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4848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docx

弋江区老旧小区概况

[电子招投标]弋江区老旧小区(民生工程)改造工程监理项目

--------------------------------------------------------------------------------

【信息时间:

2016/6/1516:

54:

23阅读次数:

2193】【我要打印】【关闭】

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

WH14GC2016SZ0831

项目名称:

弋江区老旧小区(民生工程)改造工程监理项目

招标人:

芜湖市弋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三招标内容

1、项目内容:

本项目为弋江区老旧小区(民生工程)改造工程监理项目。

施工工期180个日历天。

工程造价:

38340787.72元(其中预留金为2221702.91元)。

施工内容包括:

澛港新镇中区南、中区北的道路、停车位、景观铺装、绿化等整治改造,弋江区四联社区、南瑞-荷夏园、南瑞-锦秋园等小区的道路、雨污管网、停车位、景观铺装、园林绿化等室外环境改造,具体详见招标文件、清单等。

本次招标内容为工程监理。

2、项目工程造价:

38340787.72元

四投标人资格要求

1、投标人资质要求:

具备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或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乙级及以上资质的独立法人。

2、投标人信用等级要求:

3、投标人类似业绩要求:

4、项目负责人资质要求:

拟任本项目总监应具有市政公用工程专业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5、项目经理类似业绩要求:

6、项目经理信用等级要求:

7、本项目禁止挂靠投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投标资格,并列入不良记录名单。

五招标文件的领取

1、报名时间:

2016年06月16日12:

00至2016年06月23日17:

00

2、报名方式: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报名时间内登录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招投标系统进行报名,下载招标文件。

3、报名费:

本项目暂不收取。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

2016年07月08日9:

30时。

开标地点: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室(详见开标区电子显示屏)

七保证金及开户信息

1、所有投标人均需提交足额投标保证金。

2、投标保证金的到帐截止时间为开标日前1个工作日上午10时。

3、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人基本帐户汇入到下述指定帐户,未到达指定账户的投标恕不接受。

4、投标保证金不得从其他账户汇出,否则拒绝其投标行为。

本项目须缴纳投标保证金金额:

人民币柒仟圆整。

开户单位: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开户银行:

徽商银行芜湖新市口支行

账号:

1101801021000587877063089

   

    

2.2测量放线 

(1)测量放线工作由专职的测量员负责,严格测设记录和校核建档制度,采用已经校验的仪器。

根据设计图纸及交桩记录,核对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做好保护工作,并进行闭合复测,消灭累计误差。

 

(2)所有测时控制点施工前均应进行复测,复测精度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进行定期复测。

对于施工过程中需增设的临时测量控制点,其埋设和测量精度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有测量控制点和测量精度经监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4)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5)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送监理或业主。

 

(6)在使用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即时报告有关部门。

如发现个别导线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

 

(2)各井段间控制高程和轴线的龙门架在管道基础、管道安装时应认真校核。

道路施工时每断面应测设5~2个点,做好测量记录,并交甲方、监理验收。

 

2.2.2.3井点降水 

本工程沟槽平均挖深3~5米,地下水位较高,故需采取降水措施。

根据现场察看,暂采用单排轻 

型井点的降水措施。

井点沿主管全线布置,需0~5套井点周转。

沟槽开挖前,井点应提前~3天抽吸。

井点降水时,其动水位应保持在槽底以下不小于500毫米。

在井点使用过程中,现场备有应急发电机,以防停电回水造成沟槽塌方。

 井点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安装支管冲水必须注意孔洞保持垂直,上下孔径一致,保证侧壁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要比滤管底深500毫米,保证底部有足够的砂滤层。

插入支管后要及时填灌砂滤层,砂滤层至少要达到砂滤管顶以上1至1.5米,在孔口到地面以下0.5至1米的深度范围内用粘土填塞,以防漏气。

 

(2)开机前认真做好抽水设备的检查,然后开机进行试运转,检查每根井管及主管是否有漏气现象,出水后小时,必须检查出水管内流出的水是否是清水,若水是浑水,应检查其原因,排除后方可继续开机降水。

 

(3)开机过程要认真检查,确保水流不间断地缓慢流出,不能时停时开,造成滤管堵塞,而影响降水效果。

特别是夜间降水更要经常检查,并认真做好降水记录。

 

2.2.2.4沟槽开挖 

本工程总填挖量较大,施工时应进行合理调配。

根据道路中心线定出管道中心线,按规范放出土方开挖线,采用履带式挖掘机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机械为20%,人工为30%。

