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5957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9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docx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教案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一章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授课周

第一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各种绘图的常用工具的用途

熟悉建筑制图标准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1.各种绘图的常用工具的用途

2.建筑制图标准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2、教学引入

【结合实际、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及讨论,学生自己引出本节课内容

1、课堂讨论: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2、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

【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讲授,把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记录】

一、新课内容

1、建筑常用工具介绍

介绍绘图用到的丁字尺、图纸等工具。

2、建筑制图标准

介绍图纸上各种位置、标注、绘图规则等标准。

3、建筑绘图步骤

介绍绘图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一、建筑绘图的常用工具

图板:

0号、1号、2号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曲线板:

绘制非圆曲线

比例尺:

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模板、图纸、绘图笔等。

二、建筑制图标准

(1)图纸幅面

(2)标题栏和会签栏

(3)图纸

(4)字体

(5)比例

(6)常用建筑材料

(7)尺寸标注

三、建筑绘图步骤

(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2)画底稿

(3)图线加深

【实践性强,布置练习,分组形成良性竞争】

【鼓励学生进行复述,锻炼学生的自信,活跃课堂气氛】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4、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讨论题、思考题:

说一下建筑绘图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一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授课周

第二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掌握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投影规律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投影规律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运用案例导入法、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及讨论,学生自己引出本节课内容】

2、课堂讨论:

投影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3、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投影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研究,并作相关记录】

一、投影的形成与分类

1.投影的形成

必备三条件:

形体、投影线和投影面。

2.投影法的分类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正投影)

二、三面投影

投影体系:

正投影面、侧面投影面、水平投影面

正投影面:

由前向后、反应前后左右的关系

侧面投影面:

由上向下、反应上下左右的关系

水平投影面:

由左向右、反应上下前后的关系

三、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1)点的投影:

三面投影、直角坐标

(2)直线的投影

按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

(3)平面的投影

按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

【探讨互动,带入性教学,让学生站在施工角度去看待问题】

一、开场白和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

1、投影的形成与分类

通过灯束的影响介绍投影的形成。

2、三面投影

介绍正投影面、侧面投影面、水平投影面及其反应关系。

3、点线面的投影

介绍点线面的投影特点。

4、基本形体的投影

通过形体的演示介绍形体的投影特点。

【结合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计算,强化学习】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5、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安装施工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二章建筑概论

(1)

授课周

第三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熟悉基本建筑构造;

掌握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2.尺寸标注的不同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3、教学引入

【结合实际、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及讨论,学生自己引出本节课内容】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投影的基本知识

2、课堂讨论:

建筑物由哪些构造组成?

三、教学过程

【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讲授,把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记录】

一、建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建筑的概念

建筑是人们利用物质技术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而创造的能从事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及生产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如住宅、办公楼、学校、剧院、厂房等。

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二、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2)按照建筑结构所用的材料分类

(3)按照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4)按照施工方法分类

民用建筑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的耐火性能来划分等级的。

三、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一栋建筑物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主要构造组成的。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四、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

外界、人为、气候、建筑标准、技术条件等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理论性强,布置练习,分组讨论练习,良性互动】

一、开场白和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

1、建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介绍什么是建筑,构成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介绍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等级分类。

3、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介绍建筑物中的各部分构成、基础、墙柱、楼梯等。

4、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及设计原则

介绍外界因素对建筑构造的影响,设计时应遵循的原理。

【鼓励学生进行复述,锻炼学生的自信,活跃课堂气氛】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四、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结合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督促

4、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简单说一下建筑构造有哪些。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页

建筑构造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二章建筑概论

(2)

授课周

第四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墙体的定位轴线

熟悉变形缝处的定位轴线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1.墙体的定位轴线

2.变形缝处的定位轴线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备注:

适用于所有课程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建筑概论

2、课堂讨论:

定位轴线的编号有什么规律?

3、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建筑概论

三、教学过程

①内容讲解(90min)

通过(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理论)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墙体的定位轴线

1.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

2.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

3.非承重墙的定位轴线

4.变形缝处的定位轴线

5.带壁柱外墙的定位轴线

6.建筑高低层分界处的墙体定位轴线

7.建筑底层为框架结构的定位轴线

二、墙体的竖向定位

①砖墙楼(地)面竖向定位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②屋面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层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

一栋建筑物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主要构造组成的。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②习题及讲解(60min)

通过(实例)项目法、讨论法、(思维)引导法使学生思考并掌握以下习题。

1、墙体的定位轴线

介绍内墙、外墙、变形缝等的定位轴线图例。

2、墙体的竖向定位

介绍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等级分类。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四、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结合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督促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构造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四章基础和地下室

(1)

授课周

第五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对基础埋置深度的理解

熟悉基础与地基的关系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备注:

适用于所有课程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建筑概论

2、课堂讨论:

基础有什么作用?

