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节饮食文化.docx
《山东春节饮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春节饮食文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春节饮食文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山东春节饮食文化
篇一:
颇具特色的中国元旦饮食习俗
颇具特色的中国元旦饮食习俗
风俗文化,其中就元旦饮食习俗就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元旦的到来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是由旧时春节演化而来。
它的大多数风俗习惯可能都源自于春节的风俗习惯,但是经过时间不断的发展,元旦这一天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特殊的
椒柏酒。
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
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
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
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
屠苏酒。
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可以说对身体有利无害。
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
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
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希望未来的一年都没有病痛。
胶牙饧。
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
隋注还说“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
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盘。
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
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
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
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
取迎新之意。
谓之五辛盘。
饺子前身是“馄饨”。
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类似今天的饺子。
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
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
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
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
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
“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
”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
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
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
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
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
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
篇二:
盘点中国各地过年特色美食
盘点中国各地过年特色美食
中国的美食,已发扬于全世界,地有南北,人无异类,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过年期间,各地有各地庆祝节日的习俗,那每个地方的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美食来庆祝佳节的呢?
我国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不同,使华夏文明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按照各地的传统,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也是大相径庭的:
例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年糕;福建人初一早上吃面条;河南人吃饺子煮面,寓意捞财;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荆州一带,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许多中国人对这农历新年第一餐非常讲究,虽然吃法都不一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山东:
面塑王国
山东是个吃面食的大省,虽然沿海一带越来越富裕,但是过年蒸面食、吃面食的习惯,一直没改变。
山东面食是以糯米面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纹模等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山东面塑起源于菏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浙江:
年糕
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
饺子煮面
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盖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食,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还不发大财
?
广西:
粽子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
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
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
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
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
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
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湖北:
“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
“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重庆:
扣肉
重庆: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
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
“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
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北京:
蜜供、萨其玛
老北京的“零食”除了年夜饭菜肴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玛等,也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
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
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
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东北:
饺子
“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
”北方人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饺子。
东北人也不例外。
东北人性格豪爽,年夜饭也来得大气,通常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就显得不“地道”、不“东北”。
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等等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上海:
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江西:
饺子鱼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福建:
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东:
万年粮
广东部分地区,大年初一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西藏:
古突
藏历新年,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用酥油和面粉制作的油果子。
油果子的形象千奇百怪。
同时,每家还要准备一个叫“切玛”的木制彩色五谷斗,装满糌粑、麦粒、蚕豆、人参果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鸡冠花、日月牌等,并点缀上小块酥油。
炸好的“卡赛”和做好的“切玛”当作供品放在神像面前。
到了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户户团团围坐吃一顿“面疙瘩宴”,藏语叫做“古突”。
这些面疙瘩被包上了诸如石子、羊毛、木炭、辣椒等多种蕴含不同意义的东西,无论吃到哪种东西总会给家人带来一阵欢笑。
篇三:
山东民俗
山东民俗:
饮食、服饰等多样化
什么是民俗?
什么是民俗学?
所谓民俗,就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问,是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
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展示。
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
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莱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
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
要改善生活怎么办?
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
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
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道:
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
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俗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
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到聊城,方言土语几乎都差不多。
但是,从济南往东走,一直到青岛、烟台、威海,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
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
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
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潍坊一些县市却称为“嫲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研究的
结果,主要有三条原因。
第一,与古
代鲁国、齐国对待民俗所实行的治国
之道密切相关。
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
周公(姬旦)。
尽管他没有到任,但是
他和他的儿子伯禽实行的是“革其
俗,变其礼”,把政区内各个地方的
民俗统一于周王朝的礼仪;而齐国第
一任国君是姜太公,他实行的是“因
其俗,简其礼”,基本保留了各地原
来多样化的民俗。
第二个因素,就是
鲁西一带,甚至往南到安徽、江苏北部,往北到河北南部,基本都处于平原地带,地域之间的人们往来交流比较方便,促进了语言习惯的趋同。
第三个因素,是这个地区处于大运河沿岸的关系。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民众的密切交流往来,从而使这个地带的民众形成了比较相近的语言习惯。
齐鲁文化:
多山多水多圣人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大家先观察一下山东省版图与中国版图的对比,会发现形状很相似。
不仅如此,山东的物产兼具南北特点;山东的气候没有南方的湿热,也没有北方的寒冷,处于全国中间水平;山东有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的gDp;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东部胶东半岛到鲁中地区,再到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呈现出发达地区、一般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渐次过渡。
可以说,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同时,齐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要,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之道”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动力。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文化经典浩如烟海。
早在四五十万年之前,就有与北京周口店地区同期的沂源猿人生活在这里。
山东历史上和地理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齐文化、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泉文化、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对外宣传山东,常常会
讲三句话:
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首先,我们来说泰山从这里崛起。
与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泰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宣传黄山的非常响亮的口号:
“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如果单就风光秀丽来说,泰山可能不如黄山。
但是就文化底蕴而言,泰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古以来就占有任何一座山峰都无法替代的崇高位置。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这是孔子晚年编订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
明代的《泰山志》说:
“泰山胜迹,孔子称首。
”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山被奉为国山、神山、圣山,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前来封禅、朝拜。
中国历来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说,安如泰山、稳如泰山、重于泰山等一大批与泰山相关的成语,都证明着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其次,我们说一说黄河从这里入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
山东拥有独有的黄河入海口奇观,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们再来说孔子从这里诞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故乡的“四孔”、“四孟”,是重量级的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是所有华人华侨,甚至中国之外的不少文化人景仰、朝圣的地方。
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半数左右产生在齐鲁大地上。
如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全部,五经中的《诗经》、《春秋》,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文学理论经典《文心雕龙》等等。
咱们可以找一个旁证来说明泰山和孔子无比崇高的地位:
封建时代的皇帝,号称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那真叫“老子天下第一”。
皇帝除了拜天、拜地、拜祖宗之外,不拜任何人,别的人只有给他三跪九拜的份儿。
但是只有来到山东例外。
为什么?
