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79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docx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与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方案汇编

现场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J84-2001《建筑施工高外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定》JGJ33-2001/J119-200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及《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施工补充标准》《建筑施工手册》 第三版《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天润城八期A标段A10-A17栋住宅楼及一号商业综合楼地址:

南京浦口区柳州路京新村结构形式:

A10-A12栋为砖混结构;A13-A17及一号商业楼为框架结构工程周边:

道路畅通,无高大建筑物及高压线 1、 防护具体内容2.1防护材料的要求防护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满足使用,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电箱、漏电保护器、电缆、扣件等重要防护用品必须使用建一局定点厂家的定点产品。

2.2基坑、沟槽、通道的防护2.2.1本工程开挖深度2-5米,具体详见《土方开挖施工方案》2.2.2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2.2.3挖土时,在挖土机挖斗旋转半径范围内不允许其他工作。

2.2.4人工挖掘土方,应该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用挖空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2.2.5现场沿基坑四周做挡水墙,在坑边30cm以外用红白相间的φ48钢管设不小于1.2m高的护身栏,上杆离地不小于1.2m,下杆离地0.6m,立杆间距不大于2m,立杆必须埋地固定(深至少0.5m),外侧满挂密目网,下口设扫地杆封严,防护栏杆不得晃动,必须保证牢固可靠。

危险处在夜间设红色标志灯,以防人员坠落。

2..2.6在雨季施工时,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保证排水畅通,并应设专人观察,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下大雨时要暂停土方施工。

2.2.7降水井加盖板固定井口,集水井搭设1.2m高两道防护栏杆。

2.2.8禁止人工挖扩桩孔施工。

2.2.9对边坡的稳定情况及位移情况要有监测措施。

2.3临边防护临边洞口应分层或分段验收2.3.1五临边:

阳台周边、屋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斜通道两侧边、御料平台外侧边。

1)基坑的周边、尚未安装栏板的阳台与卸料平台的周边、楼层周边、屋面周边、楼梯跑道的侧边均应搭设防护栏杆。

护身栏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搭设高度除卸料平台为1.5m外,其余均不得小于1.2m,下杆离地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下口封严。

2)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休息平台处,必须搭设防护栏杆(说明具体方法,如用钢筋焊接或用钢管搭设),顶层楼梯口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回旋式梯梯间应支设首层水平网,每隔四层(不超过10米)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楼梯通道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屋面檐口等处在外脚手架未拆除前,必须搭设临边防护。

外脚手架拆除后,临边防护必须搭设防护栏杆,高出屋面不小于1.2m,绑两道护身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封严。

4)外用电样、井架等与建筑物相连的通道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龙门架首层设置压杆式防护门,地面通道必须设安全防护棚。

、5)各种垂直运输进出料平台,除两则设1.2米高的防护栏杆外,每楼层的进出料平台口处必须设上下提拉金属定型防护门(做配重)防护门闭合状态下,高度不小于1.2米,用不小于φ16的钢筋或钢管做导轨(涂红白相间的警示标志)。

防护门必须固定牢固,防护门的四周钢筋应用不小于φ16的钢筋制作,防护门外侧距电梯出料门不得小于300mm。

6)人员进出电梯,都必须把防护门拉至底部,电梯司机要对此进行监控。

2.3.2梁、柱、板等作业面的防护1)梁、柱脚手架间距不得大于1.8米,必须加扫地杆,操作层设1.2m高的防护栏杆,作业面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必须绑扎固定。

2)操作层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不得将模板等重物堆于外架上,不得将模板支撑直接到外架上。

3)梁两侧必须保证有操作平台,满铺脚手板跳板并绑扎牢固,加1.2米高两道防护栏杆。

4)搭设的柱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并绑扎牢固,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1.2m高的两道防护栏杆。

5)2米以上的柱架子必须设置人员上下的爬梯。

6)各种架子防护高度必须高于作业面1.2m,楼层周边必须设两道防护,并立挂密目安全网封严。

2.4洞口的防护楼梯口、电样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以及管道竖井等洞口的防护必须分段或分层验收。

2.4.11500*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固定牢固,并立挂密目安全网封严,洞口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挂牢固、严密。

2.4.2楼板上250*250~1500*1500mm的洞口,应预埋通和钢筋网(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并用竹胶板、木板等作盖板封住洞口,盖板必须四周搁置在楼板上,并固定牢固。

严禁挪动洞口防护。

2.4.3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25*25~250*250的洞口,应设坚实盖板封严,并在周边用水泥砂浆固定,严禁挪动洞口防护。

、2.4.4电梯井、竖井及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应设置固定的防护门或设置牢固防护栏杆,并设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2.4.5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0mm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m高的防护栏杆。

2.4.6电梯井及竖井的门洞,每楼层必须设不低于1.2m的上翻式金属防护门,井内底层和底层以上每隔二层并不大于10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首层宜彩硬防护,不设置硬防护的必须设置水平安全网),井内不得模穿钢管、钢筋等,网边与井壁周边间隙不得大于200mm,安全网应封闭严密,作业层应使用固定式平台或搭设操作平台,并满铺脚手板。

2.4.7各种管道安装时不得切除钢筋网片,以防人员坠落。

管道、通风道等安装时,必须有可靠的操作窨,严禁间在洞口上作业,管道、通风道等安装后必须及时用盖板做硬防护,固定牢固可靠;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4.8电梯井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2.4.9结构施工的后浇带处必须加固定盖板进行防护。

