,发觉进一步研究的突破口,以进行具有更高价值的实践活动。
⑸继续研究,补充对考察项目的认识。
⑹展示深入研究的成果。
⑺完成活动评价。
活动过程:
2002年9月底,在语文课上,我向学生发布了开始进行以“上海建筑和城市文化”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首先介绍了这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活动目标、特点、实施原则和评价标准等,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游乐初步的理论认识。
接着,我请学生观看了我制作的《上海建筑掠影》以及由上届学生制作的《梧桐树后的老房子》课件。
并且,在学生观看的同时,不时地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伤害的哪座建筑物吗?
”、“你知道这里曾经住过哪位历史名人吗?
”等等。
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渐渐开始溶入学习的情境中,不等全部图片放完,学生门已经开始交流起来,互相谈论中对上海建筑的认识。
于是我乘热打铁,宣布了学生在考察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并强调依据兴趣来决定考察的对象。
这堂课是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唯一一节完全有教师来组织安排的课。
之后不久,学生便完成了考察的前期准备活动:
每个人都找到了学习伙伴,共组成了10个项目考察小组,考察内容涉及上海的名人故居、上海的古镇、上海的老洋房等;活动小组也都分别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查阅图书和网上浏览,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有关考察对象的文字资料。
十。
一长假期间,学生奔走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对上海建筑实貌及上海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查访问。
其中研究“多伦路名人故居”、“上海的石库门”的同学用相机摄录下了上海各色建筑的风采(见图2);研究“上海古镇”的同学则踏着朱家角的石板路品味着历史的绵长情思;研究“上海现代标志性建筑”的同学则来到了建筑工地,向工人们打听建造建筑物的一般过程,体会其中的辛勤付出;而研究“上海民居”的同学则制作了调查表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上海人对上海民居的印象,并在售楼处通过与买房和卖房者的交谈了解上海人住房观念的转变……与此同时,学生们也通过浏览Internet、上图书馆,或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等收集了有关上海历史和海派文化的相关信息,或通过调查汇总和上海人对于上海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印象。
当信息收集得比较完备了以后,学生们就进入了信息的筛选、归纳和分析阶段,初步形成了各小组的阶段性考察结果。
然后,由我安排时间、地点,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各小组发现考察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在这之后,我们又进入深入研究阶段,并且,再组织了两次讨论交流,最终于2003年1月向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多位专家以及普陀区的部分语文教师展示了学生考察的结果,受到了好评。
随后在我完成评价之后,活动告一段落。
三、教学模式
[流程]
在“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活动”模式中,更加突出了“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活动理念。
其中教师的参与度要少于探究式合作阅读活动,教师的主要活动是:
动员与说明——提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准备——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必要的思维与方法的指导——搭建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促成反思——实施评价。
而学生的活动才是活动的主体:
学生接受考察任务——组织考察小组——确定考察项目——实施考察准备——进行社会考察与文献研读相结合的研究过程——形成成果——展示、交流、反思——深入研究——终端展示。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记录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对活动的进展起到支撑、推动与指导作用,虽不是主体,但是影响也是巨大的。
将师生活动融合在一起,“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活动”的模式如下:
协助:
教师 主体:
学生
组织者、帮助者 接受活动任务
参与者 成组
指导者 收集资料
管理者 考察并研读文献资料,注意文化认识
组织者 归纳整理考察记录,形成成果
记录者 交流展示
评价者 完成考察任务
[支持系统]
在“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活动”中,需要有多学科的知识支撑,及社会行为能力的支持。
在此,对教师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能对课题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或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基本的考察技能,这样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有对文化现象的洞察能力,能结合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对其中的文化思想、社会道德、个人品行等问题有快速的反应。
就硬件支持系统而言,活动中仍旧需要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和便捷高效的网络支持,同时,还需要一些用于记录考察过程及考察结果的工具,如相机、录音笔等。
适用范围]
这种模式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
⑴考察对象往往能折射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了解、调查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对文化现象的思考。
⑵课题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考察对象不易接触而造成的活动障碍。
在现有的“课题类”综合实践活动中,《流行语与社会文化现象》、《青铜之光——上海博物馆巡礼》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模式来组织活动。
⒋教学效果
在“走入社会的文化考察”模式中,学生不仅在活动中积累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良好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在接触中,无论是顺利的或是困难重重的,只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都会培养学生的待人处事的能力,直接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
[参考文献]
⒈钟启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⒉朱文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与名词解释》。
⒊布鲁纳:
《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
⒋叶平、姜瑛俐:
《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施——中小学教师指导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⒌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⒍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⒎周宏、谷开林主编:
《研究性学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⒏周宏、朱付江主编:
《活动教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⒐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
《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⒑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⒒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
《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⒓B.英海尔德、H.辛克莱、M.博维尔:
《学习与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⒔BruceJoyce、MarshaWeil、EmilyCalhoun著:
《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