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docx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
判断题:
(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
(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性。
(对)1、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
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
(错)2、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
(错)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进行预警。
(对)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错)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就是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影响十分严重。
(对)2、突发事件的善后重建,不仅要注意恢复事件中受损的物质与环境,更要注意恢复和重建事件中参与人的精神和心理。
1、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对)
2、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错)
3、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对)
4、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对)
5、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错)
6、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
(对)
7、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对)
8、《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对)
9、公共危机管理中,利用权威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时,存在一个相对具有客观性的信号引导体系。
(对)
10、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指标是保证耕地、水资源等食物资源总量不减少。
(错)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A、危害性B、不确定性
C、超常性D、不可转化性
2、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C)。
A、一般危机事件B、较大危机事件
C、重大危机事件D、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3、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责任原则D、时效原则
4、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B)。
A、《紧急状态法》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5、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求是: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D)。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D、属地管理为主
6、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7、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
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8、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
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D、压力下保持冷静
9、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
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10、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
A、躲进卫生间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A乡镇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
13、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
(A)
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4、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A)
A、15B、18C、10D、20
15、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
(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6、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D)。
A成因的多样性B传播的广泛性C分布的差异性D治理的单一性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
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18、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
A、以人为本原则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19、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
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D、动用武装力量
20、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D)。
A、八国集团B、欧安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联合国
21、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B、分类管理C、分层管理D、分群管理
22、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
A、以人为本原则B、常抓不懈原则C、分级预警原则D、讲究方法原则
23、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B、检查经常化C、处理及时化D、责任明确化
24、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
这是指(B)。
A、权力优先性B、紧急处置性C、程序特殊性D、社会配合性
25、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
这是指(D)。
A、以人为本原则B、常抓不懈原则C、分级预警原则D、讲究方法原则
26、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C)。
A、事态的严峻性B、时间的紧迫性C、信息的不充分性D、资源的有限性
27、制定公共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B)。
A、现场调查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C、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应急响应机制
28、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公共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D)。
A、监测系统B、组织系统C、决策系统D、咨询系统
29、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
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B)。
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B、属地管理C、常设性原则D、统一指挥原则
30、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B)。
A、危机决策机制B、危机预警机制C、危机资源配置机制D、危机保障机制
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不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AC)
A、信息的充分性B、突发性C、高度确定性D、紧迫性
2、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其中“三制”是(ACD)
A、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B、应急预案
C、运行机制D、法制
3、2008年以来,浙江有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CD)
A、口蹄疫B、乙肝C、麻疹D、手口足病
4、科学技术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依靠,这就要求(ABCD)
A、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B、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知识水平
C、需要得到各方面专家的智力支持
D、必须配备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工具
5、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ABCD)
A、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B、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6、《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ABCD)
A、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7、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ABCD)
A、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
A、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9、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ABCD)
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10、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ABCD)
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11、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
A、教育卫生系统B、社会服务体系C、社区建设与服务D、旅游产业
1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
(ABC)
A、以人为本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
(ABCD)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4、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ABCD)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5、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
(ABC)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病毒
16、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
(ABD)
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
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
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
D、国内与国际结合
17、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
(ACD)
A、应急法制B、应急预案C、应急体制D、应急机制
18、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
(ABCD)
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1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
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
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
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20、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
(ABC)
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D、游行示威
21、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B,C)。
A、决策B、指挥与协调C、危机监测D、应急预测
2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B,C,D)。
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D、辅助与支持体系
23、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4、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B,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25、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B,C)。
A、加强内部控制B、第三方评估C、公众与舆论监督D、财政预算管理
26、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
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27、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
A、国家财政支出B、社会救助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28、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A,B,C)来分级。
A、危害程度B、紧急程度C、发展事态D、控制程度
29、公共危机应急处置包括(A,B,C)。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D、应急总结
30、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B,C,D)组成。
A、能源生产体系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
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一:
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
7月5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陇川两县普降大到暴雨,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截至6日15时,受灾人口达15.2万人,死亡11人,失踪34人,重伤6人,被困360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900多人;倒塌房屋2100间,损坏近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600公顷,绝收面积2500公顷,死亡大牲畜1000多头;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
请问:
1、该地区启动自然灾害救灾响应的等级应为何性质何级?
