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教案合集.docx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教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教案合集.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教案合集
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语文教案
学校:
汫洲中学
姓名:
康丽梅
年级:
高二(下)
选修9传记选读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掌握自传的文体特征,感受传主独特的人格魅力,领略传主丰富的心灵世界。
2、学习作者如何真实生动地体现传主生活,如何表达细微丰饶的内心情感,并通过细节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3、学会写自传。
1、在哈金森工厂
教学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
2、了解邓小平的一些历史事迹,掌握人物性格。
3、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传记文学常识。
2、学习人物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
传记中引用各种资料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生共同回顾邓小平的事迹,引出邓小平在法国哈金森工厂的打工生活,进入课题。
邓小平本名邓希贤,参加革命后才取名邓小平。
他1904年8月22日(农历是七月十二日)出生在中国
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
邓小平本人年轻时一直使用这个出生日期。
邓文明(小平的父亲)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
他们本是客家人。
邓小平的父亲是一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个妻子。
当邓文明确定第一个妻子张氏不能生育时娶了淡氏。
淡氏为邓文明生了四个孩子,邓小平排行第二,也是三个儿子中最大的一个。
邓小平的父亲以后又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三个妻子萧氏为他生了第四个儿子。
第四个妻子(夏伯根以前结过婚,她是带着一个女儿嫁到邓文明家来的)为他生了两个女儿。
因此,邓小平总共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同父异母弟弟、两个同父异母妹妹、还有一个异父异母妹妹。
因为他十六岁就离开了家,而且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他直到四十多岁,才见到了这几位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
但他却永远也见不到他那位同父异母小妹妹了。
在邓小平的童年时代,主要的政治事件是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陈旧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自1644年以来一直占据皇位的清王朝。
1920年9月,邓和他的叔叔以及其他近一百名同学,乘轮船从重庆启程,踏上了旅法的第一段旅程,同时也就开始步入了他的革命生涯。
1923年6月,邓被选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这使他有政治工作可做。
从此他不再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学生,而是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做工也是为了支持革命工作。
……
二、推进新课——传记文学常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
2、传记的特点:
真实性和文学性。
3、按照作传的对象分:
自传、他传。
4、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1)性质:
①、历史性、真实性、科学性;②、文学性、艺术性。
2)功能:
①、社会功能;②、教育认识;③、审美作用。
5、传记的形式:
文学性传记 评论性传记 考据性传记 回忆录 日记
6、当代传记文学的分类:
1)现当代政治人物传;2)作家、艺术家和著名学者传;3)各种名星传;4)历史人物传;5)海外人物传;
6)现当代企业家传;7)普通人物传。
三、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课文,制作邓小平同志1921—1923年的年谱
时间 事件
1921年4月23日 来到巴黎
1921年10月22日进入香布朗工厂
1922年2月14日 进入哈金森工厂
1922年6月 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10月17日 离开哈金森工厂
1923年2月2日 重新回到哈金森工厂
1923年3月7日 又离开哈金森工厂
四、深入探究:
写人物传记需要搜集传主的大量相关资料。
查阅档案文献是获取资料的一种重要渠道。
找出本文当中使用的档案资料,说说使用这些资料有什么好处。
提示:
传记中引用的资料有:
相关历史资料、相关人物的回忆、后人重游故地的见闻。
明确:
1)文中使用的档案资料:
P2,第三段;P3,倒数第四段;P4,第二、三段;P5,倒数第四段
2)、传记中引用资料的作用:
引用相关历史资料作为佐证,可以增强传记的真实性;相关人物的回忆往往都是故事或细节,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厚;重游故地的见闻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3)、在传记中,引用资料的标准:
客观事实
(五)作业:
通读课文,像邓小平同志那样乐观坚忍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物(或者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通过对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的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留法期间经历了哪些困难,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人应该面队生活的中的磨难?
