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908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5.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

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2

 

2

9.10-9.14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2

 

5

10.01-10.06

 

6

10.08-10.12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2

 

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2

 

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2

 

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2

 

11

11.12-11.1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2

 

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

2

 

13

11.26-11.30

期中检测

2

 

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2

 

15

12.10-12.14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2

 

16

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2

 

20

1.14-1.18

复习第二单元

2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

2

 

22

1.28-2.01

测试

1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

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2分钟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

3分钟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聚焦声音的描述

三、探索

25分钟

任务一:

观看影像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

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

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任务三:

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

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

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说一说关于声音自己知道的知识。

提出一些关于声音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

将听到的声音按简单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学生准备:

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5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提出问题:

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可以充分的想象联想,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在记录单或黑板上,学生在汇报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解释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有认知.

二、聚焦

5分钟

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梳理问题:

学生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任务: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分钟

任务一:

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

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

提示:

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

任务二:

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

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钢尺的运动状态。

提示:

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

任务三:

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

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

提示:

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

任务四:

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

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提示:

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

研讨:

完成了以上这些实验后,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同学们肯定认为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皮筋的震动产生声音,钢尺、敲鼓、音叉都是振动产生声音,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应用:

那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这个观点,我们猜测一下竖笛是靠什么振动产生声音的呢?

让我们拿出一支竖笛,感受一下它是怎样振动产生的声音?

学生任务一:

1、弹拨皮筋,观察皮筋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初步提出观点,皮筋振动产生声音。

2、观察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钢尺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3、观察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鼓面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4、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的过程,总结音叉是靠振动产生声音的。

总结验证自己的观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在竖笛出气口上方贴一张纸条,仔细观察竖笛振动发声的过程,理解竖笛的声音是靠空气振动及空气柱共振产生的。

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验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四、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我们人类自己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提出问题:

我们每人身上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振动发出声音的部位,猜猜它在哪里?

学生用手指轻轻按压喉咙处,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手指上的振动,从而认识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探究的过程由外部的宏观现象到我们身体内部,将振动产生声音的知识进行迁移·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

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

学生准备:

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5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

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听见了鼓声,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让同学们说一说,看看你们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