2、试用公共危机管理知识来分析此案的处理。
案例分析题二:
珠海骆某某厌世故意撞人事件。
骆某某是一名个体司机,平时言语不多、性格内向、行事偏执。
2008年10月22日,本无摩托车驾驶证的骆某某,驾驶其购买的假牌假证摩托车在路面行驶时,被珠海斗门交警大队依法查扣摩托车和驾驶证。
骆某某请人帮忙,想拿回车和证未果,再加上无驾照一段时间内无法营运影响生计,遂向父母和妻子流露出厌世和报复社会的情绪,并给父母和妻子写下遗书,表示不想活了。
11月5日14时许,犯罪嫌疑人骆某某在朋友曾某的陪同下,到斗门交警大队咨询其交通违法行为如何处罚时,民警告知他还要依法处罚款1000元,并记12分,待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发回驾驶证。
在回家的路上,骆某某告诉曾某想驾车到白藤湖小学撞人,曾某极力劝阻。
15时30分许,当曾某中途打完电话时,发现骆某某不见了,曾某立即报警。
斗门公安分局接报后即派出警力带曾某到白藤湖小学处置和指令路面警力加强巡逻警戒。
16时45分许,犯罪嫌疑人骆某某驾驶蓝色东风自卸式单排座货车在城东中学北门外将两名学生撞伤,一名在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派出所综治队员见状跳上车试图制服犯罪嫌疑人,被其驾车甩伤在地。
另一名综治队员迅速用对讲机向派出所报告警情。
随后货车闯入学校北门,穿过校园,一路撞倒多人,从校南门驶出。
接到警情后,白蕉派出所2名值班民警,带领2名综治队员,驾驶处警汽车前往拦截,当赶至白蕉镇鸿福路龙泉花园路段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迎面快速驶来,车左前方保险杠上挂有1名生死不明的男子,即用汽车堵截,并喝令货车停下。
但犯罪嫌疑人置若罔闻,继续驾车绕过快速行进。
因处警汽车一时无法调头,一名民警迅速跳下车,跑步追赶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货车。
前方是圩镇闹市,路上有很多放学学生及群众,人员密集,情况万分危急。
这名民警一边快速追赶一边继续喝令犯罪嫌疑人停车,但犯罪嫌疑人根本不理睬,仍然驾车快速向群众冲去。
于是民警果断朝犯罪嫌疑人连开2枪,犯罪嫌疑人中弹当场击毙,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
犯罪嫌疑人骆某某的行为已造成5人死亡,死者中有4名学生和1名学生家长。
19人受伤,伤者中有18名学生和1名群众。
请问:
1、此案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有何启示?
2、根据公共安全管理的相关原理予以恰当处理。
案例分析题三:
自2008年3月上旬起,安徽阜阳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儿,之后多例患病儿童连续死亡……一起公共卫生事件,让谣言与恐慌,迅速通过网络与手机短信,弥漫在4月的阜阳城市上空。
当地政府辟谣称:
确有“几名”婴幼儿因患春季呼吸道疾病相继夭折,且这几例病例没有相互传染联系。
而市民觉得政府的公告显得有点迟缓与暧昧,因为出现在医院和幼儿园门口的宣传单的内容是“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3月29日上午8时,阜阳市疾控中心接到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报告疑似疫情后,派员至医院探查,并采集标本。
当日及次日晚间,市卫生局两次召集全市呼吸疾病和儿科专家的紧急会议,此事亦被报知阜阳市主要领导。
3月31日,阜阳市卫生局向安徽省卫生厅报告可疑病情。
到4月15日,当地政府首次公开病情,安徽省卫生厅向卫生部作了汇报。
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于4月16日凌晨抵达阜阳指导疫情防治,4月23日,卫生部专家确诊疾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
当晚,安徽省卫生厅网站上发布消息,标题称“我省阜阳市积极防治肠道病毒感染疾病”,而当时已有600多例病例、18例死亡病例的内容被放在了第二段,这样的表态引起当地众多一直焦急等待确实消息的群众不满。
直到4月25日,当地媒体首次报道确诊消息。
此后,其他一些省市也发现疫情。
5月1日安徽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措施,努力把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感染)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并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指挥部,省长王三运任指挥长,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严格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迅速及时有效控制处理。
安徽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省财政紧急拨出防治经费1000万元。
安徽省卫生厅还会同财政部门向阜阳市紧急拨付150万元专项经费,阜阳市财政也划拨了1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防治工作。
5月2日,阜阳市出台全市困难群体手足口病(EV71感染)患儿家庭的治疗和救助措施。
为了确保此项措施落实到位,阜阳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指挥部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农村特困户和城乡低保户的核查工作,各医院严格掌握重症、危重症的标准,严禁弄虚作假,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爱政策落到实处。
5月4日,安徽阜阳市手足口病防治指挥部通报,“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防疫制度、防控不力责任人”———颍泉区邵营卫生院两名医生和一位副院长受到记大过和撤职处分,另有太和县三塔镇派到乡村的包点干部被责令写“深刻检查”。
6月2日,受手足口病疫情影响停课的安徽阜阳市幼托机构全面复课;6月10日,卫生部通报,今年5月1日至3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手足口病176321例,死亡40例,全国手足口病疫情稳中有降;6月23日,国家医疗队全部撤离阜阳,阜阳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呈逐渐下降趋势。
请结合案例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手口足病作为一种常见并易治疗的传染病,前期为何引起阜阳民众恐慌与不满?
2、安徽及阜阳政府部门在处理这次事件中,有何可借鉴之处?
3、此次事件给我们政府管理工作有何启示?
案例分析题四:
从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水质骤然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
经无锡市有关部门查验,居民自来水污染是由于无锡市唯一的饮用水取水源——太湖,爆发了大量蓝藻。
近几年受风向、湿度、水流等影响,太湖几乎每年都会在5月底6月初爆发蓝藻,这次是历年水污染最严重的危机。
由于自来水一时间不能恢复水质,无锡市民开始抢购纯净水。
5月29日晚,无锡市绝大部分超市的纯净水已经断货,导致居民生活危机。
5月29日晚,无锡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听取专家对消除蓝藻危机的建议,很快启动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有关部门加大了引长江水补充太湖水的调水力度,采取了人工增雨、对自来水强化处理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加上连续降雨以及除臭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