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摘要.docx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摘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摘要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摘要
一、项目背景
随着传统汽车数量的日益暴增,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以及引发了全球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等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之下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能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
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为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的部署,助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决定实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并通过本次专利导航工程全景揭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专利布局,以及近景聚焦广东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定位,为广东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培育引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专利协同创新及管理运营提供科学具体的决策依据。
本项导航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保驾护航,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是以专利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为基础,结合产业重点企业及学术研究调查,揭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向,明晰区域产业发展的地位及趋势,研究制定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及专利布局策略,为地方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导航和支撑。
本项目以《广东省专利导航工作指南》为工作指引,开展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导航工程,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的指导意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划分为整车制造、装置配件制造、相关设施制造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四个技术领域,以及增加关键技术领域,并从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重点申请人、发明人和技术构成等多个维度,分别对全球、中国和广东的公开专利进行态势分析。
本项目采用的专利数据通过以下检索策略获得:
检索对象为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及其重点分支;检索时间为截至2019年11月25日;检索范围为全球公开专利文献;检索工具为incoPat全球科技分析运营平台。
二、现状分析
(一)全球及中国专利现状
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9年11月25日,检索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专利682,310件,经简单同族合并后为541,280项,平均每个技术方案申请1.26件专利。
从专利来源的主要国家地区来看,来自中国申请人的专利数量共有176,328件,排名全球第一,然后是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分别为157,045件、123,399件、72,960件和51,670件。
从专利布局的主要国家地区来看,中国受理已公开的专利总计已有205,042件,同样排名全球第一,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分别为107,660件、94,276件、77,493件以及54,561件。
整体上,中国内地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最大的专利来源国以及专利市场国,而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专利储备同样也较多。
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近年来全球专利布局主要聚焦在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以及充电桩或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方向上。
在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5位的申请人中,日本企业6家,德国企业5家,法国企业2家,美国企业有1家,韩国企业有1家,中国企业暂无。
日本企业占据了前15位的6位,且排名第一的丰田公司的申请量几乎达到了排名第二的博世公司的一倍,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主体国家。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近十年主导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申请的上升趋势,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
中国大致在2000年后开始快速发展,并于2010年后迅速成为领域专利布局的主要国家之一,2018年达到年度最高的专利布局数量,35,170件。
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专利申请中,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和安徽五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3,113件、21,392件、16,385件、14,427件和10,910件,占据全国的前五名。
龙头企业主要有比亚迪公司、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等。
(二)广东省行业专利特点
统计结果显示,广东省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为21,392件,占全国的12.24%,仅次于江苏。
在该21,597件专利中,有效专利占51.76%,在全国前十的省市中占比最大,失效专利占24.11%,在全国前十的省市中占比最小,作为对比,江苏省的有效专利比例只占43.05%,而失效专利比例却达到了32.49%。
广东是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研发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全国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广东省内,以深圳为代表,共计9,186件,是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次是广州和东莞,分别4,536件和2,028件,并以佛山、珠海、惠州等地市作为辐射范围,珠三角区域的专利申请量总计达到20,145件,占全省申请量的96.14%;除汕头市申请量达到418件外,其余大部分粤东和粤西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均在100件左右或以下,研发实力较弱,广东产业领域的集群效应很强,且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从技术分支来看,广东申请人在全球申请的专利中,主要技术构成与中国类似,除了整车制造的技术占比为2%,低于全球的6%以及中国的3%外,其余部分的技术分支的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差距不大。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乃至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与全球的技术发展重点基本保持一致。
从创新主体来看,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专利来自中国创新主体,而中国创新主体在全球中,近13%的专利是来自广东创新主体,在广东创新主体中,四成以上来自深圳。
可见,广东乃至深圳,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创新聚集地。
(三)优势及机遇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数量多、整体规模大,研发实力相对较强。
1、广东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和充电设施三个技术方向上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2,603件、2,546件和3,885件,在全球的专利技术分布较多,很大程度上掌握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动权。
2、在电动汽车以及驱动电机两个技术方向上,广东省的专利布局同样较多,分别为6,761件和2,161件,仅次于江苏,拥有丰富的设备研发和生产资源。
(四)劣势及挑战