因为他既要拜泰山,又要拜孔子。
如果他不跪拜,人家不会认为泰山、孔子不够权威,而是会认为这个皇帝没有文化,没品位,没教养,甚至认为他这个朝代已经朝纲废弛、礼崩乐坏了。
说起山东的文化名人,人们可能都熟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在曲阜为康熙皇帝讲经的《桃花扇》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后来到江南做官。
到任后,发
现在他下榻的地方,门口贴上了上联:
“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
孔尚任一看,这是要考较我呢!
于是不假思索,大笔一挥写出下联:
“北国一山一水一圣人”。
讲这个并非见诸正史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说明山东决不只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而是多山多水多圣人。
名山除泰山外,还有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昆嵛山、崂山、梁山、峄山等等。
水除黄河外,还有渤海、黄海、微山湖、东平湖、趵突泉、百脉泉、黑虎泉等等。
历史文化名人就更多了:
有思想学术诸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兵学家姜尚、吴起、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穰苴、戚继光;贤臣良辅伊尹、管仲、晏婴、东方朔、诸葛亮、房玄龄;科学家鲁班、墨子、扁鹊、甘德、刘洪、何承天、王叔和、薛凤祚;经学家伏生、郑玄、何休;农学家氾胜之、贾思勰、王祯;文学家艺术家刘勰、王羲之、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王渔洋(士祯)、张养浩、张择端、蒲松龄、孔尚任等等。
这些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但为全中国的人们所公认,也被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所认可。
而且,这些人都是齐鲁文化哺育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们都是以齐鲁民俗为母体的齐鲁文化所塑造的。
我们可以设想:
假如缺少了这一串串名字,中华文化是不是会逊色不少?
也许大家会说,你怎么把大清官、大忠臣刘墉刘罗锅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给漏了?
其实,这并不是我有意无意地遗漏。
因为,同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甚至没有提到的一些人比起来,刘墉还差着点行市。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在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和名气就比刘墉大得多,刘墉的老家诸城更是名人辈出,号称“四大家”:
孔夫子的女婿家(公冶长),李清照的婆婆家(赵明诚),毛泽东的丈人家,康生、王统照和臧克家的姥姥家(也是老家)。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
相互影响、双向互动
那么,文化与民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认为,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
民俗源自生活,又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活。
山东的民俗发源于齐鲁大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齐鲁文化的产生、传承、弘扬和山东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又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下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
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主要是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优秀的齐鲁地域文化传承熏陶的产物。
为了说明这个关系,我想用河流、大树、庄稼为例,来打一个比方:
一方面,山东的民俗是齐鲁文化形成的土壤和根基。
如果说文化是一条大河,(:
山东春节饮食文化)那么,民俗就是这条大河之源;如果说文化是一棵大树,那么,民俗就是这棵大树之根;如果说文化是大地上丰收的庄稼,那么,民俗就是这些庄稼生长的土壤。
上
层文化几乎都是不断吸取民俗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
孔子杏坛设教,讲儒家思想,应该说是高雅至极了吧?
但是孔子讲的内容是什么?
是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都是最普通、最民俗的东西。
还有若干成语,比如“瓜田李下”、“瓜李之嫌”,就是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民俗发展而来的。
另一方面,文化对民俗也有着非常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齐鲁文化是山东民俗塑造自我的模具。
文化的大河也会派生出一条条民俗的支流,文化的大树也会生长出一根根民俗的分支。
很多民间习俗也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
在山东,齐鲁文化特别是孔子作为一个文化巨人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尤其是山东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处理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关系、参与社会活动的指导方针,成为民风民俗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遵循,成为塑造山东人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
(本版文字根据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
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齐鲁地域文化传承熏陶的产物。
3月27日,本报和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大众讲坛”邀请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先生,作题为《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专题讲座,对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阐述。
主讲人刘德龙现为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民俗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7年以来,主攻民俗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显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