提示:
邓小平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 (执著)、勤奋好学的品质、活拨开朗(乐观)的个性并且心灵手巧
三、课外拓展。
我们还能够列举出哪些像邓小平同志那样乐观坚忍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物(或者名人名言),并向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他们的事迹。
(毛泽东、史铁生、霍金)
四、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领袖传记。
作者毛毛用亲人的眼光,讲述了邓小平1921年来到巴黎一直到1923年离开哈金森工厂的打工经历,表现了邓小平坚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好学的品质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另外,本文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为专注立传的。
毛毛作为邓小平的女儿,由其叙述父亲的经历,显得亲切、感人。
较诸其他的叙述视角,从女儿的角度进行叙述,宜于将一代伟人有血有肉的性格充分感人地展现出来。
五、课外作业
1.分组讨论“思考 探究 练习”等三题。
2.建议学生阅读有关邓小平的资料文献,更深入地了解邓小平其人其事。
2.铁肩担道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及背景材料;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掌握文中记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掌握引用方法的运用。
3.理解李大钊同志为革命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中李大钊的行为表现和他的革命行为。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侮,于是,多少有志之士为谋救国之道而四处奔走呼号。
用他们肩膀担起救国的大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正因为有了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位勇挑救国道义的革命前辈——李大钊。
二、传主简介及背景材料:
李大钊,字守常,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889年10月29日(农历十月初六)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李大钊同志从小失去父母,靠垂老的祖父抚养成人。
他7岁入私塾读书,经过9年严格的私塾教育,被称为“奇才”。
16岁时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比较广泛地接触了“新学”,深刻了解了复杂的社会问题。
1913年冬,李大钊同志得到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同志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激励全国人民开展反日爱国运动。
他在一九一八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
这年年底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并于次年主编《晨报副刊》。
同时,他还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刊《国民》和《新潮》。
随着大钊同志等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1920年3月,大钊同志在北京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
1916年春,李大钊同志回国。
他写的著名论文《青春》,发表在《新青年》上。
这是“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一篇宣言书,对激励广大中国青年的革命进取心起了很好的作用。
1927年4月被张作霖施以绞刑。
站在绞刑架下,这位蜚声中外的北大教授、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讲演:
“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便绞死了共产主义……” 最后,奉系军阀采用从欧洲进口的刑具,以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40分钟的绞杀。
中国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第一个慷慨就义。
三、题解:
李大钊撰写的名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
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
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钊的为人谨慎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后人不知,以为这幅楹联系李大钊所撰,误会一直相沿至今。
从这一个字也可以看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
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
“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四、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李大钊的。
明确:
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9----2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
第三部分(2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五、领悟重点:
1、本文是抓住传主的哪些方面进行叙写的?
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哪些高风亮节?
明确:
文章主要是通过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的讲述,来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1)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
(2)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3)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4)他在狱中写的《狱中自述》。
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备选:
(李大钊亲自参加“三一八”游行示威,在革命形势危难关头,正确分析斗争形势保存革命力量,为推倒段祺瑞政府起了一定作用,白色恐怖下,仍留守北京,配合北伐的统战工作。
被捕后,态度从容、镇静,正确看待生死,视死如归,勇于同敌人斗争,为党献身,保守中国共产党的秘密,表现了对党的忠诚。
)
2、如何看待李大钊的革命行为?
明确:
李大钊的革命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风范。
他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游行示威,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采用灵活的方式保存了革命力量,在白色恐怖中置个人生命于不顾,坚守革命岗位;在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英勇斗争,毫不畏惧,坚贞不屈,严守中国共产党的机密、忠诚于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结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
1、本文使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
请找出这些资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
他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本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哪些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本文使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
请找出这些资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1)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资料:
①引用了李大钊在1920年写的《自然与人生》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没有多大区别。
”②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
“人生的目的,……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③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
“钊自束发受书,……则钊感且不尽矣!
