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作文之道德盲点作文.docx
《道德作文之道德盲点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作文之道德盲点作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作文之道德盲点作文
道德盲点作文
【篇一:
品德教育中的思维盲点】
品德教育中的思维盲点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唐士校
众所周知,打扫卫生,旮旯儿打扫既困难,又极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卫生死角,可我也惊奇地发现:
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教育人群——品德教育中的死角。
案例一:
那年我在鲍家完小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向全国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
全校少先队员以班级为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把自己省下来的红包:
1元、2元、5元不等地捐献出来,我在全校六个班级收集时,四年级的中队长方明明报告说:
“我们中队少先队员共捐献120元,可今天中午时少了100元钱”。
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我和四年级的班主任都急了,马上向中队长了解原因。
方明明告知:
他把这些筹集起来的钱放在文具盒里,而文具盒放在抽屉里,钱是课间丢失的。
我们向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毫无结果。
四年级班丢失100元钱之事成了当时鲍家完小的悬案。
时间过了两个多月,学校开始午睡。
一天午睡下课,四年级班的章小华向班主任报告说:
“他外祖母给他的5元钱被偷了。
”班中再三出现钱失窃,班主任对几个重点怀疑对象进行了搜索性调查,仍然毫无结果,所幸的是那天放学回家,章小华发现了自己失窃的钱——班长(付中队长)正拿着那5元钱买棒棒冰吃。
他当时没有声张,而是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外祖母。
第二天,章小华的外祖母到学校来诉说此事,我们学校老师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四年级的班长是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思维十分活跃,对学习中的问题常带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作业字迹清楚工整,平时班级工作不甘落后,以身作则,对同学的态度亲热和气,对老师见面就行礼问好,是我校公认的“优秀生”。
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是不是章小华自己丢了5元钱,心中急昏了,看见别人拿着5元钱就认定是自己的钱呢?
校长和四年级的班主任带着这个疑问把这个班长叫到了办公室。
开始,这个班长拒不承认,后经再三教育,他才说他是趁章小华睡着时,从他上衣口袋中拿出来的,章小华上午把这5元钱拿出来给很多同学看过。
章小华的钱果然是他偷的,这已毋庸置疑了,那么,上次班中献爱心的钱呢?
经再三追问,得知,前两个月献爱心的100元钱和以前班中学生两次失窃的钱都是他的杰作。
这件事,当时在我校无疑是个超重型的原子弹爆炸,把我们的传统意识炸得粉碎。
的确,我们老师平时在教育过程中,坏事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目光定位在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易出这样那样小毛病的学生身上,似乎品德教育课完全是针对这些学生开设的。
在老师意识当中,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就是品质好的学生,如果不是章小华发现此事,班中即使出现一二再,再而三的失窃案,弄过来,查过去,也怀疑不到这样的学生身上,被冤枉的只能是班上的那几个平时易出小毛病的“捣蛋鬼”了,理所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已坏,纵然是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这个四年级的班长还是小学生,道德尚未形成,但倘若没有发现他背后的这一不良行为,就谈不上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也许他的这恶劣行为会养成习惯,将来对社会危害可就大了,不是吗?
他会令人防不胜防啊!
案例二:
几位教师坐在一起聊天,如果聊起师生之情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
“目前学习成绩
很优秀的学生,尽管你真诚待他,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才,可将来很大一部分还是不理睬你,瞧不起你,倒是那些目前学习不怎么样的,你现在虽然对他们很严厉,但将来他们还是把你当老师看呢?
”“我们应当把重心转移在目前学习后进的学生身上,章老师当时对姜某某那么好,视如自己的子女,现在姜某某当干部了,我发现见了章老师招呼也不打一个,视如陌生人呢!
