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9576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docx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

  作文素材古代名人屈原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诗篇,表白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高中课文《屈原列传》、《离骚》、《湘夫人》等,都说到屈原。

  【原文再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传》【素材评析】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

  正如司马迁所说: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所以作诗《离骚》泄愤。

  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谄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到: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适用话题】适用“肩膀、“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责任、“理想、“执著等等。

  02诸葛亮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将鼎足三分,烧博望,借东风,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机妙算的绝顶聪明。

  故与关羽之“义绝、曹操之“奸绝合称三绝。

  诸葛亮执法严明,情义深重,勇于自责。

  有情而不枉法,执法而不忘情。

  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诸葛孔明,这才是真实可信的孔明!

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节,我们才会由衷赞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原文再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摘自《出师表》【素材评析】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人们在甚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甚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

  自从自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诸葛亮博学多才,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

  适用话题有:

“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03司马迁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

  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乒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

  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八篇,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高中第六册第四单元,专门用一个单元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史记》中的选文。

  【原文再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自《报任安书》【素材评析】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

  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

  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

  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坚强、“意志、“忍辱、“诚信、“心灵的选择、“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04李白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

  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

  言多讽兴,气骨高举。

  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习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素材评析】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

  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

  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

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

  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

  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05阮籍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

  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

  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阮籍,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有篇文章写到《阮籍不拘礼法》。

  【原文再现】阮籍不拘礼法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

  或讥之,籍曰:

“礼岂为我设邪!

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

  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素材评析】阮籍的性格上尤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

  从上文中在母终时的表现以及喝醉酒后的行为中,可以一斑。

  而他的这种有放有敛的性格还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

  阮籍的诗写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着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统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缘故。

  【适用话题】阮籍佯狂而歌,蔑视礼教、洁身自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适用话题:

“符号、“走与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

  06苏轼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

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

  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

  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素材评析】《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

  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

  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07李清照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与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

  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

  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

  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

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

  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

  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高声歌唱。

  【原文再现】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加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素材评析】《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适用话题】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来自律,此事例适合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铭记与忘却、“专一与忘情、“水的灵动、“纪念等。

  08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

  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摘自《鸿门宴》【素材评析】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

  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

  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史记)2、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路史)4、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5、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9、迅雷不及掩耳。

  (晋书)1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11、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12、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刘濞)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前汉书)14、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1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后汉书)17、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汉书)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后汉书)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史记)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三国志)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蜀志)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26、貂不足,狗尾续。

  (晋书)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史记)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35、不可同日而语。

  (汉书)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41、树欲静而风不止。

  (汉,韩婴)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魏征)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韩愈)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诸葛亮)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