 

沟槽开挖断面为大开挖形式,考虑到沟槽开挖较深,为保证安全,沟槽开挖时应随时采用木板及槽钢支撑。

将表层土与上层土分开堆置于沟槽两侧,以方便原土层回填时的装取和运输,堆土坡脚须距离槽1M以外,堆高不超过m,且在适当位置留出运输道路、井点干管位置及排水管足够宽度,在雨季施工时,堆土不得切断或堵塞原有排水路线,为防止外水进入沟槽,堆土缺口应加叠闭合防汛埂,向槽一侧堆土应铲平,拍实,避免雨水冲塌,当遇暴雨时,堆土内侧应挖排水沟,汇集雨水引向槽外。

 

机械开挖时向司机交底,告知沟槽开挖深度和堆土位置,安排专人与司机配合,随时测量深度,防止超挖和过分欠挖,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距设计槽底0~30厘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挖。

 

人工清挖槽底时,应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保证沟槽槽底平直,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如发生超挖,用相同的土壤或砂石分层回填夯实。

为控制好各施工段间的轴线和高程,应每隔0~30米架设一道龙门架,并在管道基础及管道安装时认真校核。

    

 2.2.5管道基础 

沟槽槽底验收合格后,夯实后铺10cm砂垫层,并一次夯实,用环刀法测试,密实度要求不小于0.9方为合格。

管道接口部位应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筑密实。

 

2.2.2.6管道安装

 

(1)管道运输 

①管材在装卸、运输和堆放时应避免撞击,严禁抛摔。

管道的起吊可采用一个支撑点或两个支撑点起吊,严禁用绳子贯穿或铁链吊装管道。

 

②管材成批运输时,承口、插口应分层交错排列,并应捆扎稳固。

 

③管材应尽可能运至待安装管道的沟槽边,若施工场地条件不允许,可将管材集中堆放于业主指定场地,再二次转运。

严禁将管道放在尖锐的硬物上,所有堆放管道需加本楔防止滚动。

短距离运输不得在坚硬不平地面和碎石面层上拖动或滚动。

 

④管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m,支管部分应有木垫块,垫块宽度应不小于0cm,间距不大于1.5m。

堆放时管材承口与插口应间隔整齐,并应捆扎稳妥。

 

⑤管材堆放中应避免日光暴晒,并保持管间通风。

 

⑥橡胶圈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堆放整齐不得受到扭曲损伤。

 ()管材检查 

①在运输前和货到现场后应对管道进行验收,检查厂商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

 

②检查管道或管件的内表面、外表面及接口处是否损坏,管材要求外观一致,内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缝,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

 

③管材端面应平整,与管中心轴线垂直,抽向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出现。

管材插口外径、承口内径的尺寸及圆度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④管材耐压强度及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⑤管道接口用橡胶圈性能、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橡胶圈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扎、裂缝、卷皱、破损、重皮和接缝现象。

 (3)管道安装、接口 

该道工序是整个管道施工中关键的一道工序,应认真组织,精心施工。

 

①管材现场应由人工搬运,搬运时应轻抬轻放。

 

②下管前,凡规定须进行管道变形检测的断面的管材,应预先量出该断面管道的实际直径,并做出记号。

 

③下管可用人工(小管径)或起重机吊装进行。

人工下管时,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内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到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起重机下管吊装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得串心吊装。

 

④安管时为控制好管底标高和坡度,拟架设坡度板一道,在其上设置制点。

在坡度板上标定管道中心点,并测定高程。

相邻两坡度板上管中心点顶面应较设计管底高1m,以便核查。

在安装管道时,可以在坡度板上的中心连线上随时挂垂球,控制管道定位。

管材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安装应由下游往上游进行。

 

⑤接口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管道承口深度至少要由两个凹槽。

然后清洁端管,去掉油污和灰尘,保持接头和端管清洁。

 

⑥接口时,先将承口的内壁及插插口橡胶圈上涂润滑剂(首选硅油),然后将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轴线对齐。

 

⑦接口方法按下述程序进行:

De1100mm管道可由台吊车将管材拉动就位。

橡胶圈宜安装在插入管端的第一个凹槽中。

接口合拢时,管材两侧的手板葫芦应同步拉动,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就位,不扭曲、不脱落。

安装时做到认真、仔细、平稳,确保密封圈与凹槽、管壁均匀贴合。

 

