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362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docx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附标准答案

单选题(共15道,16.0分)

第1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

(1.0分)

∙  A.《孔子》

∙  B.《庄子》 

∙  C.《老子》

∙  D.《易经》

正确答案:

C

第2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静坐的三个要领是(1.0分)

∙  A.静心、观心、思心

∙  B.思心、静心、虚心

∙  C.静心、观心、净心 

∙  D.虚心、观心、净心

正确答案:

C

第3题.“吾日三省吾身”出自于()。

(1.0分)

∙  A.《论语》 

∙  B.《孟子》

∙  C.《大学》

∙  D.《中庸》

正确答案:

A

第4题.南宋朱熹认为“自吉而趋凶”与“自凶而趋吉”是对以下哪两字的理解:

(1.0分)

∙  A.吝、厉

∙  B.凶、吉

∙  C.吝、悔 

∙  D.吝、善

正确答案:

C

第5题.孔子提出正人的目标是希望人们成为()。

(1.0分)

∙  A.圣人

∙  B.官员

∙  C.君子 

∙  D.隐士

正确答案:

C

第6题.“《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强调()的重要性。

(1.0分)

∙  A.计谋

∙  B.德性 

∙  C.能屈

∙  D.能伸

正确答案:

B

第7题.《周易》和《易传》里“迁善改过”的思想可以用以下哪六个字概括:

(1.0分)

∙  A.吝、厉、悔、善、凶、吉

∙  B.吝、厉、善、咎、凶、吉

∙  C.善、厉、悔、咎、凶、吉

∙  D.吝、厉、悔、咎、凶、吉 

正确答案:

D

第8题.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这句话中,孔子将以下哪个选项的两种治国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1.0分)

∙  A.法家和道家

∙  B.法家和儒家 

∙  C.道家和儒家

∙  D.墨家和法家

正确答案:

B

第9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

”这句话的是谁说的?

(1.0分)

∙  A.孔子

∙  B.程颐 

∙  C.韩康伯

∙  D.金景芳

正确答案:

B

第10题.孔子认为仁的根本是()。

(1.0分)

∙  A.孝悌 

∙  B.忠君

∙  C.爱国

∙  D.为己

正确答案:

A

第11题.孔子认为,规定人际关系亲疏的是()。

(1.0分)

∙  A.利

∙  B.义

∙  C.仁

∙  D.礼 

正确答案:

D

第12题.在《周易》中,乾代表(),坤代表()。

(1.0分)

∙  A.阴;阳

∙  B.阳;阴 

∙  C.义;仁

∙  D.仁;义

正确答案:

B

第13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

(1.0分)

∙  A.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  B.二爻、三爻代表地;四爻、五爻代表人;初爻、上爻代表天

∙  C.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上爻代表天 

∙  D.二爻、三爻代表地;初爻、上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正确答案:

C

第14题.根据钱逊老师本节所讲,()是孔子的两个精神支柱。

(1.0分)

∙  A.名和利

∙  B.命和仁 

∙  C.仁和义

∙  D.利与义

正确答案:

B

第15题.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

(2.0分)

∙  A.本我、自我、他我

∙  B.本我、自我、超我 

∙  C.我我、自我、超我

∙  D.我我、他我、超我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共84道,84.0分)

第1题.樊迟请学稼。

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

”。

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题.中国古代讲勇,首先在于能够不怕牺牲。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3题.孔子认为“治国为正”的实质在于管制。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提出的无意识类似于中国古贤所讲的静。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题.“心无杂念,意不外走,心常归一,意自如如”出自道家学派白玉蟾的《东楼小参》,他的意思就是道家修身的秘诀之一在于清除自己不应有的杂念,使自己的心归于正确的地方,归于一处。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题.《菜根谭》讲“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做事无需事事有计划,做到随遇而安即可。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7题.钱逊老师认为孔子治国为政思想的核心是政者正也。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8题.方朝晖老师认为修身三个重要的方法是:

静坐、读书和在事上磨。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9题.明代学者范立本在《明心宝鉴》中讲: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意思是一个人只要内心安宁,哪怕是住在茅屋里,都能安稳自得,充实而满足。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0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指的是对君子的要求,“文”指“仁”,“质”指“礼”。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11题.《菜根谭》提出“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实际上说出了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12题.本讲的主题是“义与利:

无奈却必须直面的抉择”,钱逊老师认为,要达到仁以为己任,就要从见义勇为做起。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3题.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其中“刑”为刑罚的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14题.在本讲中方朝晖老师举例“细链拴大象”的故事说明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5题.“屈伸随时”就是识时务的意思,“屈伸”的本质是求变通久。

其中“屈”是为了求变,“伸”是为了通而久。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6题.“信发于中”是指从内心里发出来的才叫诚信,而不是表面的东西。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7题.杨庆中老师认为,“崇效天,卑法地”的核心是要认识自我。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8题.孔子曾任“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官职,其中司空的职权是管理财政,大司寇是管司法。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19题.修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克己”,克己的意思就是对自己的欲望要有所克制。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20题.“克己复礼”指的是要克服与“礼”不合的思域,强调要完全恢复周礼。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1题.按照方朝晖老师的观点,自我反省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唯此人生才可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22题.宋代道家学者白玉瞻在《海琼白真人语录》中讲到:

“至道之要,至静以宁其神”,“至静”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到达平静到极致的地步。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23题.程颐认为“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意思是心定的人所说的话必定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言论)正确而迟缓。

心神不定的人不经思考而发表言论,所以(言论)浅显而急迫。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24题.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