”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
我对教师们的议论进行了沉思:
不错,的确有这种情况,但细细追究起来,责任还是要我们教师自己负。
下面我就以我村中的两家不同的家庭教育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子女来说明吧。
我村是一个近二百户人家的村庄,唐晓云,他养了五个女儿三个儿子,他平时对待子女个个严厉(我和他家的二郎年纪相仿,两家又挨得近),他们小时候,白天读书,放学回家不去砍柴就须去拔一背篓猪草,才有晚饭吃,子女做的事情,只要稍微差一点就要挨批评,对子女的严厉,别说本村有名,就是上下几个村庄也出了名。
现在这八个子女个个能干,而且对父母的孝顺也在上下几个村出了名。
张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对待女儿严厉,对儿子,则视作“小王子”,儿子想要什么,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依从,百般地呵护他。
我记得至少有六次为了因自己的儿子打别的孩子反而被人打的事而亲自去打别的孩子,引起两家大争斗的事。
他这样教育儿子,在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庄也出了名,可现在,这儿子已成了他的“父亲”了,一有不如意,就发难父母,轻则骂,重则打,家庭的吵闹不间断。
古时有句话概括了这种情况:
那就是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常以分画线,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造就的与不能升学、不能造就的两部分。
对待可以升学的,就把他们当做明珠,当作希望,宠着他们,他们出了点小毛病,往往不去追究,而是迁就过去,更不用说去观察他们身后隐藏着的不道德的因素了。
有的甚至在评三好学生时,也抛出分数挂帅,以偏盖全,不去全面衡量,使学生产生只要学习好,就是品德好的错误意识。
其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当的口头禅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学生解决问题时,老师不是说“你真努力”或“你真肯动脑筋”,而往往是说“你真聪明”。
这样,也会使学生潜意识中产生我学习成绩好,是我自己脑瓜子聪明,并不是你老师教育的好,并由此滋生傲慢,傲慢长成习惯,当年的老师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我平时还留意过,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心理也很脆弱,因为他们平时一直处在“满足”的花环中,学习的成功,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都会使他们自我陶醉着,他们不知挫折,一但碰到,心理就接受不了,做出种种傻事。
知识是培养品德的重要基础,但从上面的事例也说明“知识即美德’’的论断却是有片面性的,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美德。
教育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它将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树立全体观念,既要关心和大力帮助学习落后、易出小毛病的后进生,也千万不要忽视为被学习成绩蒙盖着的后进生打好将来走上社会做人的基础。
【篇二:
突破盲点】
发现并突破盲点
魏爱民139********
重庆渝北中学
内容摘要:
由于人类行为方式是选择性的,人就不可能没有盲点,但如果能够解决与我们成长或者是工作相关的盲点,那么我们的视野不就开阔了吗?
本文主要从工作当中撷取几个案例,探讨突破盲点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关键词:
盲点行为习惯情感沉默的大多数
何为盲点
“盲点”一词来自于生理学。
由于人类自己特殊的生理构造,也造成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本能上的限制,形成了人与生俱来的固有的局限性。
比如,人的眼睛无法透视,所以,我们能看见事物的正面,无法看到事物的反面;我们能看见事物的表面,无法看到事物的内里。
虽然经验和推理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现象不一定就是本质,但我们往往会相信我们所看见的就是正确的,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就代表了客观存在。
因此,人们往往会造成这样的错觉,以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当我们的感觉和认知限制我们去探求更多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知道,我们所了解的一切,不过是客观世界的局部而
已。
虽然我们并不否认人所具有的整体优势,但是,人自身的弱势确实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判断,进而影响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深刻领会和本质把握。
在心理学研究上,把这种看不见、听不到、感受不了和判断不全的现象,称之为认知的“盲点”。
行为习惯盲点
我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原来学校的佼佼者,但可以这么说,正由于这样,他们的盲点问题才会比别人突出。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褒奖纷纷而至,让他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强势带来的“甜言蜜语”,其他方面非但没有被开掘反而早早被蒙蔽了,成了某种缺陷,而且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
但这些孩子一聚集在一起,问题就出来了。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内容和目标都有巨大的差异,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人适应快有人适应慢。
适应快的,他们身上的那些习惯有很好的延续性,而适应慢的同学,就会恐慌地发现自己难以是从,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再加上由于早期心理承受能力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在高度竞争压力下就有点崩盘的味道,乖张的行为举止就被无限放大了。
