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754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docx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要点

一、题目:

一般不要超过20字;不能出现“研究”、“探索”等词汇,由于处于本科层次,所以使用“浅析”、“浅议”、“刍议”等词汇显得较为谦虚;尽量不要使用“——以XX为例”,一方面数据搜集、处理较为麻烦,另一方面难以将案例与理论依据相结合。

二、摘要:

200字左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关键词:

3——5个与文章主题最相关的词汇。

四、正文:

论文主体结构一般采用“三段论”模式,具体为:

引言:

300——500字左右,阐述所研究内容的现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选题将如何进行研究(以1——2段文字叙述,不需要列出小标题);

1、研究内容的意义:

研究的意义,以表示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如选择研究不良资产问题,则应写明不良资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不良资产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害,因此必须研究该问题;一般列出三到五条即可,字数控制在1500——2000之间;

2、问题的成因: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为什么会产生不良资产;逻辑顺序为:

先主管后客观,先内部原因后外部原因,由大到小,由主要原因到次要原因;4——6个原因即可,字数控制在3000——4000之间;

3、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部分分析的问题的成因,逐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顺序必须与“问题的成因”部分对应;字数控制在3000——4000之间。

结语或展望:

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对问题的发展提出展望等作为文章的结尾;字数控制在300——500之间(以1——2段文字叙述,不需要列出小标题)。

五、参考文献:

按规范列出15——20个参考文献;最好是近五年以内的参考文献;最好是有一定知名层次的参考文献。

 

范文:

(格式参照我院统一格式)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及对策

[摘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开始遏制我国商业银行业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地处置、化解和预防银行体系内的巨额不良资产,是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银行乃至整个国际金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本选题首先对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进而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产生的银行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在借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背景,对银行处置和防范不良资产的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提出了一些浅析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资产;制度;市场规范;金融风险

 

BriefAnalysisNon-performingAssetsFormationand

Countermeasure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

Abstract:

Non-performingassetsofCommercialBankshasbeguntocurbthefurther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ofChina.Howtoeffectivelypreventanddissolveanddisposethehugenon-performingassetsofthebankisthatthevariouscountriesgovernment,financialsupervision,banksandeventheentireinternationalfinanciersfacethecommonproblems.Thispaperfirstlyisnon-performingassetsofcommercialbanksonthenegativeimpactofabriefanalysis,thenthecommercialbankofbadassetsthatgeneratebankinternalandexternalcausesanalysis,thenanalysisthenon-performingassetsofcommercialbanks’causesofinsideandoutside,atthesametimeinreferencebankingdisposalofnon-performingassetsofexperience,accordingtoChina'scurrentlawandpolicybackground,analyzebankhowtodisposeandhowtopreventnon-performingassetsofmeasures,finallyputsforwardhowtoresolvenon-performingassetsofcommercialbankssomeofthe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Non-performingassets;System;MarketRegulation;Financialrisks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及对策

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金融创新和深化的发展,以及众多国家的经济转轨,滋生了大量有害于银行稳健与安全的巨额不良资产,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运行,有的甚至直接导致银行危机。

同时,这些不良资产已日益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处理不良资产不仅是金融体系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与长期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商业银行是以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作为其经营原则,导致银行危机,损害银行自身稳定和安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良资产。

而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仍然很大,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和手段还很单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置、化解和预防银行体系内的巨额不良资产,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当局、银行乃至整个国际金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于是,本选题综合分析了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并浅析提出了解决不良资产的相关对策。

一、不良资产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消极影响

不良资产①的产生不仅降低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了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导致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且潜藏着金融风险的隐患,使得不良资产引爆经济社会问题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资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状况恶化

不良资产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当银行不能收回企业的贷款利息时,银行必须支付这些资金和其他相关利益的实际成本。

另一方面,国家的财务制度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论支付的利息是否实收都要计进营业收入。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欠银行的贷款现象越多,银行处于虚亏于实的现象就更加严重,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从而出现财务状况恶化。

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存款,我国共有六万多亿的居民储蓄存款,其中5年以下的定期和活期存款占大部分,而5年以上的长期储蓄存款只占极小的一个份额。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各项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72.85%,不良资产过多,许多贷款不能收回或不能按期收回,就有无法支付到期存款、发生存款支付危机的可能②。

当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则我国银行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就可能出现财务状况动荡。

另外,由于银行内部没有较完善的内控机制,银行不计风险的将大量资金贷给高风险的行业,在内外机制约束失缺的情行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极易产生道德风险,极有可能会不计成本的进一步扩张贷款资金,从而也扩张了负债,其结果只能是国家和社会承担了风险成本,这些反映在账面上,商业银行的资产必然下降,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

(二)不良资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利润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根本目的。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佳,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尤其是呆账准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

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保持和增强其自身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所以,盈利性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大量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对商业银行的固定存款减少,相对贷款率降低,从而使得获利下降,出现盈利性差的现象。

近些年来,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贷款不再能获取利息,大量不良贷款的积累,不仅严重威胁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性。