⑧为防接口合拢时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移动,需采用稳管措施。

具体方法可在编织袋内灌满黄砂,封口后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其数量视管径大小而异。

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中轴线使其符合要求。

 

⑨根据要求每个检查井两端应安装短管,即在直接与检查井连接的管段长度采用0.5m,后面再连以不大于m的短管,以下再与整根管相连。

 

⑩雨天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

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以上的高度。

管道安装好尚未回填时,如遭到水泡,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2.2.2.7粗砂坞膀 

根据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完毕,应及时用粗砂坞膀。

粗砂坞膀时应两侧分层对称回填,并逐层夯实。

 

2.2.2.8闭水试验 

管座、井室及试验段两端堵头养护3~5天,粗砂坞膀完毕即可进行闭水试验。

应先由下游井缓慢灌水至上游井管道内顶以上m,且试验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少于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

然后检查试验段管道、井室外观有无漏水现象,渗水量 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

当渗水量小于允许渗水量即Q≤0.0046Di(管内径),方为合格。

 

2.2.2.9沟槽回填 

回填前,应排出沟槽积水。

不得回填淤泥、有机质土及冻土。

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带有棱角的大块物体。

 

回填时波纹管管道采用黄砂回填至管外顶500mm高度处,然后选用开挖的优质土回填,由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不得集中推入槽内,应均匀运入槽内。

 

夯实时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铺设夯实,每层厚度小于0cm,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且不得损伤管道。

 

井室周围回填压实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各部位密实度须经环刀检验合格,即对于管道胸腔部位,密实度应大于0.95,管顶40cm范围内应大于0.80,管顶两侧40cm内应大于0.9,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下载券  188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10顶管施工质量监理 

10.1一般规定及要求 

在顶管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或审查:

 

10.1.1 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单。

10.1.2 检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结构类型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1.3开挖工作坑,应按施工设计规定及时支护,可采用与墙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支撑梁的方法支护,也可采用钢管支撑法支护。

支撑应满足便于运土、提吊管件及机具设备等的要求。

 

 10.1.4 检查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洞口的封门设计;测量、纠偏的方法;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的方法是否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10.1.5检查各项施工措施即减阻措施;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地下水排除方法及措施;注浆加固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是否满足和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设计规范要求。

 

10.1.5.1在管道顶进过程中,应检查其顶进方法是否符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5.2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10.1.5.3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 

10.1.5.4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10.1.5.5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10.2工作坑的检查及要求 

 在施工中应对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后背墙、工作坑的支撑、顶管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进行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3.2.1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10.2.1.1 管道井室的位置;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10.2.1.2 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对于直线顶进工作坑平面尺寸可参照选定当选用的机头及管节长度较长时,工作坑的长度应经计算后作相应调整。

 

 10.2.1.3  当上下游两段管道的夹角>170°时,仍可采用直线顶进工作坑的矩形平面尺寸;当上下游管道的夹角≤170°时,宜采用圆形沉井工作坑。

 

10.2.2采用装配式后背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2.1 依据施工图纸本项目后背墙采用钢板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0.2.2.2 后背土体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后背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不宜小于50cm; 

10.2.2.3 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3.2.2.4 背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各层之间的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10.2.3 工作坑的支撑宜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10.2.4利用已顶进完毕的管道作后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4.1 待顶管道的顶力应小于已顶管道的顶力;  

10.2.4.2 后背钢板与管口之间应衬垫缓冲材料;

10.2.4.3 采取措施保护已顶入管道的接口不受损伤。

 

10.2.5采用钢管作预埋顶管洞口时,钢管外宜加焊止水环,且周围应采用钢制框架,按设计位置与钢筋骨架的主筋焊接牢固;钢管内宜采用具有凝结强度的轻质胶凝材料封堵;钢筋骨架与井室结构或顶管后背的连接筋、螺栓、连接挡板锚筋,应位置准确,联接牢固。

 

10.2.6顶管工作坑内的布置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10.2.6.1工作坑的型式按其支护的结构型式,通常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沉井、地下连续墙等类型。

根据顶力大小、顶管的施工方法、地质、管径、埋置深度及地面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工作坑的类型。

工作坑的平面型式有矩形和圆形。

当管径≥Φ1800mm或深度≥5.5m的顶管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作为顶管工作坑。

 

10.2.6.2工作坑后座墙的布置:

后座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且其下部最好能插入到工作坑底板下0.5m~1.0m,宽度与工作坑内净尺寸相等.还要注意一点是后座墙的平面一定要与顶进轴线垂直. 

