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189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工程师 综合课件 7K 到 9K.docx

质量工程师综合课件7K到9K

 

   

二、标准的制定

   二、标准的制定

   ★

(一)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兼顾全社会的综合效益

   3、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成果

   4、相关标准要协调配套;

   5、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习题:

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D)。

   A.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兼顾社会综合效益。

         

   B.推广先进技术成果,保护消费者利益。

   C.突出技术垄断优势,保护自身利益。

         

   D.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二)制定标准的对象

   1、“重复性事物”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

   2、标准制定的对象P41-42

   1)国家标准制定对象:

通用的、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能源控制的、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国家需控制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8项。

  

   2)行业标准制定的对象:

本行业内国家标准未涉及的通用性技术要求7项。

   3)地方标准制定的对象:

国家标准未制定、地方法规特别要求制定的安全、卫生要求、环境保护要求、节约能源要求等3项。

  

   4)企业标准制定的对象:

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技术要求,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制定的管理和工作要求等4项。

   ☆3、标准制定的程序P42-P43

   国家标准GB/T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划分及代码》将国家标准的制定划分为九个阶段:

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其他等级标准制定程序可参照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办理。

   ▼标准需按GB1.1—2009《标准编写规定》进行编制。

   ☆4、标准的备案P43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标准的复审P43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

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习题:

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

复审的结果有(ACD)。

(06)-p53

   A.确认标准继续有效

   B.制订新标准以代替现行标准

   C.予以修订

   D.予以废止

   E.限期使用

   习题:

关于标准备案的含义,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CD)。

   A.负责制定标准的单位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向规定部门备案。

          

   B.将标准文本送到行业资质审查机构,进行登记存档,以备查阅。

   C.对与法律法规、上级标准相抵触的备案标准提修改建议。

   

   D.制定标准的单位应对标准实施的后果承担责任。

   习题:

企业标准制定的对象是(ACD)。

   A.企业产品的技术要求    

   B.互换性、通用性技术语言要求

   C.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技术要求

   D.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制定的管理和工作要求

   习题:

标准编制依据的国家标准是(D)。

--P42      

   A.GB/T19000—2008

   B.GB1.1—2009   

   C.GB/T19001—2008

   D.GB/T1.1—2009

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三、标准化的常用形式

   标准化的常用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也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式。

通常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等。

   ☆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求的标准化形式。

P43-P44

   ☆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P44-P45

   ☆通用化——是指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P44-45

   ☆系列化——通常指产品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的一组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

P45-46

   习题:

标准化常用形式中系列化的最大特点是(D)p45/46

   A.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               

   B.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

   C.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

   D.能以最经济的产品规格数,满足最广泛的市场需求。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产品构成相应改变,而且不打乱原有的规律和产品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

   习题:

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C)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求的标准化形式。

            

   A.限制

   B.扩大

   C.缩减

   D.归并

   习题:

标准通用化的实施应从产品(B)时开始。

-p45

   A.市场调研

   B.开发设计

   C.批量生产

   D.销售服务

四、企业标准化

   四、企业标准化

   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

(一)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贯彻实施有关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

   3)正确的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

   4)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

   5)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

   6)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

(二)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设计、采购、信息、设备、安全、能源技术标准,工装工艺、原材料、包装储运、环境保护标准等。

   ▼管理标准

   管理基础标准,设计开发、采购、生产、营销、设备、人员、能源、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管理标准、产品验证、不合格品纠正措施、质量成本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操作人员通用工作标准。

   *(三)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   

   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中强制性标准。

   2)企业产品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

   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核。

   4)企业应当接受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习题:

企业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理解正确的是(ACD)

   A.企业标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还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B.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C.企业标准发布后,应在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

(一)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

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

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习题:

国际标准是指(ACD )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D.国际电信联盟(ITU)

   ☆

(二)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

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1、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1)采用国际标准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

   2)制修订我国标准应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3)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4)我国的一个标准应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5)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尽可能与相应国际标准同步;

   6)采用国际标准应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相结合;

   7)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其制定、审批、编号、发布、出版及组织实施和监督须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执行;

   8)企业为提高自身的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若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可采用或国际标准不适用时,可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2、采用国际标准的一般方法

   我国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有六种方法:

认可法、封面法、完全重印法、翻译法、重新起草法和包括(引用)法。

   习题:

以下属于采用国际标准的主要方法有(ACD)。

     

   A.认可法

   B.修改法

   C.封面法

   D.翻译法

   ☆(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等同采用:

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

   修改采用:

与国际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清楚表明这些差异并说明原因同时允许编辑性修改。

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表示方法: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

   基本知识: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唯一处理政府间贸易的国际组织

   ▼贸易壁垒分为: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中又分为:

技术性壁垒和非技术性壁垒

   在技术性壁垒中又分为:

正当的和非正当的

   为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贸易技术壁垒,实现自由贸易。

WTO各缔约方签署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

协议对各成员政府在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遵守的规则和义务做了明确规定。

   ▼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给予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不是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而是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习题: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对各成员政府在制定、采用、和实施(ABC)

   时应遵守的规则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技术法规

   B.标准

   C.合格评定程序

   D.贸易法

   习题: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