有这么一个同学,在原来学校,学习成绩在当地数一数二,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良习惯。
上了中学,还没适应过来,前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心情极其沮丧。
初中和高中的前后反差让他极其失衡,失衡又导致他感觉无所寄托,而且又是来到城里上学,看到同学们拥有手机和其他一些数码设备非常羡慕,而这时恰好有一个亲戚因为他上了重点中学而奖励他一部手机。
于是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手机上去了,看小说,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等,时常弄得白天瞌睡晚上倍精神,成绩进一步下滑。
这一情况被我发现之后,并和他家长进行了沟通,对他进行了教育,并收回了手机。
本以为他会以此为戒,从此踏上新的征程,但没想到的是,他上瘾了。
没有了手机就借同学的手机玩,等我发现后制止同学借给他手机了,他又自己用生活费去买,新买的手机又被收了,就盯住了教室的多媒体,本班的上了锁,就去其他教室,因此经常夜不归宿。
最后被学校处以严重警告处分。
据他父母介绍,从小他就很迷恋玩游戏,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只是成绩优秀,成为学校的公众人物,成天在同学老师的视线当中,行为有所收敛,再加上父母对他管理得严,他身上的陋习都处于潜伏状态,没有被发觉。
到了中学,远离父母了,而且由于成绩等缘故让自己沦为边缘学生,他这些陋习才
严重地暴露了出来。
情感盲点
13-17岁是一个断乳期,也是一个最狂妄的时期。
他们从一个崇拜父母老师的乖孩子变成一个由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可而张扬的乖张的少年。
他们大多都自认为长大了成熟了,全副身心在自己身上,自我中心主义极度膨胀。
他们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这个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应该为他们铺平道路,因此,一遇到什么挫折,就抱怨上天不公平。
这时候最亲近的人就成了他们发泄怨气的对象,或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们很好的条件,或指责父母太落后不理解他们的想法。
总之,感觉到家长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在束缚他们。
所以这一段时间是他们最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的时期,也是被学术界认为最叛逆的阶段。
当代青少年很少和家长进行沟通,他们一方面认为两代人有鲜明的代沟,总是以为长辈们审美欣赏水平太落伍了;一方面不愿意面对父母的批评,对家长的话经常采取回避或者是置之不理。
于是在作文中,他们宣泄着不满,觉得自己是最不被理解的人,家庭缺乏民主,父母处处用老一套压抑束缚他们。
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本已判给父亲的他,由于父亲常年不务正业,基本上丧失抚养能力,母亲把他带到自己身边抚养。
虽然家里经济不宽裕,但对孩子的需要总是能够满足,甚至母亲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亲力亲为地学习那一门新课程,孩子的英语就是母亲通过自学辅导出来的。
母亲含辛茹苦了十几年,指望孩子在高中能继续出类拔萃,但这孩子非但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倒是脾气暴涨。
先是由于母亲没有满足他买psp游戏机的欲望,向她咆哮着宣泄怒气,说母亲是傻女人,土气女人,最后为了撒气跑去酒馆喝酒;后来,由于母亲怕儿子拿着学校发的奖金去挥霍,叫身为班主任的我保管这笔钱,他闻讯立马给母亲打电话,扬言要杀了她,然后就从学校消失了,电话短信均不回。
等我看到那位满脸沧桑,白发丛生的母亲时,我怒不可遏,给那孩子发了一条短信:
请你不要让母亲伤心了!
也许是我短信打动了他,也许是他从怒火中冷静下来了,他回了一条:
放心吧,老师。
我只是在消消气。
我觉得时期成熟了,决定开了一个主题班会——“谁在压迫父母?
”,在播放了台湾2010年开年最感人公益广告《母亲的勇气》之后,我说:
“是谁在压迫我们伟大无私的父母呢?
是谁在催生那些白发和皱纹呢?
又是谁让他们目光呆
滞又焦躁不安呢?
这都不是别人,是我们,正是我们以无言的冷漠的方式拒父母以千里之外,是我们拒绝交流的背影催生了那些苍老的容颜,是我们无限放大了的伤痛压迫着我们至亲至爱的人。
当我们逃进自己房间,关上房门之时,有谁想过父母那无助的眼神?
又有谁想过取爱抚那颗被门压碎的心?
有人说,我和父母之间有代沟,那么代沟是谁造成的呢?
就是那些不愿意沟通的不愿意交流的我们造成的。
”一番话下来,同学们陷入了沉寂,继而有人暗自抽泣,我知道这已经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位,效果开始向我显现了。
沉默的大多数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把那些有话语能力却无话语权因而在公共场合从不发言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态度的人称作为“沉默的大多数”。
这些人或自愿或被迫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他们的情感宣泄大多采用腹诽的方式,当然也有偷偷摸摸的行动。
我认为,我们校园中也有“沉默的大多数”,大中小学都有,而且我还怀疑,他们就是今后王小波笔下的那一群。
他们沉默寡言,温顺听话;尊敬师长、遵守纪律、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之类的词汇经常出没于期末评语中。
在老师的印象里,他们成绩不突出,性格不乖张,也因此被除去了相貌特征。
说起某某来,老师们总是一脸茫然:
有这么一个人么?
时间早已将他们的颜色全都洗涤干净,褪变成黑白色,而且泛黄模糊了。
只有翻到相册,看到毕业照时,才恍恍惚惚地忆起当年情景。
那到底哪些人能够让老师同学记住呢?
俗语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书育人几十年,能记得住所有的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但一个也记不住也是不可能的。
在脑海里搜寻一下,至今形象鲜明的无非两类:
或品学兼优的,或品学兼差的。
因此,一系列疑问就产生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没有留下他们的形象呢?