10.2.6.3基坑导轨安装:

在基坑导轨安装时,其前端应尽量靠近洞口左右两边可以用槽钢支撑,如果在底板上预埋好钢板的情况下,导轨应和预埋好的钢板焊接在一起,尤其是钢径比较大时,更必须这样做.导轨的水平状态可以与所设计的管子坡度相一致,也可以将导轨接水平状态安装,.在土质比较好的情况下常采用前一种方法安装.在采用后一种安装的同时应把导轨比设计所要求的高程再提30mm左右;当导轨的中心标高与设计管底标高一致时,钢筋混凝土管的导轨轨距可按照规范选用。

 

10.2.6.4后靠背安装:

后靠背大多由钢结构件组成,其厚度在300mm左右.对于大管径而言,应选择钢结构件; 

10.2.6.5主顶油缸安装:

通常主顶油缸都安装在主顶缸架上.在管径比较大的情况下,主顶油缸的合加中心应比管中心低5%的管内径左右; 

10.2.6.6测量仪器安装:

对于水泥式顶管,则应先安装好基坑旁通、排泥泵及其管路以后再安装仪器; 

10.2.7顶管完成后的工作坑应及时进行下步工序,经检验后及时回填。

回填施工中应对回填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度进行检测,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前题下进行作业施工。

 

10.3设备安装检查及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核查施工单位对选定机头的机械特性和适应土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现场应配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

机头和工具管,必须与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致,特别是机头直径、动力、纠偏设备、出土装置等必须匹配,机头与工具管的连接必须满足纠偏技术要求,无渗漏。

具体规定与要求如下:

 

10.3.1 导轨应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1.1 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

轴线位置:

3mm;顶面高程:

0~+3mm;两轨内距:

±2mm 

10.3.1.2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10.3.2 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2.1 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 

10.3.2.2 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

 

10.3.3 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3.1 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 

10.3.3.2 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10.3.3.3 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10.3.4 分块拼装式顶铁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4.1 顶铁应有足够的刚度;顶铁宜采用铸钢整体浇铸或采用型钢焊接成型;当采用焊接成型时,焊缝不得高出表面,且不得脱焊; 

10.3.4.2 顶铁的相邻面应互相垂直;同种规格的顶铁尺寸应相同; 

10.3.4.3 顶铁单块放置时应能保持稳定。

顶铁上应有锁定装置; 

10.3.5 顶铁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5.1 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 

10.3.5.2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 

10.3.5.3 顶铁的允许联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

当采用截面为20cm×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联; 

10.3.5.4 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U形或环形顶铁;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

 

10.3.6 采用起重设备下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6.1 正式作业前应对起重设备进行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10.3.6.2 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当管节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严禁超负荷吊装。

 

10.3.7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0.3.7.1顶管的覆土深度在无气压顶管施工时,应≦3m;采取平衡措施的顶管时,宜≦1.3倍的管节外径;无平衡措施时,不宜<1.5倍的管节外径,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采用局部气压的斗铲式顶管机头时,其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压平蘅和控制漏气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10.3.7.2检验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实地测量覆土深度。

当采用局部气压平衡正面土压时,应检测气压的减少值,控制气压平衡。

用钢尺丈量,设备调试检测。

 

10.3.7.3机头直径必须符合设计的尺寸,并略大于管道直径20㎜。

机头与工具管连接紧密不渗水,外壳圆顺无变形。

各管路的连接处应不漏水、漏油。

 

10.4 顶进施工检查及要求 

顶进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依据施工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的类型、主千斤顶、管材的强度与接口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环境监测及工程保护措施等应作重点审查。

施工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具体如下:

 

10.4.1 顶进施工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后方可进行顶进施工:

 

10.4.1.1 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工具管在导轨上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10.4.1.2 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开启封门的措施。

 3.4.2 拆除封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4.2.1 采用钢板桩支撑时,可拔起或切割钢板桩露出洞口,并采取措施防止洞口上方的钢板桩下落; 

10.4.2.2 采用沉井时,应先拆除内侧的临时封门,再拆除井壁外侧的封板或其他封填措施; 

10.4.2.3 在不稳定土层中顶管时,封门拆除后应将工具管立即顶入土层。

 

10.4.3 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

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

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在软土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可将前3~5节管与工具管联成一体。

 

10.4.4 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4.4.1 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 

10. 4.4.2 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o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10.4.4.3 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