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50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关史名词解释.docx

国关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1.2+4方案:

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

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

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

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

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

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

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

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

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

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

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

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3.大西洋联盟政策:

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

按照美国人的解释,就是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密切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

”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止苏联,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

作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就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五十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

侵朝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政府遏止政策的破产。

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

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1954年1月12日的公开宣称表述就是:

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

这种战略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为此应缩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撑美国的霸权地位。

“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上的。

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5.万隆会议:

又称“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

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发起,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是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反映了战后亚非形势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也反映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漫长历史走向结束。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

在与会国的努力下,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破坏会议的阴谋,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公报宣布殖民主义是一种应当予以根除的祸害,并倡议以《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作为国家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基础。

会议上所体现的团结反帝与和平友好精神,通称为“万隆精神”,它有力的鼓舞和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为亚非国家和平共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指明了方向。

6.马岛战争:

1982年4月2日—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发生的军事冲突。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距阿根廷东海岸550公里,面积约11,961平方公里,人口2千余,98%为英国人后裔。

17世纪末,英国人发现该岛并取名福克兰群岛。

1764年法国人开始在岛上建立居民点,命名为马洛于安埃群岛。

1767年法国将该岛转让西班牙,西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

1816年阿根廷独立时承袭了西班牙对该岛的主权,任命省长,移居居民。

1833年1月,英国以最早发现为由,派兵占领,任命总督,建立议会等行政机构。

阿根廷历届政府均不予承认,一直通过外交途径要求恢复对改岛的主权。

1965年,1973年,联合国大会分别通过2065,3160号决议,要求两国和平解决争端。

1975年至1981年的不结盟国家会议则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呼吁英国阿根廷加速谈判,但由于英国坚持维持马岛现状,致使谈判未获解决。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海军陆战队突袭马岛成功,宣布收回主权。

4月5日,英国特混舰队开赴南大西洋。

4月25日激战开始,阿根廷投入兵力1万多人,舰只80余艘,飞机200余架;英国投入兵力2.7万人,飞机140余架,航空母舰两艘,其他舰100余艘。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场涉及空间时代的导弹极其复杂的电子系统的大海战”。

经过74天激战,阿根廷失败。

双方死伤数千人,耗资60亿美元。

(0

虽然战争以英军重占马岛暂告一段,但马岛归属争端仍没解决。

7.马歇尔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故称“欧洲复兴方案”。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

7月初英,法,苏三国外长巴黎会议讨论这一计划,苏联认为该计划旨在控制欧洲并使欧洲军事化而拒绝参加,但得到英,法,意等西欧16国的迅速响应,并提出要求美援的报告。

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对外援助法》,使该计划具备了法律形式。

主要内容:

美国拨款100多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国,以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出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向美国提供本国和殖民地产的战略物资;优美国政府设立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的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把进步力量排挤出政府等。

英,法,意,联邦德国等16个西欧国家相继接受了这些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定了双边协定。

到1952年2月29日,马歇尔计划全部费用为129,924亿美元,计划远定期限5年(1948—1952),实际上1951年1月己基本结束。

随后为《共同安全计划》所取代。

8.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即“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于1991年12月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举行的欧共体第46届首脑会议上通过。

主要内容有:

(一)草签了经济联盟条约,确定了经货联盟的最终目标,至迟到1999年1月1日实行欧洲统一货币和建立欧洲中央银行。

具体分三阶段实行:

第一阶段争取所有成员国的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第二阶段建立独立欧洲货币机构和完善其组织体制监管各国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第三阶段逐渐实行统一的货币和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

(二)草签了政治联盟条约,确定了政治联盟的基本目标。

这包括

(1)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

(2)制定共同的社会政策(3)加强了部分超国家机构的权力,建立独立于各国之外的中央银行,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4)应西班牙等国的要求,同意从1992年起设立基金,帮助西班牙,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加入货币联盟。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定,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的实体方面转变,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的一步,但此约必须经过欧共体国家的一致批准才能生效。

丹麦的否决使马约陷入危机,英国也迟迟不表决。

至1993年欧共体统一市场建成,一体化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1993年5月18日丹麦举行批准马约的全民公决,56.8%的选民投票赞成批准马约。

5月20日英国下院通过了美杰政府关于批准马约的议案。

9.五国外长会议:

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

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

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10.尤里卡计划:

欧洲国家旨在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一项合作计划。

该计划首先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17日向欧共体成员国提出,而后于同年7月经欧洲17国巴黎部长会议讨论实施。

1985年11月在汉诺威召开的“尤里卡”部长会议通过“尤里卡合作原则声明”,就计划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机构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

“尤里卡”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使欧洲掌握和应用对其未来至关重要的技术,提高欧洲多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生产率及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以巩固欧洲持久繁荣富裕的基础。

而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民用服务项目。

按照规定,欧洲多国将首先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激光技术及环境保护和交通技术等项目进行合作,参与合作项目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自行决定其合作形式,自筹资金,必要时有权要求各国政府和共同体提供财政支持。

关于组织机构,规定部长会议为“尤里卡”计划的协调机构,并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常设秘书处,其任务是在部长会议领导下协调各国的研究力量。

至1988年6月,“尤里卡计划”已召开了六次部长会议。

截至1987年9月,该计划已通过了165个合作项目,总预算约40亿欧洲货币单位,参与这些项目合作的已有600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他们分属19个“尤里卡”计划参加国)

11.日美安全条约:

该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军事条约。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及《旧金山对日和约》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

《日美安全条约》包括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全文共5条,以《旧金山对日和约》中承认日本有权参加集体安全保障的条款为依据。

主要内容如下:

(1)日本承认美军驻留日本,美希望日本增强军事力量

(2)美驻军为维持远东和平及安全,应日本政府的请求,可用于镇压内乱和暴动,以及对付外来的武力攻击,以保证日本的安全;(3)美驻扎日本的条件由日美政府间的行政协定决定,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

这一条约与同时期签定的《美澳新条约》和《美蒋相互防卫条约》相呼应,构成美太平洋军事战略体制的重要一环。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1958年10月起日美两国就修改该条约进行多次谈判,1960年1月,该条约为《新日美安全条约》即《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所取代。

12.日内瓦首脑会议:

战后东西方大国间举行的首脑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分裂为两大阵营,使国际形势处于紧张状态。

1953年斯大林去世,西方国家寄托苏联新领导改变态度,5月11日,丘吉尔提出举行东西方首脑会议。

1954年底至1955年初,苏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