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荀子》和《中庸》。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5题.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句话讲了人性本恶的问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6题.“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静观者知之,唯静养者契之”出自宋代吕坤的《呻吟语》。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7题.孔子在《论语》中讲到弟子颜回“好学”,这里的好学和我们现代所讲的好学是一个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28题.按照钱逊老师的观点,知命之所以重要,一是可以坚定信念,反对别人的反击;二是可以客观理智对待挫折和失败。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29题.钱逊老师在本讲中提到了“阳儒阴法”,阳儒阴法是一种外松内紧的统治策略,表面仁政,实际法治,既能笼络民心,又能保证专制。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0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做起。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1题.北宋程颐对“动静节宜,以养生也”的理解:

我们要学会在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控制自己的节奏,使自己总是处在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2题.“会《易》者不占”的意思是:

真正懂易学的人,会按合理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原则办事,不会靠占卜来找寻解决事情的方法。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3题.程颢,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南宋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兄程颐并称“二程”。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34题.“大丈夫能屈能伸”中的“能屈”是指在客观形势对己不利的时候,能够静守待时,能够遁世无闷,能够奉道待时。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5题.“如何变”及“如何防止变”的关键是“知几”,“知几”的关键是变,通过“变”来防止变,通过“变”来促进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6题.孔子讲:

“未知生,焉知死。

”其意思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都活不出人的样子来,了解生前死后也没有意义。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7题.本节课程主要是讲:

怎样有一个好的开始,怎样有一个好的结局,怎样趋“吉”避“凶”的问题(这里的“吉”是指合理,“凶”是指不合理或会导致不合理)。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8题.《周易》认为“人道”特点就是要有忧患意识,能够进德修业、迁善改过,能够与时偕行方能安身立命。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39题.“穷变通久”就是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中“穷”为贫穷的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0题.子曰“智而能愚,勇而能怯”,其中“勇”就是匹夫之勇,鲁莽之勇。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1题.《论语•子罕》篇首章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里的“与”是赞许的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42题.修养三原则的立足点是自觉。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43题.《易经》中“变”的条件是“时”,强调与时偕行,因时而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44题.《大学》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

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提出的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

格物、致知、正意、诚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5题.孔子认为,正名的根本在于正文。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6题.儒家的核心价值为义以为上,群己统一。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47题.《易经•系辞下传》中讲“几者动之微也”,其中“动之微”是指:

一件事情刚刚开始,要动未动之时,也就是指一件事的苗头或兆头。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48题.孟子认为生命和道义两者比较起来,生命的价值高于道义。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49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是:

培育良好的心态,锤炼完善的人格,铸造应对复杂环境的定力,养成应对巨大压力的能力,这样一个人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才会更加顺利,人生才会更加从容、自如和幸福。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50题.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孔子正名的提出,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状态提出来的。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51题.《易传》中讲“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按照杨庆中老师的观点,其中“变”是指:

一切事物都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52题.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53题.“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古代所谓“六艺”,即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其中“御”指驾驭马车的技术。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54题.《周易》是一本变化之书,它强调让人事事变,时时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5题.“大丈夫能屈能伸”中的“屈”和“伸”强调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圆滑而不需要有德性修养。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6题.《周易》从“天道”、“地道”、“鬼神之道”和“人道”四个层面论证了“信”能使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7题.《菜根谭》中讲“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其中昭昭是指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冥冥是指人们能看见的地方。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8题.二爻和六爻又叫“中爻”,在《周易》这本书中,二爻和六爻吉辞最多,凶辞最少,所以“中”带来的是吉利,这也是古人尚中的原因。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59题.“养”与“在事上磨”是矛盾的。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60题.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道”与道家所讲的“道”是同一个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61题.方朝晖老师所讲的“存养”一词出自于《旬子》“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62题.《围炉夜话》中“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的意思是在平淡之中与人的交往才能长久,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像延长了一样。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3题.钱逊老师对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持否定的态度。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64题.“见利思义”中讲到利的取舍是以义为标准的。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5题.按照儒学的解释,“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是比喻一种行云流水,从容快乐的生活状态。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6题.本节课程讲了《周易》中关于“人”的来源的问题,提出“人”乃“天地姻缊”而生,是自然而然的生成,人不是因为天地有意志而产生的。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7题.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分别是《尚书》、《周易》、《诗经》、《礼记》和《春秋》。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68题.本讲中钱逊老师所讲的“孔颜之乐”反映出了孔子和颜回把物质生活放在首位。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69题.《论语》中讲“静而后能安”,意思就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70题.《易传》把《庄子》称为“知几”之书、“研几”之书,即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苗头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书。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71题.道德的至高境界是仁义。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2题.根据方朝晖老师所讲,古代人做学问最主要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73题.儒家认为“中庸”就是安于做平庸的事,安于做平庸的人。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74题.方朝晖老师将中国古代儒家修身思想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5题.《易传》中提到的“天”,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6题.《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意思就是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停下来,静心思考,走到问题的外面来想问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7题.杨庆中老师本节讲座的主题是“穷性理与合天人”,也就是讲终极关怀,讲人的归宿的问题。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8题.“修养”中的“修”是指一个强制的过程,通过人为的努力,强迫自己改变自己不好的东西;“养”也是改变自己,但与修相比,更加强调循序渐进的过程。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79题.以下的选项中,修养的三个原则是为己,由己和求诸己。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80题.按照方朝晖老师的观点,《菜根谭》的“宁吾真体,养吾圆机”显得过于消极了。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81题.“庠者,养也”出自《孟子》,其中“庠”是疾病的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82题.“中正当位”中“中正”二字的意思是恰到好处的意思。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A

第83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坤》卦《大象传》。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第84题.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孔子强调杀身成仁,实质上是否定了个人的人格独立。

(1.0分)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