是因为他们形象本身就不鲜明,还是没有鲜明形象的潜质吗?
是老师没有给机会让他们把鲜明的性格展现,还是把他们特异的才能扼杀在摇篮里呢?
是什么让他们从牙牙学语蜕变为学校中“沉默的大多数”,进而成为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的?
我想,目前功利性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优胜劣汰的升学机制和评价机制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机制,都导致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目光聚焦于成绩优秀的和成绩纪律相当糟糕的学生身上。
保护前者是为了保证升学
率,管理后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
大量的教育资源往他们身上倾斜且不说,单是教师都放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难以用数量来统计,剩下来就没有给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学生留下多少了。
也许他们有太多的想法和创意,但由于教育者没有时间关注和做必要的引导,他们有价值的发言往往被草率地否定或者是扼杀,久而久之,他们的发言也越来越少,逐渐被贴上“沉默”的标签,直至从老师学校的视线中消失。
突破盲点
上述这些只是诸多盲点中比较突出的例子,还有很多毛病完全处于隐藏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我开了一个延展性主题班会,牵涉面比较广,要求同学及家长亲友共同参与,标题为“我们的盲点”。
具体程序如下:
一,盲点是什么?
二,通过父母和亲友了解自己身上的盲点。
三,这些盲点对我们成长有哪些负面影响?
四,面对这些盲点,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不可能没有盲点,我们处理的不是力所不能及的方面。
我设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孩子们意识到自身的缺陷,能勇敢地面对并且处理好它们,拓宽视野,丰富并激活思维。
同时也要孩子们意识到:
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一个方面;一个人只注意一个方面就有很多方面被忽视,缺陷从起跑线上就有了雏形;木桶理论表明: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不取决于他的优点,而取决于缺点。
对于自己,我将向邹忌学习,秉承他反思习惯,研究身边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一让自己与时俱进,不停地了解新情况新事物,促进自己不断地提高;二是由于有了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不落空处。
【篇三: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
高考作文题三思】
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说是“选择”,其实无可选择多年来,语文高考试题没有关涉“文化”本身
高考年年让人关注,作文题更是街谈巷议。
20世纪50年代至今,高考作文题共出了近百个(1977年30个题另加历年春季题),好文题有一些,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鸟的评说》(1995年)、《习惯》(1988年)、《雨后》(1962年)、《我的母亲》(1957年)。
但也有一些文题不尽如人意。
我深知拟一个好文题着实不易,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放诞狂言。
一、语文:
自身价值何处寻?
我总觉得,咱们的高考作文题,不像语文题,而更像政治题、伦理道德题。
咱们的作文题,一直关注当年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从重大事件出发思考重大意义,这是出题人的历史习惯,传统思维。
回首50余载高考历史,不难看出这一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题)、“缩写: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1978年题)、“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题)、“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年题)、“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题)。
浏览这些题目,会发现,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都努力继承并倡导咱们先辈几百年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传统,情绪盎然地关注着当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政治热点。
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今年高考作文为什么会这样了。
全国“心灵的选择”,实际扣合着去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规则”,实际扣合着“中国加入wto”、“日韩世界杯”;上海“面向大海”,实际紧扣着上海在新世纪,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势。
均沿袭同一种历史思路、命题思路。
命题者可能认为,高考作文,社会影响力大,关注者众多,理应出得“有思想意义”,理应关注重大意义和宏大事件,不能把题目出得太“小家子气”。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参与当下事件,思考重大意义,似乎理所当然。
但,这恐怕不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功能、主要特征。
语文本姓“语”,有其自身功用,作文本姓“文”,理应关注学生的文字、词采、情思、理趣,把此作为考查的核心与重点。
何况,学生还有一门单独承担思想、道德、意义的“政治”课程。
出一道作文题目,思路、方法多多。
这种沿袭已久的“关注当下热点,思考思想意义,贬抑小我,高扬大我”的命题思路,毕竟只能是众多思路、方法中之一种。
几年偶尔为之未尝不可。
若几十年一以贯之,执意为之,就未免闭塞、单一甚至僵化了。
试想,每年出题,命题者首先就想,今年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热点是什么?
咱语文高考如何去配合?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出语文题,还是出政治道德题呢?
是语文考试,还是道德考试?
二、文题:
心灵的自由真实在哪里?
