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29.数星星的孩子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书写生字。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写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四、作业。
提示“数”(sh()的读音。
1.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
2.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河南南阳人。
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
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
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第四声,在“数星星”中读第三声。
斗:
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楚:
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
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
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
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
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
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
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
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
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坐靠仰指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2.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二、学习1、2、3自然段。
三、学习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
(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
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
(课文第二幅图。
)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
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问:
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
1.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
“果然”说明了什么?
1.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分成一组一组的,分别给他们起了名字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
(2)。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四、作业。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
祖()()
棵( )()
距()()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 )星星
一()树苗
一()小草
一()珠子
一()红豆
小()发()
()园一()米
()合北斗()
()传烟()
()先()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
蜜蜂采了蜜。
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北斗星总是绕着( )转。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板书设计: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 )星星
一()树苗
一()小草
一()珠子
一()红豆
30.爱迪生救妈妈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揭题引课
二、初读感知
三、朗读想像感悟
四、指导写字
1、谈话:
出示爱迪生挂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板题)
2、演示:
利用课件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
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
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4、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读通顺流利。
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5、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7、再读思考:
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
妈妈生病,情况非常危急,
爱迪生想到了用镜子聚光的方法救了妈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
二、研读理解
三、讨论深化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作业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大意。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
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
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
如:
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随机演示镜子聚光实验)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 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课件对比出示:
爱迪生用镜子聚光的前后情景)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
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把你观察到的有趣想象或做过的小实验写一篇日记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31.恐龙的灭绝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的9个字,积累课后词语,并有积累和运用的兴趣。
2.自主识字、读书、在合作交往中互相启发对科学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深刻感悟。
教学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录音机、磁带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一、激活思维,开放空间
二、揭题
三、初步感知,认读字词
四、再读课文,找恐龙信息。
五、精读课文,理清说法
六、小结
七、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问题抢答,激活思维。
同学们,我听说你们课外知识可掌握了不少,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有)
(出示恐龙骨骼模型的图片)(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抢答的方式,上课伊始,就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期盼新知的强烈欲望。
)
2.我们就一起谈谈“恐龙”怎么样?
关于恐龙,你都知道什么,都说出来吧。
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学了这篇课文,能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恐龙的知识。
1.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恐”。
3.课文中告诉我们哪些恐龙的信息呢?
请大家翻开课本,大声地读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找一找关于恐龙的信息。
2.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一段人类恐龙庞大躲避耐不住尘埃
死亡哺乳偷吃孵出谜语或者书籍
(1)自由读
(2)指名读(3)去拼音读
1.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2.恐龙已经灭绝了。
(1)这个信息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
(2)课文中哪几句话也写到了恐龙的灭绝?
(3)结合学生交流结果出示句子。
(4)引读描写恐龙灭绝的句子。
3.恐龙身上没有皮毛。
4.恐龙是孵出来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说法。
2.交流。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4.讨论交流:
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1)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2)恐龙身上没有皮毛保暖。
(3)地球气温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5.齐读这一段话,质疑: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
“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
(如“类”:
“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
(如:
“类”书写时要注意:
米的最后一笔。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复习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三、启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认识分号,理解思路。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文中列举了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
(指导默读方法:
不出声,不指读)(如果答案出现分歧)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找到的这几种说法,看看到底是几种,问题出在哪?
认识分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低年级学生要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恰当的环节设计默读,使学生的 默读能力逐步提高。
)
2、师生互动,读中感悟
这一种说法中肯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你把这部分多读几遍,然后把你感受最深的和有疑问的地方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解决疑难,理解课文。
(在课堂教学这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中会不断暴露教与学的矛盾,也正是在矛盾转化、解决的激流中,学生发展了思维,实现了知识的突破。
)
1、大胆假想
正是因为这些说法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给我们更多遐想的空间,你能不能大胆想像一下恐龙灭绝的原因呢?
也许你的设想会成为科学家们打开恐龙灭绝之谜的金钥匙呢!
2、提供线索,开拓视野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讯息吗?
老师给大家提供几条线索:
1、恐龙网网址
2、《恐龙问答101》
3、《蓝猫淘气三千问》——恐龙专题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
”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
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
32.阿德的梦
学习目标
1.会认“德”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课件(课文插图)、录音机、磁带。
3、彩笔、白报纸。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一、趣味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四、合作学习,扩展知识
五、巩固识字,练习朗读
六、扩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
做过什么样的梦?
给同学们讲一下。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好,我们来学习课文《阿德的梦》
阿德的梦里有几件神奇的事情,都是什么?
归纳总结,板书: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 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 月球购物
1.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课文中的要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
包括字音,组词。
注意区别“型”和“形”。
型,模型、新型。
形,形状、形式。
系,多音字。
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3.小组合作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组长检测。
4.用生字软件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1.小组学习:
先读一读课文,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课文中讲到的科学知识(如可视电话、掌上电脑),在组内交流一下再向全班介绍。
2.汇报交流。
(要求:
先读一段课文,再说自己了解的知识)
3.你认为课文中写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吗?
说一说你心目中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1.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找出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
搜集各种你喜欢的有关未来世界的知识,大胆想象,设计出你想象中未来世界的样子。
汇报形式:
图画、科学小品、手抄报等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读句子,积累比喻句。
3、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再次优化
一、我的发现
二、选选认认
三、“我会读”
四、“读读背背”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
3.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
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
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
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
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
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请说给大家听。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有关科学方面的书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一、口语交际
二、写一写
三、展示台
四、宽带网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
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教学时,先布置大家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
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本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
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