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4221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比》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的学习内容有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

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课时分配:

课序

课题

课时

1

比的意义

1课时

2

比的基本性质

1课时

3

比的应用

1课时

总课时

3课时

 

课题

比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主备教师

负责

领导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教学

难点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1、出示主题图:

(1)出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怎样用算式表示长与宽的关系?

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长与宽的关系,教师板书。

(2)出示神州五号飞行图:

“神州”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出课题。

师板书:

比的意义。

介绍图片内容。

迅速口答。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通过情景图,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

出示

 

出示学习问题:

1、什么叫做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分别叫什么?

3、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4、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独立思考、整理问题答案。

 

 

明确学习目标,

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

探究

 

1、指导学生看书自学。

2、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习题。

 

看书自学,结合出示问题,在书上画出重点。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探究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交流

完善

15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指一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1、15÷10记作()

10÷15记作()

42252÷90记作()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说出什么叫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指名说一说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师随机板书。

3、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求各比的比值。

5:

9=0.6:

0.06=0.8:

2=

我发现: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学生汇报。

 

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

求比值。

 

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汇报,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点拨

深入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比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我们一起总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联系(相当于)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总结归纳。

 

加深学生的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拓展

反思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不懂吗?

2、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提出不懂得问题。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础

训练

1、完成做一做(49页1、2、3题)

2、判断:

(1)小亮身高150cm,表妹身高1m,小亮和表妹身高的比是150:

1.()

(2)1克药放入1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1:

10.

()

3、2/7可以表示一个比,也可以表示一个比值。

()

 

独立完成,自我检测。

 

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延伸提升2ˊ

1、了解人体中有趣的比。

2、欣赏“黄金比”作品。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比的意义

15÷10记作(15:

10)15:

10=15÷10=2/3

10÷15记作(10:

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42252÷90记作(42252:

90)

 

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

单位

主备

教师

负责

领导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

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

难点

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讲授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5′

1、什么是比?

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分数和除法)

比的前项和后项与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举例说明。

教师板书:

6:

8=6÷8=6/8

师提问:

我们知道分数有基本性质,除法也有商不变的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大家猜想一下:

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2、投影出示: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1)观察:

借助商不变的性质你发现比中有什么规律?

(2)组织交流:

明确:

6和8同时乘2,比的前项和后项变成了12和16,前项和后项数字变了,但它们的比值大小没变。

6和8同时除以2,比的前项和后项变成了3和4,前项和后项数字变了,但它们的比值大小没变。

追问:

要注意什么?

(同时、相同、0除外)

(3)师小结板书: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过渡: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两人汇报

集体订正

自由汇报

 

观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一人汇报,其余补充。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

分数的分母和除数不能为0,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指名读,齐读

利用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巧妙地利用比、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关系,注重书本的设计意图,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投入新课学习中。

 

自主发现,自然生成,让规律认识条理清晰,水到渠成。

问题

出示

3′

1、明确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投影出示

12:

274:

93:

154.5:

95:

67:

11

师结:

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又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叫最简单整数比。

2、出示例题及相关导学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1。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见右图)。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问题:

a.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b.自己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尝试解决问题。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6:

2/90.75∶2

问题:

自己尝试解决化简比,并思考:

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学生了解概念。

认真读例题和要思考的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

探究

7′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整数比的化简,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学会在小组中研讨自己的疑问来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先自主探究,提出疑问,然后小组交流,达成共识。

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自学,然后小组交流,解决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流

完善

15′

组织汇报获得的相关信息。

交流第一个例题:

问题一;

问题二:

例题:

15∶10=(15÷5)∶(10÷5)=(3)∶

(2)

师:

5是15和10的什么数?

为什么要除以5呢?

180∶120=(180÷)∶(120÷)=()∶()

比较两面国旗化简后的结果,发现什么吗?

说一说:

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怎样的?

课件显示:

整数比:

前、后项除以最大公因数。

交流第二个例题:

指名板演。

分数比:

1/6:

2/9=(1/6×18)∶(2/9×18)

=3∶4

追问:

为什么要乘18?

小数比:

0.75∶2=(0.75×100)∶(2×100)

=75∶200

=3∶8

一人回答。

一人板演,

并说明算法,其余订正。

 

自由回答。

大家齐读。

请两名同学分别板演,并讲解算法,大家订正。

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尝试练习,重点围绕“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尝试讲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点拨

深入

4′

1、过渡:

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教师小结:

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2、做一做:

书51页

自由汇报,总结方法。

引导齐读理解化简方法。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通过教师的强调使学生真正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

反思

2′

1、学生归纳总结,将自己所学与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总结、汇报

基础

训练

2′

1、教材52页——3题。

2、教材53页——4题。

3、教材53页——5、6题.

板演,说理。

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

及时练习

巩固新知

延展

提升

2′

1、教材53页8、9题。

2、教材51页:

你知道吗?

(多媒体展示)

了解“黄金比”,课后收集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

3、作业:

数学册

小组交流讨论

读一读,了解一下。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例1、

(1)15∶10=(15÷5)∶(10÷5)=(3)∶

(2)

180∶120=(180÷)∶(120÷)=()∶()

(2)分数比:

1/6:

2/9=(1/6×18)∶(2/9×18)=3∶4

小数比:

0.75∶2=(0.75×100)∶(2×100)=75∶200=3∶8

 

 

课题

比的应用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主备

教师

负责

领导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培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讲授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3′

解决课前预留习题:

1.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2.

(1)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

每人可以得到几块糖?

(每人可分到5块糖。

提问:

妈妈是怎样分的?

(平均分)

(2)如果妈妈分给弟弟6块,分给哥哥4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

(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3∶2。

提问: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一人汇报,

集体订正。

自由汇报。

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创设情境,建立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意识。

问题

出示

3′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板书课题)

出示教材例2: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我按1:

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思考:

1.“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

4”,是什么意思?

2.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应该怎样解答?

认真读例题和思考的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

探究

7′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学生自主探究,有疑问与小组同学交流。

3.教师组间巡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适时指导点拨。

自主探究。

同桌议一议。

引导学生结合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交流

完善

15′

1.组织汇报学习成果。

(1)组织汇报第1、2题。

(2)板演第3题做法。

预设一:

每份是:

500÷5=100(mL)

浓缩液:

100×1=100(mL)

水:

100×4=400(mL)

预设二:

浓缩液:

500×

=100(mL)

水:

500×

=400(mL)

2.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异同。

你认为哪种做法更好?

学生汇报。

独立完成。

指2名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板演后说算理。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拓宽思考问题的角度。

 

点拨

深入

4′

教师强调:

1.引导学生总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答方法:

可以把比看成份数之比,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根据比的意义算出两种量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把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2.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检验。

浓缩液的体积:

水的体积

=(100):

(400)

=

(1):

(4)

总结归纳。

交流汇报。

动手检验。

通过强调使学生真正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并能正确解答,同时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拓展

反思

2′

1、学生归纳总结,将自己所学与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总结汇报。

质疑解疑。

对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扫清障碍。

基础

训练

4′

教材55页练习十二1——4题。

独立完成。

交流汇报。

及时练习,

巩固新知。

延展

提升

2′

教材55页练习十二第6题。

独立完成。

同桌议议。

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的应用

每份是:

500÷5=100(mL)浓缩液:

500×

=100(mL)

浓缩液:

100×1=100(mL)水:

500×

=400(mL)

水:

100×4=400(mL)

答:

浓缩液的体积是100mL,水的体积是40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