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7000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docx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doc

莘县实验高中第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人:

刘华忠审题人:

江少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濒临(bīn)整饬(chì)杯盘狼藉(jiè) 倾盆大雨(qiōng)

B.佛教(fú)豢养(huàn)瓜熟蒂落(dì) 前倨后恭(jù)

C.果脯(fǔ)恫吓(dònɡ)拈花惹草(niān)一丘之貉(hé)

D.铁砧(zhēn)攻讦(jié)心宽体胖(pànɡ)丢三落四(l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窠臼鱼船针贬时弊厉兵秣马

B.涵养痉孪共商国事为虎作伥

C.撕打馈赠源远流长人间心酸

D.茅庐炫目绵里藏针掎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少“形象工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双重的利益:

政治上以政绩求得上级提拔,经济上以项目捞取一己实惠。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③“人有七情六欲”这固然不错,但物欲怎样膨胀,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目中的光芒和庄严。

A.趋向 内涵 纵然/也B.趋向 蕴涵  纵然/也

C.取向 内涵 无论/都D.取向  蕴涵 无论/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闭门造车完成的。

B.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抽签仪式结束了,中国队已经不容置喙地被分到了绝对的死亡之组。

C.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D.随着长江全面进入枯水期,长江流域重庆段近期已经显山露水,对通航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求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能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原则,不要向台湾方面发出错误信号。

B.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自豪,运河文化是全国乃至聊城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C.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D.提起蜀汉亡国,有人认为是刘禅懦弱无能、庸碌昏聩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徐迅雷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非常精确地说明了今天的纪念意义。

今天,一些空乏的口号式发泄,又翻卷起来,颇有些“四海翻腾云水怒”的味道,比如网民的“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等。

把70年前战犯所犯下的罪行,拿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来“替罪”,犹如“先人犯罪、孙辈罚跪”,这多么荒谬。

今日日本人当中也有右翼和极右翼,但我们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右翼分子,不区分右翼与其他日本人的不同,就像不区分今天日本百姓与过去日本侵略军的不同一样。

一万次发泄抵不上一次证据的发现。

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研究,而不是空乏的口号。

73岁的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是厚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主编,他还担负着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任大责。

史料先后已出版了两批,共55卷,3000万字,这是南京学界数十位学者共同参与、历时7年完成的一项庞大工程,是在调查了中国、日本、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历史史料后的血汗结晶。

大屠杀证据的发掘研究,是认识历史真相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做这样扎实的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地光顾着说“30万”的数字。

没有具体的、扎实的证据,就难以真正教育他人、启发自己。

“我们最终会出到第80卷,收集到的证据、史料越来越多。

”张宪文说,“我就不信,把这些书摆到日本首相的办公桌上,他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我想,“第80卷”不该是“最终”,今后要一直研究发掘下去;“日本首相”也要区别这个那个,有的首相根本就不会“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是木乃伊。

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而不是不做具体的史料搜集研究工作,只会漫天发泄;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

对于当今日本右翼的行动,我们应该以行动对行动、用证据对谎言。

右翼导演水岛悟,最近弄了部电影《南京真相》(TheTruthofNanjing),号称自己对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历史进行了“彻底的研究”,他得出一个“非常准确”的遇难者数字:

零。

对于水岛悟的这一切,你痛骂“日本人真不是东西”有用吗?

记住仇恨是容易的,而记住历史却很难。

在新开张的餐馆门口挂个虚张声势的“日本人不得入内”是容易的,让你去搜集发掘验证一条具体的日军屠杀证据却迈不动腿了。

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以空洞的国家名称作为发泄对象。

遥想当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半,在“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问题上,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最终在法官表决中,以1票之差赢得“坚持死刑”,从而使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

如果不是在“证据与法理”上面进行大量扎实具体的工作,只晓得空喊口号、发泄情绪、表达仇恨,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不区分具体的对象,煽动莫名其妙的仇恨,这属于一种“爱国贼”,以为自己是爱国,其实把自己祖国的老脸都丢光了。

狭隘民族主义者,本质上就是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最终自残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害人害己”。

这许多年来,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蔓延,这是怎么纵容出来的?