”④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等。
”(教材12页)⑤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法庭依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就是蒋介石。
”(教材13页——14页)2)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
他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明确:
(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结和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到崇高不朽的境界。
(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
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
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
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
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4、本文写了李大钊同志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
文章主要是通过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的讲述:
(1)临危不惧。
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坚守战斗岗位;
(2)忠于革命。
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3)视死如归。
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4)大智大勇。
他与敌人的斗争中,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二、剖析难点:
1、如何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明确:
长句是指字比较多,结构成分比较复杂的句子。
它有三个特点:
一是修饰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
本文开头第一个句子就是一个长句,要理解此句含义,需从以下入手。
首先,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干,找出陈述对象。
它有两个主语分别是: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和美、英、日等8个《辛丑条约》关系国公使,然后再找出各自发出的动作,分别为:
联络组织请愿,国民大会和示威游行运动、提出最后通牒,至此整个句意较为明确了,再按时间先后顺序,先有公使行为后有北京分会、市党部行为。
2、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
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明确: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
第11、12、15、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
(朗读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三、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为李大钊同志写一幅挽联。
参考:
道义铁肩独承起;文章妙手巧著成。
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文中关键词语。
2、把握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的特点。
3、了解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从大自然得到的生命的本真与快乐。
教学重点:
1、理解沈从文逃学的原因。
2、了解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
教学难点:
结合自传的特点对本文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及背景:
1、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930年任教于青岛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教于西南联大。
抗战胜利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
建国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历史文物及工艺美术图案等研究。
2、背景资料:
一个朋友准备在上海办个新书店,开玩笑要我来“打头阵”,约定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
这种迫促下出题交卷,对我并不习惯。
但当时主观设想,觉得既然是自传,正不妨解除习惯上的一切束缚,试改换一种方法,干脆明朗,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以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
特别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我的动力来源于何在。
因此仅仅用了三个星期,写成后重看一次,就破例寄过去上海交了卷。
过不久印成单行本后,却得到些意外好评。
部分读者可能但觉得“别具一格,离奇有趣”。
只有少数相知亲友,才能体会到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
可是由我说来,不过是还不过关的一本“顽童自传”而已。
书中前一部分学生生活占分量过多。
虽着重在反对教“子曰”老塾师顽固而无效果的教育方法,一般读者可能只会得到些“有趣”印象,不可能感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因为到他们读我作品时,时代已不同了,“子曰”早已失去作用,随之而来的却是封建军阀大小割据打来杀去国势陷于十分危急时期。
后一部分写离开家庭进入大社会后的见闻和生活遭遇,体力和精神两方面所受灾难性挫折和创伤,个人还是不免受到些有形无形限制束缚,不能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
当时还以为到再版时,将有机会加以调整补充。
事实上一九三三年夏回到北平后,新的工作一接手,环境一变,我的打算全部落了空,不能不放弃了。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
本文描述了沈从文上私塾时的逃学生活。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分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习惯。
”)这部分主要是追述自己转入新式小学之前的读书、逃学的生活。
第二部分(从“自从逃学成习惯后,----”到“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
)这部分主要是细致讲述自己上新式小学以后的读书、逃学生活。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自我评述早年的读书、逃学生活,对其收获及影响进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课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请说说这本”小书“是指什么,”大书“指的又是什么?
明确:
“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
“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
2、写自传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请把有关的细节描写找出来。
谈谈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1)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很多,和逃学相关的细节描写主要有:
①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
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
)用夹板上鞋。
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
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
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②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
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
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
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
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
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
”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③落过大雨以后的水中玩耍(见课文第23页)④落过小雨以后的捉蟋蟀、斗蟋蟀(见课文第23页至24页)⑤偷桃子批杷(见课文25页)等等。
2)作用:
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所经历人事富有情趣地展示出来,使读者可以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四、课后预习:
1、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扑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请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写到的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野性”?
2、从文章中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来说,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么?
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问题探究:
(上节课剩下的问题)
1、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扑捉到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在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请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你如何看待本文所写到的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野性”?
1)声音:
“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
”“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割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刺的微声,”
2)气味:
“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
3)颜色:
“城头上有白色炊烟,街巷里有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
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
4)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象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的声、光、颜色、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的兴趣。
他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对高中的学习与生活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沈从文的逃学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和的关系。
人应该取法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
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敏感、好奇。
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
4、从文章中的描写来看,小时候的沈从文是一个常常逃学的孩子,由此来说,他是一个调皮而又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么?
文中有没有可以说明他不是坏学生的内容?
明确:
他的逃学和我们所说的逃学是不同的,他的不学是为了更好的学。
从文中的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的。
“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象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
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
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
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