1.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在燃料电池汽车、车身轻量化以及电控系统三个方向上的专利布局较为欠缺,与其他技术分支存在一定差距。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上,中国与世界领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其中,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专利来源数分别为2,841件、7,551件、4,080件、4,504件和3,007件,中国和日本、德国、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在驱动电机上,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专利来源数分别为20,335件、22,476件、59,278件、10,052件和5,124件,中国和德国存在较大差距;在电控系统,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的专利来源数分别为4,263件、8,934件、1,411件、896件和926件,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较大。
2、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对外输出仅占1%,远低于美国(48%)、德国(35%)、日本(37%)等发达国家。
这反映出,相对其他主要国家地区,广东乃至全国申请人的海外专利布局意识较弱,全球化专利布局力度严重不足。
3、广东省拥有专利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超过500家,平均专利申请量大概为42件;申请总量在平均值以上的企业仅有36家,100件以上的企业仅11家,200件以上的企业仅5家,300件以上的企业仅4家,1000件以上的只有比亚迪一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距较大。
三、发展思路
(一)目标定位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应当是在保持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充电设施等已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着力补足专利布局相对较弱的电控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等短板,并对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以巩固和扩大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二)重点发展领域及核心技术攻关方向
广东省应充分利用当前已有技术优势,整合整车集成和关零部件制造两大专利技术,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设施、驱动电机列入行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海外专利布局。
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控系统、车身轻量化等专利布局较弱的环节也是当前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方向。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技术布局,构建省内分布均衡的全产业链
要坚持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电机、电池和充电设施等已有技术优势,通过重点加快推行新能源汽车商业应用,以充分发挥现有技术长处,做到优者恒优,精者更精,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产业专利技术布局质量。
同时鼓励挖掘技术蓝海,通过支持大众前沿研究、加强企业协同能力、引进外部人才等方式,着力攻克整车制造领域,争取高精尖制造的技术瓶颈的尽早突破,以及提高关键技术领域的整体技术含量,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产业专利技术布局的全面性,在专利技术上为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保驾护航。
(二)加强产业集群优势,由点及面全面推行
以深圳为研究中心,负责探索产业前沿地,攻克高精尖技术,广深为应用核心,负责实施产业试验田,引领产业深发展,珠三角为推广重心,负责深化产业影响力,扩散产业新常态。
从而形成“深圳—广深—珠三角”的“点线面”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影响,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效应,推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水平尽快提速增效,成为全球闻名的新能源汽车强省。
(三)推动建设产业联盟,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广东省应推动建立以比亚迪、广汽集团、德昌电机、沃特玛电池、小鹏汽车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联盟,依托这批企业拥有的技术与市场资源,通过企业合作交流、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形成产业集群,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建立技术资源共享和技术联合创新机制,培育出既具有行业号召力和示范效应,又具有自主创新和市场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从而增强广东省在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和话语权。
(四)积极学习外部经验,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广东省企业应积极追踪北汽集团、丰田公司、日产公司、通用汽车、现代公司等国内外行业优势企业的先进技术,或收购,或借助地方科技交流等方式开展技术合作。
政府可在地方招商引资与地市合作重大项目评审过程中,将这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纳入重点考查范围,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指标倾斜,吸引优势企业进驻,以提高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品牌影响力。
(五)强化产业优势地位,鼓励企业协同攻关
在整车集成和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上,大力支持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强化产业优势地位,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的需要,重点突破高精尖电机以及IGBT部件等核心技术,一方面与整合培育本土龙头企业的措施相呼应,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引导各个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合作,共同研究,以集中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尽快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专利壁垒。
(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创新创业
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具备一定规模且经验丰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队伍,广东省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对这些人才给予重点关注,在加强对省内人才培养和研发经费支持的同时,充分利用广东省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和环境,出台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吸引和聚集省外、国外创新技术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个体专利权人,可通过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许可转让、专利作价入股等手段,激励、激活个体专利权人在行业内创新、创业,以此提高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活跃度。
(七)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广东省政府以及相关地市可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专利高校,加强新能源汽车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尤其应加强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引进。
同时,应加强本土企业与本地科研院校之间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合作,推动形成区域产学研集群,进而在产学研平台与产业联盟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八)加强海外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
广东省企业应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产品出口市场国的专利布局,尤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政府应支持具有较好专利基础的优势企业做好核心技术专利保护与海外布局,有效规避出口产品侵权风险;同时推动研究制定科学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为广东省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运营,探索切实有效的范式。
(九)推进企业“贯标”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广东省应扶持一批新能源汽车行业优势企业,委托省内专业机构,辅导、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以形成行业示范效应;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全方位指导,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工作体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