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878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测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2.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3.认识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政治前提:

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2)市场条件:

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3)劳动力条件:

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

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进程

(1)开始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部门。

(2)主要成就

①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②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迅速推广。

3.扩展: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概念阐释]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图解识记]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素

 

二、从工场到工厂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3.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4.社会关系的变化: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5.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易混易错] 手工工场和工厂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在工厂里使用机器进行。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1)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标志

(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概念阐释]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是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另一方面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主题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进程

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 ①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

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

……②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史料解读]

把材料分为两层:

①为第一层,关键语是“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②为第二层,关键语是“旧贵族”“接近解体的边缘”。

[问题思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若答出圈地运动造成的劳动力条件也可)。

2.工业革命的内容

材料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史料解读]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

“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了作坊”。

[问题思考]

结合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提示 内容:

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史实: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或其他史实)

[史论总结]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1)制度先进:

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2)殖民霸权: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3)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

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

主题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

材料

[史料解读]

注意信息①工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提示 变化:

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表明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表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

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场做工;工业革命开展,城市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

实质问题:

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2.整体世界

材料 ①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

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

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

……②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史料解读]

①划线部分内容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基本形成;②划线部分内容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历史形成。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

提示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史论总结]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生产力:

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社会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城市化: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思想:

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

⑤对世界市场:

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消极方面

①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

“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早期殖民B.宗教改革

C.圈地运动D.工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被消灭了”可知跟圈地运动有关,导致农民破产,故C项正确。

2.(2017·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18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约2700英里的铁路议案,相当于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

1846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议会被讨论,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

当时,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带来的后果是(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

C.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拓展

D.触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三次战争

答案 C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84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规模修建铁路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拓展,故C项正确;英荷战争发生在17世纪,故D项错误。

3.“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材料现象反映(  )

A.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

C.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可以推测为用火车来运输,故C项正确。

4.(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

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

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可知,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5.某同学采用图表法学习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如下图),其中▲处最合理的应该是(  )

A.国际交流B.蒸汽动力

C.关税保护D.火车轮船

答案 A

解析 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避免各自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印度公司大事记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女王颁发给该公司15年对东方贸易的特许状。

1613年,获准在印度苏拉特设立永久性的商站。

1651年,取得在孟加拉的贸易特权,并在加尔各答和胡格利设立商站。

1717年,获得在孟加拉的免税贸易权。

1765年,取得对孟加拉、比哈、奥利萨等地的殖民管理权。

1769年,取得对印度棉织品和生丝进行垄断贸易。

1793年,在印度东部建立固定赋额制,在南部实行征收田赋。

1813年,英国国会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独占权,任何英商可自由进入印度市场。

1858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女王维多利亚直接统治印度殖民地。

——据汪熙《约翰公司:

东印度公司》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简析其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活动。

答案 

(1)特点:

具有特许性(特权性)——得到英国政府的授权;殖民性(掠夺性)——拥有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的权力;垄断性——经营具有垄断性。

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的影响;政府调整政策。

(2)评价:

建立并巩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扩大英国商品在印度的销售市场;掠夺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破坏印度的传统经济结构(客观上有利于印度近代因素的成长),同时加重了对印度的剥削,导致印度的落后。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

(2)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东印度公司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印度社会造成双重影响的角度进行评价。

                   

[基础达标]

1.(2017·江苏高考模拟三)“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

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增长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

”导致“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1820年到1860年间”,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剧增,故A项正确;“世界工厂”侧重世界贸易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故C项错误;海外市场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故D项错误。

2.(2016·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马克思曾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  )

A.蒸汽机改良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

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 C

解析 蒸汽机的改良成功,推动了工业领域的大机器生产的普及,但不是蒸汽机改良成功,才开始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不是导致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故B项错误;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建立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刺激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故C项正确;工场手工业在一定时期内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故D项错误。

3.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

A.铁器时代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答案 B

解析 ①点对应的时间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故B项正确。

4.下面两组数据显示的情况出现在(  )

A.17世纪晚期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早期D.20世纪初期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英国棉纺织和生铁产量情况,可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840年左右,故C项正确。

5.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达到4/5。

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答案 D

6.(2017·江苏宿迁学业水平模拟)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记述: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

C.工业革命D.交通发展

答案 C

解析 工业革命后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涌入工业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故C项正确。

7.(2017·温州十校联考)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

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答案 D

解析 动力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蒸汽机车,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故D项正确。

8.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获得专利。

“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  )

A.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

B.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

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可知该收割机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9.(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

以下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B.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C.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答案 B

解析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进一步明确关于专利保护的规定,有助于限制国王权力,但此时英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议会从属于国王,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后,故A项错误;《垄断法》规定向第一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明晰私有产权,鼓励科技发明,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专利垄断鼓励科技发明,而且其独占保护有14年的时间限制,有助于科技的发展,故D项错误。

10.(2017·江苏高考模拟一)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

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答案 C

解析 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难以造成如此长期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而非殖民地数大量减少,故B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增加小麦需求导致涨价,故C项正确;大规模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中“18世纪中期”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7·江苏泰州一模)下图是“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折线图”,由图片可推断(  )

①机构数和里程数呈持续上升态势 ②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英国的道路建设 ③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商业信托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图片直接反映出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故①正确;道路里程总数呈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更加明显,故②正确;图片没有反映出英国的道路里程数在世界上的地位,故③错误;商业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呈现增加趋势,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2017·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模拟)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

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

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答案 A

解析 “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正确。

13.(判断题)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逐渐取代手工工厂。

(  )

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后,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故题目说法错误。

14.(判断题)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条件,而工业革命又促进了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

答案 A

解析 结合本课内容和必修一相关内容,可以判断出题目说法正确。

15.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美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

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

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

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我们的一切产出都增加了价值。

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

……在1850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348000公吨和16251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

……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

“好啊!

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背景:

工业革命;原料、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

影响:

促进人口、物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等。

(2)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

粮食储运条件得到改善;新型肥料(化肥)得到使用;加快了农牧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蒸汽机的使用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和开采。

(3)态度:

歌颂。

原因:

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工业革命的兴起,再从材料一中“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等信息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中“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等信息进行概括;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2)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三来概括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好啊!

英雄来了”的信息可知其态度是歌颂;第二小问原因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来分析思考。

16.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广泛而深远的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从市场角度分析主要原因。

(2)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部门?

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

(3)工业革命中的动力革命主要是指哪一事件?

举例说明其变革交通工具的表现。

(4)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国际地位?

答案 

(1)国家:

英国。

原因:

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2)部门:

棉纺织业。

发明:

珍妮纺纱机。

(3)事件: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表现:

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或火车)发明。

(4)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解析 第

(1)问,注意“首先”这一限定词,回答第一小问;抓住“市场角度”这个提示词来分析原因。

(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第(3)问抓住“动力革命”“交通工具”这两个词。

第(4)问抓住英国的国际地位来回答关键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