值得我们理性地反思。

记住历史,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是为了现在避免怒火中烧自焚、焚他。

如果只记住仇恨,悲惨历史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经历过南京大屠杀苦难的李秀英老人都有这样睿智的认识,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真应该感到汗颜。

在当今的和平时代,要温和、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还是要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国家的选择,是民族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

6.对第五段中三个加点的“木乃伊”在文中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不是木乃伊”与“今天要挖掘的历史‘木乃伊’”相同。

B.“历史不是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C.“今天要挖掘的是历史‘木乃伊’”与“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活着的‘木乃伊’”相同。

D.全不相同。

7.对文中所有事例的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举“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先人犯罪,孙辈罚跪”的现象,为了说明盲目的仇恨是根本不区分对待历史与现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B.列举张宪文编辑史书的事例,说明空泛的口号是无用的,扎实有力的史实才能教育他人,启发自己,才是反击日本右翼分子的有力武器。

C.举水岛悟所拍电影的事例,意在说明谎言是需要行动来戳穿的,而那些空洞的言论在别人精心编造的谎言前毫无用处的。

D.举梅汝璈的事例说明理性的战争史观,是将战争的责任锁定在具体的战犯身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是空洞的国家名称作发泄对象。

8.通读全文,对“记住历史,不要记仇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空喊“铭记三十万,谢绝日本人”“抵制日货”、“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等口号,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发泄,是记住了仇恨,而不是记住了历史。

B.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场战争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就是为了将来不让悲惨的历史重演。

C.在今天,正确的民族主义应当是区别对待历史与现实,区别对待日本人民与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国关系,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发展两国关系。

D.记住历史就是应当记住那段历史,以那段历史为耻,警钟长鸣,时刻提防日本的再次入侵。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

“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

”让因荐绰。

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

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

“谁与卿为此议者?

”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

周文曰:

“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

“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曰:

“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

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

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

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

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及还,启知而已。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

除:

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

案件。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

同意。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

处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②故木受绳则直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文对苏绰倚重信任的一组是

①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②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

③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④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⑤博求贤俊,共弘政道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在官岁余,未见知。

②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③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⑴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

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答:

⑵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赏析。

答: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劝学》)

(2)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3),。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4分)

①在草原上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

②星星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

③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

④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

⑤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里星斗闪烁

17.假如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你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有人向你祝贺,倍加赞赏,在下列两种不同的情景下,你该怎么回答?

A.平时很要好的同学:

B.在庆功表彰大会上:

18.请运用“假如……那么……”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4分)

在书中,假如你和李白一起畅游天姥山,那么你将收获到天鸡海日;

六、(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乡村:

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

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

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

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

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

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

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

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

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

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

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

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

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9.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

(不超过30个字)(4分)

 

20.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个句子妙在哪里?

(4分)

 

21.

(1)第⑤段中写思念乡村的种种人有什么作用?

(2)第⑧段中举长治的八义镇为例有什么好处?

(6分)

22.从全文看,作者对建设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思考?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山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自己的头脑和思想。

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我们走向工业革命,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

我们穿越历史,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

我们突破的是一切的桎梧。

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在到未来,从学习到工作,从思想到行,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我们突破的桎梏很多,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以“突破桎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一、

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

”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

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

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

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

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

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

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

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

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

“谁为你出这

(2)①(2分)思乡之情:

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

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

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

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②(2分)对前途的迷茫:

“迷津欲有问”,是用

《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

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

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

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

22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但不能损伤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要搜集、整理和保护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

(二)

19.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的她,被内蒙古土地对她血缘的呼唤,使她想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

(4分)

20.1999年,席慕容意识到十年前自己因为到内蒙古高原的“寻根之旅”,使她的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2分)那是故乡的土地、文化和气息给予了她某种力量。

(2分)

21.蒙古高原的土地虽是贫瘠的,但游牧文化是异己的“反宇宙”;(2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2分)他们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和爱惜之情。

(1分)

2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只要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1分)然后有理有据的论述自己的观点,语言简炼、言之成理即可。

(4分)

七、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