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46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3290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46语文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46语文教案.docx

三上46语文教案

主备:

鲍淑华

第四单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31个只读不写的字。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能用加点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懂得坚持、忍耐、不懈追求是毅力的具体表现,毅力是获得成功,夺取胜利的保证。

教学重、难点:

利用课文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训练学生思维,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语言

11《第八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

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

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三、四小节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二、初读指导

  ⒈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招集抗击几乎失败动员劫掠信心成功

  ⑷学生自读课文。

  ⑸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②指名解释下列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⑹齐读生字词。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经过"、"结果"。

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第二段(3~4)写布鲁斯王子从蜘蛛八次节网获得成功的启发。

  第三段(5)写布鲁斯王子重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

  四、指导写字:

  ⑴教师范写;⑵学生练写⑶评比。

  五、作业: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第八次》,哪位同学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说说。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布鲁斯王子非常勇敢)面对敌人的侵略,布鲁斯王子能够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说明他非常地爱自己的国家。

  谁来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

  齐读第一小节。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

布鲁斯王子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结果怎么样?

他当时又有什么样的想法?

边读边思考。

  结果?

指名表演“唉声叹气”。

(七战七败,负伤)板书:

七战七败

  此时他有什么想法?

(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板书:

几乎失信心

  理解“几乎”。

比较句子:

(幻灯片)

  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王子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他又有何所见所感?

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哪些句子是描写了王子的所见?

  3、出示句子:

一只蜘蛛正在结网。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齐读句子。

  4、这段话是描写蜘蛛结网的过程,读了以后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吗?

  练习填空:

  一阵大风吹来,丝(),网()。

蜘蛛()扯起细丝()结网,()被风吹( )。

就这样(),(),()次,都()结成。

可蜘蛛并不( ),照样()。

  5、引读:

这只小小的蜘蛛为了结成一张网,结了断,断了结,反反复复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从“终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你们以前有没有读过、听过有关这方面的名人名言?

能说给同学们听吗?

  送佳句:

教师出示有关名人名言,齐读,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有志者事竟成。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失败乃成功之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7、过渡:

看到了这一切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

  哪儿看出他感动极了?

(猛地跳起来、喊道)他当时会怎么想的?

  是啊,他太激动了,让我们也来激动地喊一回。

(我也要干第八次)

  小小的蜘蛛给布鲁斯王子的启发却是很到大,他要下决心进行第八次战争。

板书:

深受启发下定决心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

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时,准备进行第八次战争,此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

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小组之间讨论,指名交流。

  是啊,面对七战七败的结果,士兵们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王子怎样才能动员士兵参加第八次抵抗?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2、布鲁斯王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板书:

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小结:

 

(1)布鲁斯王子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或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2)朗读课文。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受到启发    下定决心

              八次战斗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反思:

 

12《卧薪尝胆》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

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

“胆”指什么?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

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

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

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

(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

哪句是写卧薪?

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

“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

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

卧薪尝胆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国以后。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

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

(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

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板书:

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

分别是——?

(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

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

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

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

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

(小组练说)

  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

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

粗布衣;住:

石头房; 做: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

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

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

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

(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

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

  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

(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

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

(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

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12、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教学反思: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

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地一个听诊器。

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医生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想,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试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

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

多音字:

脏  诊、棍:

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

再交流。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

(尽职)

  

(2)出示: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雷奈克做了猜测:

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并且亲自做了实验。

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

(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

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

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

(如果……就…………果然……)

教学反思:

 

习作四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

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

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

例文中写了什么?

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

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

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

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

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

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教学反思:

 

练习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

美丽秋景图。

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

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要求:

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

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

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

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

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

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

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

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