2.5通道的防护2.5.1斜道搭设必须与建筑物或脚手架连接,如无连接,必须设可靠支撑。

土方施工阶段,应根据放、护支方式,明确指出马道或斜道的稳固措施。

运料斜道宽度宜为1.5m以上,坡度宜采用1:

6;人行斜道,宽度宜为1m以上,坡度宜采用1:

3。

斜道面上每隔250~300mm设一道防滑条,厚度为20~30mm。

斜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外围均设置不低于180mm挡脚板和1.2m高的防护栏杆。

斜道应设剪刀撑、横向斜撑,外挂密目安全网。

斜道的搭设必须包含在相关方案中。

2.5.2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通道口(包括龙门架的进出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层(6层以上)建筑应设双层防护,多层建筑可以设单层防护。

在所有单元门入口处、马道入口、车库入口处均搭设护头棚。

所有出入口处护头极长为3至6m。

宽于出入通道两则各1m,护头棚双层满铺不小于50mm厚的木脚手板或钢跳板,两层之间间距宜为300至500mm。

外围立杆间距不大于1.5m,非出入口和护头棚两侧用密目立网封闭。

2.5.3施工用外用电梯、龙门架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按标准搭设防护棚,别三个侧面必须采取封闭的措施,每层卸料平台应有防护门,两则应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设挡脚板。

吊笼的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2.5.4地泵及固定机械设备必须搭设防护棚,并防雨、防砸、操作面护头棚必须伸出设备至少1米。

2.6脚手架的防护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5米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

如设置隔间布、冬施时增加的彩条布等,必须在方案中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

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钢厂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1)普通架子的基础必须进行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保证不积水(做排水沟或做斜坡)。

底部加设不小于2000*200*50的通长木板。

高大架子基础必须按照方案执行。

2)内立杆距结构外边沿超过200mm,必须兜网或铺跳板进行防护,承重架(或装修架)立杆间距1.5m,纵距0.9m。

当采用预埋钢筋设置拉接点,钢筋直径不得小于φ25,埋入梁中,埋深不得小于梁高的一半,或采取墙上预留洞口的方法设置拉结点,或采取其他措施设置拉接点,必须稳固可靠,必须与外架的内外侧杆件都进行拉接;拉结点的设置;垂直距离每层设置,并不应超过4m,水平距离不超过6m(高大架子不得超过4.5米)。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拉接点设置不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h—步距;la—纵距)

脚手架高度竖向间距水平间距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双排≤50m3h3la≤40m2>50m2h3la≤27m2单排≤24m3h3la≤40m23)外架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并设高度≥180mm的挡脚板,操作层跳板下兜水平安全网。

脚手架操作层内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4)钢管之间的交错连接必须使用专用的直角扣件或旋转扣件,接头必须使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各杆件相交处,扣件外抻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滑脱。

5)结构施工时操作层不得超过2层,装修施工时,操作层不得超过3层。

6)剪刀撑接头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至少1m,并不少于两个扣件。

7)卸荷必须按照方案严格执行,卸荷必须牢固可靠,卸荷杆件必须与外架内外侧连接。

8)外架防护必须高于施工作业面1.2m,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封挡严密。

9)脚手板的铺设必须用不小于12#铅丝绑扎牢固,密目安全网须用铅丝绑扎,严禁使用火烧丝。

10)脚手架搭、拆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并指定专人管理,划出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2.6.2室内操作架子的防护1)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应牢固,两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脚手板至少铺两块以上,间距不得大于2m,高度不得超过1.5米。

2)人字梯脚底部必须平整,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必须有固定措施,梯子的工作角度为70°~80°,梯子的两脚间连接牢固,设置的踏板上下间距宜为300mm,不得有缺档。

3)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得超过10m2,高度不超过5m,还应进行稳定验算,四周必须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并设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并应布置凳高扶梯,操作平台上面满铺50mm厚的跳板,并绑扎固定。

4)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滑动。

2.7卸料平台的防护2.7.1高层建筑宜使用悬挑式卸料钢平台,可参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附录五操作平台的计算及构造实例

(二)悬挑式钢平台的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有计算书、搭设示意图等。

多层建筑可以使用钢管搭设落地式卸料平台,但必须有施工方案。

2.7.2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搁置点和上部拉接点心,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上(即不得与外脚手架有任何连接)。

钢丝绳必须设置四道绳卡,最后一道必须有安全弯。

2.7.3卸料平台上必须满铺脚手板并必须设置两护栏,并用木板等硬质材料封档严密。

护栏高度不小于1500mm,第一道护栏高度距脚手板面800mm。

(附图15中的防护高度,按照北京市京建法字[1999]1号文件规定应不低于1.5米)。

2.7.4悬挑式钢平台,在醒目位置标明容许载重量、管理者标牌等。

2.7.5平台内物料的长、宽、高不得超过防护栏所限范围。

任何物料严禁放在防护栏杆上进行吊运。

2.7.6卸料平台的自重就满足塔吊允许的载重量。

2.7.7卸料平台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2.8模板施工的防护模板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对模板的堆放、吊运、安装、拆除、检查、维修使用等做出规定,模板堆放架子必须有搭救设示意图。

2.8.1木模板的防护1)木模板必须要有专门的防护架或平放在地面。

2)单片木模板宽度不得大于4米。

3)木模板至少要有两个吊点,超过4米的必须增加吊点。

4)木模板应计算整体的稳固性,并吊点设置等做出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