一个好的文题,应是一个“指路牌”,循牌走去,考生会找到一块“独特的精神天地”,那里宽宏自由,任自我个性之花,烂漫、自在地伸展,真切、坦荡、自然地开放。
一个好的文题,还应是一段“引芯”,能把学生“冬眠状态”的“文思”,“唤醒”“引燃”,学子摊开试卷,一面对考题,就文思炸涌,从而爆出摇曳多姿、七彩斑斓的“精神虹云”。
即,一道好的作文题,应特别有利于情思自由展现、精神真实伸展。
但不少文题,却不允许这种自由存在,不是“天地”而是“缝隙”。
“诚信”,考生只能正面阐发“诚信的积极作用”、“诚信的价值与可贵”等等,恐怕谁都难从另面立意,不敢反其意。
它是人类公理、人类道德的底线。
悖此绝无空间。
“心灵的选择”,说是“选择”,其实无可选择。
任哪位考生,都必须选择“舍自我、顾他人”。
1998年“坚强———我追求的品格”,简直强人所难,主题涵在题目之中。
命题者似乎在做这样的暗示:
主题、思想、个人见地之类,考生你就不必考虑了,我早为你准备好了,你只管去“攒缀”文辞,演绎我的思想就行
了。
历览多年几十个文题,大都“潜隐”着一个十分强大的“制约逻辑”,这个“制约逻辑”就是,必须把自我放在宏大叙事话语背景中,必须把“小我”消融到“众我”、“大我”中,必须抑“自我”扬“他者”。
去年“诚信”如此,今年“心灵的选择”亦如此。
“选择”前再加一个“心灵的”,这就无异一个“道德自审”、“心灵反省”的拷问!
十几岁的孩子,如何承受?
我教语文20余载,我深知咱们中国的孩子,说话时,写作时,从小就要“训练审题”。
这是怎样的“审题”呢?
就是“想方设法揣摩”、“冥思苦索琢磨”命题者想让你说什么,命题者、阅卷人喜欢听什么。
比方,面对“心灵的选择”的拷问,考生就要琢磨,命题者想听“舍己为人”、“舍己为公”、“美妙而高亢”之言辞呢!
莫管出于真心、假意,哪个考生,都必须如此写。
必须(!
)救人,这是惟一抉择;惟此抉择,才是高尚抉择!
要死,俩人一块儿死,都死了,救人者才更光荣,更高尚。
如果,只一人活着回来,那是耻辱、卑下,就要受天责了。
其实,按生活和科学逻辑,细推命题者“虚构出”的“困境”,俩人都活下来,可能性微乎其微,皆被冻死才是必然。
或者,俩人皆活是一种偶然,是一种出于浪漫幻想的、童话般的“虚拟”。
若有考生,不会“审题”,逆意而为,说,出于对生命之珍爱,出于对救活可能性的怀疑,自己回来,这样成文,不知能得几分?
三、文化、亲情、趣味、哲思:
缘何成盲点?
多年来,语文高考试题太多关涉政治意识、思想品德、道德伦理,还没有关涉“文化”本身,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盲点。
地域文化、山川文化、建筑文化、戏剧文化等等莫不可以关涉。
这是一个大空白点。
我甚至认为,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不要离政治意识、思想品德、道德伦理太近,不要过于趋附、趋奉当年社会热点、潮流。
作为文明之邦,文化大国,让咱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文化意味,我以为,理应是个方向吧!
历览多年高考作文题,我感觉,我们一味关注“大”关注“宏”,往往轻视“小”而“微”;一味引导高亢、华丽,却往往轻视真实、质朴。
譬如,“亲情”,又是几十年高考作文题的一大盲点。
高考前在网上看到中国青年报李方先生自拟的高考文题:
“亲爱的同学,假设现在是9月10日,你如愿考取了理想的高校,并且已经来校报到,上了一周左右的课。
现在,请你给家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个学校的印象,谈谈上课的感受。
另外,还有什么要对家人说的,也请你一并写出来。
字数要求在一千字左右,书写工整。
祝你成功!
”
此题关涉“亲情”。
“首先是立足于鼓励考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何况,家书易写,写好亦难。
我相信,那些能够把一封家书写得声情并茂的学生,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达上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
在我们高考前4天,即7月3日,台湾也进行高考,看看他们的作文题: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
试以‘对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
”
此题关涉“个人人生”,是否有一点雍容、宽宏、自如与深沉?
再看看,美国高考作文题:
“人类总会犯错误,但他们也有伟大的时刻,其中之一,在我看来,就是_____。
要求:
将这个语句填写完整,内容可以是文学、历史、时事和你自己的经验中的例子。
用这句话作为开头,完成一篇有条理的短文,解释你如此积极地看待某时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