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620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

[模拟]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89

单选题

第1题: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______。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

D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和统一人格各部分的核心力量。

第2题:

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计分的是______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匹配题

D.填空题

参考答案:

C

匹配题是另一种可提供多种选择的考试形式。

它的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打分。

第3题: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______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参考答案:

A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因此,答案为A。

第4题:

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______

A.100%

B.80%

C.150%

D.200%

参考答案:

C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第5题:

______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参考答案:

D

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内容,并需要基于准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第6题:

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__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

C

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题干描述的是相关类属学习。

第7题: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______,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参考答案:

B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莫基人”。

第8题: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参考答案:

C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5秒至1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

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

因此,将信息组块可获得更多信息。

故选C。

第9题:

某学校采用性格量表来测量学生,分别在一年的3月、8月、12月测量,其结果基本相当,测验结果如此相同,说明其______。

A.信度高

B.效度高

C.区分度高

D.平衡度高

参考答案:

A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题中显然是指信度较高。

第10题: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_____.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参考答案:

A

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第11题: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_____。

A.道德观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参考答案:

D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第12题:

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并开始形成______。

A.抽象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辩证思维

D.形象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

C

 

第13题: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

A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重学法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第14题:

移情的动机因素是______

A.道德认知

B.道德体验

C.亲社会价值取向

D.信任

参考答案:

D

信任是移情的动机因素。

第15题: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______。

A.快慢协调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时快时慢

参考答案:

B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填空题

第16题: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______。

 

参考答案:

组块

详细解答: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

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第17题:

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______。

 

参考答案:

群体动力

详细解答:

第18题: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________、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参考答案:

巩固知识

详细解答:

第19题:

依据教学评价的时机,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详细解答:

第20题: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

再认或重现

详细解答:

第21题: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参考答案:

具体运算

详细解答:

第22题:

期待包括______期待和______期待.

 

参考答案:

结果,效能

详细解答:

第23题: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______。

 

参考答案:

关注学生阶段

详细解答:

第24题:

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于_____。

 

参考答案:

网络化

详细解答:

第25题: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______迁移。

 

参考答案:

具体

详细解答:

第26题:

斯金纳是______著名的__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

美国行为主义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详细解答:

第27题: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也被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美国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杜威

详细解答:

第28题:

_____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参考答案:

心理发展

详细解答:

第29题:

处于______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

“学生喜欢我吗?

”、“同事如何看我?

”、“领导觉得我怎样”等等。

 

参考答案:

关注生存

详细解答:

第30题: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______。

 

参考答案: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详细解答:

第31题:

最早的认知性学习理论为______。

 

参考答案:

完形--顿悟说

详细解答:

第32题:

________也称问题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亲自去探索,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发现法

详细解答:

第33题:

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_的方式。

 

参考答案:

由内而外

详细解答:

第34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的接受学习。

 

参考答案:

有意义

详细解答:

第35题:

福乐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详细解答:

简答题

第36题: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______

 

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其中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性本能(力比多)构成人格动力。

由这种动力促成的行为中,有些是防御机制,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等。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

自我是儿童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

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

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

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有利于人格健康。

详细解答:

第37题:

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_______

 

参考答案: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1)人的认知是整体的结构,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3)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4)学习者受来自环境中刺激作用,通过感受器进入神经系统。

详细解答:

第38题:

简述奥苏伯尔所指出的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几种内驱力。

______

 

参考答案:

(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4)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详细解答:

第39题:

为什么说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_____

 

参考答案: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详细解答:

第40题: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______

 

参考答案:

教师成长与发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_____(4)反思教学经验。

详细解答:

论述题

第41题:

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______

 

参考答案:

(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2)建国前,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3)建国后,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4)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中断,70年代后期,重新复苏繁荣,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5)目前,工作者综合国内外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详细解答:

第42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_______

 

参考答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保护好奇心。

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通过这些榜样,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详细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