三、教学过程

①内容讲解(90min)

通过(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理论)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基础和地基概述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重要组成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简称基底)的距离,简称埋深,如图所示。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工程地质和水温地质条件

(4)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②习题及讲解(60min)

通过(实例)项目法、讨论法、(思维)引导法使学生思考并掌握以下习题。

1、基础和地基概述

介绍基础和地基的区别,人工地基加固的方法。

2、基础的埋置深度

介绍深基础和浅基础,影响埋置深度的因素。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四、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结合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督促

4、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地基和基础的概念,两者有何区别?

2.什么是人工地基?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构造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四章基础和地下室

(2)

授课周

第六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基础的分类和各基础的构造

了解地下室的构造

熟悉对防潮防水构造的理解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1.基础的分类和各基础的构造

2.地下室的构造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备注:

适用于所有课程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基础和地下室

2、课堂讨论:

建设地下室应注意哪些问题?

3、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基础和地下室

三、教学过程

①内容讲解(90min)

通过(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理论)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基础的分类

按材料分类:

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等。

按构造形式分类: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柱基础。

二、地下室构造

建筑物底层以下的房间称为地下室,是在限定的占地面积中争取到的使用空间。

地下室一般可作为设备用房、储藏、库房、地下商场、餐厅、车库以及战备防控等多种用途。

(1)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地板、顶板、门窗、楼梯等组成。

(2)地下室的类型

按埋入深度分类:

全地下室、半地下室。

按使用功能分类:

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1)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地板、顶板、门窗、楼梯等组成。

(2)地下室的类型

按埋入深度分类:

全地下室、半地下室。

按使用功能分类:

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室的防潮和防水

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水构造主要有防水混凝土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和金属板防水等。

②习题及讲解(60min)

通过(实例)项目法、讨论法、(思维)引导法使学生思考并掌握以下习题。

1、基础的分类

按材料、构造形式介绍基础形式。

2、地下室构造

介绍地下室定义、构造、类型和防水防潮构造。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四、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结合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督促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构造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五章墙体

(1)

授课周

第七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墙体的分类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墙体的分类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备注:

适用于所有课程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基础和地下室

2、课堂讨论:

墙体有哪些种类?

3、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墙体

(1)

三、教学过程

①内容讲解(90min)

通过(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理论)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墙体的作用和分类

民用建筑的墙体一般有四个作用:

承重作用、围护作用、分隔作用和装饰作用。

按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类:

内墙和外墙

按墙体的布置方向分类:

纵墙和横墙

按墙体的受力情况分类: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按墙体构造方式分类:

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

按墙体的施工方法分类:

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热工要求

(3)隔声要求

(4)防火要求

(5)防水防潮要求

②习题及讲解(60min)

通过(实例)项目法、讨论法、(思维)引导法使学生思考并掌握以下习题。

1、墙体的作用和分类

介绍墙体的作用,不同分类的墙体情况。

2、墙体的设计要求

介绍墙体强度、稳定性、热工要求等。

3、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介绍砖混结构中常见的墙体结构布置方案。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4页

四、课堂评价和小结(10min)

1、学生掌握熟悉书中的内容,阅读基本知识

2、对授课的要点在书中标记,分析理解

3、结合课堂习题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督促

4、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请写出墙体各部分名称?

2.按墙体手里情况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五、布置作业(5min)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8.5.1-01-j-07

教师授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建筑构造与识图

章节

课题:

第五章墙体

(2)

授课周

第八周

课时

4

班级

18高级工程造价1班

(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实例)项目法、(理论)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20min

掌握砖墙的细部构造

实训设备及材料

1、教材

2、课件

3、笔记本

重、难点内容:

砖墙的细部构造

 

一、组织教学:

(5min)

二、教学引入:

(10min)

三、教学过程:

(150min)

四、总结:

(10min)

五、作业布置:

(5min)

六、教学反思(必要时填写):

备注:

适用于所有课程

审阅签名: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2页

一、组织教学

1.清点人数、考勤,并记录请假或旷课的学生名单

2.控制教学课堂秩序,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

3.安全教育,注意用电安全,以及对实训器材等物品的保护

二、教学引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墙体

2、课堂讨论:

砖墙的细部构造有哪些?

3、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砖墙的细部构造

三、教学过程

①内容讲解(90min)

通过(图片)展示法、(思维)引导法、(理论)讲授法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砖墙构造

砖墙材料主要有砖和砂浆。

砖的外观形状可以分为普通实心砖(标准砖)、多孔砖和空心砖三种。

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

砖墙的组砌方式有一砖墙一顺一丁式、一砖墙三顺一丁式、一砖墙梅花丁、一砖半墙一顺一丁式、半砖墙全顺式和3/4墙两平一侧式。

8.5.1-01-j-07

教学过程

第3页

二、砖墙的细部构造

(1)勒脚

位置(墙身接近地面部分)、作用(保护墙身、装饰)、构造要求(不低于500mm)

(2)散水与明沟

位置、作用(排水)、构造(坡度、宽度)

(3)墙身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

位置、做法(卷材防潮、防水砂浆防潮和细石混凝土防潮)

垂直防潮层:

做法

(4)过梁

形式:

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