(三)不良资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信用问题

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信贷支持。

如果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就会导致银行不仅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而且不敢放手发放信贷,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而在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偿还全部本金或利息,造成银行损失的这类贷款,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当银行出现了不良资产时,会影响资金周转,特别是在银根紧缩或出现存款滑坡的情况下,银行无法通过贷款回收来增加头寸,对整个银行的经营带来困难,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严重威胁银行信用的稳定,使得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失去信心。

如果银行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银行同企业的借贷关系,出现随意拖欠商业银行贷款的现象,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多,就会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信用问题。

(四)不良资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金融风险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资产质量的持续下降,堆积了巨额的不良资产,尽管前几年,商业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l30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近两年来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又有所好转,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直到2009年年底,四大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仍然在20%以上②,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隐患之一,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银行公司制改造构建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最大障碍。

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加重了财政风险的程度,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隐患,它破坏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干扰了政策制定者对宏观经济形式的判断,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人甚至不能及时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

其本质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可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资产

健康、良好的银行自身经营体系是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

如果由于银行内部中没有较完善的内控机制,在内外机制约束失缺的情行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极易产生道德风险,助长了不良资产的增加。

这具体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

1.信审分离不彻底产生的不良资产

银行贷款的发放部门与评审部门在鉴定银行贷款上有不同的侧重点,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

贷款发放部门重点是扩展客户并对发展项目进行初步评价,审查部门则是对贷款进行后续的审查并作出相应决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市场环境的变化,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信审管理方面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和进步,但长久以来,银行信审合一,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很容易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审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

信审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其内在属性不匹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审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三步原则——前台业务、授信管理和风险资产管理。

然而现有的状况是这三条管理战线在职责与分工属性方面不完全匹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审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

第二,信审运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银行对客户贷款无法直接控制,虽然信审业务风险的监控是全过程的,但银行不可能监控到贷款的每一个环节,从近年来新增的不良贷款成因分析,有不少贷款就是抵押、担保手续不全造成的。

所以,作为银行的信审人员,在跟踪贷款的时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生产及销售等情况的分析还不到位,然而贷款风险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借款企业实权物的控制,可这恰恰是银行风险监控比较难、比较薄弱的环节。

第三,信审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缺乏管理会计职能,无法判断客户价值,为贷款定位和业绩考核服务,而且信审培训缺乏统一的专业管理。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完善的现代银行内控支持体系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信审支持体系的欠缺,将严重阻碍贷款风险的控制。

2.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产生的不良资产

第一,缺乏对信贷投向的科学定位

在选择贷款客户方面的市场调研中,国有商业银行对信贷投向缺乏详细调研,以至于对市场前景好、业绩优良、守信用的企业造成投放力度少,从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

而对于没有发展前景、业绩欠佳、不守信用的企业却又注入了资金,导致最终无法收回,造成不良资产的产生。

第二,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约束机制不尽合理,这是不良资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首先,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贷款“三查”制度未真正落实,授信不统一;其次,由于目前许多机构现有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极差,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造成信贷风险损失,严重威胁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最后,缺乏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也是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中缺乏风险管理体系,短期贷款的长期化,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回收风险,不利于风险的防范。

(二)由于金融体制所导致的不良资产

1.相关监管机构,监管手段不健全产生不良资产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产生,外部监管的不完善和缺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

但长期以来,其金融监管力度是不够的。

由于监管体制缺陷和经验不足等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侧重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培育,不注重风险监管的倾向从而导致不良资产的产生。

第一,中央银行侧重于金融机构台规性监管,不注重风险监管。

以此同时,银监会监管手段不科学,主要是由于非现场监管,根本不能预先做好应对商业银行发放高风险贷款,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的贷款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监管机构对贷款商业银行的监管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和多元化特征的政策目标,使得商业银行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不力,使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纠正内部控制薄弱,贷款管理不严和违规经营等问题,从而造成不良资产不断积累。

第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职能部门在信息收集方面缺乏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导致监管信息不能及时的传递到监管部门。

第三,基于同样的原因,人民银行总行与分行之间、总行各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这使中国人民银行不能够维度地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监控。

2.金融市场的不完全规范形成的不良资产

多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大都是围绕把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企业而进行。

剥离政策性、社会性负担的目的是使商业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的原则与标准经营,使各类商业银行在竞争环境之中,靠自生能力生存。

难免会出现资金短缺,导致财务危机。

因此,金融市场不具有完全的规范性,这也是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一个原因。

(三)体制改革滞后和政企职能问题所导致的不良资产

1.传统体制造成的不良资产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大,处置后期剩余资产质量更低,加上我国金融体制长期积累的内部体制矛盾,同时又处于一个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效率有待提高的经济环境之中。

可以说是自身处置动力不足、能力有限,同时又受外部制度环境的种种局限,对不良资产的减少是障碍重重。

第一,国有企业制度方面的原因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运作,未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效益下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形成风险并最终转嫁给银行。

这主要是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产品老化、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

这部分国有企业因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差,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再加上本身负债率高,偿还能力逐渐丧失,导致银行的信贷债权权益无法保障,从而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第二,制度环境原因

