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58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docx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材料

作业习题(绪论与第一章)

思考题

1、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一)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及地理意义

最北端:

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北纬53°31′;最南端: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3°51′。

(一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决定了该地区的太阳高度较大小和昼夜长短——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太阳辐射热量是地表进行的一切地理过程的最基本的动力。

(1)形成不同温度带:

从南到北,热量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不同的温度带,造成植被、土壤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2)冬季南热北寒,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经度位置

最西端:

东经73°22′,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最东端:

东经135°03′,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

东西时差在4小时以上。

(二)海陆位置

1、海陆位置:

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

2、地理意义

(1)季风气候显著:

由于海陆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下垫面的尖锐对比,使得东亚近地面大气环流的行星风系被破坏,产生了全球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季风环流;使得我国中低纬度地区才没有出现像世界同纬度地区那样常年在副高控制下的沙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干湿度带性差异显著:

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了不同的干湿地区;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度带性差异颇为显著。

(3)大陆性气候有所表现:

我国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海洋影响微弱,大陆性气候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温偏高,冬温偏低。

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分析如何实现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极其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

(二)山地多,平地少:

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3,平地占1/3。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中国农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相对数量少,特别是耕地、林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无效土地资源多。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比重大,而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资源不超过70%,尤其宜耕地资源比重低。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实现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十分突出,其焦点在于土地资源的有限与人口增长的矛盾上。

因此,形成了合理利用与保护每一寸土地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这两条基本国策。

(1)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控制非农用地。

(2)改造中产田,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3)制定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宏观建设,改善生态和生产条件。

3、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表现在哪些方面?

辽阔的国土,巨大的纬度差和经度差,以及背负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和悠久的人类文明史,使我国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结构的复杂性

(一)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领土辽阔,由南向北跨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不同温度带;受位居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的海陆位置及青藏高原影响,不仅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且由沿海向内陆、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这种不同的干湿地区与多样的温度带相结合,再加上高差悬殊造成的垂直地带性影响,多方面交叉,形成我国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进退,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地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季风的控制。

(二)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

地形(高度位置)对能量和物质的再分配作用,形成垂直地带性分布,使我国自然条件更加复杂多样。

而高度位置对能量、物质的流通尚有屏障作用、分支作用和阻滞作用等,更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尤其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它的存在明显地干扰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使我国自然地理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

(三)植被、土壤和陆地水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地貌影响下,使得我国植被、土壤、陆地水的发育和形成,同样也显示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加深了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

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

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土地资源、水资源、多种矿产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光、热资源丰富,各地区光、热、水资源配合不够协调;生物种属繁多,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三、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刻性

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已使自然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人类活动的影响无外乎归结为二大方面:

建设性影响:

开辟农田,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破坏性影响:

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对生物界不利影响。

作业习题(第二章)

一、填图

把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主要矿产地填在空白图上。

二、名词解释

沙漠:

沙漠:

是指干旱地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及其边缘上的沙漠化土地。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

罗布泊洼地的西北部,在强劲东风的吹蚀下,形成风蚀土墩与风蚀凹地相见平行排列的风蚀形态。

“风城”: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的乌尔禾,是在白垩纪的砂岩和沙质泥岩的构造平台,经受到流水侵蚀,形成起伏崎岖的地面基础上,再受风力吹蚀所造成,外貌酷似城堡的各种建筑物。

黄土地貌:

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如塬、梁、峁组成的特殊地形,黄土特性:

颜色黄至红黄,疏松多孔,粉砂质,质地均一,层理不明显,富含CaCO3,垂直节理发育。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红层地貌:

是指中生代白垩纪—早第三纪,在几乎遍及全国的大小不同、数量众多的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所堆积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丹霞地貌:

暴露地表的为岩性较硬的砾岩、砂砾岩时,受断裂、垂直节理及流水切割等作用,形成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粤北仁化盆地的丹霞山最为发育,故有此称)。

三、思考题

1、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态势,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三级阶梯:

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五种常态地貌齐全,特殊地貌多种多样:

喀斯特地貌、红层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多种特殊地貌类型。

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山地和高原是构成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空间分布的格式。

山地划分标准:

从山地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貌过程考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海拔5000m、3500m和1000m三条线,把我国的山地划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等类型,5000m大致相当于现代雪线和现代冰川活动下限,3500m大致相当于西北地区现代森林分布上限,1000m大致相当于南方红色风化壳发育上限。

广义的山地(山区)包括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以及切割的高原。

自然地理意义:

(一)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

1.对气候的影响:

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有利于冬季风南下,对夏季风北上西进起限制作用,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地域差异,特别是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很大,使我国气候上明显地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区域。

2.对河流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大河东流,便于东西交通,沟通沿海和内陆;在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

但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与雨带相结合,往往上、中、下游同时大量降水,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洪峰,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

(二)复杂的地貌类型,对气候上的水热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造成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对于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大农业不利,但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三)山多而高、高差大

1.山地往往导致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成为区域分异的明显界线。

2.山地的垂直高度制约着热量、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对生物有深刻影响,形成自然景观垂直带谱,它与水平地带性犬牙交错,使我国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更加复杂化。

3.我国山地具有多旋回的地质发展过程,在不同时代的地壳运动中有大量火成岩体侵入,形成极其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

4.山地多、高差大,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是弊多利少。

(1)山地坡度大,土层薄,易造成水土流失;

(2)温度低,生长季短,不利于农林牧业;

(3)山区交通不便也影响其开发程度;

(4)由于平地少,使耕地相当缺乏。

2、我国各主要常态地貌类型的分布有何规律?

(主要看课件的内容)

按地貌形态分类,我国大陆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

3、比较我国四大高原的形态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高原面积广阔,类型复杂多样,地貌景观各具特色。

1.青藏高原:

地势高耸,高峰林立,地高天寒,冰川冻土发育,湖泊稠密。

2.内蒙古高原:

地面宽广,地形平坦,风蚀强烈,洼地宽浅,戈壁沙漠广大,是我国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高原形态表现比较明显的高原。

3.黄土高原:

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黄土层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形态最特殊的地区,黄土层厚,沟谷纵横,地形破碎,多塬、梁、峁等特殊地貌。

4.云贵高原:

灰岩广布,峡谷幽深,地面崎岖,石林、岩洞、伏流奇特。

4、简述我国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盆地:

1.西北三大盆地:

深居西北内陆干燥地区的山间断陷盆地,干燥剥蚀作用和风力作用是地貌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分布。

由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到盆地内部,地貌形态有不同程度的环带状结构:

戈壁砾石带—斑点状绿洲带—沙漠盐湖。

(1)柴达木盆地:

海拔高度最大的巨型内陆盆地,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干寒,盐湖沼泽面积较广,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极为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2)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地形坦荡,形态完整,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戈壁、沙漠面积广,绿洲农业发达。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3)准噶尔盆地:

半封闭性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盆地边缘为绿洲带,西南部草原辽阔,湖泊众多,东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丘陵性盆地,地势北高南低,东部为平行岭谷,中部为方山丘陵,西部是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富饶,有“天府之国”之称。

平原:

1.东北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较高,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2.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分为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两部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5、我国的地台、地槽各有何特点?

构造单元:

三个地台:

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扬子准地台。

六个褶皱系:

天山—兴安褶皱系,昆仑—秦岭褶皱系,滇藏褶皱系,喜马拉雅褶皱系,华南褶皱系和台湾褶皱系

①地台构造的多活动性:

特别是中生代以来,地台区的活动更为强烈,形成许多台向斜、台背斜、地垒、地堑等构造;反映在地貌上就是众多的低山丘陵。

②地槽发展的多旋回性

③地台与地槽的转化关系

正地台—准地台—准地槽—正地槽

X→地槽→地台→地洼→Y

6、试用槽台说简述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