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7696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试 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docx

笔试高等教育学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目录:

1,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学3,高等教育结构4,高等教育目的5,教育方针6,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7,高等学校的学制8,学位制度9,专业10,专业特色11,课程12,教学大纲3,教材14,高等学校的教学15,高等学校教学管理16,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17,高等学校培养目标18.教师专业化及含义19高等教育培养目标20.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21专才教育22.教师专业化23.质量工程24.高等教育区域结构25高等教育目的26通才教育.27威斯康星思想28教学原则29高等学校的学制30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31.学科32教学组织形式33.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34.教育发展35.教育改革36.专才教育37.课程体系38.教育目的39.个体功能

简答题目录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怎样促进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3,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3,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5,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6,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

6,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7,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8,高等学校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有哪些特征?

9,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10,高等学校开展科研的意义或必要性1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2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1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13,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具体有哪些1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及其实现?

15,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6,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什么?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献内涵是什么?

18,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9,谈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0,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21,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22,高等学校的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23,社会实践教学有哪些特征2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论述题目录

1,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认识2,论述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3,如何正确理解和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4,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所教课程成为精品课程4,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趋势5,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6,结合高等教育学理论,谈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7,高校教师劳动所具有的特殊性8,高校教师的任务和基本修养(素质要求)有哪些9,结合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10,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11,试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12,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2,高等教育学:

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3,高等教育结构:

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

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

4,高等教育目的:

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教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6,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

高教管理体制有宏观和微观层次之分.微观层次是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按管理部门分为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资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

7,高等学校的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程度上分它属于学制中的最高层次.高等学校学制的制定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8,学位制度: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9,专业:

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10,专业特色:

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

第一,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第二,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个体素养和专业水平高;第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从培养方式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

第一,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第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社会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能有机组合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合力.专业特色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积淀性的特点.

11,课程: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

12,教学大纲:

指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说明,本文和附录.它的意义在于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

13,教材:

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它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大学教材分为两大类:

基本教材(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未正式出版,自编自用的教材或讲义,讲授提纲)和辅助教材(学术专著,习题集,学习指导书和课外读物).

14,高等学校的教学:

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其内涵包括:

构成要素,主要任务,基本特征和活动方式.

15,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指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总结等活动,合理运用教学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使教学工作者有序高效地运转,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

16,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

(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

(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17,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

18,教师专业化其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转台,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9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0.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国际合作。

21专才教育:

以培养专才(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专才教育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

特征如下:

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代替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22.教师专业化:

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3.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是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它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24.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

25高等教育目的:

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我国高教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27威斯康星思想:

威斯康星思想的基本要义是,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28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经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9.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制定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0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宏观层次:

国家在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微观层次:

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和细胞。

31.学科:

基于学问性质划分的学问分叉、教学科目或学界组织。

学科划分的基本依据是学问性质,其本质上是特定领域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

3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形式,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活动形式。

基本形式有:

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33.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

对教学水平、质量、过程、方法等的意义、作用、目的的判断和推论,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

包括以下要素:

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34.教育发展:

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

往往表现为教育在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发展和增加。

35.教育改革:

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传统及现有的教育系统结构作一种调整、改组、超越,使之更加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

其中,外部的动因和社会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教育主体的主观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6.专才教育:

与通才教育不同,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门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37.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

高等学校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大、中、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等。

38.教育目的: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教育目的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39.个体功能:

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促进个体改变社会地位

简答题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1)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

(2)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活动(包括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指与社会其他事业相区别的事业,通常包括高教目标,高教规模,高教结构,高教制度,高教管理等),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三者分别属于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2,怎样促进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答: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它也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中最基础的功能,可分为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功能,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人才法律和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三方面.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作为科技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首先,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次,高等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3)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这两个功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二者本质上没有什么矛盾.

3,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答:

高等学校已从最初培养专门人才的单一职能发展到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多重职能,高等教育在现代经济生活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⑴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但这一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从层次看,包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就类型而言,高校专业门类越来越多,同一类专业人才中也有理论型,技术型,应用型等类型之分.⑵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源泉;其次,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再次,科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⑶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会脱离社会实际.现代高校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从生产到生活,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科技,卫生,教育等各个方面,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服务,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兴办知识产业,进行社会监督等.⑷三项职能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不同层次,类型,水平和条件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但都必须完成培养高级人才这一基本任务,在教学工作方面投入主要的力量. 

3,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

(1)培养人才(以传授知识为主):

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

(2)注重科研:

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大学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大学的职能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学至此开始具有了第二种只能——发展科学的职能.(3)服务社会:

威斯康星大学是另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它以“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此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

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会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

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第二,专家服务.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答:

内涵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5,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答:

(1)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一般地,衡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人们通常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三者之中,又首重经济待遇.但从教师本人方面讲,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教师的职业声望是其社会地位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教师群体的职业权利的实现和教师个体的心理状态.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2)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

6,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答: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质量要求.培养目标指明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对应的职业种类;使用规格指明同一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层次上的差异;质量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两个方面.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第二,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第三,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第四,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6,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

在新的世纪,各个国家的高校都在调整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强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出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成为资本的考虑.第二,要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因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推动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职业更新加快.第三,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应变适应能力和交往协调能力.社会变动加快,人际交往加速,竞争性增强,不确定性增多,时代要求人才的各种能力得到加强.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挥其能动性,要在教育学生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主体精神,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

7,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答:

专业建设主要是指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包括:

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施建设;专业管理的建设.上述五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也不能平均用力,其中最关键的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8,高等学校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有哪些特征?

答:

基本形式有四种:

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教学有以下特征:

第一,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第二,以参与为最基本的实践方式;第三,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第四,能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

9,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答:

根据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在吸引前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原则如下: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10,高等学校开展科研的意义或必要性答:

有重要意义

(1)高等学校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3)是发展新学科的坚实基础;(4)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5)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答: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就是根据高校科技方针,任务,特点以及长期实践经验概括而成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答与专门的科研机构比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是独具特色的,这些特点是高校科研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有能力承担各类研究的根本原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3)高校科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使高校能快速掌握和集中各类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中科技需求方面的信息.(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

在21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大众化,终身化特征日趋明显.

(1)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需要主要基于: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将人才培养放在世界范围来进行,有利于增强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

(2)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高教的重要目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须不断更新并注重教会学生方法),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