从1994年以来,中国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及早些时候的《破产法》、《公司法》等,虽然在努力创造着企业行为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市场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方面还是显得不够健全,显得单薄无力,银行是企业的最大的债权人,然而一旦企业破产,银行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权益难以受到法律的保障③。

目前的一些如虚假担保、欠债有理有利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赖账经营在法律不健全、地方行政保护、市场经济信用缺失的环境下悄然生存,这也形成了商业银行高额不良资产能够存在的法制原因。

第三,非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较少

在调整国有银行信贷机构的同时,特别是国有银行改制过程较长的情况下。

国有银行已难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而非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也较少,国家放松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人限制,激励内生于民营经济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民营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引导是切实可行的策略,这也给不良资产的增加留了空隙。

2.政企职能不明确造成的不良资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定,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职能也没有彻底转变。

当政府将其政治目的融进了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中,银行的贷款标准将屈从于政府,银行的首要任务将不再是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在许多国家,政府的干预国有银行远甚于私有银行,许多国有银行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政府特定经济领域的贷款要求,是政府扶植或保存某一行业的工具。

在我国,法律上也造成了政府对商业银行干预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1条第2款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贷款项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当发放贷款。

因贷款造成的损失,由国务院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这就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仍然负担着发放政策性贷款的法定义务。

在地方上,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它的成立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其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植,因而对地方政府的干预也常常是无能为力。

三、减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途径

本选题认为化解不良资产不仅包括化解现有国有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资产,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地是怎样化解其增量产生的根本症结,即“标本兼治”。

近些年来,不少权威专家人士都对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资产提出了不少政策性建议,这些建议如下:

(一)自身经营过程中减少不良资产产生的途径

1.严格实行信审制度

第一,在信贷审批系统中,努力做到实现信贷业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这对增强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提高信贷审批管理水平,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信贷审批对决策的科学性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在信审过程系统中,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以对贷款风险损失早期发现、早期防范、早期补救、早期消除,避免和及时制止经营管理中急功近利、虚假繁荣等扭曲行为与偏差。

第三,在信审支持体系中,承担贷款风险预警职能的岗位及其人员,应熟悉并能正确运用国家各项金融政策、法规和现行的信审原则及制度,熟悉信贷企业的生产流通及财务状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实施监测和稽核监督,对发现的所有涉及贷款风险的问题发出预警的信号,正确、合理、合规地行使对银行和借款企业中属于信贷范畴的检查稽核权、建议权、处罚权等业务权限,这对于提高贷资质量,优化信贷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2.努力改善信贷管理体制

第一,科学定位信贷投向

为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建立起抵制信贷过程中的行政和人为干预制度;改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中管理及业务操作人员的行为控制制度,避免信贷风险集中与大额暴露。

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要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在贷款发放前通过对货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低于贷款标准的企业给予贷款,而且要根据资信等级对贷款企业进行统一授信,将贷款总额确定在可控范围之内。

第二,深化信贷约束机制

银行本身应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做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理。

首先,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构建一个安全、流动、高效的管理平台。

一是完善授信风险④机制。

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业务环节中实行分段管理,职能分开,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强化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工作、贷后跟踪管理以及评价制度,集中审批决策要有权、有责、有科学性。

二是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二)金融体制方面减少不良资产产生的途径

1.努力提高相关监管机构,监管手段

当前,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应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并在银监会强有力的领导和严格监管下进行。

银监会是否能有效地加强其监管力度,对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应认真执行银行高管人员失误或失察责任追究制。

对各经营行和管理行的高管人员进行任期内责任认定,并对重大失误或失察责任严肃追究。

建议对各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设定不同的金额标准,然后逐户清查,进行责任人认定,认定资料相应地载人银行高管人员任职档案并问责。

第二,建立现代化的监管信息系统。

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来源,是中国人民银行对被监管商业银行机构持续监督、保证监督质量和监管效率的基础。

第三,应强化人民银行总行与分行之间、总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好地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监控和对不良资产运作的监管,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2.加强金融市场的规范化

加强金融市场的规范,真正使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另外,加强政策性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才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根本渠道,明确定位自己的市场,支持市场经济体系建设,通过市场的牵引力作用,明确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界限,使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

(三)从制度改革和政企职能上减少不良资产产生的途径

1.对传统体制进行相应改革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部分是因为发放给国有企业而产生的。

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根本上还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使其摆脱困境,提高其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以从根本上降低不良资产率。

第二,深化管理制度环境改革,提高经营效益。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切实走集约化、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路子。

打破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的传统模式,精简压缩不合理的分支机构,按市场经济原则,以及业务量大小和效益高低合并、设置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

改传统的四级管理模式为形式多样的管理框架,减少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台井职能耜近的管理部门.裁减冗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继续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统一法人管理制度,加强经营宏观控制和指导,严格分级授权管理,增强整体控制能力,防止系统失控。

统一规范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以及风睑量化管理等行业标准,不给恶意逃废债企业任何可乘之机。

第三,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类金融机构

民营金融机构的具体设立,可采取直接设立和间接设立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